【广州】南海神庙
南海神庙位于广州市黄埔区庙头村旭日街22号
建于清
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南海神庙是古代对外海上交通贸易的重要遗址,始建于隋开皇十四年,现仅存部分清代建筑,其他均为当代重建。南海神庙规模宏大,深五进,中轴线上有牌坊、头门、仪门、礼亭、大殿、后殿,两旁为廊庑、碑亭等。
清代石坊。为三间四进柱冲天式,花岗岩打制,正面有清康熙帝题"海不扬波"四字。
头门是南海神庙的第一重建筑,建于清代,砖木结构,面阔三间,东西八字墙喻意四平八稳。有前、后塾台,前塾台东西有顺风耳与千里眼神像。两侧为八字墙影壁。
宋碑,宋太祖开宝六年在庙头门的西侧,立《大宋新修广利王之碑》。碑文内容是,大宋在广州首设市舶司管理对外贸易,命中使修葺神庙,已克服南汉、收复岭南、希望“四海臣服,七郡朝王”,并封开国侯潘美为宋代第一任的市舶使。
洪武御碑,立于明洪武三年,碑文的内容是取消前代各种为南海神的封号,改封为“南海之神”。
礼亭,原建于明代,1990年仿明代风格重建。亭中间有一口出土于高州的东汉铜鼓
大殿原为明代建筑,单檐歇山顶,宽五间深三间,"文化大革命"期间被毁,1989年重建。大殿正中座像为南海神祝融。
昭灵宫也叫“后殿”,在20世纪30年代改建为钢筋混凝土结构。
唐碑立于头门的东侧。唐玄宗天宝十年册封南海神为广利王,唐宪宗元和十五年,立《南海神广利王庙碑》,由孔子第三十八代孙孔戣立碑祭祀,由时任袁州刺史韩愈撰文。可惜有玻璃罩子,看都费劲,更不用说拍照了。
神庙正前方有清代码头遗。码头用麻石铺彻,共九级亲水台阶,通往庙内的路上铺五板麻石。引路的两边留有圆形的“火烧坑”。是昔日信众三更生火烧猪,五更敬神习俗的遗迹。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