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记忆】跟着街景地图,寻找记忆里的黄岛
黄岛一个走遍中国都知道的名字,现在本人已离开黄岛13年,家也搬离7年,从77年到黄岛可以说是黄岛养育了我,现在我的父母还在黄岛每周还会回去一趟,是有点能力的人都已经离开黄岛。曾经美丽的黄岛确实已经不适合居住,工业化的的发展必然结果,如果黄岛不发展化工、码头而改变方向发展旅游,度假、建方特,引进迪斯尼那该是多么美好的黄岛。
可惜没有假设,黄岛发展到今天80%的建筑还是20年前的,虽然它粉刷一新,没有高楼大厦,没有重样的建筑,它该是一个多么安详的小城,可现随在所有的政府机关搬离,所有的有钱人搬离,它已经渐渐被人遗忘。可对我们老黄岛人对它是非常有感情的,是我们的父辈建设了它,然后又不得不抛弃了它。
多年前就想在论坛发一个帖子,和大家一起回忆养育我们的黄岛,可一直懒得拿起相机,如今有了街景地图,它让我们足不出户就可以看遍黄岛,我的梦想终于可以成行。
由于年代久远以及个人的了解有限,肯定有很多认识上的偏差,欢迎大家及时改正补充。
黄岛在我记忆里是5.1平方公里,我来黄岛是只有北大坝和外界相连,就是现在的辽河路,大坝全长6公里,在77年我坐在父亲的卡车上从这唯一的大路来到黄岛。
地图上的黄岛还是真正的岛子,看见大赶岛了吗,很多人不知道为什么叫大赶岛,看了这张地图你就知道,它原来真是一个岛子,黄岛的卫星岛。现在归前湾港所有,以前是单身宿舍。
这张地图黄岛已经有了第二条和外面相连的大路,就是现在的黄河路,这条路在八十年代还是一条土路,在九十年代初期才变成水泥路,那时路的两边全是晒盐的池子。
下面是网上百度来的黄岛的变迁史
黄岛区以黄岛岛名命名。黄岛,据《胶澳志》载,亦名“齐伯山”,“齐伯山岛”。春秋战国时期属齐国,为齐国某一侯之封地。又据《增修胶志》载:“黄岛在黄庵北,有岛之名,实为平冈。潮来则四面皆水,潮落则徒步可入。其北可暂尔避风,不可久泊《卫志》称间汛。”“渭子口之北为少海,海中有岛为黄岛。”“潮汐薄岸,地极泻卤。”可知,黄岛之所以得名,一是位于黄岛庵山之北,一是因为四面环海,土层薄而含卤高,土石皆呈黄色,以颜色命名,以别于东岸之青岛。1973年6月,国务院决定,西起胜利油田孤岛,东至昌潍地区胶南县的黄岛,铺设原油管线一条。并在黄岛建设末站原油储存库一处和年吞吐量1000万吨的原油输出码头一座。原昌潍地区革命委员会组建了昌潍地区黄岛建港指挥部,负责建港事宜。该数项国家重点建设工程于1976年6月相继建成投产使用。10月组建昌潍地区黄岛革命委员会。同时,中共昌潍地区委员会亦建立中共昌潍地区黄岛工作委员会。1979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置区级建置,驻地在黄岛,故正式命名为黄岛区。(摘自《黄岛区志》(简本))
黄岛区,古为莱夷之地。周武王封少昊之后裔兹舆期为莒子,建都于计,时属莒国。春秋战国时期属齐国介根。秦汉两朝属琅琊郡之黔陬县。三国时属魏国城阳郡之黔陬县。西晋属高密国黔陬县。东晋属高密郡黔陬县。南朝宋孝武帝并北海省高密郡,改属北海郡黔陬县。北朝后魏孝庄帝永安二年(公元529年)置胶州,领东武、高密、平昌3郡,时属高密郡之黔陬县。北齐文宣帝天保七年(公元556年)置平昌郡于黔陬县。隋文帝开皇三年(公元583年)废平昌郡,以黔陬直隶胶州。五年(公元585年)改胶州为密州,时属密州之黔陬县。自隋炀帝大业元年(公元605年)始属密州之胶西县。至唐高祖武德六年(公元623年)属密州高密县之板桥镇。宋哲宗元佑三年(公元1088年)省板桥镇复属密州之胶西县。明太祖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省胶西县直隶胶州。(摘自《黄岛区志》(简本))
至清光绪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清政府被迫与德国签订丧权辱国的《胶澳租界条约》,黄岛和薛家岛两地始从胶州析出,划为胶澳商埠一起沦为德国租界地。而辛安和薛家岛西部5村仍属胶州,为胶州之沾化乡。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春,胶州变6乡制为13区制,沾化乡又改为朱仲区。1929年4月,黄岛和薛家岛两地属青岛特别市海西区。1930年,胶县朱仲区改为胶县第5区。1942年12月,黄岛和薛家岛两地划归为青岛特别市胶州区,薛家岛为胶州区直属镇,黄岛归胶州区第5区。1944年,黄岛和薛家岛两地再次从胶州区析出划归伪青岛特别市海西区。1945年8月,日本帝国主义无条件投降,黄岛、薛家岛、辛安全境解放。同时成立珠山县民主政府,亦即诸胶县民主政府。黄岛、薛家岛、辛安全部划属珠山县。11月,珠山县撤销归并胶县。1946年9月,再次从胶县析出,划属新成立的胶南县。先辖于滨北专员公署,1950年又辖于胶州专员公署。1956年7月撤胶州专员公署,改辖于昌潍专员公署。1958年10月辖于青岛市。1961年复归昌潍专员公署。(摘自《黄岛区志》(简本))。
至1976年10月,山东省革命委员会决定,将黄岛、薛家岛、辛安3处人民公社从胶南县划出,组建黄岛革命委员会,为县级建制。1979年1月,又经国务院批准,将黄岛革命委员会从昌潍地区分出,归属青岛市,为青岛市黄岛区,县级市区建置。
那时候最热闹的路 是湛江路,那里有黄岛百货 五交化 副食品,不知道现在还叫湛江路?
一进黄岛看见的就是这座废弃多年楼,现在已改建为尚客优商务酒店,这座楼好像是以前的物资局的楼。
这个大院现在挂着水利工作站的牌子,以前叫农力局,我有同学住在里面。
这里以前叫织带厂,后来这个厂子消失了。
电子元件六厂,黄岛的老企业,不知现在还健在否。
白天鹅宾馆,当时是仅次于黄岛宾馆的。港务局的青年结婚当年很多选这里,
当年最气派的大楼,可惜使用了没几年,现在只是供电局的一个班级单位在使用一层和二层,其他的都出租了。
油港公司的家属楼,在他的后面都是政府各大局的宿舍楼,印象中政府的同学都住这里。
83年前整个政府就在这个楼上,和现在的没发比了。插个小曲,在82年,政府把我们小学解散,老师撤走,盐滩的学生分流到柳沟、前湾小学,我们电厂的子弟没人管,我们的家长带领我们举着我要上学的标语横扫此楼,警察都不敢靠前,如果是现在,下场可想而知了。
柳湖公园,一个不错的小公园,当年结婚录像这里和黑山公园是必选地,前几天我经过时在大整修。当年这里就是柳沟村后面的一个大水湾,后来改造成了这样。
政府的新办公楼启用后,作为附属建筑---黄岛礼堂,楼下的门头房,记不记得有一个联想电脑,在电脑刚进入家庭时火了很多年,建行的职工开的。
当婚纱刚兴起时都要到青岛照婚纱照,大自然是第一个也是唯一在黄岛开分店的婚纱店,当时柳沟村出地皮大自然出钱,当时花了30万,15年后房子给柳沟村,合房租每年2万,还是比较合算的。15年已过现在不知怎么处理的了。
八十年代的新政府也不过5层楼,此楼现在看也很有政府的威严,虽然没有广场、没有喷泉,那是当官的还是人民的好官员。此楼政府搬开发区后闲置多年后来租给一个什么学校,学校用这种楼看着就搞笑。现在此楼是黄岛街道办。
当年黄岛最豪华的宾馆,政府招待所是它的的前身,现在在黄岛的地位也仅次于明珠酒店。它就是现在迎宾馆的前身。黄岛人结婚三分之一在这里举行婚礼。在这里举行婚礼的请举手。
中煤大厦,大年此楼花费600万在九十年代,已经很奢侈了,要知道在八十年代初期我们厂给一个两单元4层家属楼仅用11万。也是当时黄岛最贵的单体建筑。
此楼在中煤后面,公检法的宿舍楼,它的后面还有两座楼,是区委的宿舍楼,中煤大厦所在的位置,原来是一个商场,一楼是肉店。
黄岛人民休闲的好去处。
此楼的正主因使用太短,所以不知道,思迈使用多年,女儿小时候在这里学习过,说实话对孩子的外语水平真没用,也许我孩子是个例。
现在是老年大学,在以前可能是属于武装部的办公楼。
便宜坊,吃饭确实便宜,开发期已经有分店。
小胖子快餐,以前经常去吃早餐。对门港湾学校学生都在这里吃过吧。
港湾学校,前湾港的黄埔军校,为港务局培养了不少人才,很多已经是前湾港的一线主力。
只有三层的新华书店,是当年市民唯一购书的地方。
这个楼是柳沟村建的,楼下有好几家银行,青岛农商银行、建设银行、招商银行,村委会办公在上面。
黄岛的标志大楼,占黄岛的最好地脚,却废弃多年实在可惜,此楼的主人叫周大肚子,开灯具店起家,干电厂二期灰场发家,后来在三峡工程中落败,听说牵扯一大帮官员,此案也不了了之,此人下落不明,生死未卜,黄岛人没人说清楚,唯有此楼在告诉我们黄岛曾经有这么一个人,曾经腰缠万贯,然后又神秘消失。
黄岛国货,以前第一百货的前身,黄岛人的购物天堂,利群就因为有国货在,虽然在开发区有4家分店,却不敢在黄岛开一家分店。
青岛国货来黄岛时是这一部分,现在的国货是当时的第一百货和国货合并而成,中间的门洞并不相连,合并以后才打通的,现在被中泽集团收购。
阳光商城,瑞源集团建设,本来想建好后代替晨光园的。但晨光园在黄岛人心目中的强大影响力始终无法消除。此建筑唯一的不足是地下室没处理好防水,因为这里地势很低,导致负一层渗水严重,购买负一层的全赔了。一层的经营情况还是不错的。
瑞源商城,很不成功的商城模式,二楼三楼从一开始就惨淡经营。此建筑的前身是黄岛文化馆电影院,在那个年代这里是黄岛人唯一休闲娱乐的地方,那时每晚在这里有打架的太平常了。
黄岛人不知道这里比中国人不知道北京的概率还小
晨光园建设之前这里还是一片菜地,建成后7000一间卖还卖不出去,当时动员家里买,老爷子该死不同意,那时的钱值钱啊!三四年的时间涨到6万还买不到。有多少人到现在还靠这间房子养家啊!记得当时里面的拉面很好吃,一个星期不吃就馋。后来的拉面再也吃不出当年的味道,怀念晨光园的拉面。
还有当时门口的烤肉串,当时就岛外的几个妇女每天晚上支上烧烤炉,5毛一串三毛一串,其它什么都没有,傍晚散步经常过去来几串香啊!她们是黄岛烧烤的鼻祖,后来有了城管就经常赶她们,整天在打游击。
水产招待所,属于水产局的,一楼二楼原来是酒店,在88年这里就开始有火锅,还是酒精炉每人一个的吃法。也是黄岛最先有火锅的地方。它后面院子的架空线就是我师傅带我干的,那时叫干点私活,搞点外快,天天招待我们吃火锅!每天一包良友烟。不过烟都得上交师傅,不能抽烟的,那时的师父真像师父样。
楼下的那个大药堂在九十年代初期开过卡拉OK厅,同学家老爷子是水产局局长,我们免费进,在里面和别人K歌,你那桌唱的好就不行,非得比一比,火药味很浓。
瑞源商城的一角就是文化馆,真不知道现在的文化馆还有什么作用。
这里有黄岛最早的露天电影院,当年是每部电影必看的,也没人问我要票,随便跟个大人就进去了,记得当时的《喜盈门》连看3遍,除了电影也没有其他的娱乐活动,现在5年也平均不上看一次电影。听到公司的小青年们经常看电影还笑话他们,其实他们也在笑话我老了,。这个大楼后面的电影院还开着吗?
黄岛供销社,还记不记得它原来在前湾村废品收购站的旁边,现在供销社的人大部分已经下岗,这个单位还存在。原来这个大楼的一楼和二楼有一个商场,叫黄岛供销社第一门市部,在国货来之前也是大商场,现在已经不复存在,房子也出租给了别人。
土产大楼,属于供销社,此楼盖了好多年当时只有三层,以后又加盖一层。当年边防武警大队还在此楼办过公,现在已经全部出租给个人经营。
此楼应该属于粮食局,后面就是粮食局的家属院,百斯盾的地方以前是个副食品店。
以前的工商银行黄岛支行的总部,现在只剩储蓄所了,后面是工行的两座家属楼。
现在的三联家电,属于商业局的地盘,这里曾经有黄岛最早的百货店,一排平房属于黄岛当时最大的商店,一共就十几间平房,那时买衣服、鞋还要到青岛即墨路的,一直到国货到黄岛才有所改善。
当时的邮电局牛啊!装部电话3200,还的找人,手机还没有呢,去发个快件服务员那态度能气个半死,随着分家此楼也归三家共有,邮电、移动、网通。
盐滩村,黄岛的五个自然村之一,八十年代依靠电厂发展了很多企业,建筑、汽修、铸造等,但因家族管理都纷纷倒闭。
现在叫天惠,但人们一直习惯叫手拉手,前身叫饮食服务公司。最边还有个理发店来着,都说手拉手的锅贴好,我倒是没觉得好。
这周围的人都知道海鲜馆,天天爆满,就是海货好,现在已经转了,听说不如以前了。
小李理发店,为什么要说他,以为我小学之前我的头都是他给理得,最早电厂发理发票,小李哥和我哥是同龄人,当时电厂有个理发店,还有位姓冯的老理发师,在80年就把小李排到青岛学习理发,学了八个月,后来姓冯的走了它就承包了我们的理发店,在后来就开到了这里,电厂的老人估计现在都还找他里,年轻人没人去了,受不了他的唠叨,还有太脏,一生理发小富及安,也是一辈子!
以前叫电厂小学、盐滩小学,我的母校。最早只有电厂和盐滩的孩子,盐滩出地皮,电厂出钱盖得,最早只有一个两层楼,后来孩子多了又盖了副楼,孩子有多了就把原楼拆了才有了现在的规模。原来的老师也全退休了,我刚来的时候每天还的自己带凳子上学,大凳子是课桌,小凳子坐着。想念我的老师邮电局的杨老师、电厂的魏老师、鲍老师、盐滩的刘老师、后湾的薛校长、前湾的小英语老师还有很多,你们都好吗?
黄岛电厂,到家了,黄岛最牛X的单位,和黄岛区一个级别县团级,直属以前的电力部,地方政府对他没有任何管辖权除了税收,那时的电厂就是一个小社会,可以封闭运行,吃喝拉撒自己全部搞定,有自己的水源地,规模大过自来水公司,现在自来水公司所属小珠山水库和南妮水厂就是当年电厂无偿交给地方后才组建的自来水公司,只保留了王台水源地,最后的保障不能交了。
开始电厂家属楼之旅,有一些已经不在了象南宿舍、六十间(顾名思义有六十间平房,和三十间一个意思)基建大院。
小学南面的三座楼,因为地方是三角形因此得名,这块地原来是一个大的垃圾坑,归黄岛镇所有,以前叫电厂花几十万买不买,在九五六年,镇政府自己开始盖楼,地基已经打好,电厂一看这还了得,当时的电厂大门还在这条马路上,南面就是我们的南宿舍,电厂中间插上外面的楼这哪行,停工停工!多少钱?不好意思300万,不讲价!黑啊!那也得买咱有钱。可见电厂当时多么把自己当回事。
汽车班楼,两个楼连体前面是汽车班而得名,这里也是原来的基建大院,最早属于部队驻地,部队撤离后,我们厂的基建科入住。还有不少职工住这里。
微波楼,因为紧靠我们厂的通讯班,楼上有个电网的微波天线而得名,现在已经没有职工居住了。
工程师楼,两座,在当时好大的房子三室一厅,前后阳台,大卫生间套二地。只有工程师以上才能入住。对马路的这座楼被认为风水不好,楼头正对马路,马路被迫改道,说也奇怪,最早住这座楼的纷纷得重症,搬离的就没事了。
电厂被宿舍,现在看到的两座楼是在鸳鸯楼的基础上盖的,鸳鸯楼在八十年代初期盖的,定位是刚结婚的小青年住因此的名,房子很小,只有套二,也就40多个平方。
厂长楼,职工私下也叫棺材楼,此楼一头大的单元住厂长,一头小的单元住中层,里面的人不是不是当官就是发财,哈哈!我师傅当年形容到厂长家喝水,到厅的一头到杯开水,端到另一头坐下已经凉了,哈哈,厅很大!我师傅很逗昂!
电厂人的聪明才智我有时候也理解不了,哪儿能看出叠来?此楼一共有三座一座在海边,两座在刘公岛路上。
八十四户,顾名思义这座楼有84户人家,后来房子多了改造成了56户。但名字一直没改。
糖葫芦楼,也叫三十六户,为什么叫糖葫芦,因为进去厅、房间是一串的。
电厂真正叫商品楼的在这里,前后两座,一中对面往下走,因为远离电厂,水电都是外面供给还没暖气,所以没人愿意来,最后出售了。但在当时解决了很多人的住房问题。
电厂中层楼,满楼的中层,我的第二个家就在这里。
北海道,后来才有了这么洋气的名字:北海花园,现在看到的大门和门卫小屋,已经在11.22大爆炸中飞灰湮灭,靠马路的楼已经被政府收购,本来所剩无几的职工现在更少了,
这里的马路边就是原来的海边,小时候退潮时过来捡过海货,当地人拿小铁丝见小孔插下去再提上来是就是一个大蛏子,我们怎么也学不会,退大潮时能到对面的大石头。后来这里建起了大坝,成了一个死水湾,还举办过全国性的划水大赛,仅此一届,全国第二届划水大赛!90年。
电厂家属楼介绍完毕,我们继续往前走。
亚玲确实火了很多年,我也经常去,大部分是港务局的同学请客去的。
明珠酒店,电厂招待所前身,目前也是黄岛最大的酒店,电厂的青年结婚这是首选之地,我的婚礼也是在这里举行的,楼上的字还是当年书法大师启功题写,现在这个酒店也在没落的过程中,还好黄岛还没有比他好的酒店。
明珠海鲜楼,明珠的分店,这里的海鲜水饺是我的最爱,虽然去的次数少,但每次必点。这个楼也是华欧以前的总部,现在还有部分公司在办公。
以前叫三江电子,我奋斗过的地方,也是我学无线电突飞猛进的地方,社会刚刚有灯光音响的时候,这里就开始进入了,家庭还罕见录像机的时候,我已经在这里学会维修了。
华欧大厦,现在已经出售给流亭猪蹄,这座大厦作为华欧总部,到目前为止还是黄岛最昂贵的单体建筑,多少钱建设的我不告诉你,放到开发区它真不算什么,可见黄岛多少年没发展了。赶快看他一眼吧半年后它将面目全非。复盛大酒店正式落户黄岛,对明珠酒店带来了新的冲击,明珠加油吧!
海滨公园,黄岛人休闲的好去处,以前这里就是一个大水坑,杂草丛生,记得里面还有一个砖窑洞,我来的时候,海边还有一道大坝,位置就在公园和海水之间,大约在79年时一场大风把大坝冲开了一个大口子,这个口子越来越大,最后不见了。
这是北面的入口。
最早叫黄岛公社,以后叫镇政府,现在叫街道办事处。
生肖公园,这里最早是一片平房,黄岛派出所在这里,最早还有个无线电厂,最前面是电厂的卫生室在这里呆过。后来平房全拆了,建成了现在的公园。
现在成了便民大厅,原来是农行。
这里以前比较复杂,黄岛的武装部在这里,不过那是全是平房,在这里以前有一个市场,那时候便宜啊,菜都是几分钱,海货都是几毛钱,有时候海虹,嘎啦有过5分一斤的时候。这里还有最早的公安局。
这就是老公安的房子,在这片楼后面,不知为什么一直没有拆掉。
前湾村,黄岛五个自然村最大的村子,以前这里全是茅草屋。
以前这里是前湾小学,现在是中心幼儿园。
港务局宿舍楼,港务局人管这里叫西大楼,前面的4座楼是当时黄岛唯一的楼,当时我去时,楼前楼后晒满了面条鱼。在当时能住这楼里体面啊。
黄岛渔监,我有个同学在这里上班我们都叫他渔霸,跟他吃了不少新鲜海货。
现在已经没有平安快船了吧!
曾经是蝉联黄岛多年的最高建筑,友谊宾馆,我感觉这里就从来没有火过,永远是暮气沉沉。特别是那一年有个服务员在房间被害后。
不知谁还记得这片空地上的运输公司。
黄岛汽车站,随着黄岛的没落,它的功能性也越来越弱了。
船厂家属楼,我同学家住二楼,但从来没去过,也是黄岛较早的家属楼,还屹立不倒,也说明船厂的没落!
谁还记得这片空地上的三个大罐,89年的8月12日我在我们厂食堂的楼上用望远镜看到每个灌顶都有消防战士在淋水,旁边就是熊熊大火,看够了就下来打扑克,因为下雨没什么事。一声巨响,窗上的玻璃出现了裂纹,再跑楼顶看时三个大罐变成了三个巨大的火炬。
船厂单身楼。一直破破烂烂,现在刷了油漆好多了!
曾经的车满为患,滚滚车流,隧道的建成,它也没落了!
在很多年以前,边防派出所行使过黄岛派出所的功能。因为那时没有黄岛派出所。
崇明岛路就到这里了,下面开始海南岛路。
路头的这片空地,原来的黄岛轮胎厂,现在已经消失的无影无踪。
卧棚村,在95年海湾家庭旅馆是园林局的,大饼子包下来开了饭店,叫园林酒家。
这两个楼我分不清哪个是国土局的楼了,后面是国土局宿舍,记得92年我带人给国土局装卫星电视,那时候的天线不是现在的样子,锅很大,白天没电视节目必须晚上调,小年就是在他们楼顶啃面包过得。
劳动局旧址
以前叫区医院,黄岛最大的医院,技术不咋地但人一直爆满,山大西海岸好像对他没什么影响。
按顺序我自己都腻了,跳跃衣下一中来了。一中在黄岛的老校址,虽然我没在这里上学,但经常去玩,其几天我特意跑去看了一下,以前的操场已经没了,其他还是那个样子。
黄岛联中,我们是第一届学生,我们这届学生在这个学校是有功劳的,也是有感情的,整个校园全是我们一车一车推出来的,体育课基本变劳动课了。
保健站,这里承担着很多功能,防疫,婚前检查、妇幼保健。
最早的法院和党校就在这个大院了,这些平房一直还在,在大院里有一个篮球场,我师傅带我给他装上了灯光,这里变成了黄岛第一个有照明的篮球场。
黄岛工会,一直死气沉沉,也没见他有什么作用。
现在开发区电视台的前身,以前就是个广播站,同学是这里的广播员,经常进去玩。
后来的党校,校长姜宏岩一个非常睿智的人,也很前卫,在92年在他的主导下这里有了黄岛的第一个很高档的舞厅,叫梦幻大酒店。
这是近几年的新建筑。
联中对面的派出所,现在也降级了。
这条路的西侧墙内原来全是平房,记忆中是检察院最早办公的地方。
建设银行黄岛的最高司令部,现在已经没有任何建行的影子。
这里是以前三公司的大门,整个大院全是平房,为建设电厂而建,最早为一公司所有,电厂二期时三公司进驻,黄岛人习惯叫三公司。
谁还能记得这里原来是疗养院,只有高干才能住的地方。
最早叫柳沟小学,以后叫实验小学。
以前好像是商检局,记不清了。
卫生局,有同学住里面的三层家属楼。
烟草局,现在已是危楼了。旁边的马路以前全是芙蓉树,春天的时候那个美啊。树呢?
最早的自来水大院。
黑山上的北海公园,以前习惯叫黑山公园,小时候记得山上的防空洞,我们点上火把穿行,里面当时觉得很恐怖,现在那个防空洞还在,可已经没有人进去了,洞口是不是也封了?
盈泰嘉园,原来这里是海边,后来建了滑水场后成了死水湾,黄岛的生活污水全排到里面能好吗,可就因为靠政府近,为了他们方便在这里投资400万建了海水浴场,一天也没使用最后废弃,加油站边可能还保留了一个厕所。如果当时这钱投在海滨公园该多好,那里才是真正能洗海澡的地方。
二中的前身是四中,这所学校也因为大爆炸被迫再次搬迁。
这片楼当年是有身份的人才能住这里,老百姓都叫这里是腐败楼。
黄岛公安局,这是最后一个撤离黄岛的局,一直到05、06年才搬到开发区,现在这里已经降级为黄岛派出所。
交通局,现在也不知道被什么单位占了。
黄岛商城,在晨光园建成后建的,当时3万一间,但升值远没有晨光园的房子,感觉里面就是藏污纳垢的地方,好几年没进去了。
仪表件厂,不知最早是属于前湾的还是黄岛镇的,反正红火过很多年。但最后还是没落了。
粮所,在那个年代每个月都要拿粮本来领粮,在这单位工作牛啊!随着粮食政策的放开,它也失去了原有的功能。
这楼现在漂亮多了,农行的同学结婚就在这楼上,感觉这楼和农行有渊源。
感谢那些曾经回帖以及点评指正的朋友,我们一起回忆黄岛,更希望我们的黄岛在将来能够更好,多年以后,期待我们再聚首。
这是一篇由网友“黄岛银子”2013年5月发表于黄岛论坛的长篇图文,通过街景地图的方式,带我们重新回到记忆中的老黄岛。本公众号汇编整理发布,别样的回忆载体,让那些曾经的记忆再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