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才多出的24个小时,怎么度过呢
终于又来到四年一次的闰年,对于这难得时光,这一天是怎么来的?人们会怎么度过?
为什么二月仅有28或29天,而不是与其他月份类似,拥有30或31天?原因出自罗马帝国。尤利乌斯·恺撒推行“四年一闰”的历法,在当时,仅有29天的是八月。当他的养子奥古斯都·恺撒继承王位后,妒忌以尤利乌斯命名的七月有31天,而以奥古斯都命名的八月却仅有29天,于是奥古斯都进行了重新分配,规定八月为31天,二月为28天或29天。
从科学角度来看,地球绕太阳公转的周期约为365天,精确来说是365.2422天,或者表述为365又四分之一天。这意味着,为了避免月份和季节之间的混乱,每四年需要额外增加一天来补足少算的时间。如果没有闰年,过750年北半球的冬至日将在六月份出现。
但是,地球公转周期也并不是精确的365又四分之一天。在保持“四年一闰”的情况下,为了弥补这一细微的时间差,就需要每四百年去掉三个闰年。这一解决方法是由教宗格列高利十三世于16世纪颁行格里历(即公历)时提出的,这一历法在当今仍被多数国家所采用。
世界各地在闰年、甚至2月29日这一天,都有不同的传统。据说19世纪以来,在英国和爱尔兰有这样一个习俗:女性只在闰年向男性求婚。在其他一些地区,该习俗仅被局限于闰年2月29日。电影《闰年》讲述的就是女主人公要赶在2月29日这一天到男友身边向他求婚,反而爱上了一路陪伴她的男主角。而在希腊和乌克兰,却认为这一年结婚是不吉利的。
其实,不管是多一天还是少一天,每天24小时都要认真度过。
你是不是也有每天的时间不知道去哪里了的焦虑!阿诺德·贝内特为朝九晚五的“生存者”提供了一些时间管理的实用建议,把每天的24小时变为一种“生活”的奇迹。它以简明幽默的风格助你珍惜时间、提升生活质量,成为工作八小时人群喜爱的读物之一。
网球和不朽的灵魂
你早晨手持报纸进了车厢,你心无旁骛地把你的精力放在报纸上了。你不慌不忙。你知道至少接下来的半个小时是完全属于你的。你漫不经心地浏览报纸上船运、歌曲广告时,你的状态就是个闲人,手里有着大把时间,好像地球上每天的时间是124小时,而不是24小时。我对报纸兴趣不大。我每天读五份英文日报、两份法语日报,还有平时读的一些五花八门的周报。我必须说清楚这一点,免得我反对早晨读报的时候,人们会说我对读报纸的人有偏见。报纸是快产快销的东西。我每日的安排中没有报纸这项。我只用剩余的零散时间读,但是我的确读报纸。可是每天在独处的最佳时间专门花三四十分钟在读报上,对我来说是决不能接受的(没有什么地方比在火车上和一堆安静、内向、抽烟的家伙同处一室更适于自处的了)。我是不可能让你用这金子般的时光浪费在东方文化的慵懒上。你可不是伊朗国王。让我提醒你,你的时间不会比我多一分。别在火车上读报纸!我可以早就把那三十五分钟攒下留作他用了。
现在你到办公室了。我六点再打扰你。我知道你每天名义上有一个小时(事实上是一个半小时)在空余时间,一半的时间让你吃东西。但是我让你自行决定怎么过那空余时间。你可能又读起报纸来了。
你从办公室出来我又看到你了。你看起来脸色苍白,面带倦容。至少你妻子说你看起来脸色苍白,你就告诉她是因为你累了。在回家的路上,你逐步滋生出倦意。倦意像伦敦郊区的乌云一样盘旋在你头顶,尤其是冬天。回家后你没有马上吃饭。过了一个小时左右你觉得你可以坐起来吃点东西,然后你就照做了。然后你抽了一阵烟,若有所思的。然后你会朋友、玩陶器、玩扑克;要么就是随便翻翻书;然后想想自己不知不觉就老了;你出去遛弯;你摸摸钢琴……哦,天啊,十一点一刻了,你用四十五分钟来思考要不要上床睡觉。你又喝了一杯上好的威士忌酒。最后你上床了,为工作劳累了一天。从你离开办公室,你的六个小时,或者更多时间就是这样如梦般消逝了,像魔术一般,莫名其妙就没有了。
这不过是最普通的例子,但是你说:“你说起来容易,人总会累的。人总要见朋友,不能老是绷着神经过日子。”仅此而已。但是当你要去剧院看戏的时候(尤其有美女相伴),你会怎么样?你冲向郊区;你花功夫把自己打扮一新;你坐另一辆火车去镇子里;你这四五个小时过得满满当当;你把她送回家;然后自己回家。你不会花45分钟想上床睡觉这回事。你直接就去睡了。朋友和疲倦都抛诸脑后了,那个夜晚似乎特别得长(或许特别得短)!记不记得别人叫你加入业余合唱团的情景,连续三个月每隔几天就是两个小时的紧张练习?不可否认,当你有所期待的时候,你会全力投入— 单是有这样的想法就让你一天充满活力和喜悦。
我的建议是下午六点的时候你实事求是地承认你并不累(你知道这是事实),然后你可以合理安排你晚上的时间,而不必非要等到吃饭。这样你显然可以有三个小时的时间可以支配。我不是建议你每晚都花三个小时做费脑筋的事情。但是我建议你从一开始每两个晚上至少用一个半小时做些脑力活动。这样你还是有每周三个晚上用来见朋友、打桥牌、打网球、家庭活动、随便读点东西、抽烟、苗圃、玩陶器或是玩玩字谜游戏。每周六下午2点到周一早上10点你有足足四十五个小时可以干你想干的事情。如果你能坚持这样,很快你就想要每周四个晚上都这么过,或许五个晚上,这样坚持下来,会让你感到自己是在真正地活着。你再也不会在晚上11:15的时候对自己念叨着要睡觉了。“是睡觉时间了”。睡觉前四十五分钟就惦记的人无聊透了,也就是说,他根本就没真正地投入生活。
但是记住,开始的时候,每周三个晚上九十分钟的时间是这一千八百分钟中最重要的时间。一定要严肃对待,就像你要去参加戏剧排练或是网球赛一样。不要说“对不起老朋友,我今天不能见你,因为我必须要去网球俱乐部,”你必须说“……因为我必须工作。”我承认让你这么说很为难,因为打网球比追求不朽的灵魂紧急多了。
问题的根源
为了让我们看清花费时间的本质, 我必须选个案来说明。我只能讲一个案例,这个案例不算是普通例子,因为没有什么普遍的案例,就像没有什么普通的人一样,每个人、每个案例都有其特殊性。
但是如果以一个住在伦敦的办公人员为例,他的上班时间是早上十点到下午六点,每天花50分钟在路上,这个例子应该和我们的生活相差不远。当然出于生计,有的人不得不工作时间长一些,而有的则短一些。
幸运的是,我们这里不用考虑经济层面的问题;我们眼前的这个周薪一英镑的职员和卡特酒店大楼的百万富翁一样富有。
这个典型的办公职员犯得最大错误就是他对时间的一贯态度,这样的态度消减了他三分之二的精力和兴趣。大部分时候,他不是特别喜欢他的工作;至多也就是不讨厌。他每天勉为其难地开始一天的工作,能磨蹭就磨蹭,然后欢喜雀跃地结束工作,能早结束就早结束。他的工作动力很少是充足的(我知道那些认为我丑化城市工人的读者此刻会怒不可遏,但是我对这个城市还是非常了解的,我还是坚持我的观点。)
但是尽管如此,他仍然把那十点到六点的时间看作他的“一天”,之前的十小时和之后的六小时不过是序言和后记。虽然是无意识的想法,但是这样的态度,让他对那十六个小时失去了兴趣,结果,虽然他没有浪费他们,他也没有好好利用它们;他把他们看作是多余的。
这种一贯的态度极不符合逻辑也对生活无益,因为他只重视某个时间段和某些生活内容。一天仅仅是“度过”这些时间和“完成”某些事情。如果一个人让自己三分之二的生活时间让位于三分之一他根本没有什么兴趣的工作时间,他怎么能过上充实的生活呢?不可能。
如果我说的这个普通人想要过上充实完整的生活, 他必须把每天当作完整的一天来安排。这一天中的一部分,就像一个大中国盒子套一个小中国盒子一样,应该始于下午6点到早上10点。这是一天的十六个小时;在这十六个小时,他除了照顾自己和家人的身体和精神生活,没有什么其他要做的事情。这十六个小时内他是自由的;他不是挣工资的职员;他也不会为金钱而过分操心;他和那些私人业主一样富有。他必须有这样的态度。这样的态度至关重要。他人生成功与否(比他身后留下的地产要缴纳多少遗产税重要多了)全取决于此。
什么?你说要是这十六个小时过得太专心会影响工作的八个小时?不,恰恰相反,这只会提高那八个小时的工作效率。这个普通人需要了解的基本事实是:人的大脑可以不停歇地长时间运转;大脑不像四肢一样容易疲劳。大脑需要的只是改变—而不是休息,除了睡眠。
现在我要检验一下这个人目前度过这十六个小时的方式,从他起床开始。我只指出那些我认为他不该做的事情他却做了,然后我再说怎么“计划”时间—就像一个住户入住后要先清理杂物一样,我们要一样一样来。
平心而论,我要说他出门前几乎没有浪费什么时间。大部分时候,他9点起床,9:07到9:09 吃早饭,然后出门。但是随着他身后大门“砰”地关上,他的精神状态,本来毫不疲惫,突然变得懒洋洋了。他昏头昏脑地走到火车站。到那里之后等火车。在上百个市郊火车站,每天早上你都可以看到人们冷静地在站台上来回溜达,任由火车公司无耻地抢夺他们的时间。每天成百上千个小时就这样失去了,但是我们这个普通人对时间毫不在意,他从来就没有想到过要防止这方面的损失。
他每天都有一定数目的时间币—我们就按一英镑算吧,他一定要把它们换成零钱,为了换零钱,他宁肯付出高昂的成本。
假如火车公司给他卖票的时候说,“我可以给你换一枚金币,但是我要收你1.5便士做手续费,”我这个主人公会怎么反应?但现在火车公司做的就是每天收你从你这里收取五分钟的费用。
你说我才斤斤计较,我的确是。后面我会解释我为什么要斤斤计较。
现在您能买份报纸准备上车了吗?
如何度过一天的24小时
[英] 阿诺德·贝内特
范玲娟|译|责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