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贺敬之
贺敬之,当代著名诗人、剧作家,十二届、十三届中共中央委员。曾创作中国第一部新歌剧《白毛女》,获1951年斯大林文学奖,是中国新歌剧发展的里程碑。
他1924年生于峄县(今枣庄),1938年流亡到湖南、四川。1939年开始发表诗歌作品,于1940年到达延安,入鲁迅艺术文学学院学习、工作。这时期的主要创作收入后来出版的《并没有冬天》《乡村的夜》等诗集中。1943年后写了《南泥湾》《翻身道情》《七支花》等歌词和《栽树》《周子山》(与人合作)等秧歌剧。1945年与丁毅等集体创作了歌剧《白毛女》。抗日战争胜利后,在华北解放区工作。先后出版了《笑》《朝阳花开》等诗集及秧歌剧《秦洛正》等。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他以豪迈的激情和惊人的才华创作了《回延安》《放声歌唱》《三门峡歌》《十年颂歌》《“八一”之歌》等广为传颂的优秀诗歌,出版了《贺敬之诗选》《回答今日世界》《贺敬之诗书集》等著作。
贺敬之的祖父贺祖烈为清末童生,很有才气,诗书文章较有根底,常为乡里撰写对联、贺幛、碑文等,挥笔而就,词意贴切。父亲贺典谟,虽只读过几个月的书,但聪颖不凡,写字、画画均有过人之处。贺典谟生三子一女,贺敬之为长子。“贺敬之”是学名,按家族辈份排行为“敬”字辈,“之”是大祖父贺祖介据文言虚词“之、乎、者、也”首字而起的,寓意深挚,希望他能成为一名知书达礼、有学问的人。母亲姓吴,江苏省邳州人,按旧社会男尊女卑的传统,她没有自己的名字,称贺吴氏。新中国成立后,她到北京随贺敬之居住,为填报户口,起名叫吴继国。她正直、贤慧、勤劳、善良,深得乡邻敬重。
从贺敬之四五岁记事起,家中就过着艰难困苦的生活,六口之家只有不到一亩的土地,很难维持全家的生活。于是,贺敬之的父亲就每年到当地政府领取一次执照,做集市粮食的经纪人,收取少许的手续费。散集后,打扫掉在地上的粮食颗粒,聊补家中之需。
窘迫的生活,使贺家几代人把希望寄托在从小就看出天分的贺敬之身上。贺敬之很小的时候,家里人就不顾家境贫寒,节衣缩食,东挪西借,供他上学读书。先是送他念私塾。贺敬之脑子灵,有才气,小小年纪,不但能背诵《三字经》、《百家姓》、《弟子规》等,而且还能通背《陈情表》、《祭十二郎文》等全篇。
8岁那年,贺敬之入本村天主堂小学。他年龄虽小,学习却非常用功,各门功课名列前茅,写的作文“有分寸,有层次”。由于家中的生活越来越困苦,他早晨经常空着肚子去上学。有一个家庭富裕、但学习成绩不好的同学,看着贺敬之没吃的,挖苦他说:“作文做得好有什么用?家里能吃上这个吗!”说着说着,他把白面饼卷鸡蛋在贺敬之眼前晃来晃去,嘴里不停地说些羞辱他的话。贺敬之被激怒了,一拳把大饼卷鸡蛋打落在地……贺敬之的父亲听说到这件事后,不但没有责备他,还夸奖他有志气、有骨气,穷也穷个“冻死迎风站,饿死不低头”。
1940年4月的一天下午,高年级的同学李方立从成都来到梓潼找到贺敬之,相约了吕西凡和程芝平,秘密商定,第二天凌晨出发,到延安去投考鲁迅艺术学校。
贺敬之来到延安后,先被安排在徐特立任院长的自然科学院中学部上高中,后考进吴玉章兼任院长、周扬任副院长的鲁迅艺术学院文学系第三期学习。贺敬之当时只有17岁,是该系学生中年龄最小的一个,所以被何其芳称为“一个小同学”。在这里,他更多地受到老同志的关怀和爱护。历经流亡生活的贺敬之,深深感受到生活在“母亲”怀抱的温暖。写出的诗作格调欢快,出版了第一本诗集《并没有冬天》,抒发了他初到延安时面对新生活的感受。
在延安火热的革命斗争、学习和生活中,贺敬之逐渐成长起来。1941年6月23日,由张铁夫、程堃同志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无产阶级先锋队的一名战士。
贺敬之的学习和写作本身,自然也是战斗,他的觉悟与认识逐渐从民族的苦难,深入到阶级的苦难,开始写回忆农村生活的短篇小说。与此同时,他也沉醉于俄国诗人涅克拉索夫、普希金、马雅可夫斯基诗作的内容和形式,并受到他们的影响和启发,回忆着自己苦难的童年和家乡的生活,一篇接一篇地写出了同属这一题材的叙事体的短诗和长诗,这就是他的对旧社会进行诅咒的第二本诗集《乡村的夜》。他痛定思痛,字字行行又连接天下苍生正在流血的痛。他身居桥儿沟的窑洞之中,心怀炮火沦陷的千里之外,荡魂魄于风雪之夜,萦饥肠于饥寒之乡,孕春雷于漆黑之夜。胡风评论说:“从来没有见过别人这样写!”
1942年5月2日和23日,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阐述了文艺创作的基本规律和普遍规律,总结了“五四”以来革命与进步文艺的特殊规律,以及民族的、科学的、民主的、大众的文艺的特殊规律,为新民主主义文艺制定了全面的、系统的行动纲领,照耀社会主义文艺的远大前程,也照耀了贺敬之的一生。
歌剧《白毛女》是贺敬之等人根据冀中地区民间传说“白毛仙姑”的故事而创作的我国第一部革命现实主义的新歌剧。作品成功地塑造了“白毛女”的典型形象,深刻地表达了“旧社会把人变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的主题。向党的“七大”献礼后,先在解放区公演,后在全国各地普遍演出,发挥了巨大的教育作用,为我国新歌剧的创作奠定了基石,开辟了道路,是新歌剧的第一块里程碑。该剧曾被搬上银幕,改编成芭蕾舞剧、京剧和各类地方剧种,并被译成多种外文,在许多国家上演,赢得了广泛的国际声誉,获得1951年斯大林文学金质奖章。
贺敬之以自由体新诗创作起步,以新歌剧创作成名,以政治抒情诗的创作奠定了他在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走过了漫长的人生道路。这是一个真诚而坚定的革命者的道路,一个质朴刚毅的战士的道路,一个始终与祖国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革命剧作家、社会主义诗人的道路。(朱国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