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庙堂隶书,需要追求“屋漏痕”的线质吗?
“屋漏痕”,从字面上我们不难理解,是指雨水顺着粗糙的泥墙缓缓地蜿蜒下注,从而在墙上留下的不规则、迟涩、沉实、圆活的痕迹。
屋漏痕最具有代表性的碑帖就是石门颂了:
石门颂
郙阁颂
金文大篆,摩崖隶书如石门颂,郙阁颂,西峡颂,大开通等,确实需要“屋漏痕”线质,那么,庙堂隶书要不要“屋漏痕”呢?
乙瑛碑,礼器碑等庙堂隶书,线条同样是凝重的,迟涩的,斑驳的,是不是也要“屋漏痕”?这是个很容易引起争议也容易引出思考的话题,你怎么看的呢?
以下这些作业,是中书汇乙瑛碑49天训练营1,2期中出现的优秀线质,都受到了老师的表扬,这些作业中有多少“屋漏痕”的意味?
郝红叶:速度和力度同在,沉厚且爽利,仿佛能听到书写时候节奏感留下的破风声。
蒋则孝:苍涩又温润。
思彤:苍涩凝重,有立体感。
谢锋、重楼:用笔如刀,刻进纸里面去,入木三分。
赵婉:不仅造型能力极强,这线条也是极为精彩,温润敦厚中有着苍茫和爽利。
第三期乙瑛碑49天训练营正在招生中,打好隶书基础,锤炼线质,就扫码加入其中吧!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