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立平II沉沉一线过青溪【客都原创】

一条由闽入粤的汀江,从大埔西北面的青溪镇和老城茶阳镇流过,与梅江和梅潭河相会于三河坝,并肩携手涌入韩江,奔潮汕、赴南海。

这里是广东省东北部边陲,与闽西永定、平和山水相连。放眼群山奔踊、万木争荣,齐天稻菽、云雾村庄;好个藏龙卧虎处,神仙歌舞乡。归隐岭间小筑,守望江河行地;流连古榕渡头,迎送日月经天。时人赐予温馨绰号—客家香格里拉。

2009年1月8日,大埔又荣获一个铁血称号——中央苏区县。远在天堂的父亲定然获知这一消息,就在这个晚上,我在梦里被他拉扯着说要带我回老家看看。 我说那里好山呀!他责怪道:嗯当年穿草鞋上铜鼓嶂都唔觉得辛苦,没有高山那来中央苏区县呵?!

一语惊醒梦中人!晨起东望,怀想家山。我早年从前辈乡亲杜埃的《乡情曲》里认识大埔:白云出岫、桃花映水,茂林修竹拥抱耕读人家,山歌汉乐萦绕巷陌田畴。这里有热情憨厚而爱憎分明的人民,当年共产党的队伍活跃在这片山野田间,大埔乡亲以身家性命为他们筑起坚固的红堡垒。我从前辈乡亲饶彰风的绝笔《沁园春·忆故乡大埔》追溯它的历史风云—苏区人民前赴后继、献身革命的气慨至今仍在空谷回荡—“多少英雄硬骨头,换天志,命韩江怒吼,遍地燃烧!”

笔枝山前作战场,牧童拾得旧刀枪。当年“八一”起义军浴血奋战三河坝,谱写了人民军队创建初期的光荣一页。在这莽苍苍的山野村落,分布着中共南方工委和闽粤赣边纵党委等革命旧址遗址八十余处,艰苦卓绝的共产党人长年在这里经略运筹,直至铁树开花、枯藤发芽。

我终于悟到:客家香格里拉乃大自然造山运动所馈赠,而中央苏区县是由六百多位烈士和数以万计的无名英雄血肉铸成。这是画山绣水和血与火融为一体的大埔,这是南粤大地独具气质风采的梦里故乡。

这里有一个隐蔽的交通站,是革命的千里眼、顺风耳和飞毛腿的集散地。它在血雨腥风的现代革命史上爆发出惊人能量,宛如一枚定海神针,让处于惊涛骇浪中的共产党人绝处逢生、化险为夷。

这个居功至伟的交通站座落在汀江河畔,它有一个柬秀气、柬诗意的地名——青溪。2016年盛夏,我慕名前来追寻旧梦。这里山高林密,境内溪流众多、泉水清清,名曰清溪;潺潺流水有青青竹树一路伴随,山水一色相映成趣,因而最终定名青溪。当地文人有诗云:“古寺寻何处?溪边一径阴。仙踪留胜迹,礤水豁胸襟…”这是山水田园诗人的乐土,又是草莽英雄的竞技场。1926年7月,国民革命军誓师北伐,驻梅的第十四师作为东路军之一部,从梅江河畔出发,由粤入闽从大埔青溪经过,当地乡亲箪食壶浆迎送队伍。1927年秋,南昌起义军由闽入粤进入大埔,茶阳、青溪的农民军踊跃加入起义军队伍,一同参加了悲壮的三河坝阻击战。朱德、陈毅率部转移了,留下两百多名伤病员由当地党组织和群众救治和关照,后来以他们为骨干组建了两个红军团。1928年,青溪建立了共产党和共青团组织,发展了农民武装,红色种子在这片“山中山”生根开花。

上世纪二十年代末至三十年代初,年轻的中国共产党大业初创。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队伍上了井岗山,并与朱德和彭德怀的队伍聚集一块,扯起工农武装割据的旗帜,在闽粤赣湘四边的万山丛中纵横驰骋,四处出击,“收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真忙”。当年南迁客家人的大本营成为朱毛红军的发迹地,一个以瑞金为中心、把赣南和闽西连成一片的中央苏区基本形成。毛主席说“我们不但要有地上军,而且还要有地下军,两支军队配合起来才能把敌人打垮。”为了加强孤悬上海的中共中央机关与全国各根据地的沟通和联系,1930年10月,地下军主营部门中共中央交通局成立,着手筹建了长江、北方、南方三条主要交通站线,而大埔青溪交通站是南方线进入中央苏区的点睛之笔。这里是红白交替的敏感地带,国共两军经常在此来往奔突,展开拉锯。自从1930年12月蒋介石开始对中央苏区连番围剿时,大埔境内常驻国军一个团的兵力。当年共产党敢于在这里设点布线,在武装力量方面仅仅配置一个短枪班,除了山林易于隐蔽的因素,主要还是具有坚实的群众基础,纯朴善良的大埔乡亲相信共产党是为老百姓打天下的。因此,一大批老蒋悬赏重金索头的共产党人从这里悄悄通过,上上大吉。

历史记录了重要一页:从1930年冬到1933年春,一支支乔装打扮、三五成群的小分队跨江渡海、晓宿夜行,走过灯红酒绿和市井里巷,千里跋涉进入大埔。他们泛舟韩江,经三河坝沿汀江溯源而上,通过老城茶阳在青溪虎头沙上岸。在交通员的引领下,由多宝坑—铁坑—伯公坳站点进入闽西永定—赣南苏区。这一去好生了得!犹如龙归大海虎入深山、奔腾呼啸酣畅淋漓,把二十世纪的中国掀了个地覆天翻。党史专家不禁拍案惊奇,中国共产党把工作重心从城市转入农村的大动作,与这一支支夜行队伍有不解之缘,与这片经年迁徙的客家人归宿地有不解之缘。

自从1927年4月国共两党分道扬镳之后,远在莫斯科的共产国际领导以城市暴动为正宗指导中国革命。问题是在老蒋卧榻之旁,四大家族的黄金宝地,怎容共产党人施展拳脚呵?!于是,国统区到处忽闪着搜捕共产党人的眼睛和利爪。1931年4月24日,擅长撮把戏的中共特科负责人顾顺章在武汉献艺捞外快时被捕叛变,恽代英、蔡和森等中共要员遇害,驻足上海的中共中央秘密机关几乎遭受灭顶之灾。党的地下工作遇到严重挫折,苦心经营的北方和长江两条交通站线只好停止使用。5月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危难时刻讨论通过《关于目前政治形势及中共党的紧急任务决议案》,共产党从血的教训中认识到“没有真实的生产和社会基础,没有与群众的密切联系,便绝对没有稳固安全的领导机关。”还是暂别洋场,以退为进吧。

1931年8月,青溪交通站站长卢伟良秘密受命前往上海向周恩来汇报工作,卢伟良报告走大埔青溪这条线可安全进入闽西永定。1931年12月上旬的一个夜晚,又一次幸免于难的中共大管家周恩来,头戴鸭舌帽,一副广东工人装扮,在栖身阁楼的邓颖超和她母亲的悄悄目送下,豋上外滩十六铺码头一艘小火轮向南进发。这是危险重重的漫漫征途呵!周恩来一行经香港至汕头、潮州进入大埔境内。周恩来一路三变:广东打工仔—江湖画匠—当地土豪。从青溪到中央苏区是关键的一段路,沿途碉堡林立、岗哨密布,国民党正规军和民团的巡逻队象山间飘忽的幽灵。周恩来在六名武装交通员的护送下,趁着暗夜星光、沿着人迹罕至的山间小路进入闽西,最后到达赣南红都瑞金。

时至今日,周恩来经青溪进入苏区的往事,仍在大埔乡亲的口中流传。当地流行着这样一首山歌“汀江水喲水悠悠,青溪山喲高又高;披星戴月急转移,爬山涉水送“伍豪”。

过了一山又一山,前面就是永定城。周恩来、刘少奇、邓小平、张闻天、博古从这里经过,还有洋顾问李德和两百多号中共党政军高级领导人从这里经过,共产党中央终于找到接地气的新家园。

上海的中共中央机关整体转移到南方苏区,无论对敌我双方而言都是一件大事、一个大转折。老蒋因未能在眼皮底下将共产党首领们一网打尽而足顿胸捶,大难不死的共产党日益壮大令老蒋寑食不安。于是再次调兵遣将,大兴干戈;国共两党红白两军更加惊心动魄的搏杀将在四省边区的山野谷地再次展开。

停车汀江河畔,我前来红色交通线展馆朝圣。门外广场树起一座交通线接头户革命群众石雕头像,一种义无反顾的执着与顽强、一股舍命相陪的从容气度跃然石上!与这一方山水相得益彰。我驻足凝视着这些似曾相识的面容,不禁砰然心动。正是这群纯朴而坚毅的乡亲构筑了血肉屏障,确保当年从这里经过的共产党人安然无恙。

世事如棋局局新,屡挫屡奋的共产党人终于在1949年夺取政权。革命胜利了,战争的幸存者进城了。“靠人民,支援永不忘。他是重生亲父母,我是斗争好儿郎。革命强中强。”性情中人陈毅深谙此理:没有苏区人民作靠山,那来开国元帅呵?!

1965年,日理万机的周恩来总理来到广州。他对广东省委领导说,在南粤的山旮旯大埔有个地下交通站,当年共产党人在当地交通员掩护下星夜从那里路过,他们如今日子过得可好?

青溪多宝站的江崔英和丈夫邹日祥是当年出色的交通员。江崔英在回忆往事时说:“周总理来广州,还想到交通站的老同志,我们真感谢。”一辈子以贫下中农代表为荣的邹日祥夫妇与当年的“伍豪”相会青溪、匆匆一面,共同的信念和奋斗目标令彼此心心相印。忠贞革命、无怨无悔,即使邹日祥的母亲当年为掩护交通员英勇献身,即使他们经历了白军的两次抄家洗劫。

共产党人做了大官还记得嗯大埔乡亲,特此致谢!

我来到“江畔人家”。当年的火药味早已消散,悠悠汀江依旧由闽入粤。风景秀美的江畔建起新颖别致的房子,山光水色、风月无边;“梳洗罢,独倚望江楼…”好个古典韵味的乡间胜地。

“江畔人家”紧挨着中央红色交通线纪念馆,这一匠心独运的打造意义深远;饮水不忘挖井人既是做人的本分,也是共和国大厦屹立不倒的根本保证。

“江畔人家”四处分布着有故事的老房子。岁月沧桑,故事的主人公已经远去,听故事的后人务必感念和铭记。走向前方的青溪村,那里有一座烈士纪念碑,碑上镌刻着七位烈士的名字。他们是胼手胝足的当地村民,当年地下交通的接头户。他们深受共产党人崇高理想和献身精神的感召,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苍苍大地埋忠骨,沉沉一线过青溪。这条摧不垮打不掉的地下航线属于昨天,也联接今天和明天。

又逢秋日黄昏,晚霞似锦。遥望梅州东北方烟云深处,那片当年梭枪遍地、赤旗飘扬的绿水青山依旧满目殷红。前辈乡亲饶彰风临终时的泣血吟唱又在耳边回响——残阳暮霭清秋,三河坝三千忠骨收。立红色政权,太宁屹起;高陂百侯,旗树荒坵。北出坪沙、直通闽赣,赤色江天撼五洲。歌红日,照青峰小道,史迹长留!

图文作者:严立平

作者简介:严立平(网名:千里邮缘)为梅州市作家协会副主席

(0)

相关推荐

  • 周恩来,共产党人的典范

    在举国上下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的伟大进程中,我们深切缅怀为创建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永远铭记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开启征程的老一辈革命家,周恩来同志就是其中的一位杰出代表! 简述对总理的认 ...

  • 八年级上册语文《红星照耀中国》整本书知识点梳理

    统编版中学语文教师 统编版语文7-9年级上下册微课堂 知识点+朗读+图文解读+教学视频 ☞ 七上 | ☞ 八上 | ☞ 九上 ☞ 七下| ☞ 八下 | ☞ 九下  常见考查点  1.掌握作家.作品.写 ...

  • 邱汉章║《湖寮长新村有咏》外五首(诗)

    邱汉章║《湖寮长新村有咏》外五首(诗)

  • 汕头红色交通站:丰功伟绩不可磨灭

    中央红军长征之前,上海和中央苏区之间有一条途经汕头的秘密交通线,蜿蜒曲折长达数千公里,它由中央直接掌握,担负着党中央从上海到中央苏区转移干部.信息传递和运送物资的任务,它就是至今仍备受称颂.常被影视剧 ...

  • 【百年风华 红色大埔 | 人物篇】中央红色交通线上的交通员——邹日祥

    他是红色交通线上的一名普普通通的交通员,但他为了守护中央红色交通线,凭着自身的勇气.意志和忠诚,与敌周旋,斗智斗勇,不声不响地自觉承担并完成红色交通线上的光荣使命,与家人为交通线工作任务及保护交通站安 ...

  • 百年抒怀 | 夏晓露:茶阳73号火种地的怀想(一)

    任何一个时代都需要富于战斗精神的英雄.历史上涌现了无数流血牺牲者,他们有着纯洁的灵魂.忠诚的信仰.时代的荣耀.毫无疑问,一切荣誉属于那些把自己的时间.精力.生命无私奉献的人. --题记 茶阳73号火种 ...

  • 【文物故事】中央红色交通线

    中央红色交通线示意图 1930年10月,中共中央为了沟通与中央苏区的联系,打破国民党反动派对中央苏区的反革命"围剿"及严密的经济封锁,周恩来亲自领导组建中共中央交通局,交通局成立后 ...

  • 青溪交通中站护送周恩来和李德进入苏区的经过

    周恩来进苏区在1931年12月初,那时是日本侵占东北的"九一八"事变后,全国掀起了反日浪潮,国民党内部对日的态度也出现了分歧.周恩来从上海到汕头后,住进镇守潮汕的独立第二师师长张瑞 ...

  • 严立平‖故园今昔梅花梦【客都推荐】

    故园今昔梅花梦  图文/严立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惟有暗香来.(宋·王安石) 这是我记忆深处不时浮现的一幕:远山空濛,云天迷漫:门前竹树丛中梅花点点,恍如银色的星斗,在清冷的微雨里梦 ...

  • 严立平‖梅北山川连海天【客都推荐】

    梅北山川连海天  图文/严立平 梅县区石扇镇,地处西北部.东连城东镇,西邻平远县长田,南接梅江区城北镇,北通蕉岭县新铺和徐溪.因境内南岭有石如扇,因而得名.此地山川秀美.人杰地灵,是名闻遐迩的金柚之乡 ...

  • 严立平‖五华苏区行【客都推介】

    五华苏区行  图文/严立平 放眼粤东北大地,一片奇伟山川.铜鼓嶂.九龙嶂.八乡山-山山顶天立地.云蒸霞蔚,贮藏了多少英雄豪杰的故事. 走读梅州现代革命史,这片苍茫山深处有一位绕不开的人物-古大存.他是 ...

  • 严立平II题青溪交通站(外一首)

    题青溪交通站(外一首) 汀江日夜向南流,余姓祠边泊轻舟. 记得伍豪青溪过,工农革命写春秋. 已亥仲夏登青溪长寿山 长寿峰头望汀江,北来南去赴茶阳. 云端高路通闽赣,眼底青溪证沧桑. 图文作者:严立平 ...

  • 严立平II旧时硝烟地,河畔好山居【客都原创】

    已亥年盛夏,梅州市红色文化研究会黎志健会长一行,刚刚完成水车坑尾村举行的重走红军路活动后,次日登程前往松源宝坑.在当地乡贤.清秋堂主人黄学宁老总的引领下,寻访山里人家,探询革命旧址.走进梅州半个多世纪 ...

  • 严立平II题瑞山风景区【客都原创】

    题瑞山风景区 梦里客家说瑞山,一方名胜别有天. 瑶台花海邀明月,磐石神龟赋新篇. 云聚云散仙人乐,雨骤雨霁游鱼欢. 今日偷闲何处去?琴湖清夜弄轻船. 图文作者:严立平 作者简介:严立平(网名:千里邮缘 ...

  • 严立平II盛夏访大埔银江爱廬居

    借得胜坑一间房,谋划三边作战场. 千山万岭燃烽火,阴霾散尽见曙光. --题粤东地委旧址爱廬居 大埔县银江镇胜坑村,有一个名叫军营里的山旮旯.半山坡上有一座造型别致的民居-杠式蜂箱式吊脚楼.由当地赖氏文 ...

  • 严立平II罗田山水写春秋,李金发始终怀恋着梦里的故乡【客都原创】

    站在梅州城头翘首南望,那是一片连接天际的苍莽群山. 梅南,质朴而诗意的名字,红色革命的堡垒,古典而温馨的家园. 沿206国道前行不出二十公里,往左拐进入村道.忽然峰回路转豁然开朗:青青田野悠悠淸溪,依 ...

  • 严立平II一到湾下莫问姓,我从故乡客都大桥走过【客都原创】

    半掩琵琶,弯弓待发:豪情逸兴,长留水天.一座新颖的客都大桥飞越梅江. 戊戌初秋,晨风渐凉:我从大桥走过.这时两岸设施仍待完善,只有另类行人和另类车辆造扰.这是暂时的清静,用不了多久又是熙熙攘攘.正如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