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门庆是官人,潘金莲是娘子,布政使是曾祖父母,皇帝是什么?

王婆作了个局,喊潘金莲到她家帮她做寿衣。第三天,西门庆依密谋而至。王婆便问,“娘子你认得这位官人么?”潘金莲说不认得,王婆便介绍,“这位官人,便是本县里一个财主,知县相公也和他来往,叫做西门大官人。家有万万贯钱财,在县门前开生药铺……”

好了,今天要说的主题来了。

短短两句话,里头出现了官人,娘子,相公,大官人……

这些称谓,到底怎么来的?是明朝才出现,还是之前就有了呢?

官人二字,明朝以前就有,宋金时代,即已用来称呼有点地位的男人。如果用大官人,当然就是地位更高的男人了。

(官人 娘子 剧照 图片来源网络,感谢原作者,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娘子二字,虽然自古即有,但在元朝之前,宋朝时候,都是用来叫小妹子的,直到明朝,才开始用来称少妇。

相公呢?这词就古老了。魏国诗人写,“相公征关右,赫怒震天威”,此处的相公,乃是指汉朝丞相曹操。到了明朝,就成了泛称了。

据《中国风俗通史 明代卷》记载,知县可以叫相公,生员也就是秀才也可以叫相公——不过叫秀才相公,本身乃是激励之意,期盼他将来能当上宰相啊。

以上种种称谓,在明朝是很常见的,也没有什么争议,却有一种对官员的称谓,让成化、正德年间官员,云南籍著名学者张志淳痛心疾首。

原来,在古代,《尚书》教导为人君者,“天子作民父母,以为天下王”。意思是天子待百姓,要像父母对待儿女那样亲情温暖。所以,父母二字,除了自己的父母之外,也是天子的代称。到了汉代,西汉的召信臣、东汉的杜诗深受百姓爱戴,人称“前有召父,后有杜母”。从那时起,父母官便不再限于皇帝,而可以用之来称呼父母官了。

(古代官员剧照 图片来源网络,感谢原作者,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哪里晓得,在张志淳的时代,竟然完全乱了套。

当时州县官员被称父母,后来临县的官员,也称父母,再后来,连主簿典史也被称为父母了——到底知县是父母官还是他的手下主薄是啊?

这都算了,更可气的是,知府一类官员,竟被称为祖父母,布政使一级的,竟然被喊作曾祖父母。

列位,知府也就是个地方官吧,最多,称称父母就完了,竟然成了祖父母——大哥,连皇帝都只是父母,你还是皇帝他爸?你布政使,竟然是皇帝的爷爷?

张志淳愤怒地写到,“等府于人君之上,而布政司又尊无与加矣,揆以天子作民父母之义,岂不僣乎”。

你们这些家伙,是僭越啊,是要谋反啊,大逆不道啊!

然而,有什么办法呢?礼崩乐坏,他们这样乱搞,没有任何后果。

(朱元璋剧照 图片来源网络,感谢原作者,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究其原因,乃在“乡宦始于求利于有司,故为此不情之称;而不耻有司喜于见尊于乡宦,故安受过情之謟而不辞。夫不耻则又获名誉之美,不辞则又取交通之利,故上下相尚,既乖于礼,尤病于民,而通不可变矣”。

说白了,就是乡绅们以称父母祖父母甚至曾祖父母来巴结上官,知府布政使们又觉得这马屁很受用,因此毫不客气的接受。最终其实就是拉近感情,上下其手,为祸小民,欺瞒圣上……

王婆说的西门庆与知县相公的交往,不就是这么回事吗?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