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太监不准干的事,此太监全干了,后果很严重!

乾隆当了多少年皇帝?

很多朋友立马蹦出来,六十年!

不错,爱新觉罗·弘历在龙位上坐了整整一甲子。

不可谓不长。然在《清史稿》里,他的本纪,也不过六页而已。

(图片来源网络,感谢原作者,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之所以讲这些,乃在说明,若能被惜墨如金的正史编撰者们纳入史册的,一定是重大得不能再重大的事!

好了,我们来说正事。

乾隆三十九年,皇帝杀了个太监。多大点事呢?后宫太监那么多,不就是个去了势的家伙吗?

然,《清史稿》的作者们郑重地写上——这年七月,“太监高云从处斩”。

斩了个太监,上了正史,可见,事情绝对不一般。

到底什么事呢?

我们先要说说,高云从为何会叫高云从。

也许有人说了,他姓高呀!

或许,可能,也许——但靠谱的说法是,乾隆对太监干政恨之入骨,所以,进了宫的太监,都会赐一个“艺名”。有名有姓。名当然是五花八门,但姓主要有三个——高、秦、赵——眼尖的朋友一下就看出来,秦赵高嘛——对的,指鹿为马的秦朝赵高,是乾隆眼里的负面典型,为了让自己时时记得,不能给内官们干政的空间,连名字都给得如此有深意。

除了在宫中竖立铁牌明言太监干政者斩之外,乾隆对太监不知礼数也是极力打压。

某次,他看到两个官员自南向北走,一太监自北向南走,三个相遇,太监的右手撞到官员的左手,竟然直冲冲地走了,连个道歉都没有。他叫来太监总管,大骂,你们这些太监,不就是奴才吗?见了官员竟然不让道?你回去严加管理,“再不谨遵,当将总管太监一并治罪”。

(图片来源网络,感谢原作者,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知道了乾隆对太监的态度,再来说高云从。

他犯了什么罪呢?

两大罪。

一是泄露机密。

乾隆有个小本子,“上录诸直省道府姓名,密记治行优绌”,里面密密麻麻地记载着官员的事迹与评价,名为“道府记载”。此物乃是极密,只有乾隆自己以及负责记载的太监知道。以后若有官员需要升迁,他一看本子,就知道他们以前是好人还是坏人,清官还是垃官,该不该升。

没想到,那日,“左都御史观保,侍郎蒋赐棨、吴坛、倪承宽尝因侍班私论其事”,这几个人在值班的时候,竟然讨论起皇上的秘密来了。有个叫高朴的大臣听到,如获至宝,一封折子就告状去了。

乾隆大怒,审问之下,知是“太监高云从偶泄于外廷”。

《清史稿》虽写着是“偶泄”,但我估计,当时乾隆皇帝,并非如此认为。

这就要说到他的另一大罪了——结交外官。

按说,太监是不准与大臣密切交往的,除了工作关系,不能有其它关系。但这高云从,却把祖制没放在眼里,与于敏中等大臣关系不一般。

于敏中当时是什么官呢?

大官!

乾隆三十三年八月,加太子太保;三十六年二月,为协办大学士;三十八年八月,为文华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反正,就是很受乾隆重用。

高云从因为在外买地与人打官司,“尝乞敏中嘱讬府尹蒋赐棨”,请于敏中帮他走府尹蒋赐棨的路子,看能不能打得赢……

(图片来源网络,感谢原作者,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具体结果如何,《清史稿》中并未记载,但我们可以想知,高云从之所以敢去请托于敏中,肯定是之前于敏中也从他探听过很多消息……需求互补……

有此两大罪,高云从想不死都难了。

于敏中等涉案官员都受到相应处理。此案牵涉甚多,虽然乾隆因不想兴大狱而重重举起,轻轻放下,却仍是发生在乾隆三十九年的一件大事。因而,这个太监,就“有幸”名列其中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