锵谈丨这5个关于《鱼跃图》的小秘密,不说你肯定不知道!

《鱼跃图》陈永锵  广东美术馆收藏

●《鱼跃图》是我1973年入选全国美展的作品。但在此之前,我已经是佛山地区南海县的业余美术作者了。我经常到县里去参加美术创作活动,也算有了点小名气。1972年,佛山地区文化局来了位干部,这是我平生第一个走进我的村居的官员。他为我带来了两张为我所难得的宣纸。并友好地对我说:“我听说你是著名花鸟画家梁占峰的弟子,江青同志现在也热衷拍摄牡丹,她主张艺术也要‘出绿’,你不妨勇敢地画画有时代气息的、革命的花鸟画。”当时,我真感激莫名。于是我就以我的现实生活——我所在生产队“科学养鱼”的真实场景——为防塘鱼肺炎而为鱼注射药物,画了幅《鱼跃人欢》(《鱼跃图》的第一稿)。

《命运》陈永锵

●作品去北京前,必须通过县展、地区展,再到省展逐级选拔。因为这种机会,我认识了不少美院毕业的画家,他们很热心地帮我提意见,指导我进行修改,这才有了后来看到的《鱼跃图》。当时为了参选全国美展而集中“深加工”,在广州的农讲所集中创作。林墉、林丰俗、方楚雄,都名列其中,现在他们都是画坛的中坚力量了。后来,据说我的《鱼跃图》是十多个评委投票评出送去北京的。

《路遇一乔木》陈永锵

●当时我听说关老从北京回来之后让人辗转找我,于是我诚惶诚恐冒昧登门去叩见。那时候想到应提点礼物,但实在穷得很,家无长物。反复想:与其寒碜失礼,倒不如两袖清风,就这样只“提心吊胆”去见关老了。在广州美院的平房。关老告诉我,《鱼跃图》入选了全国美展,还作为优秀作品他让我多画一张给中国展览公司送去日本参展。该画后来被荣宝斋水印出版了。原作被中国美术馆在打倒“四人帮”后赐回,现藏广东省美术馆。

《老榕树上春潮暗涌》陈永锵

●我向来是不谙官场规矩的。就因为关老直接见我的事,未按官规“走程序”而“得罪”了某官员,竟状告中央文革领导小组,我的头顶便乌云密布了。《鱼跃图》在省修改期间,当时在怀集山区工作的林丰俗老师引荐我到怀集竹木工艺厂当画师。很快,省、地区、南海县就有人说奉中央文革领导小组之令来调查我“走资本主义道路”的问题。他们来厂调查。厂长对来者说,锵哥同志是个很好的师傅,厂里每天给四元工资,全数寄回生产队攒工分。他为我们山区的工艺品出口创汇出了大力气。来人让我写检讨,我认为无讨可检便拒绝。不过这件事终于还是因为调查人员正直善良和的客观汇报而平息,已奉令停发的《鱼跃图》单幅年画又重上市。我依然工作在怀集。

《老树新萌》陈永锵

●它还带给我好些有趣的故事。有一次我被请去广州为外交部驻外国领事馆画画,住在文德路文艺招待所。那是大热天,一日下午,我光膀子穿着衭衩在房里与林丰俗聊天,忽然听见有人“咚咚咚”地敲门,开门一看竟然是个年轻女性。她自我介绍说是广东人民广播电台的记者,想请我去电台做一个直播节目。这可是我生平头一回和记者打交道,诚惶诚恐不敢怠慢。大家打开话匣,我才慢慢从无知、恐慌中回过神来。答应了这件事以后,我绞尽脑汁写了篇讲话稿,没通过,又改了几次。最后去到省电台,因为我声音低沉,而还被要求提高八度直播。引用接受了通篇的豪言壮语,什么一辈子干革命啊,决心扎根农村向贫下中农学习改造啊之类。第一次上电台,亮灯按开关,什么都不懂,什么都觉得新鲜。我头一次知道播音员说话原来还要戴上耳机的。编导给我打手势,说我嗓音太沉了,我就勉强吊起喉咙提高了调门。那是1974年的夏天,那时村里没有电视机,只通广播。听说我们村长还煞有介事地让乡亲们到队部听我的直播!这也算是《鱼跃图》带来的一段“奇遇”吧。

2005 《十日谈》

编辑 | 渔公子


更多相关内容,点击蓝字直达:

锵谈丨陈永锵:平静地、真诚地画自己的画,以不辜负自己的生命!

锵谈|陈永锵:“愿祝人生似红棉 ,絮落纷纷暖大千。”

锵谈丨“平民的生活和胸怀,够我受用一生”——陈永锵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