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人,你需要一位“好老师”

🔥书艺咀华●咀嚼书法艺术之英华

我相信,真正在书法上下过一点功夫的人,都会明白老师的重要性。

就以我个人经历为例。

大学时苦练隶书,也临了《曹全》等汉碑,但很长时间原地踏步,真正的进步是从一位老师的指点开始的。那时候年轻气盛,感觉自己临得逼肖,就拿了一幅作品给一位国画系的教授看。那位教师倚在床头,只瞟了一眼,便说,“起笔有误”。

这四个字让我深感震撼,羞愧难当,于是匆忙跑进图书馆的艺术图书区,开始寻找正确答案。所幸,最后找到了,起笔确实有误,虽然也有蚕头,但由于写法不对,那个近乎画出来的蚕头轻飘、肤浅,与汉隶的精神背道而驰。

很难想象,如果没有那位教授指出错误,我不知还要在歧途中迷茫多久。

我始终在心底感恩这位老师。

也是自那以后,我从盲目自负的“自由体”,开始向谨守古法的“集古体”艰难转变。这种转变是从“心”到“手”的转变,心慕手追,必须首先从心底里摒弃、鄙视胡写乱画、江湖野俗的那一套,而树立起畏古、尊古、崇古的技法意识,才能逐步走上正途。

可是,现在仍有大量书法爱好者、学习者,甚至所谓的“名家”,盲目自负,认识不到“自由体”的错误与危害,或者心知肚明、却趋利避害。只是,每每看到贬义化的“老干部体”备受诟病,便感到当今书坛的价值取向总体还是对的,明白人还是有不少的。

当然,不是每个书法人都能像我那样幸运,在学途中邂逅一位好老师的真诚指点。可以说,在即使交通便利、信息发达、“书法家”群体空前壮大的今天,大部分人一生中仍很难获得一位名师的有益指点。毕竟,还有很多人,没有那么多时间或金钱,去报一个班、拜一位师。

这个时代和这个世道,有它的好,也有它的坏。

最坏的是:如果没有一定的好处,那些行家里手即使看到你的问题,也会视而不见甚至把你“捧杀”。当然,很多时候,很多人也乐意被“捧杀”。这种人,我见过不少。

最好的是:我们可以享受“科技红利”带来的便捷学习方法,比如看名家技法视频,看实力派书家如陈忠康、周慧珺等先生的书写演示视频,甚至更早的书坛名宿如沙孟海、林散之、王遽常等先生的视频,我们也可以在网络上挖掘出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