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原真实课堂,提高课堂效率 参考论文
创新整合点
考虑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他们对“面”和“面积”都有所了解,但不能分清两者的区别,在回答问题时经常混淆这两个词。因此,我让学生从寻找身边物体的面出发,感受面,感受面是有大小的,从而引出面积的概念。教学中,我利用白板的淡入、拖动、垃圾桶插件等功能,把生活中的物体“变”到计算机屏幕上,演示由具体到抽象的过程,同时神秘的变化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其学习热情。
让学生在课前先学习微课,明确操作的原理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同时,利用Smart软件的“记录器”功能将教学内容录制下来,课上直接展示给学生看,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针对本节课的重难点环节——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我把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动手在电子白板上拖动、截屏、对比,从而理解教学难点,让他们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利用Smart Notebook的“页面记录”功能,把生活中的面积单位演示出来,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其学习数学的热情。
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面积》的教学内容。本单元主要内容为:面积和面积单位;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面积单位间的进率;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面积的概念是本单元的一个重要起始概念。为了帮助学生建立面积概念,教材重视展现面积概念的形成过程,注重常用面积单位表象的形成,注重在直观操作及形式多样的活动中体验,进而形成表象。从教材内容的整体安排看,其顺序是先认识面积,包括物体表面的大小和封闭图形的大小,再归纳面积的概念,理解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己经建立了长度及长度单位的概念,但是由“长度”概念到“面积”概念,由“长度单位”到“面积单位”知识跨度大,难度高,抽象性也比较强。此时,学生的思维正处在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他们要以形象的事物或亲自参与活动为认识的基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认识面,初步理解面积的含义。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细心观察、动手操作,初步理解面积的含义,学会利用数学思想方法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最终体会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活动中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
教学环境与准备
教学环境:电子白板、Smart Notebook软件。
教具:4人一组学具袋,包括正方形、圆形、三角形学具若干;一张实验报告单。
教学过程
1.比赛导入
师:请两位同学上来给这两个图形涂上颜色(如下页图1,学生上来涂色)。谁最快?他一定是最快的吗?(学生回答)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关于面积的知识。
2.新授概念
(1)感受物体的面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像这样的面还有很多,你们能找一找吗?
生:黑板面、桌面、讲台的面……
师:摸一摸课本的各个面,比较课本的面和黑板的面。
学生思考。
师:在刚才的比较中,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面是不一样大的;面是有大有小的……
师总结:我们把物体表面的大小叫做这个物体的面积。
(2)认识面积
师:你们能说一说这个图形的面积是什么吗?(出示图2,认识不封闭图形)
生:它没有面积,它没有封口不是封闭图形……
师:那什么图形才有面积呢?
生:像数学书封面一样的封闭图形。
师:那么,请同学们静静地思考一下,什么是面积?
学生总结。
(3)比较面积的大小
师:看来大家已经对面积有了一定的了解,接下来敢接受老师的挑战吗?比一比,这两个图形(如图3),谁的面积大?
生:a面积大。
师:像这样直接用眼睛观察的方法,叫观察法。现在呢?你还能观察出谁的面积大吗?(改变图形b的大小如图4)
生:不能。
师:那我们来看看小精灵有什么想法吧?(微课视频)
实验指导:①在学具中,任意选择一种,摆一摆,测量出两个图形的面积。
②4人一组合作,数一数,并完成实验报告单。
③小组成员交流自己的想法。
④完成实验后,小组长收拾好学具。
生反馈:图形a的面积大。用正方形来量比较好,圆形和三角形有空隙,不准确。
3.练习巩固(如图5)
①猜一猜(比较面积的大小)。
②数格子。
4.总结,回归生活
师:生活中,其实还有很多测量面积的方法。只要你留心观察,积极思考,生活会充满乐趣。
教学反思
信息技术正慢慢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交互式电子白板技术给教育领域带来了一次新的变革。从黑板到计算机,再到可替代传统黑板、粉笔的数字化教学演示设备,每一次改变,都是对陈旧教学模式的一场革命性突破。作为一名年轻的一线教师,我有幸接触到了这个新技术,在一次次学习、探索和发现中,感受它的强大功能。电子白板不仅具有普通屏幕的显示功能,还有各种触摸式操作功能,特别是其强大的交互性,让课堂更灵活多变,真正地实现了把课堂还给学生。下面我结合这节课与电子白板的整合点谈一谈自己的反思。
1.小工具,大惊喜
《面积的认识》一课侧重数学概念,教学重点是认识面、理解面积的含义。传统教学中枯燥的数学概念并不能引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利用电子白板则能够将枯燥的数学课变得生动,教师的“小动作”像魔术一般吸引着学生的注意力。例如,“荧光笔”功能、“淡入”功能、“垃圾桶”插件、图形放大缩小功能、“放大镜”功能,等等。
2.超强互动性,还原真实性
本节课的难点在于体会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传统数学课上,教师可能会直接给出答案,也可能会提出实验要求,让学生动手操作。然而,由于目的不明确,大多数情况下,学生并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思考什么。本节课,我一是结合最新的课堂模式——微课,在学生动手操作前,明确操作的原理和需要解决的问题。二是把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尝试动手拖动、旋转、截屏、对比,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并使学生更真实地感受到学习的乐趣,轻松突破教学难点。
3.不足之处
学生们的已有经验各不相同,但在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时,我没有考虑到这种情况。在课堂机动环节的处理上,还有待提高,应让课堂的生成更加自然和饱满。
总之,电子白板技术提高了课堂效率,还原了真实课堂,而真实的课堂,就是平时的每一节朴实无华的常态课。所以,在《面积的认识》这节课上,我并没有过多华丽的设计,只是丰富细节,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下,自主学习,提高自己。我想这就是电子白板真正的内涵——回归学生的主体性。
点 评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不断更新和应用,日常课堂教学的模式和媒介方式正悄然发生变化,充分挖掘适合学生课堂学习的工具并予以恰当使用,同样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汪慧玲老师的《面积的认识》一课,充分挖掘了电子白板的工具使用功能,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突破了教学难点。 参考论文
1.挖掘电子白板的工具的使用方法,提高教学效率
本节课,汪老师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充分调用电子白板的多种工具,进行组合使用,为学生创设一个有趣的图形情境串,试图将概念的讲解变得直观、有趣。而在突破本课的教学难点时,又借助微课进行操作前的指导,既提高效率,又清晰明了。学生通过操作、交流,逐步领悟要想比较面积大小则需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在充分的操作动手活动中,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2.灵活运用技术,多角度激活学生思维
本节课,电子白板的使用,提高了学生视觉和听觉信息的收集量,变枯燥的想象为动手、动脑的结合,教师将知识、趣味融进课堂,变枯燥的概念传授为动态、变化的教学情境,促被动接受为主动思考。
当然,微课在课堂上的使用需因地制宜,有实效的微课,可以促进学生在自主研究中获得方向和方法。面对可以简单而直接解决的问题也可不用,技术是需要用而用,切忌为用而用。
参考资料;http://zimeitichuangzuo.com/index.php?c=show&id=3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