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海心领航:如何应对孩子的“青春期叛逆”

心理教师在线

科学防疫,滨海新区教体系统在行动

心理辅导专题(六十八)

如何应对孩子的“青春期叛逆”

塘沽河头中学

安喜媛

镜头一:家长会,一位母亲向班主任抱怨:“孩子小学时还挺听话的,怎么一上初中都变了呢?我说东,他非往西,越来越难管了!”
镜头二:心理咨询热线的来电,男孩14岁,放学回家手机不离手。家长催他写作业,换来的却是孩子“不要干涉我自由”的回答。
以上情形,看似是孩子的“叛逆”,其实有其身心发展的缘由,家长应该关注其背后的需求。一般11、12——14、15岁时,孩子就会进入青春期,这个时期的亲子关系即将进入新的阶段。如果家长原地踏步,还用以前的教育方法与孩子相处,就不能与孩子当下的心理特征相匹配,势必会产生矛盾和分歧。因此,为了孩子,家长需要学习家庭教育的方法,尝试做些改变,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01

“共情”应对情绪叛逆

近期,受“知乎”上一则热门话题的启发,我在任教的初中的心理健康课上,对学生们进行了一个小调查:如果要评选出一份“你最不喜欢的教育方式” 榜单,你会怎么选?结果显示,“讲道理”排名第一。
讲道理是我们家长熟悉和习惯使用的方式,然而对于今天的孩子而言,家长试图通过讲道理的方式来影响孩子是有一定难度的。因为,对孩子而言,道理他都懂,就是做不来。
这启示我们家长,要想增强影响力,不能只在认知观念(讲道理)上下功夫,还可尝试利用情绪的规律达到目的。因为人并非时时刻刻都是理性生活的,更多的时候,人们习惯于用心而不是用脑生活。也就是说,人们在生活中的所作所为,并非都是理性分析判断的结果,很多都是情绪波动的产物,这对成年人适用,对处于青春期的情绪波动起伏大的孩子更适用。
心理学上有一种做法叫做“共情”。就是咨询师在与来访者诊疗的过程中,需要站在来访者的角度去感受他的情绪、理解他的遭遇。只有这样才能感同身受,增加来访者的信任度,令其敞开心扉。所谓共情,就是你快乐,我能懂;你悲伤,我能察觉,并及时做出反应,宽慰情绪,理解感受。
举个例子:“好烦啊!写了一下午的卷子。”
不会共情的家长会说:“卷子都写完了吗?”会共情的家长就会说:“是哦,你看起来不是很有精神,需要休息会儿吗?”
这个孩子在表达的时候,并不想被质问,更多地是想要家长接纳他的情感。第二个回应,能让孩子没有负担地表达自己的感受,让负面情绪可以宣泄出来,亲子关系自然和谐。

02

“顺着干”应对行为叛逆

进入青春期,孩子的独立意识不断发展,对问题开始有更多的见解。“叛逆”的孩子是如何表现他的独立呢?很直接的一个表现就是:不人云亦云。家长说东,他偏偏向西;家长说注意个人卫生,不留长指甲,他非要留几只;家长说放学到家快写作业,他非要先刷手机、逛朋友圈……就是处处和家长对着干,还不听劝。
从心理发展角度说,叛逆心理其实源自青少年认知独立性的发展,是一个人成熟的必经之路。那么,如何应对孩子行为上的“叛逆”呢?
方法其实很简单:你跟我对着干,我不上当,不接你这招。你故意惹我生气,我却不为所动,相反,我理解你、认可你、尊重你、接纳你,因为我也年轻过,理解你的这些格格不入。
心理学中有个“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是说当出现干扰恋爱双方爱情关系的外在力量时,恋爱双方的情感反而会加强,恋爱关系也因此更加牢固。对青春期的孩子来说,他们的“叛逆”表现与此心理学效应异曲同工,越是禁忌的事物,他们越想尝试看看。“叛逆”的孩子之所以去做某些事,并不一定是他真喜欢这么做,而是因为有人禁止他这么做。如果“叛逆”的孩子觉得自己的想法、做法没有引起家长的关注和反对,甚至没有按他的计划惹家长生气,那么在做这件禁忌的事情时,他就觉得没有意思了!
家长需要明白,令人头痛的青春期“叛逆”其实是孩子学习成长的过程和试探的方法。青春期“叛逆”就像上天送给我们家长的礼物,只是包装不好看,需要我们有打开这份特殊礼物的智慧!

关于我们

来稿:滨海新区塘沽河头中学 安喜媛

编辑:孙晶心理工作站

责任编辑:孙晶

文稿编辑:林娜

图文编辑:丁明华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