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弹专家女儿的奋斗史(一)
有一个研究湍流体力学的物理学家,在中国大陆经历了抗日战争时期最困苦的生活,借助民国政府的奖学金前往美国念完了博士,他的女儿作为移民二代,始终无法摆脱自己亚裔的身份标签,她通过自己的努力,以及著作等身,终于让父亲相信,当初从斯坦福大学辍学不是人生败笔。
她就是华裔女作家任碧莲。
任碧莲的《老虎写作》,是她系列讲座的合订本,从文化角度(尤其是写作)分析西方独立自主、个人主义的自我与东方占主导地位的相互依存、集体主义的自我的优劣,通过心理学家的实验、至少在她的眼里,偏好于东方的集体主义自我。
但是任碧莲也承认,试验中显现出的欧美人对于细节的回忆能力强,在叙事方面,欧美人从小的习惯就与其他亚裔、非裔等不同。心理学家王琦曾经做实验,欧裔美国人从小就珍惜他们作为个体的独特性,往往讲述与他们自己相关的,篇幅极长的故事,之于作家层面就更强。而亚洲为代表的东方人往往在细节描写上略显不足,源于照顾社会其他人的感受超过对自己内心的关照。其实这很好理解,以中国为例,人口庞大,熙熙攘攘,如果我们不用同理心考虑别人而非自己,那么根本没有办法存活于严酷的竞争丛林。
按照尼斯特的话说:西方人是其自传体小说的主角,(而)亚洲人.......只是充当“
其生存类电影里的演员。”
任碧莲的小说雅各布没有看过,但是从她举的例子可以看出,描写细腻,擅长用声音来调配场景,作品中从不缺乏冲突的存在。
在书中,她用了很多笔墨来描写父亲的人生奋斗,堪称传奇。任碧莲的父亲名门望族,但是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在经历了无数次日本的轰炸后,念大学的任父矢志学业,到美国学习物理并加入了原子弹研究小组。任碧莲的母亲也是实业家的千金,只是国运不济,二人因缘际会在美国碰面,生下了任碧莲。这也让我认识到长辈学历堆晚辈的影响,直接间接的都会有。
任碧莲在书中提到了奥威尔,也就是《1984》的作者,这位英国的官吏在缅甸干了五年,写出了缅甸三部曲。
奥威尔认为每个作家都有写作动机,并罗列出来:
1、纯粹的利己主义,死后被记住
2、审美热情,在对于后世的深远影响,以及在稳定的故事节奏上进行“投资”。
3、历史性冲动-----“看到事物的本来面目、找出事实真相并将其储存下来供后人使用的愿望。
4、政治目的,朝着某个方向推动世界的欲望。
最后,在书中我发现一首美国海湾之孤乐队(fleet foxes)一首名为《无助蓝调》(Helplessness Blues)的歌曲歌词,和大家分享:
我一路长大相信自己总有一些独一无二
就像一片雪花在无数雪花当中那样显眼
独特之处体现在你可以看到的方方面面
但如今经过一些思考我会说自己反而是
某台大机器中的一个齿轮的齿在正常运转
为某个我无法理解的东西默默地奉献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