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管理的基本要求

第三章   现场管理的基本要求

3—1  活动的资源保证

任何一项活动的运作,都是在一定的资源条件下形成的。没有资源或资源不足,其活 动就难以有效而顺利地开展,或者说就根本无法进行而成为一句空话。为使各项生产活动 能正常有序地运行与展开,企业必须有一定的投入,使各项活动得到应有的资源保证。

对于企业来说,活动的资源保证,一般是指“制度保证”、“能力保证”、“资金保证”、“管理保证”和“产品保证”等条件。这“五大”条件构成了企业的资源保证,其中任何 一项条件不足或缺少,就难以形成最佳资源保证体系。所以说,资源保证是企业各项活动顺利、正常开展与运作不可缺少的条件。

一、制度保证——企业制度

企业制度是企业生产物流管理活动的各项规范与规章制度的简称。每个活动都有一个它的运作程序,一个与之相关的人和物之参与要求。企业制度对活动的运作程序,对人、 物在活动中的行为规范及“物变”等都会做出明确的规定和要求。没有这个“规定和要求”, 活动是难以有效、正常开展的。企业往往把这个“规定和要求”用文字的形式把它表述出来,并作为活动运作与人、物参与的依据、准则和标准。所以企业制度是企业各项活动运作的必备软件条件。

企业制度规定了活动开展的最佳运行路线、目标和实施方法,又规定了人参与活动的最佳行为规范标准,还规定了 “物变”在活动中的作用、要求和应达到的目标。所以企业制度是企业各项活动运作的法制保证,是企业各项活动运作追求的目标或效果之规定。任何违背企业制度的行为,都将给活动的正常运行与目标的实现带来不可低估的影响和危害,甚至是严重的损失。

对于工业企业而言,企业重点应抓好以下各项活动的企业制度建设。

1、设计类企业制度

它主要是指产品设计图及其相关资料(技术文件),其次是工装设计图。产品设计图是企业产品生产的标准,技术工艺编制的依据。任何个人或单位不得擅自修改,必须认真执行。工装是满足制造质量与效率的手段和方法。它在制造与使用者面前,同样也具有“法 律效力”。产品设计的效果,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所以企业还应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提高产品的设计水平,创造更多新颖、用户喜欢的新产品。

2、技术类企业制度

这类制度,又称作“物变类”企业制度。它主要是指产品作业工艺(方法)和技术质量标准,例如工艺流程、装配图、检验规程。“物变类”企业制度是产品生产的依据和准则。它对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以及产品生产的质量、效率、成本、工艺技术水平等都将产生直接的影响。

3、管理类企业制度

一个“主体”活动,往往还存在一些“辅助”活动。“辅助”活动是“主体”活动有效运行所需要的。它们之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有机联系。“辅助”活动的运行效果对“主体”活动将产生直接的影响。一个“主体”活动与众多的“辅助”活动构成了一个以“主体”为核心的活动体系,例如产品生产活动就是一个较大的活动体系。

管理类企业制度,就是针对“辅助”活动所建立的规章制度,例如物流管理制度、定置管理制度、生产管理制度、人事劳资管理制度……。管理类制度就是为“活动”正常运行“保驾护航”。它们的主要作用,一是为“主体” 活动正常、有序、高效、连续运作创造最佳条件,二是确保“辅助”活动程序得到有效执行与控制,三是减少或避免无效劳动和浪费,降低活动成本。

4、经营类企业制度

这类制度,又称作“购销类”企业制度。它主要是指企业经营发展、物资采购、成品销售及其相关活动的有关规定和要求,例如采购储运管理制度、销售服务管理制度、经济财务管理制度、发展规划管理制度。釆购、销售制度的主要作用,就是在满足用户需要的同时,既要让用户满意,又要减少或避免财力、物力和人力的无效占用和浪费,降低经营成本。

5、职责类企业制度

这类制度,又称作“责任类”企业制度。它主要是指部门、员工在参与企业各项活动中的责任、范围和权限的规定与要求,例如部门职责、岗位职责。其目的在于提高员工素质,有效参与各项活动,充分发挥人、物所具有的功能和作用,减少或避免人对各项活动的不良影响和危害。

这“五大”类企业制度的建设,做到既源于实际又优于实际,为企业建设一套科学合 理、健全完善、系统完整的企业制度体系,形成法制企业。这就是企业健康发展的保证与要求。

二、能力保证

企业制度虽然为企业各项活动铺设了运行轨道,并对运作过程、人与物的参与等做出了具体的规定和要求。但是,如果没有其它资源的保证,活动运行的“动力”就会没有或不足,活动这辆“火车”仍然难以正常、有效运行,或者说难以有效启动。所以活动的运行还需要一定的“动力”条件。动力条件就是人们常说的能力保证。能力保证,简单地说, 就是活动所需的物资和人力资源等保证。

1、物资保证

物资保证,对企业产品生产物流而言,主要是指:

1)、生产作业手段

生产作业手段,主要是指产品作业加工时所需要的生产作业加工设备、工装、工具、 辅具,以及检测加工质量的检具、计量仪器与装置等。

2)、管理(信息)手段

一方面是指信息收集、处理、贮存、传递等的方法软件和相应的硬件,例如计算机、 复印机、记录表格、作业流转卡……。另一方面,它还包括必要的交通与通讯工具等。

3) 、物流手段

物流手段,主要是指流动性物资的装载、流转、储存等所需要的各种盛具、叉车、行车、推车等“载具”。它们既能使物资移动变位(流转),又能有效保护物资。

4) 、作业对象

这类物资,主要是指原材料、在制品、半成品以及辅料等。

5)、能源

能源,主要是生产所需要的电力、水、空(蒸)气、燃料等动力资源。

活动所需要的物质,如果缺少哪一项或不足,都会致使生产难以有效而顺利地运作。

2、 人力保证

“活动”,本身是无法自动实现其目标的。它只有在人和物的有效参与条件下,才能实现其目标。即是说,没有人、物的参与,活动是不可能自行展开与运作的。所以,人是活动运作过程中不可缺少的资源保证。企业制度对人参与活动的行为规范也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和要求。

活动有效运作与目标的实现,不是任何人的参与都能达到其要求的。换言之,活动对参与的人,是有一定的规定和要求的。无法满足其规定和要求的人,只能给活动带来不利的影响和危害。

1) 、素质要求

企业应根据活动的性质、类别、复杂程度和使用的手段等条件,选择不同素质的员工参与,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否则就会适得其反。这就是活动对参与者素质的基本要求。

员工的素质,主要是指其技术业务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文化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等。

2) 、职责要求

对参与活动的部门和员工,在企业制度中应明确规定其岗位职责——应尽的义务、责任、享受的权力、参与的范围等。为促进员工参与活动的自觉性和主观能动性的提高,自觉地履行其职责,企业还应采用有效的激励手段。

3、 资金保证

1) 、资金多元化

资金是企业生存与发展,各项活动能否有效开展的基础和条件。因为它是物资、人力资源等的兑换凭证。如果企业没有足够的资金,各项活动就会因资源的缺乏而无法或难以有效开展。

企业资金的主要来源,一是以物换钱(产品销售),二是借贷,三是联合经营、共同出资,四是发行债券或股票等筹措资金等。

在现代化的今天,如果没有强大的资金作后盾,仅靠独资(企业资产仅属一家)—— 企业自身的有限资金,是很难适应当前市场激烈竞争与自身发展需要的。为了适应用户多口味的需要,在市场中站稳脚跟,多家合资(控股、参股),形成资产多元化是企业稳步、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和方法。这也是现代社会化企业的主要标志和特点。

2) 、资金保证

企业拥有的资金,一般表现为两种形式。一是现金、债券、股票等,二是现场中的流动性物资——生产(实物)资金。

资金保证,对于现场来说,就是保证生产物流活动正常、有序、高效运行所需要的各种物资。从资金管理的角度来看,就是要保证生产物流现场所需要的生产资金。这个得不到保证,其危害和影响是相当大的。

三、管理保证

1、管理依据

有活动就有管理。管理是各项活动成功的基础、条件和保证。在现代化管理的今天, 每个管理者都应正确认识管理与活动之间的科学合理关系(如图3-1所示),明确管理在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以便进行有效而主动的管理。

从图示中可知,企业的各项活动主要是由“人、物、场”三者组成的,是人之意志与主观能动作用——改造或改善客观事物的反映。管理主要表现在监控与激励等方面。它既源于活动又受限于活动,同时还要按照人的意志——企业制度去影响或控制(指挥、协调)活动,使其达到最佳状态。

活动的运作模式或状态及其效果等,往往是通过企业制度的形式表现出来的——作出的明确规定和要求。所以企业制度是管理的依据、准则和标准。

2、管理的主体内涵

一个科学而完整的管理活动,它必须有一个完整的全过程。这个过程主要包括:

1) 、活动计划

计划,就是活动运行的结果——应实现的目标之反映。它是活动启动与运作、资源投入的依据和凭证,也是活动运作资源投入多少的依据和凭证。计划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是活动成功的基础和条件。所以编制的计划,一定要与客观实际相符,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2)、活动组织

要搞好任何一个活动,必须有一个相适应的组织。这个组织就是由参与活动的人组成的、有一定层次和权威的、适应活动需要的机构(群体或集合)。有了人的组织,才有物的组织。所以活动的组织,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第一,人的组织

这个组织在适应活动需要的条件下,其层次与数量应最少,形成“精益管理”组织。 它主要表现在群体机构的建立与员工(人力资源)的使用方面,还表现在人、物功能使用的集合与分解等优化方面。所以企业组织机构应按照精益管理的要求做到,由“肥型”变为“瘦型”,形成“精干”机构和“精悍”员工,使企业机体“强壮有力”。

第二,物的组织

现场中,一般存在两类物,一类是定置位置比较固定的物资,另一类是定置位置非固定的流动性物资。

物的组织,实际上就是物流管理。它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现场物资摆放所进行的定置管理,二是流动性物资流转所釆用的物流方法——每次流转数量的确定,三是物流载具的选择(设计)与使用,四是流动性物资的质量保护与安全管理等诸方面。

第三,组织依据

活动的组织依据,就是活动运行的程序。在“程序”中明确规定了活动过程所需人、 物的数量和质量等要求。如果违背了程序的“规定”,活动就难以有效运行,也难以获得最佳效果。

3)、活动实施

管理人员根据活动运行的程序、组织和计划,对活动展开有效的运行。活动的实施, 从其运行程序的落实、人物的组织、目标计划的制定与下达就开始了,直至“目标"的实 现。这个过程,就是活动实施的全过程。

4) 、协调指挥

凡是有多人参与的活动,一般都存在着相互间的协调与指挥工作。因为多人参与的活动,都是在分工与合作的条件下进行各自工作的。他们不可能对活动全过程——在各段时间、各个范围、每个人工作的情况都了如指掌而实现自动的衔接。

为了搞好活动的整体有效运行,便产生了 “协调与指挥”功能。这是多人活动的需要。如果活动运行过程中的协调与指挥发生失误,就会给活动带来损失和浪费。

协调就是对活动的服务性工作。它主要是指对各个环节、层次、上下接口搞好衔接与联络等工作。在现场生产物流活动中,协调,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上情下达,二是下情上传,三是信息交流,四是问题解决回应等。有的人为了让别人容易接受自己的协调,往往在管理名词前加上“服务”二字,形成“服务型管理”。

指挥就是对活动在运作过程中,为达到某种目标而发出的、必须认真执行的指令和决策(定)。它就是要求下级服从,没有协商或讨价还价的余地。指挥,对于同级而言,就是人们常说“调度”。

协调与指挥的目的就是确保活动能够顺利、正常、有序地进行,实现预定的目标。

5) 、活动控制

控制,一是使活动运行的轨迹在企业制度规定的范围内,不出现偏离等异常情况。这叫“扶正”。二是当活动出现不正常情况时,能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制止,并使其迅速 地恢复到正常状态。这叫“纠偏”。控制的目的,就是以最低的成本实现活动运行目标。 有效控制,就是使活动运行既符合企业制度的规定和要求,又不出现或发生偏差等异常情况管理。怎样才能实现活动的有效控制?

第一,熟悉企业制度

只有了解、掌握了企业制度一活动的运作程序、规范要求、效果目标等有关的规定和标准,才能对活动进行有效的监督、检查、测试等监视活动。在“监视”过程中,对出现的偏离等异常情况立即进行纠偏——协调与指挥,使其尽快恢复到正常状态。

为了让活动的直接和间接参与者,都能参与活动运行的有效控制,不发生“纠偏”行为,就必须走“熟悉制度全员化”之路,增强全员遵纪守法的自觉性。

第二,深入活动现场

只有深入现场,了解、掌握活动运行的实际状态,收集、分析活动运作过程中的各种信息,才能为活动的有效控制提供客观、准确的依据。“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这对于许多活动运行的具体控制者来说,还是不现实的。听汇报、看报告,不是解决问题的最佳办法。

第三,信息对比分析

通过“标准信息”与“实际信息”两者的对比分析,才能找到存在的差距,才能判定 活动的运作状态是否处于正常范围,才能为纠偏措施的正确选择提供客观依据和证明。实 践证明,没有“对比分析”,就不可能产生准确、有力的控制行为,活动的正常运行就会 受到影响,控制力度(能力)就会降低。所以在控制的过程中,要善于应用信息对比分析方法。

第四,纠偏措施准备

对于活动中可能出现的异常现象或问题,一定要针对产生问题的根本原因制定切实可行的、彻底的整改措施,才能避免下次再度发生。在活动运行现场中,由于各种原因,总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不正常现象,如果没有针对性的防范或整改或优化措施准备,控制将是一句空话,失去其应有的价值和现实意义。这就是说,纠偏措施的准备是控制的重要内容,切不可忽视。

第五,定期评审

对于一个比较重大的经常性、重复(周期)性活动,应定期进行必要的评审。其目的在于使活动的运行及其相关的企业制度日趋完善,步入最佳——尽善尽美的状态。没有评审,控制管理是不完整的,活动也难以步入最佳状态。

第六,活动激励

对活动的控制,往往就是对人的行为控制与管理。由于活动是在人的参与或作用下展开与运作的。人的行为对活动的正常运行,往往会产生很大的影响,甚至是危害。为了有效控制或制止人的不良行为,对活动正常运行带来的不利影响和危害,除了必要的企业制度培训教育与相关的行为控制管理之外,还应对员工在活动中的行为采取适当的激励手 段。鼓励良好行为发扬光大,制止、处罚违章行为。通过培训与激励的强化教育,让员工就知道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成为一个遵纪守法、爱厂如家的优秀员工。这是激励员工聪明才智,对其行为进行有效控制、不断优化改进管理的需要。

6)、活动改进

为了提高活动的效果,管理人员应对活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或不足,向有关部门或人员反映或提出建议,并促进其尽快改善(进)。这也是管理的责任和义务。

3、管理方式

管理有两种方式,第一是人治方式,第二是法治方式。

1)、人治方式

它以人治厂,以人管人,以人育人,以人管物,以人管活动。总之,一切都是企业领导或管理者说了算。制度,对于人治而言,那只是一种摆设。

这种方式,在管理基础比较薄弱和条件较差或较为简单的企业中,起过一定的、有限的积极作用。这种“作用”,还要因人而异。对于素质较高的管理者而言,这种“作用”比较大;反之就较弱,甚至把企业推向低谷或倒闭。所以,以人治方式进行管理的企业,其发展过程是极不稳定的,没有前途的。

2) 、法治方式

它以法治厂,以法管人,以法育人,以法管物,以法管活动。一句话,事事都按照企业制度的规定和要求进行管理。这种管理方式,能更有效、充分地发挥人所具有的功能和作用——聪明才智。因为企业制度是企业各项活动客观运作、目标实现和员工参与的最佳状态之反映和结晶。这种“最佳状态”是企业和管理者共同追求的目标。以法治方式进行 管理的企业,因受“人”的情绪与素质等因素影响较少,所以发展比较稳定和健康,容易使企业步入到最佳状态,前途无量。

3) 、管理依据不同

人治方式管理的依据,是领导或管理者的“指示”或“决定”,按其“旨意”办事。

法治方式管理的依据,是企业制度,按“制度”办事。

管理的依据不同,也就产生了两种不同的管理方式。

对于企业而言,科学、有效管理的基础,是企业制度和相关的法律法规。在科学、技术、生产高度发展的今天,企业应高度重视企业制度的建设和完善,努力做到企业制度建设科学化,企业活动管理制度化。

4、管理的两种命运

管理的两种依据不一样,便产生了两种不同的管理方式,因而也就有了两种不同的管理效果——命运。

1)、企业的命运不同

人治管理的企业,其命运主要掌握在企业少数领导或管理者手中,一切由领导说了算。 企业活动运行的优良程度,直接受他们个人的素质影响。素质高者,企业的运行就会处于良好状态;反之,则差。由此可见,受个人因素影响较大的企业,其发展是极不稳定的。今天和明天就可能是两重天——今天在“天堂”,明天就可能在“地狱”。

法治管理的企业,其命运,主要是由企业整体素质与管理水平(企业制度)决定的, 其次也受个别领导或管理者素质的影响。但是这种影响与人治管理方式相比较而言,就显得很微弱了。在法治管理方式中,领导(管理者)与企业全体员工一样,同样也要受到企业制度的限制与约束。因为企业制度是针对企业全体员工而制定的,没有特权。每个员工都要认真执行,不允许少数人例外。由于“法治”企业的发展基础比较好而稳固,所以它就能健康、稳步、髙效、长久地发展。

2) 、宏观与微观控制的强弱不同

在人治管理方式为主的企业中,有的领导从大到小、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前到后都要管。事事不放心,面面具到,事无巨细,无事不问,无事不管。成天都忙于事务之中,忘掉了自己的宏观责任管理,注重的是微观控制。

由于个人精力和时间的有限性,注重了微观控制,就必然导致宏观控制减弱——看的小问题多,见的大问题少。这种“见小不见大”的结果,不出问题则已;一出问题,就必然是大问题。存在大问题的企业,其前途必然堪忧。

在法治管理方式为主体的企业中,强调的是企业制度和责任管理。在企业制度中就明确规定了各级管理者与操作者的职责和范围——各施其职,各负其责。它注重的是责任管理,充分发挥各级员工的功能和作用。领导就不会因“微观”小事而分心,就能集中有限的精力和时间搞好责任范围内的“宏观”大事的控制管理,确保企业不出大的问题。事实证明,没有大问题的企业,就能稳步、顺利地运作与发展。

四、产品保证

企业存在的目的,既是要为市场生产用户需要或倍受青睐的产品,又要为自身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为扩大再生产创造条件。如此看来,“产品”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根本条件。如果一个企业没有产品,它的一切活动就会中止。如果没有能够在市场中站稳脚跟的产品,或者产品单一又老化,或无新品跟上用户的需要,企业就难以长久、稳步、高效、健康地发展,再好的“条件”,日子也会难过。

所以,企业要生存、发展,就必须开工发设计倍受用户青睐的产品,并在为用户满意服务上下功夫。有了用户满意的“产品”和“服务”,企业才能把良好的“条件”转化为生存与发展的动力——经济效益。

1、产品多元化

多元化的产品,就是说企业要有生产不同产品的能力。产品品种、规格多了,企业就有更多的用户,就能健康地发展。

2、经营多元化

经营多元化,就是指企业不但有产品生产项目,而且还有其它经营项目,例如销售业、 服务业、金融业或其它行业。这对企业的发展极为有利。

3、设计开发能力强

企业只有不断的创新,才能满足用户的不断需求,自己才能获得不断发展的机遇。这 就要求企业具有较强的设计幵发能力。设计开发能力强,是企业产品多元化、经营多元化的首要条件。所以,企业必须在设计开发能力上下功夫——舍得投入,才能为其健康发展提供经营保障。

3—2  现场管理的主体任务

一、产品与市场

1、卖方与买方市场

随着改革的深化,国内市场已实现从最初的产品数量追求——卖方(企业)市场,向产品质量追求——买方(用户)市场的转变。这种“转变”实际上就是产品“供应”与市场“需要”的变化和转换。

当“供”小于“需”时,现货价格偏高。企业在较高利润的诱惑下,注重的是市场数量的满足,市场份额的扩大。产品一到市场,就会被“抢购一空”。此时的用户,因产品选购的余地小,生怕买不到,因而对产品质量的挑剔较少。这是卖方市场的主要特点。

当“供”大于“需”时,情况则相反,用户不愁买不到,产品等待用户购买。此时, 用户对产品的满足,从数量方面转向了质量方面。表现为:对产品的质量挑剔多,挑选余地大。企业也不得不在产品的质量与花色品种等方面下更大的功夫,增加更多的投入以满足用户的各种需要。这就是买方市场。买方市场不但能促进市场经济趋于正常状态,而且也能促进社会和企业的真正发展。

卖方或买方市场是社会供需矛盾处于不平衡的结果,是社会市场经济中的一种正常现象。任何一种产品在市场的销售过程中,都会有从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化过程。如果一种产品长期处于卖方(垄断)市场,这是一种不正常的市场经济状态。此时,政府应开放、规范市场,促进其转换,尽快步入买方市场,以促进企业和社会的真正发展。

当产品处于卖方市场时,产品的价格(获利程度)往往会偏高。这就是企业大力开发新产品上市的真正目的和意义。当产品处于买方市场时,其价格受到购买力(者)的影响,一般都会降低。企业要获取一定的利润,就必须靠产品的质量赢得用户,靠数量和价格扩大市场。当产品处于“过时”或“过剩”时,企业就会将其淘汰或退出竞争。因为价格太低或无市场,会导致企业难以或无法得到生存的最低利润。

这过程,就是产品市场的转化周期。这个周期的长短,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有直接的关系。

2、企业发展模式

在科技与生产高度发达的今天,产品从“卖方”转向“买方”,再到“过时”的这个过程越来越短,长则3至5年,短则1至2年。十年或廿年“一贯制”的单一产品,在当 今的市场中很难或根本无法让市场用户接受。企业要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经济中站稳脚跟并 得到健康的生存与发展,就必须加大对新产品开发的投入力度,使企业步入“干一、备二、 想三”的佳境——年年有新产品出现。用“超前”产品吸引用户,形成企业消费群体,以此扩大市场份额。

市场上,没有一种永不衰退、不变样的工业产品。企业要“永恒”地发展,就必须走多品种、多经营、多新品之路。新产品、新服务等项目是企业获取丰厚利润的主要源泉和手段。

由于独资企业的经济实力有限,难以满足企业多种经营发展与市场多品种、多服务的需要,因而他们就组合成经济实力较强大的、由多家控股或参股或合资的大型企业集团, 以求“永恒”地发展。所以,多种经营、多品种和资产“多元化”是企业有效发展的一条必经之路。

企业要获取较高利润的方法(途径)较多,主要有:

1)、“物以稀为贵”模式

这是指在供需矛盾中寻找获利的路子。对于用户青睐的产品,形成“独家”生产,限制产出数量,专买专卖,就能维持较高的价格。此举能让用户有“生怕买不到”的心理状态,使产品处于有利地位,不愁卖不出去。

2)、“微利”模式

微利,就是薄利多销,以价格较低的优势吸引用户。要实现这一点,就必须在降低成本上下功夫,形成大批量、专业化、多批量生产。批量较小的产量是难以有效降低生产成本的。通过大量低价格的产品,既满足广大用户的需要,又达到扩大市场份额、获取更大利润的目的。

3)、“名(品)牌效应”模式

“名牌”是“质”与“信”的结晶,是企业长期生产质量与经营服务质量在用户心中的最佳反映、最佳评定与认可的结果。企业应利用用户愿意多岀钱买个或获得“高质量”、“信得过”的产品或服务的心理,在质量与服务上大做文章,形成“品牌”效应。这样作, 其成本虽然有所增加,但是能够卖个较好的价格,同样也能获得较高的利润。

4)、“新品”模式

利用少部分用户的“超前”消费意识或“图新”的心理,创造具有魅力的“超前”产品或服务吸引用户。“魅力”产品能使用户感受到,这就是最新、超前而时髦的产品或服务。在产品或服务中,你需要的,它有;你想要的,它也有;你没有想到的,它也活生生地呈现在你的面前,使你感受到无限地惊奇和“心奋”,高兴得“喜于言表”。对于这样的产品或服务,用户还不愿意出高价钱吗?所以,企业在创造具有“魅力”新产品或服务上下功夫,是获取丰厚利润的最佳途径和方法。

5)、“多元化”模式

多元化,一是指企业生产的产品品种要多,花色品种齐全、类别系列化,实现多品种、 小批量、转产快、准时化的生产模式。二是指企业经营的项目要多,不但能生产机械产品、 电器产品……,还能搞第一产业(农业),以及金融、网络及服务等第三产业,形成多元化、多品化、系列化、新品化、品牌化的生产经营模式。

多元化,能为用户提供更多、更新、更优的品种和服务,改变用户的消费观念,提高企业适应市场需要变化的应变能力。

实践证明,新品种、新服务是企业获取丰厚利润的主要源泉和手段。多种经营能满足市场不同层次、各类用户的需要,对扩大市场份额极为有利。多种经营,还能为企业长期保持相对稳定或较为理想的利润佳境。

这样做的目的,首先在于扩大企业在市场中的经营范围和份额,提高企业的市场适应能力和声誉。其次是,提高企业的赢利能力。在市场经济中,没有永恒的获利产品或服务。 多行多业的经营,就能做到“西方不亮、东方亮”——“这个亏了、那个盈”,有弥补之源。企业才能永远处于一种整体的盈利状态。

二、现场管理的主体任务

企业的存在,就是要满足社会市场用户的需要。所以企业生产物流现场管理的主体任务就是要“按质、按量、按期、低成本”地完成用户所需要的产品或服务。这就是生产物流现场管理“三按一低”的主体任务。

1、质量

质量,它不仅是用户的需要,而且也是企业自身发展与充分、有效地利用人类有限资源的需要。在市场经济中,没有质量就没有生命。质量,就是满足用户需要的程度,或者说实现用户规定和要求的程度。实现用户满意的质量,就是企业现场产品生产的主体任务之一。

这个任务,是从企业与用户之间的正确关系中引伸出来的。有的人把用户比喻成“皇 帝”、企业的衣食“父母”,把企业视为用户的“臣民”和“仆人”。这个看法很有哲理,也比较客观。它道出了企业与用户之间的依存关系,企业如果不满足用户的“圣旨”—— 需要,就将失去衣食“父母”——“用户”而难以生存和发展。这就是“质量是企业的生命”之道理。

质量的含义很广,它已成为评价各项工作或活动优良程度的标准性名词。对于企业而言,它首先是指产品质量,其次是工作质量,再次是指服务质量。后两者都是为搞好产品质量而产生的活动名词。

企业要搞好产品质量,让用户满意,就必须追求尽善尽美的质量,建立一套科学合理、 切实可行、健全完善的精益管理质量保证责任网络体系。

2、数量

1)、质量与数量的关系

这里所说的数量,主要是指产品生产的件数。俗话说,没有质量就没有数量,有了质量才有数量。但是质量是通过一定数量来反映和认证的。由此可知,没有数量,就谈不上质量,也谈不上完整的生产物流活动,更谈不上用户需要的满足与企业经济效益的获得。所以,质量是数量的条件,数量是质量的基础。这就是数量和质量的正确关系。

2) 、数量的含义

生产现场所说的数量有两重含义,一是指满足一定质量条件所形成的投入数量,二是指按照用户需要生产的产品产出数量。只有这两者均能满足的数量,才是企业追求的真正数量。

对于产品这个数量来说,一般是以生产计划的形式下达到生产单位的。生产单位再按“计划数量”进行准备与作业加工,把纸上的数量变为用户需要的实物数量。

对于投入这个数量来说,一般是指满足用户需要所投入的人、物数量。投入数量,既 影响产品产出的目标数量,又影响满足用户需要之活动(生产)的效益。人、物投入少了, 影响产出的准时化;多了,往往导致产出成本较高,经济效益——利润减少,甚至亏损。

企业通过产品在市场中的交换,把实物变换为企业扩大再生产所需要的资金。所以, “数量”是企业追求的一个目标,是企业生产物流现场的主体任务之一。

3)、生产质量数量两不误

在生产物流现场中,既不能借口 “质量”阻碍生产的有效运行,也不能以用户的需要为借口,放弃质量或降低标准。

工程技术人员,要有数量观念。既要为生产创造最好的质量保证条件,又不能借口 “质 量”阻碍生产,掩盖自己的惰性或无能。

生产管理人员,要有质量观念。既要满足用户对质量和数量的需要,又要协同并支持技术人员及时解决质量问题,尽快恢复生产,保证用户的需要,更不能违章指挥、组织不合格品的生产。

4)、订单生产

满足用户的数量需要,就是订单生产。超量生产,必然产生浪费、损失和无效占用, 生产成本上升,利润下降。低于订单数量的生产,就不能完全满足用户的要求而损伤企业的形象、声誉和经济效益。

3、交货期

交货期,就是企业与客户相互之间商定的、以合同形式确认的产品生产交货日期。它 也是企业向客户交付产品的最后期限。

确定交货期限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求企业准时满足用户的需要。不能准时交货,用户的利益就会受到损伤,同时企业也会因违约而受到经济处罚。没有良好的准时交货信誉,就意味着用户购买目标的转移,企业市场份额的减少,经济效益的降低。所以,缩短生产 物流周期,组织高效、有序生产,确保产品交货期限的实现,是企业生产现场管理的又一项重要任务。

4、成本

成本,简言之,就是为活动运作目标完成或实现所投入的费用。企业是一个赢利型的经济实体,它的产品生产经营成本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利润多少。在相同价格的条件下, 成本越低,获利就越大;反之,则越小,甚至亏损。获利的企业才能有效生存与发展,否则就会步入困境,甚至倒闭。所以企业一定要精打细算,减少或避免生产经营过程中的任何一点浪费和无效劳动,采用精益管理方法,把成本降低到最低点。只有这样才能在买方市场中获得生存与发展所需要的经济动力。

企业生产经营成本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企业产品的价格和用户的接受能力,以及市场的份额等。在买方市场中,相同或相似质量的产品,价格就成为用户选择的首要条件。这就是价格优势,或称价格吸引力。所以低成本是企业追求的第四个目标,主体任务之一。降低成本的途径和方法很多,例如精益管理、价值工程分析,追求尽善尽美,资源零浪费,生产作业自动化……。

3-3  现场管理的基本要求

生产物流现场涉及“十大”要素的活动,它的管理要顺利完成“四大”主体任务,是 多么重大而艰巨的一付担子!为了完成“四大”目标,及时满足用户需要,企业的各项专 业管理及其全体员工都必须努力完成生产物流现场管理的基本要求。

一、产品质量优良

市场用户以质量定“需求”。这对企业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也是一个严峻的考验。企业的实践证明,没有质量,就没有竞争力,就没有市场,就没有企业赖以生存的经济效益。所以企业应视产品质量为自己的生命,为用户生产出质量优良的产品。

产品质量优良,一是企业设计用户需要且满意的产品,并符合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二是生产出的产品符合设计图纸技术质量标准,并做到生产作业过程符合环保要求。

企业要生产出质量优良的产品,让用户能接受,就必须把好形成产品的“四大关”。

1、把好设计关,设计用户满意的产品

1)、设计的重要作用

企业的产品与花色品种越多,其生命力就越强;反之就弱,甚至消失。如果企业仅有产品“壳体”,没有用户需要的内在质量,也等于是没有产品。因为没有质量的产品就没有生命。它同样会使企业的日子难过,甚至没落。

企业产品是设计出来的。同样,产品质量也是设计出来的。设计质量的优劣将直接影响用户对企业产品的认可与接受程度和在市场的份额,以及企业的经济效益。

产品设计质量,必须以用户的需要为标准,根据社会(用户)需要与市场发展趋势, 设计出具有超前意识、具有魅力、花色品种更多、更新颖的产品满足广大用户的需要和选择。用户喜欢的产品就会给企业带来生存与发展的机遇和希望。反之,“设计”再好,也不会有市场,反而还会导致企业资源的浪费。

2)、设计用户满意的产品

企业要设计出用户满意的产品,首先要认真作好市场需求调研、分析、预测等工作,确认用户现实和将来的真实需要。二是了解、掌握新科技成果及其发展趋势和动向,为我所用——改进、创新自己的产品。三是应用价值工程分析方法降低成本,把追求设计“零浪费”与“零缺陷”有机地结合起来,创造魅力质量。四是设计评审,让专家和员工对设计评头论足——挑毛病。这是追求尽善尽美设计的需要。五是建立一支精干化的新品开发设计队伍等。

2、把好投入关,确保投入质量优良

1)、“把关”的作用

俗话说,“病从口入”。如果不注重饮食卫生质量,就容易生病。如果企业不注重生产 物资的投入质量,在生产过程中,同样也会出现不合格品。投入的质量问题,在生产过程中发现得越迟,损失就会成倍或十倍、百倍、千倍地增加,甚至还会发生严重的不良后果。所以,企业应把好层层投入关,不准不合格的产品流入下道工序。企业实践证明,把好生产 物资质量的投入关,能减少或避免不该出现的浪费和损失,对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生产成本、有效利用企业资源等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2)、防止不合格品流转

把关的方法,一是坚持没有合格凭证或发现有质量问题的产品不得流转或出厂的原 则。二是加强质量监测力度,安装自动化的防止失误装置。三是建立质量管理激励机制, 提高员工“质量人人有责”的意识。四是按“五不放过”原则处理问题等。

3、把好作业关,确保作业质量优良

产品作业,是企业产品及其质量形成过程中最直接、最重要、不可缺少的环节。它把设计——图纸上的东西变为摸得着、看得见、具有感性的实体产品。作业质量的优劣将直接影响到产成品最终质量和设计的实现。衡量企业生产作业质量的唯一标准,就是作业加工出来的产品,是否符合设计图纸资料上规定的技术质量标准。符合者,就优良;反之就是不合格品。企业要把好作业质量关,还必须再把好“三关”。

第一,把好作业手段质量关

在科学技术与生产高度发展的今天,作业手段是形成产品的唯一途径和有效方法,是产品作业质量实现的重要保证。它的质量状态,将直接影响到产品的形成质量和生产效率。 因此,企业应采用先进或符合产品质量需要的手段进行产品作业加工。

第二,把好员工素质关,坚持合格上岗

产品作业是在人的作用下完成的。在先进生产手段前面,人的直接作用不大,只起到 “放产品、按开关、取产品”的作用,或者很小。但是,在生产作业手段不先进或自动化程度较低的情况下,员工对产品作业质量的影响将是直接的、不可忽视的。所以,培训教育、合格上岗是企业提高员工素质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第三,把好产品作业检验关,防止批量不合格

对于产品生产全过程而言,有的企业按照产品作业首件、批量作业过程和完工的“三 个层次”进行着“三大”检验:首件“三检”、过程巡检和作业“完检”。此举的目的,在于减少或避免产品生产作业成批不合格品的出现。这一方法,对于自动化程度较低的生产手段来说,是一个很有实效的方法。所以,把好检验关是企业产品生产作业获取质量保证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4、把好物流关,提高产品保护质量

企业生产物流现场的实践证明,批量生产的机械产品在生产作业全过程中,作业时间较为短暂,有的只有几秒或几分钟。而流转、停顿的等待作业时间往往都较长,少则几分 钟,多则几小时以上。产品在流转与存放过程中,如果忽视了对其应有的保护,就容易导致作业产品质量受到有形或无形的物理或化学损伤而成为不合格品。如果不注重物流管理,就会给企业带来成百上千万元的经济损失,致使产品生产成本上升、效益下降。

所以企业把好产品生产“物流”关,高度重视物流盛具及其装载、定量和定置的流转管理, 优化物流方法,缩短产品作业的等待时间,是减少作业产品受到伤害、提高实物保护质量、缩短生产周期、准时满足用户需要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二、生产手段完好

1、生产手段

生产手段,主要是指:

1) 、动能手段

动能手段,主要是指为产品作业与检测提供所必须的能源与动力资源的设备(施)。 企业所使用的动能,一般都不能直接为产品作业和检测提供服务,而是通过一定的装置或设备(施)——手段获得需要的动能。例如提供电能的电站及供电网络,提供空气动力的空压站及其管道网络。

2) 、作业手段

作业手段,主要是指进行物理或化学变化而达到改变物品内在或外部形态或性能而使用的作业设备和工具等。

3) 、检测手段

检测手段,主要是指对作业加工后的产品质量状态进行计量、测试或试验所采用的计量器具、装置。

4) 、手段完好

生产手段是上述三者的统称。它的完好要求,一是作业产品件件合格、批批优良,二 是运行效率高、性能稳定,三是维护保养良好,符合使用要求。

2、保证供给

生产所需要的各种手段应做到质好量足,保证需要。需要的生产手段,得不到保证, 生产物流活动也难以正常、有序、不中断地运行。

保证供给,不是人为的需要,而是满足活动正常运行、目标实现、成本最低的需要。

3、 手段的多功能性

为了适应市场用户需要的千变万化要求,作业手段应具有多功能性特点。一是能加工同类、品种不同的产品,二是多工序作业,三是自动化。这是“转产快”对作业手段的一个基本要求和需要。

4、 手段的自动化

在生产过程中,如果使用不先进或落后的生产手段,其产品质量与数量就会受到人的技能、心理与生理等的影响与制约——对人的依赖程度就较大。为了摆脱这种“困境”, 生产手段自动化,就能减少或避免人对产品作业质量的不良影响与制约。

5、 手段的安全性

在生产过程中出现的许多不安全事故,除了人的因素之外,生产手段安全系数不高也是一个重要原因。例如生产手段上有了 “防止失误装置”,就能减少或避免许多事故的发生。性能稳定且安全,是生产手段的必备条件。

6、 手段维护保养好

维护保养是保持、保证生产手段精度良好、性能稳定且安全、生产质量稳定、延长使用寿命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如果不注重生产手段的维护保养,对其精度、作业质量、使用期限与安全生产等都将产生严重的不良影响。事实证明,加强生产手段的维护保养,是企业的重要工作,也是生产手段完好的基本要求。

三、安全生产

国家和企业虽然大力抓了安全生产,进行了大量的投入,釆取了许多强有力的措施和手段,使安全生产有了一定的可靠保证。但是仍有个别安全意识薄弱、满脑利益的人,当生产一忙时就忽略了生产安全,加上生产手段的安全系数不高,不安全事故就在“忽略”那一瞬间发生。据一些企业的调查研究与分析,生产物流现场发生的不安全事故,其中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都是由不同程度的违章行为导致的。所以企业必须高度重视安全生产。

1、主要目标

生产必须安全,安全是为了更好地生产。安全生产不但是企业生产物流现场管理的基本要求,也是有效利用与使用企业资源的基本要求。只有安全生产,才能保证员工的身心健康不受伤害,企业的生产手段与产品等资源才不会受到损伤,企业的生产发展与经济效益才会有一定的保证。因而,安全生产是企业生产物流的一项重要任务,应追求的目标。

安全生产的主要目标,一是保护员工的身心健康,让员工能在环境优美、舒适而安全的生产现场心情舒畅、专心致志地工作。二是保护企业资源不受损伤,使生产手段与生产资料在生产物流过程中安全、有效地运行。

2、 安全生产范围

1) 、作业工房建筑稳固安全;

2) 、物品装卸、取放、储存与流转运输安全;

3) 、生产作业过程与管理等活动安全;

4) 、场所空间环境安全;

5) 、员工行为安全;

6) 、生产手段使用与运行安全;

7) 、电器、线路与管道安全;

8) 、通道畅通无阻且安全等。

3、 提高现场本质安全

本质安全,就是生产物流过程中“使用物”,例如生产手段、电器、线路、管道、通道等在使用过程中不发生安全事故。人们常说“安全系数”,就是防(制)止或预防事故发生的能力。

1) 、认真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防管结合”的方针,提高生产手段等使用物的本质安全,让“使用物”具有自动防范或制止事故发生的能力。例如设备上自动防止失误装置,既能防止不合格品流转到下工序,又能预防不安全行为(违章或“误作")的 发生。

2) 、强化员工安全生产的培训教育,认真、严格地执行工艺纪律、安全操作规程,提高员工防范事故发生的能力、安全生产意识和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减少或避免不安全行为的出现或发生。

这两条是现场生产、物流运行安全的最佳途径和方法,实现安全生产的努力方向和根本出路。

4、建立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通过企业制度,首先把“使用物”和员工行为的本质安全规范、标准化,有一个科学合理的追求目标。第二把安全责任落实到领导和每个员工肩上,形成至上而下、从左到右的科学合理、实际可行、有效可靠的安全生产运行机制,形成全员参与的安全保证责任网络体系。

例如,原机械工业部在《工业机械工厂安全性评价标准》中明确提出,企业要按“综 合安全管理评价”、“设施危险因素评价”和“作业环境评价”等安全管理规范标准建立 12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提高企业安全生产的“本质”能力和管理水平。同时对生产现场中容易被忽视而又常发生的“41项”违章不良现象作为条例列出,并给予公布,以提高企业员工的安全意识与警示教育作用,同时也规范了员工行为。

5、制定提高本质安全计划

企业每年都应制定切实可行的、提高现场本质安全的改进措施计划,提供资金保证, 并把责任落实到部门和个人。

四、纪律严明

1、纪律

纪律,就是为了共同的利益或目标,对参与某项活动的人和物所作出的、大家都必须共同遵守和认真执行的规定和要求。这个“规定和要求”(也称作共同的“约定”)带有一定的强制性和约束性。它是活动正常运行、目标实现的根本保证。

纪律,在社会或企业中,通常以“法规”或“企业制度”的形式展现在人们的面前。 “法规”是参与社会活动的人们之共同“约定”,“企业制度”是参与企业活动的所有员工 之共同“约定”。由此看来,“纪律”已成为社会“法规”与“企业制度”的代名词。

客观事实证明,纪律是任何一项活动有效运行与成功的一个致胜法宝和条件。对于企业而言,它能增强并提高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竞争与适应能力,是员工团结合作的凝固剂, 是企业保证产品质量、实现准时化生产、按期交货,使生产活动有序、有效、正常运行的条件和基础,是企业步入安定团结、兴旺发达的条件和基础。所以企业必须纪律严明。

2、 纪律严明

一是制定的企业制度或法规,其条款与内容科学合理、实际可行、内容明确、条文严谨,具有可操作性、规范性和科学性。因为只有如实反映活动运行客观规律的企业制度或法规,才能充分体现和发挥“纪律”的功能作用和真正价值。

二是认真、严格、一丝不苟地执行。只有认真地执行企业制度和法规,才能实现活动的目标。

三是在执行企业制度或法规的过程中,一定要坚持“公开、公正、公平、求实”的原则。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全体员工遵纪守法的自觉意识之形成和提高。

所以,纪律严明是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

3、 违纪的危害性

在生产物流现场中,如果不认真、严格地执行工艺规程与步骤、技术质量标准,生产过程中就会产生不合格品。

如果不认真、严格地执行劳动纪律和物流有序流转的有关规定和要求,生产周期就会延长,难以按期交货,影响企业经济效益。

如果不认真、严格地执行企业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就会导致不安全的事故出现,给企业资源造成损失和不良影响。

如果不认真、严格地执行定置与洁净管理的有关规定和要求,现场就会出现“脏乱差”的不良现象,就会给企业带来严重危害和影响……。 -

所以,企业必须加强纪律管理,把“监管”纳入企业制度之中。

4、 遵纪手段

事实证明,激励机制就是促进员工遵纪守法,良好习惯得以长期保持的有效途径和手段,纪律严明是企业步入法制轨道的必经途径。

五、物流有序

1、物流作用

有生产必有物流。物流随生产开始而生,随生产停而止。这就是生产与物流的关系。

生产现场中的物流,主要是指在产品、盛具、工装、辅料及辅具等流动性物品在生产作业过程中的运动(位移流转)。流动性物品,在生产物流现场中占据着重要位置,是现场中的主体内容之一。

它不但品种多,而且数量大。例如某企业的摩托车生产作业与装配现场,如果按每辆 2000多个零部件、每天4000辆生产能力计算,一天至少会有800多万个零部件在企业现场中流转。同时还有成千上万的其它许多物品,参与和伴随着这些产品的流动。由于在产品作业工序长、转换的场所多,因而它们的流动范围广而大。

如果现场中的物品无序流转,必将使现场的安全生产、产品作业质量、生产周期、按 期交货能力和企业(现场)形象、声誉、市场适应能力、经济效益等受到严重影响。同时,现场的“脏乱差”也会因物品的无序流转而出现。

所以,企业必须高度重视现场物流管理,建立良好的物流管理企业制度,使无序物流变为有序物流,为生产正常、有序、高效运行创造最佳条件。

2、物流有序

物流有序,就是现场中的流动性物品实行划(定)线、定置、定量、定时流转,做到秩序井然、有条不紊、畅通无阻,连续、有节奏、不中断、均衡地流转。其中“四定”,就是流动性物品在现场有序流转的准则和要求。

1)、按工艺路线流转——定线流转

工艺流程,是产品作业质量合格的保证与必由之路,是产品作业过程、步骤与流转运行的法定轨道(工艺路线)。如果产品作业过程、步骤与技术工艺规定的不一致,就会影响产品作业质量,扰乱生产物流路线和工艺流程,破坏生产秩序和计划安排。这种违章行为必将影响作业按质、按量、按期顺利完成。由此可见,工艺路线是作业与物流有序运行的基础和条件。只有做到按工艺流程有序作业才能实现有序流转。

2)、按定置位置流转——定置(位)流转

产品加工,是在作业工位区域中进行的。在作业时,为了产品取出和放入的方便,缩短辅助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应对流入的等待加工与使用的物品实行定置管理。按定置管理的规定和要求,在作业工位区域中选好最佳位置,并画出定置位置大小的区域线,使物品按照画定的位置流转与摆放。随意流转摆放,必然会导致作业辅助时间及作业不安全因素增加,效率降低。为了减少或避免这种损失和浪费,流入生产物流现场各个作业工位的物品应实行定置管理,使其按照定置管理规定的位置流转和摆放。

企业现场实践证明,只有实施定置管理才能使流动性物品实现有序的定位(置)流转。定位流转,能避免流动性物品在现场东摆西放而呈现岀的“乱”。

3)、按固定批量流转——定量流转

生产物流现场的区域有限。同样,作业工位的区域也有限。因而,生产物品作业的物流量,也必然会受到一定的限制。如果现场中的物流批量过大,或超出定置区域摆放现场就必然呈现出“乱”的状态而影响、危害整个现场管理。如果物流批量过小,会导致局部或个别作业工位生产不连续或中断。

所以企业应选择一个各方均满意的最佳物流批量,把它相对地固定下来,形成定量流转。确定的批量,既不使生产中断且能连续、均衡、有序地运行,又能为安全生产和现场环境创造一个良好的条件。

4)、按计划进度流转——定时流转

产品生产计划,是生产物流现场产品作业组织的依据和标准,是市场用户需要的反映。 因而生产物流,也必须按生产作业计划(企业制度)所规定的品种、数量和时间进行有计划地流转。只有按计划规定的时间流转,才能保证产品生产计划按期完成。这就是定时流转。定时流转是物流有序流转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生产物流过程中,如果产品物流不按计划规定的时间流转,就易形成随意而无序的流转。无序流转,容易导致现场物流量不均衡而岀现拥挤或空闲等忙闲不均的现象。其结果,就会扰乱现场生产和物流秩序,同时对安全生产、准时化生产的实现也不利。所以定时物流是现场物流有序的一个基本条件和要求。

3、有序要求

1)、通道平直、无凸无凹、不滑无障碍——畅通无阻

产品在作业工位之间的流转,一般是通过一定的运输工具,例如推车、盛具车、叉车以及行车,在其规定的通道(物流路线)中进行流转。产品物流,在通道中要实现准时、 安全、效率高的流转,“通道”就应做到平直、无凸、无凹、不滑,基础牢固、宽度合适 且无障碍或阻塞,形成畅通无阻的物流。这就是物流高效流转的基本要求。

如果通道路面凸凹不平、宽度不够且又滑,或物品占道、有障碍物等,物流不但受阻、 效率低,而且容易发生安全事故,还会导致物流时间增加,影响下道工序准时作业,生产周期延长。这对高效、准时化生产物流极为不利。所以物流通道平直、不滑、无障碍物是物流畅通无阻的重要条件。畅通无阻又是物流高效、有序、均衡的基础和重要保证。

2) 、工艺布局与定置稳定——秩序稳定

现场产品作业工艺布局与流动性物品定置稳定,是物流秩序稳定的前提条件。物流秩序稳定,又是物流有序的前提条件。所以生产秩序与物品定置稳定是物流有序的重要保证。

六、均衡生产

1、 主要作用

1) 、均衡生产

均衡生产,是作业工位在规定的作业时间内,按规定的工艺技术质量标准以及产品作业“期量”标准和生产作业计划规定的品种、数量、时间进行满负荷且连续、有节奏、不中断地运行,并做到投入与产出数量相等或均匀递增的一种生产方式。

2) 、主要作用

①、能使各个部门、环节及作业工位在规(法)定的工作时间内,负荷量均匀且饱满, 能使生产活动连续、不中断且有序运行。这有利于它们相互之间的紧密配合、协调与衔接, 实现同步运行。

②、能使物流有序运行,促进生产周期缩短,减少或避免生产时松时紧或前松后紧, 突击加班加点,“拼耗”设备、能源消耗不均的不良现象发生。

③、有利于产品质量的稳定与提高,安全生产的实现,企业人、财、物等资源的有效、 合理利用,劳动效率的提髙,生产资金占用的减少或降低。

④、有利于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多品种、小批量、转产快的生产之实现,对企业现场适应市场应变能力的提高也极为有利等。

3)、主要特点

企业要实现均衡生产,应高度重视生产组织的稳定性、节拍性、连续性、均衡性与同步性等特点的实现。

2、软件的稳定性

在生产过程中,一切作业活动都是按照工艺技术资料和相关的管理制度之规定与要求进行的。这些“软件”决定着产品生产流动的运行轨道(路线)、目标与行为规范。它们的稳定性决定着生产物流活动的稳定性。一旦它们发生变化,必然导致生产物流活动的运行过程、目标与行为规范等发生改变,形成不稳定的生产局面。所以软件稳定是生产物流稳定的基础和条件

软件稳定,主要是指产品生产所需要的工艺技术、质量标准等技术性文件和作业期量标准、生产计划与操作规程等管理性文件所作出的规定与要求稳定,不能随意变动或更改。如果这些软件中所规定的“标准”,随意改动,势必危害和影响均衡生产的正常运行。所 以良好的均衡生产应有一套健全完善、科学合理、实际可行、相对稳定的标准化软件体系。

3、时间的节拍性

任何产品生产,都有一个时间概念。一般生产,是建立在以时间为基础上的一种物变活动。均衡生产也不例外,它注重和强调的是生产与时间的均衡性,或者说是时间的节拍性与生产量的满负荷性。在组织生产时,如果忽视了这两点,均衡生产就难以真正实现,或者其水平较低。

时间的节拍性,就是单个作业工位的作业时间应与多个作业工位或整个产品生产的作业时间,都具有一致性或同步性特点。即是说,单位产品的投入或产出时间的节拍要相等或相近或成比例。在组织生产时做不到这一点,就难以保证整个产品生产会连续、有节奏、不中断、均衡地进行。

另一方面,在组织均衡生产时,还应注重满负荷地生产,使作业工位的产品作业时间 (工作量)与法(规)定时间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在规定的工作时间内,各个作业工位满负荷地生产,是作业时间与法定时间一致吻合的最佳安排。即是说,满负荷生产是均衡生产的又一项重要内容。

均衡生产与企业法定的工作时间和作业工位的作业时间(工作量)有一定的内在联系,这一点在(3—1)公式中可以看出。

T法定≈T作业=TX M (3—1)

式中:T作业——产品实际或计划作业时间,

T——法(规)定工作时间,

T——产品作业的工时定额,

M  作业工位产出或作业计划数量。

由(3-1)公式可看出:

a) 、当T法定>T作业时,说明作业工位生产任务不饱满,会出现停工待料或其它不正常因素的现象,不是满负荷生产,其生产均衡率较低。

b) 、当T法定<T作业时,说明作业工位超负荷生产,出现加班加点、拼耗设备现象。 其危害与影响更大,应该避免或制止。

c) 、当T  ≈T作业时,说明作业工位在法定工作时间内处于满负荷生产,是均衡生 产的最佳安排。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应对生产各个环节、物流及作业投入、产出与配套等进行科学合理的组织与安排,强化管理,提高其均衡程度。

4、作业的连续性

1)、连续性

作业的连续性,一是产品作业加工在规定的时间内不停或不中断地进行,二是产品作业过程——各个作业工位的产品加工与物品的流转在整个生产过程中不停、不中断或周期性地运行。它具体表现为,作业的投入连续性、加工连续性、过程连续性、流转连续性、产出连续性以及这“五位” 一体所形成的生产物流活动整体运作的连续性等诸方面。

在组织生产时,如果忽视了产品作业投入或过程(流转)的连续性,就会出现时多时少、时快时慢、这里紧那里松等不良现象。其结果,不但无法保证作业工位产品加工与产出的连续性,导致整个生产活动过程的连续性较差,而且还会影响到生产物流的有序性和稳定性。

2)、连续性的要求

企业要搞好生产物流组织的连续性,除了产品生产所必须的相关条件之外,还应做到:

第一,抓好生产各个环节的计划管理。计划在生产物流活动中,不但起牵头作用,而且还是生产物流活动展开与运作的依据和标准。

第二,抓好产品投入、加工、流转及产出等各个环节及整体过程的准时化管理。如果哪一个环节不准时,就会产生伤害的“连锁反应”,波及整个生产物流的连续性。

第三,保证生产顺利进行。“顺利”是“连续”的基础和条件。没有“顺利”就谈不上“连续”。只有搞好生产活动的协调、调度、指挥与控制等管理,为现场搞好优质快速服务,及时解决各种问题,才能保证生产顺利进行等。

5、作业的均衡性

作业的均衡性,一是产品作业投入或产出数量变化的稳定性。它主要是指某个或多个作业工位产品的产出(投入)数量变化,要有一个规范性的要求。或者说这个数量变化达 到某一程度后,就会“趋近”于一个稳定的数量或形成一个稳定的状态。因为这个数不可能无限制地递增上去。

二是投入或产出数量变化的比例性。它主要是指各个品种的投入或产出数应有一个与产成品结构和生产作业质量一致的比例数,这就是配套性生产。配套投入(产出)是均衡生产的基础,是有效利用企业资源的条件。投入或产出数量变化的“稳定性”和“比例性”(又称“配套性”)是企业组织均衡生产的两个重要条件和依据。

三是作业工位生产的满负荷性。这是组织均衡生产的又一特点。

6、生产均衡率

由于对均衡生产理解上的不一致,便产生了两种差异较大的生产均衡率计算方式。一种是计划方式,另一种是能力或定额方式(以下计算公式是从有关书中获得的)。

1)、计划方式——生产计划均衡率

生产均衡率计算的计划方法,一般是以某一时段生产作业计划完成率为基础进行计算的,即完成量与计划量之比。计算公式如下:

Ji = ( M / M)X100%  (3—2)

式中:Ji ——某一时段生产计划均衡率,

M——某一时段生产作业实际完成量,

M——某一时段生产作业计划量。

从(3-2)公式来看,它完全是一个生产完成率的计算公式。由此可见,计划均衡率 是生产完成率的另一种表现形式。但是,这不是说两者完全相同,无一区别。它们的根本区别,就是规定与要求不同。凡是生产作业完成量等于或大于生产作业计划量的日均衡(完 成)率都视为1或100%„而完成率,则无此规定。

计划均衡率的计算,除了以某时段的完成率方法之外,还有以时段均衡率的平均值方法。

例1,旬(周/月)均衡率,可按(3—3)的方法计算。

J=J=J=(∑J)/T日      …………………………(3—3)

式中:J——某旬生产计划均衡率,

J——某旬(周\月)日生产计划均衡率,

T——某旬(周\月)工作日数。

例2,月度均衡率,也可按(3—4)的方法计算。

J=(J上旬+J中旬+J下旬)/3(旬) …………………………(3—4)

式中: J——月度生产计划均衡率,

J上旬——上旬生产计划均衡率,

J下旬——下旬生产计划均衡率。

2)定额方式——生产定额均衡率

这种生产均衡率的计算方法,是以日生产定额为基础进行计算的,即当班(日)生产时间内实际完成的生产作业量与其定额(期量)标准量之比。其计算方法如(3-5)公式 所示:

J = M/ M X 100%  (3一5)

式中:J——某日生产定额均衡率,

M——某日(班)生产完成量,

M——某日(班)生产定额量。

周、旬、月均衡率的计算,一般按(3—5)方法。月均衡率,也可按周、旬均衡率的平均值计算。年均衡率,按月均衡率的平均值计算。

无论何种方法计算的生产均衡率,凡是大于100%的数值,都按“1”取值。

3)、“两种方式”比较

① 、标准不同

计划方式;以“计划量”作为比较的标准。其“标准”是变化不定的。

定额方式:以“定额量”作为比较的标准。其“标准”是稳定的。

结果:计划方式不能科学、求实、准确地反映均衡生产的实际情况,而定额方式就能。

② 、同等条件,结果不同

以计划量为标准,计算同等产出量的均衡率,因其“标准”的变化而导致其大小不同。 以定额量为标准,不受计划量大小的干扰和影响,同等产出量的计算结果是一致的。

③ 、反映实况不同

从表3—1所示的数据,表3—2计算的结果来看,计划方式认为均衡生产组织得比较好,均衡率达到96.04%。而定额方式却认为较差,均衡率才81. 05%,两种计算方式的结论截然相反,谁对呢?

按照满负荷生产和降低成本的原则来看,定额方式的“结论”是正确的。因为它比较客观、准确地反映了生产组织的实际情况。这一点,从表3—1所示的数据得到映证。

当满负荷的均衡生产组织得比较好的时候,两者的数据是比较接近的;反之,相差则比较大。

4)、结论

从两种方式的计算数据与反映实际情况的比较中可知,“定额方式”计算的生产均衡率,能比较充分、准确、客观地反映设备利用和生产组织的真实情况,具有它的科学合理性。

表3—1

某企业X月工作日与产量统计表

产量旬   日数

400

450

402

350

300

251

201

200

196

合计

日数

产量

上旬

3

1

1

1

6

2203

中旬

5

1

2

8

2601

下旬

3

1

1

1

1

1

8

2696

说明:①当月计划:7500,②班产定额 :                表3--2                两种方式计算结果比较

:400,③按工作日统计。

项目

均衡率

上旬

中旬

下旬

计划方式

88. 12

100

100

96. 04

定额方式

91.70

81.28

70. 18

81.05

误差值

3. 58

18. 72

29.82

14. 95

误差率

4. 1

18.72

29.82

15

由此可见,均衡生产,不是生产作业计划的均分生产,而是一种按设备定额能力的满负荷生产。企业要组织好均衡生产,提高生产均衡率,就应按照满负荷生产与定额方式的原则和要求进行有效的计划、协调与控制管理。

7、“三大”环节运行的同步性

“三大”环节,是指生产全过程中的“投入”、“作业”和“产出”三个重要环节。这 “三大”环节同步运行的程度,将直接影响到生产正常有序、连续不断地运行和高效生产的获得。

同步性,就是同一活动中的各个要素(环节)为实现某一目标,相互间所进行的活动要协调、配合,并做到同时(期)运作或增长(提高)或降低等的统一行为。如果这“三大”环节运作的过程中,相互没有同步性特点,企业的均衡生产也就难有效实现。

企业要搞好生产“三大”环节的同步性,首先要有准确、可行的生产作业计划。计划是生产展开与运作的依据,它的准确性与可行性将直接影响生产“三大”环节运作的有效性、衔接性和同步性的实现。第二,作好生产资源准备,保证需要。第三,严格认真地执行生产作业计划,按质、按量、按期(进度)完成目标。这既是生产同步性的需要,又是生产均衡性的基本要求。

所以“三大”环节要相互协调、紧密配合、同步运行才能为均衡生产创造最佳条件、 夯实基础。

七、信息准确

信息,简单地说,就是客观事物及其运行的状态、特征,以及人们对其认识的反映。 信息,在当代已成为一种重要的资源,成为人们了解、认识、掌握客观事物及其活动的重要基础、条件和依据。掌握信息的根本目的,就是有效利用信息,使客观事物按照人们的意志运行,为人们获取最佳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为达此目的,人们必须准确、及时地了解、掌握各种信息。

在市场经济中,信息对社会、企业和生产等的发展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它可以使一个企业起死回生,也可使一个企业栽跟斗。它可以使企业生产现场有序运行,也可使其秩序混乱不堪……。

这不是天方夜谭,而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今天的市场竞争,不仅是产品的竞争,更重要的是信息竞争。谁获得或掌握了信息,谁就会成功;反之,就会失败。如果市场信息掌握不准确,就会导致投资失误,丢失市场,丧失发展机遇,甚至造成巨大损失。如果生产现场的信息掌握不准确,就会因指挥失误而导致生产秩序混乱,不能正常、有序、高效运行,甚至生产中断,直接影响按期交货的实现等。所以企业要高度重视信息管理,实现信息管理科学化。

1、信息分类实用化

为了更好、准确地了解、认识和掌握信息,应根据需要,对所涉及到的各种信息进行分类管理。分类是为了更好、更快、更多、更准确地收集、分析、处理和使用信息,获取信息的最大价值。

例如,为了更好组织生产,及时满足市场用户的需要,有的企业将生产信息简单地划 分为,①投入信息,②作业信息,③产出信息,④用户信息,⑤生产手段信息,⑥技质信息,⑦物流信息,⑧指挥决策信息,⑨服务信息,⑩其它信息等。

2、信息处理科学化

对收集到的各种信息,必须进行科学分析与管理,才能寻找或捕捉到有用的信息,才能达到管理的目的。

1)、信息收集

从信息的特点可知,它是一个“看得见”、想得到、模不着的东西。有的信息在那里 (空间)随着实体或状态的存在而存在,有的则随实体或状态的消失而消失。如果我们不去收集它,就会失去它。所以收集信息是科学管理、使用信息的第一步。

2)、信息加工

收集到的原始信息,不一定都是直接有用的信息。为了获得有用、有价值的信息,就必须对原始信息进行加工——分析与处理,从中寻找或捕捉到所需要的信息——基础信 息,从中寻找或捕捉到影响活动的高级信息一一决策信息。从原始信息中获得实用信息, 就是信息加工的目标。

3)、信息传递

信息传递又称作信息流通。它的传递,主要是指:①原始信息与决策信息的传递,②信息传递的路线,③信息的传递位置与信息的滞留时间,④信息的接受者等。

4)、信息利用

获得的信息,如果不加以利用,就毫无价值,甚至是浪费。信息的利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从原始信息中捕捉到新的或得到更高一级、更有价值的信息,或者说为“决策”提供依据。二是把获得到的信息直接加以应用,变为实体或服务,从中取得真正的经济与社会价值。这是信息利用的最终目标。

5)、信息储存

信息是人们通过对实体或状态所表现出来的“现象”的一种认识。由于这种认识不具有“实体性”,所以它很容易在人们的大脑中消失或遗忘。这是信息的一个重要特点。为了使具有一定价值的信息,在现在或将来都能得到利用,就必须对其进行必要的储存与管理。信息储存是信息收集、加工、流通和利用的基础和条件。所以,企业必须对信息进行有效的储存与管理。

3、 信息手段现代化

先进手段能使信息管理步入高效化状态,能随时随地得到所需要的信息。信息手段现代化,主要是指:①信息收集、统计等软件表格化,②信息思维、分析方法现代化,③信息储存电脑化,④信息传递网络化,⑤信息管理(服务)制度化等。

4、 信息管理制度化

信息管理制度化,就是对信息流通全过程的管理,建立有效、可行的企业制度。其目的,一是使信息管理全过程的运作规范化、标准化。二是减少或避免人为的失误带来的损失和浪费。三是提高信息的运作效率和利用率,为企业和社会创造更大的财富和价值。

只有对信息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才能准确了解、掌握和使用信息,才能有效地提高信息资源的使用价值和作用。

八、环境整洁

生产现场环境整洁,既是企业员工身心健康的需要,又是企业形象工程的需要。为了消除“脏乱差”的危害和影响,让员工有一个良好、舒适而安全的生产环境,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企业应努力营造并实现“四一、六洁”的生产物流现场环境。

1、“四一、六洁”要求

1) 、“四一”要求

①、“一平”

“一平”,就是场地平整,无凸无凹不滑、无绊脚物,行走、运行安全。

②、“一齐“

“一齐”,就是现场中的流动性物品分类摆放、堆码整齐,排列有序成直线,做到摆放堆码“前后一条线、左右一条线、上下一条线”——简称摆放堆码“三条(直)线”。

③、“一定置”

现场物品,必须实行划线、定位、定量、定时的定置管理,活动不需要的物品,不能进入现场

④、“一美化”

环境美化,就是对生产场所环境进行装饰与绿化。例如利用员工心理与生理能接受的颜色、风景画、盆景等装饰生产现场,形成一个宜人的、“居屋化”的生产环境。在生产物流现场 工房外部栽种各类花草树木,形成“花园式”的工厂。

2) 、“六洁”要求

①、地面洁净,显本色

只有经常或定期清扫和保持,才能使地面清洁干净,做到无积水、无积油与油污、无 污泥、无灰尘、无口痰和无废弃杂物。

②、门窗墙壁、天花板净洁,显本色

工房内门窗墙壁、天花板要清洁干净,做到无蛛网、无灰尘、无涂画、无污迹、无废 弃杂物,只有经常或定期地清扫和保持才能实现。

③、设备及其附件、工装净洁,显本色

只有加强对设备及附件、工装的维护保养与清洁,才能做到无黄袍、无锈蚀、无污迹、 无灰尘、无废弃杂物,保持良好。

④、辅具净洁,显本色

辅具,主要是指生产现场中使用的盛具、柜架、推车、标示牌等物品。要使它们净洁、 显本色,就必须经常或定期地清洁,才能做到无灰尘、无油污、无锈蚀、无异物、无废弃杂物等。

⑤、产品净洁,显本色

要做到产品清洁,一要保护好,不被污染,二要及时流转,三要清洁。否则就难以做 到无灰尘、无污迹、无锈蚀、无异物、无废弃杂物等。

⑥、空气清洁,净环境

要保持生产物流现场空间的空气清新干洁,一要场所空气流通,二要有预防污染空气的措施和手段,三要有一个绿荫成林的厂区环境,四要有一个整齐洁净的生产物流现场等。 否则也难以实现无异味、无毒害、无烟尘、无悬吊物、空气清新干净,宜人、安全而无污染的现场空间。

2、环境整洁的途径

现场环境整洁的主要途径:

1) 、推行定置管理;

2) 、实施“5S”活动;

3) 、制定环境整齐、洁净实施标准;

4) 、落实责任制,全员参与等。

九、制度健全

企业制度,既是活动有效运行的轨道和标准,又是企业员工参与生产经营活动的行为 规范之依据和准则,也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实现有序运行,付出最少、获取最佳经济效益 的必由之路,还是活动实行法治或人治管理的分水岭。

企业制度健全,一是编制的企业制度,应做到科学合理、客观实际、完整无缺、程序井然、统一有效、实际可行,活动运行成本最低、效益最佳。二是现场中相对独立且重复 (循环)、经常或周期性运作的活动,都应有其规范性的企业制度,实现管理制度化。三 是各项活动的企业制度应形成有机的协调联系,搞好活动“接口链”的管理。四是现场中的所有活动都必须纳入企业制度,实施制度化管理。

如果企业制度不健全、不完善,生产经营活动就会出现“人治”和无政府状态。无政府状态,必然导致生产经营活动秩序混乱——无序运作。企业实践证明,“无序运作”是企业走向困境、跌入深渊、难以有效发展的根本原因之一。所以企业应高度重视企业制度的建设,用制度管人、育人、管物、管活动,实现企业活动管理制度化。

企业如何建立、健全完善的企业制度,请详见第五篇《企业制度优化建设》。

(0)

相关推荐

  • 企业现场管理的方法有哪些?

    现场管理生产现场是实现生产要素组合,进行生产过程转换的作业场所,它包括加工.检查.储存.运输.供应.发送等作业场所,以及与生产活动有密切关系的辅助场所(如班组休息地.道路等).这里主要分析在生产单位进 ...

  • 生产现场管理能做到这些,也是没谁了!

    现场管理是组织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场管理的水平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直接体现出组织的核心竞争能力. ◆ ◆ ◆ ◆ 01 .  何为现场 现场包含"现"与"场" ...

  • 生产车间该如何做现场管理?

    回答这个问题,准备从下面几个方面来讲解,和大家一起分享我对于生产车间如何进行现场管理的经验,大家一起来探讨: 根据个人经验,现场管理的前提是掌握现场,作为管理者不能天天待在办公室听汇报.看报表,而是需 ...

  • 现场管理的1573模式,太实用

    全文总计1844字,需阅读5分钟,以下为正文: 什么是现场管理?包括哪些内容?如何有序开展?对企业有哪些收益?这些问题的理解,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现代管理学对现场管理的定义是: 指用科学的标准和方 ...

  • 如何做好车间班组生产现场管理?

    班组的现场管理水平是企业的形象.管理水平和精神面貌的综合反映.是衡量企业素质及管理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 搞好班组生产现场管理,有利于企业增强竞争力,改善生产现场,消除"跑.冒.漏.滴&quo ...

  • 外企QC的现场管理水平怎样?国内牛企QC的参观心得

     今天 一进实验室,就发现人家的实验室干净,整洁,5S做的不仅仅是到位,还特别细致! 我还了解到,人家的QC人员跟我们差不多,也就十几人左右,但是人家年销售40个亿,这么高的产能,检验量应该不比我们小 ...

  • 【干货】QA现场管理与过程控制

    何谓现场 1.现场包含"现"与"场"两个因素.2."现"就是现在,现时的意思,强调的是时间性.3."场"就是场所,地点的 ...

  • 现场管理(安全)-车间火灾应急演练演练全过程演示

    现场管理(安全)-车间火灾应急演练演练全过程演示

  • 现场管理三大工具:标准化、目视化和看板管理

    [食品论坛·大讲堂]食品中多元素的测定检测方法以及注意事项[5.12直播] 生产制造现场常会用到标准化作业,目视化管理,看板这三类管理方法.本文总结了这类三管理办法的实施目的和要点,并列举了实际案例, ...

  • 现场管理的基本管理技能

    现场管理的基本管理技能

  • 工厂6S现场管理实务配照片,最完整版!

    煤化工知库 工艺|设备|仪表|电气|锅炉|水处理... 8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煤化工联盟 公众号:资料共享|视频号:招聘发布 15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煤化网 煤化工项目:招聘|动态|技术 141篇原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