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待人恭敬,将自己的饮食分给别人,为何人才都跑到刘邦那去了
韩信出道时最早投靠的是项梁,项梁战死后,韩信就跟着项羽,成为了一名执戟郎中,在史记中,刘邦与韩信讨厌夺取天下的战略时,韩信曾经对项羽有过一个详细的评价,这应该是关于项羽比较真实的评价,韩信先是问刘邦:在勇敢、强悍、仁厚、兵力方面与项王相比如何?
刘备考虑了很久,回答说:我不如项羽。韩信表示赞同刘邦的话,随后韩信从几个方面分析了项羽的为人:
一、脾气:项羽震怒咆哮时,吓得千百人不敢动,这是项羽的威严。项羽号称万人敌,有万夫不当之勇,光是史记上,就记载了项羽有三次凭借一人之力斩杀百人以上的战绩,所以一般人都怕项羽,韩信说的是实话。
项羽
二、用人:项羽不能任用有才能的将领,这是项羽的用人。韩信这是暗示项羽不能任用自己这个军事奇才。
三、待人处事:项羽待人非常恭敬慈爱,言语很温和,遇到下属有人生病,还会流下眼泪,会将自己的饮食分给别人,这是项羽的性格。
四、赏罚不明:部下立功需要加官晋爵奖赏时,项羽不舍得,就连为奖赏之人刻好了大印,很长时间都拿在手中把玩也不肯给人,这是项羽的妇人之仁。
项羽与范增
五、违背诺言:楚怀王定下的先入关中者为王,项羽完全无视,而且分封天下诸侯时,并不是以战功来分封的,而是以跟项羽的关系亲近来分封的,这让部分诸侯不满,这是项羽的信用。只要跟随项羽进入关中的,基本上得到了分封,那些没有跟随项羽进入关中,即使有很大功劳的诸侯,没有分封或者分封得很少,比如田荣和陈馀。
六、残暴:项羽军队经过的地方,全部遭到摧残毁灭,天下百姓都非常怨恨,不愿归附,只不过迫于项羽的威势,勉强服从罢了,这是项羽对待天下百姓的态度。比如坑杀秦朝20万降兵,进入秦朝时都城咸阳后,一把火烧了咸阳城,同时纵容部下抢劫、杀人,这种行为非常恶劣。
项羽与刘邦
此外项羽把义帝驱逐到偏僻的江南,带了一个很恶劣的头,导致天下诸侯也回去驱逐了他们的国君,引发了天下礼仪崩坏,这是项羽对待国君的态度。韩信说这话时,项羽还没有杀死义帝,后来还派人杀了义帝,这也成为刘邦讨伐项羽的一条罪证,这叫弑君。
通过韩信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项羽为人的性格与待人处事的方方面面,韩信确实说得很有道理,但是,有些话他没有用,比如人才为什么不跟项羽而跟着韩信,人才跟随一个人的目的是什么?
人都是有需求的,也是有目标的,一个人才愿意跟随一方势力,最根本的原因就是能满足人才的需求,人才的需求是多方面的,有的人求财,有的人求官,有的人求地位,有的人想实现人生理想,甚至还有人就是单纯为了活下去,来举几个例子吧。
韩信
一、韩信
韩信为什么投靠刘邦而离开项羽呢?从后来的情况看,韩信的人生理想是:出将入相、封侯拜王。这个理想在当时算是很大了,韩信跟着项羽能不能实现这个理想呢?很显然不能,因为项羽本身的军事能力超强,他打仗的风格与韩信完全不同,但是,都能达到最后的目的,也就是胜利,韩信打仗的那一套谋略,在看重武力的项羽来说,根本不值一提,所以韩信在项羽那里没有任何发展前途。
这事放在现在也好理解,如果你是个人才,在一家公司无论你怎么提建议,老板都不当回事,也不给你升职,也不给你加工资,你会留下来吗?当然不会,所以韩信离开了,韩信投靠刘邦后获得重用,王侯将相,韩信一个人独得,韩信首先是大将军,后来还当时赵国相国,再后来就是齐王,之后是楚王,最后是淮阴侯,韩信能在刘邦这里实现人生理想,当然要跟着刘邦。
张良
二、张良
张良为什么要投靠刘邦?张良的人生理想原来是恢复韩国,后来改为辅佐刘邦统一天下。 张良家族世代是战国之一的韩国贵族,韩国灭亡后,张良还策划在博浪沙刺杀秦始皇的举动,可惜失败了,后来张良加入了反秦大军,遇到了刘邦,经与刘邦交谈后,张良决定加入刘邦,这个时候的张良还想着复国和报仇。
但是项羽灭亡了张良的复国之梦,秦朝灭亡后,韩成在张良的扶助下,被项羽封为韩王,但随后又被项羽软禁在彭城,最后被杀,杀了韩成让张良的复国梦彻底破灭,之后张良就铁了心跟随刘邦,最终打败了项羽。
张良是秦末唯一没有功名之心的人,他帮忙刘邦并不是为了地位,也不是为了金钱,更不为是荣华富贵,而是为了理想,在当时的社会上,只有刘邦能帮助张良实现理想,所以张良就跟随刘邦。
陈平
三、陈平
陈平最早投靠是魏王,后来又投在项羽手下,项羽给陈平的待遇也不低,封给陈平卿一级的爵位,但是陈平很快发现了项羽不是那个能统一天下的人,同时因为殷王司马卬背叛项羽投靠刘邦这事,项羽责备了陈平,并且不再采纳陈平的计策,尤其是陈平在鸿门宴上见过刘邦,认为刘邦才是最后成就大事的人,所以陈平就离开项羽,投靠刘邦去了。
陈平的人生理想是钱财和地位。这从他后来喜欢贪财就能看出来,刘邦让陈平离间项羽与范增的关系,一次性就给陈平四万金黄金,最终陈平办成了事,估计也贪了不少钱,但刘邦不计较,要是项羽的话,肯定饶不了陈平,这就是区别,也是陈平离开项羽投靠刘邦的原因。
所以,人才都离开项羽,跑到刘邦那里去,都是有各种原因的,谁能满足人才的各种不同需求,人才就会投靠谁,人是很现实的,也是有私心的,喜欢钱财和地位也是正常的人性,不要认为有什么难为情的,这就像现在的职业一样,你为老板工作,老板提供合适的工资给你,如果你不满意,肯定会离开,这是一样的道理,如果老板天天跟你讲理想,却不愿意给你多一分钱的工资,你同样不会留在这里,毕竟人是很现实的,就算是几千年前的刘邦、项羽时代也是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