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为啥叫武汉?武汉名字的由来,你知道多少?】
110年前的今天,武昌起义爆发。武昌起义又称辛亥首义,是指1911年10月10日(农历辛亥年八月十九)在湖北武昌发生的一场旨在推翻清朝统治的兵变,也是辛亥革命的开端。
当时的武汉江南和江北分属武昌府和汉阳府,武昌府包括整个鄂东南地区,包括现江夏、鄂州、黄石、咸宁等地;汉阳府包括汉阳、汉口、仙桃、洪湖、汉川、黄陂及孝感部分地区。
今天要说的武汉这个名称是如何来的?
只要是有点历史常识的都知道,清末及民国时期,武汉三镇:武昌、汉口和汉阳的名称频繁出现在历史事件当中,直到今日,这三个地名依旧经常出现!而“武汉”这个词似乎出现的时间并不长,那么,你知道武汉这个地名到底如何形成的吗?
武汉是武昌、汉阳、汉口的合称,即"武汉三镇"的合称。武汉成为统一的大城市,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
武汉三镇在历史上出现的时间顺序是:汉阳先于武昌,而汉口出现时间最晚。在明代以前,汉口不过是毗连汉阳的一个水曲荒洲。
在史书上曾出现过“武汉”之城,但和今天的武汉并不是一回事。在明代以前,所谓"武汉",乃是武昌、汉阳两地的合称,和汉口没啥关系。
元代武昌、汉阳均属湖广行省,鄂(武昌)汉(汉阳)并称,是为双城。元代诗人余阙在诗中把武昌、汉阳称为"双城",显示了武昌、汉阳由单称到合称的趋势。
明宪宗成化年间,汉水改道人江,汉口始形成市集。但每到夏天涨水之际,江水漫溢,人们仍无法安居。汉口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一直隶于汉阳县,因此,早期的"武汉"概念仍是武昌、汉阳双城的合称。
1822年范锴所著《汉口丛谈》中"遂陷武汉等郡"一句,即指武昌、汉阳等郡,汉口是称不上郡的。咸丰年间,湖北巡抚胡林翼在其奏章、函牍中常用"武汉"两字,如"武汉为荆襄咽喉"、"若使武汉克复"、"武汉两城对峙"等,显然也是指武昌、汉阳(包括汉口)两地, "武汉"实际应读作"武、汉"。
随着汉口经济地位的不断提升,逐步脱离汉阳府管辖,于1861年开埠建立租界,汉口行政的独立地位是在1899年(光绪二十五年)才确立的,当时湖广总督张之洞奏请阳、夏分治,改汉口同知为抚民同知,分汉阳汉水以北地段北至摄口,西至娇口,拨归同知管辖,立名曰"夏口厅"。
民国时期的汉口市高度繁荣,包括汉阳人口曾达到百万,号称“东方芝加哥”,使武汉三镇综合实力在国内一度仅次于上海,位居亚洲前列。
1923年设立为中国第一个直辖市───汉口市。一时间,汉口摆脱了古代汉阳府,武昌市、汉口市两城相对,是为三镇鼎立。
1926年秋,国民革命军攻克武汉。次年初,国民政府将汉口市(辖汉阳县)与武昌合并,划为京兆区,作为首都,并建立统一的武汉市政府,此时,武汉才取得了作为政区、市区的称谓。
此后,武昌、汉阳、汉口时分时合,直到1949年解放前夕,汉口作为直辖市,武昌作为省辖市,汉阳作为县而分治。
解放后,政务院将汉口、武昌、汉阳(县府所在地及邻近地区)合并为武汉市(原汉阳县治所迁至蔡甸,保留县的建制),武汉市人民政府设在汉口。至此,武汉三镇才名符其实地合三为一了。
1986年,武汉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武汉市以其“具有重大历史价值和革命意义的历史文化名城”的显著特色赫然榜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