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河骄子——重走邳州港散记(作者 沈昌顺)

在今年阳春三月一个春光明媚的上午,我回到了阔别多年的邳州港。故地重走,除了出于朝思暮想的怀念,还想看看現在变化成啥模样了。于是,我怀着激动和好奇的心情走进了这个有60余年港皊的老港。下面这个镜头就是我走馬观花的第一个印象。
这里煤山如海 
我曾爬过山也看过海,可这里煤山如海。我看望了奋战在这里的兄弟姐妹们,也饶有兴致地在煤山里穿越。
港口货场有两条铁路卸车线,来自各地的列车煤在这里卸载汇集。一线生产人员按照煤种煤质,通过大型机械设备,如斗轮机、皮带机、大型铲车等,分别转场打堆,于是在幅员广阔的货场上一个个煤堆小山似地拔地而起。山与山相邻,峰与峰绵联,其景象也很壮观。当我登临生产指挥中心四楼阳台倚栏俯瞰,哦,眼前是一片黑色的海,海上还有波峰迭起。
对于一个现代化的港口来说,这山易于堆成也易于移走,他们会按照货主装船的需要,将某一煤山在较短的时间内转移到驳船上。所以,这里的煤山此消彼长是一种常态。其实,港口的功能就是一吞一吐,吞的下吐的出,如流水般地通畅,那才是强大生命力的真谛。
我深爱着这煤山如海,更深爱着躬耕在这黑色土地上的职工兄弟姐妹,他们长年累月地在这里辛苦劳碌地打拼着,让我心中时时牵挂。“身在煤港做贡献,哪怕苦髒累。服务千万家,送去的是乌金。”他们不仅这样说也这样地去做。我知道这乌金在他们心中的份量有多重,意义有多大。現在我释怀了,放心了。我也深深懂得,为着自自己热爱的事业,不管有多大的付出都是值得的,也是乐意的。
不夜港夜无眠 
一首外国著名歌曲《今夜无眠》,在芸芸众生中会有不少人听过,抑或唱过。可我们的港口夜夜无眠,朋友你知道否?恐怕是不甚了了。
每当城市的喧嚣渐渐落于沉寂,万家灯火随月光而去,只有街巷的路灯守着一线光明。此时,小城也在万籁俱寂中进入到甜蜜的梦乡。你可知道,这时的港口在一束束华灯的照射下如同白昼。夜班生产的员工们早已接班上岗,他们在中控室的大屏幕前,在各种机械设备的驾驶室里操作台前,在碼头前沿长长栈桥的输送线上,正在进行聚精会神、紧张而忙碌地劳作,他们要通宵达旦地打一个漂亮的夜战。
过去,我对上夜班总有自己的想法,觉得上夜班要比上白班辛苦的多,这“熬夜”不是人人都能乐意承受的。我带着自己的想法和一位“老装卸”聊及这个话题。“在外人看来熬夜的滋味很难接受,我的体会是习惯了也就适应了,这也叫磨合吧。”他对这事说地很轻松,细想也颇有道理。是啊,人对新的环境,尤其是艰苦的环境适应,确实需要一个或短或长的磨合期。它确实能磨合出人的高度适应性上的可贵品质一一坚韧和顽强。怪不得局外人都说港口员工人人都是“夜老虎”哩!
长期在生产一线指挥调度生产的王副主任向我介绍说,从经济社会效益来看,白天生产和夜间生产并无太多差别,所不同的是用电量明显增加,因为照明是夜间生产必备的条件。他补充说:“不然,怎么叫不夜港呢!"
啊,不夜港夜无眠!它是港口人用大爱和真诚谱写的乐章,以其高亢优美的旋律,让这里的夜为之感动而无眠……
港航共谱协奏曲 
从碼头前沿不时传来悠扬的汽笛声,这高亢激越的旋律是港航一次次出征的号角。汽笛声声,马达声声,汇成一支气势磅礴的协奏曲,抒发着港航员工们的豪情与壮志。
港航之间亲密合作的关係十分重要,这一对如同孪生兄弟,共生而共存,谁也离不开谁。在生产经营上,一荣共荣一损俱损。有人曾这样形象地描述:煤田乌金滚滚来,马达声声装卸忙,这是港口呈现的繁荣景象;港泊江河万里船,汽笛声声催航程,那是船家满载兴旺的象征。如将这两幅画面对接就是最美的图景。
作为港口的领导者们谙熟此道,他们确立了“以航兴港,以港养航,团结协作,互利共赢”的经营理念。据介绍:近年来港口与航运单位有稳定业务关係的达3O0多家。这些单位与港口親如一家,鼎力相助,共担风险挑战。去年夏天,港口堆存暴满,需要紧急疏港。这时港口一个电话打过去,航方纷纷伸出援手,派船队驶往港口救急纾困,使港口生产很快恢复正常运转。
汽笛声声,马达声声,沸腾了港口,亮丽了航程,为大运河黄金水道带来了春天般的盎然生机,平添无限诗情画意。
翌日清晨,我在运河大堤上散步,看到不远处的码头栈桥上的装船机正在为排队的驳船配载。举目远望东方天空,一轮红日冉冉升起,不一会它的万道霞光为港口和宽阔的河水抹上一层金辉。这蒸蒸曰上的景象,让我心潮难平。可爱的母親河啊,正春潮滚滚,您给予的慈母恩,让港航儿女们共携手,抬望眼立潮头,江河海洋勇驰骋……
铸就辉煌的是精神
来到港口,我首先看到这样一幅醒目标语:“敬业自强,干则必成”。这似乎是港口员工的口头禅,又似乎是支撑邳港人一路走来的精神支柱。
过去在港时,我曾聆听过第一代码头工讲述那往昔落后条件下劳动的艰辛:在火车厢里打着赤臂,挥汗如雨,要一锨锨地把几十吨煤炭卸下来;在露天货场,夏顶烈日炙烤,冬冒寒风刺骨,肩扛人抬,推着独轮车,进行紧张而繁重地作业;弯着脊梁,凭着体力扛起百来公斤的大包……过山跳上晃动着一个个疲惫的身影……
俱往矣!直到8O年代初,港口建设拉开大幕,随着机械设备配套齐全,现代化管理手段逐步应用,他们才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
新一代港口员工传承和发扬了前辈们艰苦创业,特别能吃苦能战斗的企业精神,在以后3O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又划下了一道道光可鉴人的年轮,由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码头,跃居省内最大能源中转港之一,年吞吐量屡屡突破400万吨。
尤其值得称道的是,广大员工身在煤海惜煤如金的“扫帚精神”。当时的领导给职工算笔账:每天进煤多达万吨以上,卸车机卸完后每节车厢余煤少则几百公斤,多则达几吨,如按每天2OO至3OO节车厢计算,这个数量就很可覌。积少成多,聚沙成塔,一年可为国家挽回一大笔损失。在领导的倡导下,各装卸队成立了清车班,人手一把大扫帚,长期坚持清扫空车煤,做到有检查有记录有考评。
还有让我十分敬佩的就是敢于碰硬的“铁锤精神"。每年冬季,来自北方的煤炭经常出现冻结,坚硬如石,卸车机失去作用。每逢遇到这一情况,机关都抽出人员参加一线人员抢卸冻车煤,他们用铁锤砸钢钎撬铁镐扒,硬是把冻煤一块块卸下来。许多人手上打了血泡坚持轻伤不下火线,忍着疼痛也要把车卸的干干净净。
好多年前,我与工会干部老徐同志合作写了《港口工人之歌》,就是想抒发工人们的心声,展现他们的精神风貌。这次回港就听到几个人在下班的路上哼唱:
我们是经济建设的先行官,
新时代的重任担在肩。
祖国是我们親爱的母亲,
我们为你拼搏奉献。
乌金奔流是我们澎湃的激情,
汽笛声声鼓起我们理想的风帆。
多装快卸最豪迈,
迎接挑战勇向前。
敬业自强,
干则必成,
铸造港口辉煌的明天!
……
我们欣喜地看到,歌中所写的铸造明天的辉煌,早已变成为現实的辉煌。你的光辉业绩也早已载入共和国大交通的煌煌史册。
啊!可爱的老港,您是镶嵌在千里运河上一颗明珠,也是我们心中的明珠。衷心祝愿您永远放射出璀璨夺目的光彩!
大运河为您骄傲!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