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偏爱写玄幻,一种无法言说之痛
前不久,几个孩子给我看他在课外写的些东西。
“老师,你看我写的好吗?”他们微笑着,看起来很谦虚,但我却觉察到了,他们笑盈盈的小脸上有一种掩饰不住的得意感。
我翻开他们的作品,粗略浏览了一下,当时的感觉确实很吃惊。这些作品,无论从遣词造句,段落结构,还是情节构思上,都是他们这个年龄段的优秀作品。用词准确,叙述流畅,有故事情节,有冲突,怎么看都没问题。在这些作品中,甚至平时喜欢写长句,在分段上有点呆板的学生,都敢大胆的用短句,大胆的分段。这些作品跟平时的写的文章感觉完全不是一个层次。
但我总是觉得这些作品有不对劲的地方。
在我掩卷思索一下,我明白了,问题出在题材上。 这些作品无一例外都是玄幻小说。
这些作品的内容大抵是这样,什么独龙族大战飞鹰族,蓝鹰族和天马族的爱恨情仇,埃克王朝的生死存亡等。
这一类作品描写的内容,不但在现实生活中找不到一丝痕迹,而且还没有历史,没有未来,甚至连地球都没有,只有一个虚拟的世界在脑海漂浮。我们在作品中看不到对现实世界的认知,看不到人成长,思考,只看到一些似人又非人的物群在征战,杀戮,征服,复仇,充斥着不讲是非的暴力。
说实话,他们这些自鸣得意的作品,看得我悚然一惊。我却不好当面指出他们的这样写不好,怕他们理解不了,也接受不了。我只好把不能这样写的道理形成文字,给家长们说说。
我认为:玄幻类的作品,学生偶尔当做娱乐放松写一下可以,但是以此来衡量写作水平,其危害性不亚于写“假大空”的作文,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孩子成长的核心是树立正确人生观,学习知识,掌握技能,认识世界,在思考中成长。
而玄幻类文学,跟这些一点都沾不上边。
但是,孩子们为什么喜欢写这些跟现实没有半毛钱关系的东西?
其一,孩子们阅读面不够,阅读品味不够高,他们自己的内心还构建不了文学作品优劣的评判标准。
其二。孩子们对自然,对生活,对社会的认知不够,孩子们的生活在学校和家之间直线进行,苍白而单薄,没东西可写。
其三,孩子们对现实的逃避和另类反抗,把自己早早装入了象牙塔,在自我臆想的世界中自我安慰和满足。写玄幻作品成瘾,无疑是一种精神鸦片。
我们不指望,一个孩子在很小的年龄就有很高的家国情怀,社会责任意识。比如:从自我的世界走出来,看到亲人们的生活,看到社会各阶层人物的生存状况,看到社会上物质欲望对人的精神的异化,审视到现实对理想的剥离,反思环境恶化或战争对于现代人的伤害等等。
如果能做到这一点,他们作品的人文性大大增强。虽然,对小学或者初中的孩子来说,达到这种水平明显是对他们要求过高了。
但是,我们是否在一些力所能及的方面给予引导?
我们可以引导孩子阅读到优秀作品,东方有厚重的传统文化,唐诗宋词的灿烂光辉,西方有思辨和独立思考精神,这些都可以读一读。
我们可以带着孩子多走进自然,人在大地上诗意地栖居着,过长时间脱离乡村,人会焦虑和自我封闭。
我们可以引导孩子观察社会,不要害怕他们发现社会上不好的事情,伤害他们幼小的心灵。在成长过程中,每个人面对的都仅仅是阳光、鲜花,也会有暴风、大雨、冰霜、阵痛。如果我们告诉他们社会的真实面,对于社会上的热线问题,我们鼓励他们思考,然后让他们说出自己的见解,会让他们有基本的是非观念,不至于在以后生活中,面对复杂的社会表现的更为迷惑。
我认为: 自然,人,和社会,这三者是写作的核心。即使是写历史,也是以史为鉴,思考现实;即使写未来,也是立足现实,畅想未来。
唯独玄幻,确实我不知道写这类题材的价值在哪?
如果孩子偶尔写写玄幻类东西解闷,我们可以不动声色,或者一笑了之,但是我们绝对不能去鼓励他们沉迷于此,或者以此为荣。写多了这些东西,会妨碍他们对真正需要的知识营养和世界观的形成。
这绝不是危言耸听, 我刚查了下资料。某年,江苏省由省级报社举办的作文大赛,收到8千多篇作品,其中玄幻类作品占相当大比例,但是,凡是写玄幻题材的作品全部被判低分。评委意见是:属于学生自己的生活世界和情感世界的东西越来越少。
“可以体现出一部分学生虽然阅读,但阅读的品质、格调不高。”
如果小学生偏爱写玄幻题材,确实是我们教育一种无可言说之痛。
这是我意见,欢迎大家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