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一场春雨
今天的课,是从听一场春雨而开始的。
大屏幕上有一句季羡林先生的话“在中国,听雨本来是雅人的事。”
祝老师现场播放了雨声,在聆听一段雨声后,孩子说,好像是另一种境界,是一种紧张到放松的感觉。大雨混乱的节奏的确是会让人放松的,以前住在瓦房的时候,中午时分下一点雨,听着雨滴和瓦片交织的声音时,常常更容易入睡。
先生又在散文中《听雨》里说,自己在这里完全是一个“俗人”,想到的主要是麦子,是那辽阔原野上的青青的麦苗。也难怪先生要说自己是个俗人了,血管里流着农民的血一直到垂暮之年呢。麦子,对于农民来说,多么重要呀,人就要俗一些,民以食为天。
今天来听课,来聚焦学科本质,推进深度学习课堂改进,却并不能单纯用是雅是俗去评论。前面的特级教师也在听,后面普通老师在听,这边老教师在听,那边新教师也在听,就是一件普通的事吧。至于自己,感觉也还是从一个“俗人”的角度,看那“一教室的麦苗”如何变青,再到更青的一片温馨与一片祥和。也想看看,今天孩子们作为读者,是如何尽情地吮吸文本的雨滴,开始变青、变绿的。
可能这叫学习者视角。
今天的苗子有些特殊,丁校长在课堂上说“孩子,你把老师想说的都给说了”,祝校长的课中也有个女生说出了老师也没想到的内容,以一种调侃了马校长,这课没法上。如今的孩子,的确能说会道,也许本就是我们的课堂模式压抑了孩子的天性吧。但是在上午的课堂中,我们看到,学习共同体模式敞开了孩子的天性,说出了孩子心中精彩的美好。可见这样所推进的深度学习课堂改进,的确立足在了儿童立场。
然而,我们依旧是个俗人,在我们课堂中的大多数孩子,也并不如此优秀,即便在今天这样的课堂中,优秀的孩子依旧是少数,这个优秀的孩子获得了多次的回答权,说出了其他孩子们内心的想法(哪怕是原本没有想到听了那个孩子再想起或者赞同的)。作为一个俗人,倒是看到了一个男孩,在听到其他孩子发言后,用笔记录了一些。有了思考和记录,也是一种好的学习方式。
其实,祝老师在讲到韩愈要是要把看到的景色给朋友张籍看,才写下《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的。是呀,朋友很忙,没时间去玩,我可以把自己看到的景物心情通过发个朋友圈,发个照片视频的方式传递给对方。如去年疫情过年没回家团聚的,还能视频上分享过年的菜肴等等。在唐代怎么办?也就写首诗呗,当然长的也有,以后学中文会用生命去背诵的。祝老师说,大唐盛世,为什么诗人怎么特别多?在一个盛世中,有空游玩的人肯定多,没空在忙事的朋友也肯定很多。又没有发照片视频的方式,绘个画也挺麻烦的,自然还是写诗(撰文)的方式比较方便了。取个题目,要说说地方,说说是一场怎样的雨(所见到的),心中滋味是如何的,都要告知对方。也许,还想告知朋友自己升迁的喜悦,也许,还有些忧国忧民的哀愁要诉说。这也是写寓言要告诉别人一个什么道理而编个故事(应该不是曹老师所说有个寓言故事一定有个道理,应该是先想告诉别人道理,再有寓言故事。)动物小说会感动人的原因,也在于作者想要传递思想,抒发内心。这些内容为什么经典流传?答案在于——作者心里有读者。就比如说,春雨心中有万物。其实春雨本身是大自然中一件自然而然的事(中午写的时候,没想到下午的沙龙里,祝老师也提到这点。),它并无主观立场,但听雨者,却有了听者的立场。
文字和雨不同,文字是有目的的,这才叫文章。古诗,寓言,整本书,都属于文章。
文章的目的是告诉读者一些什么(也可说抒发内心的什么,但终究有个读者),这才是语文学科的本质,以文育人,文是方式,育人(传递思想)是目的。这中间,有我们万千的读者。
站在这样的立场上看看到语文学科的本质,深度学习课堂的推进才有实现的可能。
今天课堂中的麦苗,都长得很精彩。
其中,对于“人缘”的争辩最为激烈,孩子争辩激烈的形式,把孩子们的思维拖到了一个死角。为什么说是死角呢?一来,孩子们把老师想说的都给说了,孩子们知道了课堂“虚假表演”的实质。二来,愈加激烈的争论没有站在“文本”的角度,是对一般规律的争辩(黑黑的生老病死,人们遗忘等等)。不过它不是孩子们的错造成的,而是儿童思维视野的局限性造成的。当然,丁老师更是尽力了,努力引导孩子表达观点要不重复,然而,孩子们的思维依然“蜷缩”在角落,而且越来越拥挤(争辩越来越激烈)。自然,在丁老师的努力下,依旧还是有孩子有了对向善、美好、感情的理解。我依旧认为,只有那少数的2组才是符合正确价值观的,这些祖国的未来,需要正确核心价值观的有效引导。
以文育人是语文的学科价值!文是手段。
《小虾》则更加需要读者意识。小虾样子那么美,对老虾和小虾样子的观察,其实挺细致入微的。小虾动作的观察,则要更细致了一些。照料小虾呢?那就更体现“人与虾”的和谐了,它是一个递进的过程。
三年级的孩子能不能看到和谐?人与自然和谐的美好,自然不是语文老师教的,它应该是读者的内心感受,虾的样子都能观察,而动作等观察则需要更细致一些,到了愿意照料的地步,能够为小虾搬来石头和一些小虾需要的“生活物品”,多么深刻的喜欢呀!
孩子们能不能从这里品味出人对虾的爱?在课堂上,显然孩子们做到了,张老师很欣慰,我们也很高兴,三年级的小苗子能够说得如此深刻。其实,人的细致观察,一定源于满腔的热爱。如冯骥才观察珍珠鸟,也是喜爱这两只只鸟。
最终互相信任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小虾也是如此。
然而,小虾未必能观察到人,般情况下,虾见着人或者其他活物,都是跳走,跑了的,这是动物的本能。作者这样的细致观察过程,与虾产生了一定的和谐,观察距离是很近的。虾信任这个人了,展示了虾最美最自然的一面(打斗场面)。
彼此的和谐,是《小虾》这篇文章润如酥的春雨。
寓言也是这样的。
寓言要告诉人道理,道理孩子们都能明白,因为道理本身非常明了。这场春雨润泽孩子们什么呢?孩子们从读者的立场,能够获得怎样有效的吮吸?
首先,二年级识字认字书写的吮吸上十分充分,曹老师有不断地比对设计,这种设计对于低年级来说十分有意义,比对是让低年级孩子有效区分的重要组成,这是扎实基础的重要组成策略。其次,寓言故事中的对话教学,也是孩子从读者立场进行有效吮吸的内容。
我觉得用“知读之语气,知读语气之所以然”比较合适。
劝的人说的话前后有什么不同?这样不同的背后,孩子们可以去揣摩。
还有个孩子读出了第一次丢羊有人劝说时语气。那么,这位优秀的孩子,你为何要这样的语气来读呢?这个时候让孩子说,才是去作深度理解的解读,是情感的展现,是读深了文章。
曹老师还有第一次和第二次丢羊进行的比对。多出来的字很细微,这样的细微是孩子不易发现(二年级),而这样的写法积累,体现出了寓言故事反复结构以叙述的特点,孩子们探索这样的表达,思考重复着事情叙述,还可以直接比对比对。
这才是应该春雨润如酥,是最是一年春好处,是绝胜学习满课堂的推进点。
在日常课堂中,往往存在2个情况。一种是学共体课堂,孩子把老师想说的都给说了。另一种课堂孩子不敢说,只剩下教师满堂言。任何一种情况都是没有聚焦语文的本质造成的。
任何文本,课内课外,都是给读者体验的过程,将体验的过程作梳理,如祝老师“时之好,声之好,色之好”,如丁老师“开心、难过、揪心”,如曹老师不断比对的过程,如张老师由虾到观察虾再到爱虾的过程。这些设计,有着清晰读者思维过程的学习体现。
谁说黑黑老了死了就被遗忘呢?清明节烈士墓前的花圈正好说明英雄是不会被遗忘的么?包括新冠抗疫中牺牲的医生,他们也不会被遗忘。
遗忘的是什么?它是人性和事物本质的区别。
友谊、同情、勇气……这一切都不曾被遗忘过。
孩子们学习的任何文本,尤其是动物小说,都是向善向美的熏陶。在这个时候,孩子读了故事的结尾,有什么要说的呢?
所以,教孩子们深读并读深,推进深度学习课堂的改进,必然是从读者立足,先读清楚。再看到作者思维的过程,这样往复的一个闭环过程。
老师的设计才是让孩子们说得出语文学科本质,推进孩子在深度学习课堂进步的可能性。
最后,莫老师“成为小学语文学习设计者”为大家点明了聚焦学科本质,推进深度学习课堂改进的本质意义,设计让学习者学习,设计让语文学习者“语”和“文”的学习设计。意义重大。
今天,嵊州没有雨。
逸夫课堂上所下的雨,润泽了孩子们什么,孩子们吮吸了什么?
相信一定能够让一教室的麦苗更青,更绿。
雨是没有目的,它们只是肆虐地从空中撞击地面上的一切。
读者没有目的,他们只是肆虐地享受文字里的一切精神世界。
作者没有目的,他只是向别人、向自我阐述内心深处的美好。
学习者有目的,他们需要向善向美的追求需要文字世界的美。
我认为,他们彼此之间深度交互的建立,源于读者立场的思维。
2021.4.15
逸夫小学
END
随卞说说,不求质量,随想随记!
欢迎分享!欢迎批评!
召集国内外小学语文界思维导图草根研究者;
汇聚小学语文课中运用思维导图的观点、策略、成果;
优化小学语文教与学的实践方式;
践行简约、快乐的“语用”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