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必然性与自由
内在必然性是事物的本质,是事物同其他事物中形成的。这种必然性构成事物的本质,构成事情的自在性,也构成它的界限,这个界限使它在它的必然性中就是在它自己中,所以这种必然性就是它在自己界限内的自由。在这个界限内它自在自为。而自内自为就是自由。
斯宾诺莎提出了“自由是对必然性的认识。”“使世界成为人可以用观念和思考来掌握的东西。” “使意志的理性得到实现。”
经典评述:
先说自由两个字,自是从哪里来,由是到哪里去。自由,就是明白生命的意义而获得的境界。
儒家经典中,谈及自由和必然的东西比较少。《论语》中涉及到自由的,就是“孔子七十岁,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是自由的境界。但是儒家说的自由是有条件的,在外头还是有一个规矩。这个规矩谁给我们的?我们看一下伏羲女娲的画像。女娲那规,伏羲拿矩。
在《周易》中,天道为圆、地道为方。女娲拿着天道约束伏羲;伏羲拿着地道约束女娲。这和儒家(周易+孔子+荀子+董仲舒等等)“天地创生万物”“约束万物”一致。
儒家所说的自由,是在约束范围内的自由。这个约束来自于天和地。那么我们不禁问,天和地的约束是什么?天有什么约束,在《周易·乾》中;地的约束是什么,在《周易·坤》中。儒家之后所有的大量思想,基本与《易传》一脉相承。儒家追求的最高境界,仁=人+天+地,因此人的行为完全符合天和地创生万物功能,完全符合“规矩”,那么人就是自由的。天地创生万物的功用其实很大,我们很难说全。但是基本一点,就是天创生万物、地承载万物。人的生命就秉持这种“生”的本性,并同时秉持这周“元亨利贞”的生命周期。天指引我们要“自强不息”;地指引我们“厚德载物”。两者缺一不可。人之所以不自由,是后天的欲望,让人与这种东西产生背离,因而产生了不自由的感受。其实这种不自由的感受,是由于人因为“欲望”的束缚而不自由。“天人合一”,其实就是消除了人的后天欲望,明白了人生命的最终奥义,最终在身-心-灵上都达到了与天地的功用一致,而成就的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