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丨卫辉】陈鸿溪丨琴声飘过三十年

琴声飘过三十年
作者/陈鸿溪
三十多年前,我毕业于河南汲县师范学校,我们属于中专生,简称“中师生”。学业除了普通的文理科内容,还有琴棋书画,虽说不精,但都算略知一二,完全可以在小学生面前“走两步”。
那时,每班后面都有一架脚踏风琴。每周有两节音乐课,我看到那蝌蚪状的五线谱就十分“上头”,只依稀记得那几首经典的民歌:《嘎达梅林》《长亭外》……特别是弹琴的经历,因为要考试,所以格外煞费苦心,也引发了一个个有趣的生活“浪花”。
因为弹琴需要手脚并用,还要目视歌谱,特别是对于我们农村的孩子来说,几乎很少接触这个陌生风琴,加上手指笨拙,起初,自感“可望而不可即”。初期是女生独霸风琴,男生敬而远之。渐渐地,男生们的“观念”变了:女生们那纤纤玉指,在黑白相间的键盘上左右“漂移”,上下“纷飞”,那流淌出的一首首动听的歌曲,波及心扉,令人不仅随声哼唱,顿生羡慕之心。也让个别男生“春心萌动”,对弹琴“女神”悄悄送去过“秋波”。
特别是考试弹琴的脚步越来越近,不练习,如何及格?
由于风琴在教室最后面,我的个子高,所以,下课后扭身即可“独霸”风琴,享受着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优越性。
最初,我是瞪大双眼,一边看歌谱,一边用笨拙的右手演练“一指禅”的基本功。根本顾不上左手的“八度伴奏”,也常常忽略脚下的踏板,直到风琴声音微弱,才猛然想起来用双脚猛踏几下踏板。急得一旁的女生抿嘴偷笑,好几次“跃跃欲试”,无奈我稳坐“钓鱼台”,只得跺跺脚,悻悻而去。
独霸风琴的局面,有喜也有忧。因为一个班五十多人,只有一架风琴,僧多粥少,轻易摸不到风琴的同学就讨好我:“陈鸿溪,下课给我占着风琴,中午送你两个肉包子!”也有人不屑地讥讽我:“风琴是你家的?凭啥让你天天占着?”
一年后,多数人弹琴的技艺日臻成熟,甚至不用看谱,c调,f调,音准,伴奏,休止符……外行人几乎听不出毛病。每到课间休息,教学楼二十多个教室内,琴音和鸣,弦声悠扬,此起彼伏,令人仿佛进入了音乐的圣殿。
琴声的耳濡目染,让我们男生也“情不自禁”地爱上音乐,我效仿女生,专门买了一个硬皮塑料本,将一首首流行歌曲的歌词,歌谱,一笔一划地抄写下来。比如:《十五的月亮》《望星空》《血染的风采》……
因为学校举行过“对越自卫反击战英模报告会”,所以,弹起这几首军旅歌曲,就格外动情,多次泪眼婆娑。只要那熟悉的旋律响起,许多同学随声哼唱,泪湿眼眶。“也许我倒下,将不再起来,你是否理解,你是否明白……”边疆战士浴血沙场、悲壮殉国的感人画面就闪现脑海。
参加农村教育工作三十多年来,自然懂得“生活中没有歌声,就像世界上没有太阳”的道理,也十分了解农村教师紧缺的现实,更知晓学生分数的敏感性。但是,农村校园缺少歌声的现状依旧让我不时“揪心”,三十年前的琴声也不时萦绕脑海。
课后延时开展以来,上级领导也积极倡导开设兴趣班,我顿时心潮彭拜,“让歌声响彻校园”的激情再次点燃。不忘初心,“戴着镣铐跳舞”,就是我心头的不竭动力。
有一次,我校举行“戏曲进校园”活动,开始前,当音响里播放出一段流行歌曲时,发现部分学生情不自禁地一边哼唱,一边翩翩起舞。一曲终了,我和学生交谈:“你在哪学习过这歌曲?”其中一位小女孩羞涩一笑,理一下刘海,小脸蛋泛起了一丝红晕:“校长,俺没有学过,听多了,也就学会了”。我凝视着这群可爱的孩子,久久不能平静。
我发动教师兼职教授音乐,让各班定时利用“一体机”播放音乐视频,早读前,校园广播系统循环播放……不到两周,久违的歌终于在校园上空响起。
秋风含情,花草含笑,童真的歌声穿破校园,飘荡与悠悠白云间,传得很远很远。

作者介绍

陈鸿溪,男,中共党员,中小学高级教师,河南省卫辉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卫辉市政协文史研究员,卫辉市庞寨乡柳位完小校长。多年来,在省市级媒体和公众号,发表乡土特色的小小说、散文、文史资料等500多篇。出生于卫辉市人民政府命名的“柳毅故里”——庞寨乡柳位村。省级“非遗”——“柳毅的传说”就发源于这里。

特此声明

凡是作者投稿《智泉流韵》的各类文章都属原创首发,本刊严打剽窃,拒绝抄袭,文责自负。文章配图来源于网络。

主  办:  

   智泉流韵文化传媒

协  办       

全国十佳孝贤组委会;
河南孝贤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平顶山市老区建设促进会;
河南省报告文学学会平顶山工作委员会;
河南智泰实业有限公司;

主创人员

总编辑:  郭进拴 

主   编:  李建设 

执行主编:郭方向

副 主 编: 郭向敏

责任编辑:张   瑞

               张婉琬

(0)

相关推荐

  • 校园琴声

    那个我们都习惯的称之为"前大殿"的教室不见了踪迹,大殿上那些个灰暗的方木格窗棂失落到了哪里呢?上面是否还粘着随着寒风猎猎作响的塑料布?墙上那些灰蓝的风化了的方砖去了哪里?是填了校园 ...

  • 我们的精彩,等你来!

    申丙九月,金风送爽,国庆翌日,喜气洋洋.邵东三中高77班的老师同学们,又重聚在火厂坪的菁菁校园内. 三十年后的三中校园,垂柳依旧依依,长堤依旧蜿蜒,大门依旧朝西,而曾经承载着我们的梦想.安放着我们青春 ...

  • 河南卫辉城区8万多名被洪水围困群众已安全转移

    据了解,目前河南新乡卫辉被洪水围困的市民,绝大部分已安全转移,并已得到妥善安置. 卫辉市消防大队大队长朱道奎告诉记者,目前仅有少量不愿转移的群众还留在城区,均有基本生活保障.为确保不漏一人.应救尽救, ...

  • 新乡暴雨行记

    犹豫了好多天,还是决定记录下新乡暴雨的一些情况,也算是为此次洪灾提供一个个人视角:毕竟百年不遇,毕竟亲身经历. 一.路上 7月20日上午,我和同事一行4人由漯河出差新乡.前夜至早上,漯河大雨一直下个不 ...

  • 河南新乡卫辉姜太公故里

    姜太公故里位于新乡卫辉市西北十二公里处太公镇.至今太公镇境内还保留着许多姜太公的历史遗迹,其中较为著名的有:姜太公墓.每到农历八月初三姜太公诞辰之日,许多海内外后裔组成的姜氏.吕氏宗亲会都会前往姜太公 ...

  • 河南卫辉:启用柳位坡蓄滞洪区 范围内居民立即撤离

    @卫辉市融媒体中心 微博消息,卫辉市人民政府发布通告称,根据防汛减灾工作需要,经上级有关部门研究同意,决定于2021年7月23日12时30分启用柳位坡蓄滞洪区,请蓄滞洪区范围内居民群众立即撤离,确保安 ...

  • 河南卫辉市请求支援!卫辉有4个水库、3条河,目前都满负荷!彻夜未眠在抢险!#新乡暴雨

    河南卫辉市请求支援!卫辉有4个水库、3条河,目前都满负荷!彻夜未眠在抢险!#新乡暴雨

  • 【河南丨卫辉】陈鸿溪丨芳哥其人

    芳哥其人   作者/陈鸿溪(河南卫辉)     芳哥名字带"芳",我常常称他"芳哥".他是我的同事和朋友,是个纯爷儿们,你不要想到"村里有个姑娘叫小芳 ...

  • 【河南丨卫辉】陈鸿溪丨如此招待(小小说)

    如此招待(小小说) 作者/陈鸿溪 老周是一位六十多岁的村支书,因为脑瓜子灵活,群众基础好,组织部门就特批他延长一届退休年龄. 要说老周的能力,那还是卖盆的进街--有几套的.村里没人上访,"先 ...

  • 【河南·卫辉】​陈鸿溪丨从一介草民当“皇帝”说开去

    从一介草民当"皇帝"说开去   作者/陈鸿溪     老孔六十多岁了,初中都没有毕业,他非常反感"相面"和"风水"等一类的说教:" ...

  • 【河南丨卫辉】陈鸿溪丨当柳毅邂逅了牛郎(小小说)

    当柳毅邂逅了牛郎(小小说)   作者/陈鸿溪     题记:人性中最基本的善良,就是学会彼此自省和相互欣赏.   这天,在远离城市喧嚣的一处"农家乐"内,柳毅和牛郎不期而遇.亮明身 ...

  • 【河南丨卫辉】 陈鸿溪丨免费的午餐(小小说)

    免费的午餐(小小说)   作者/陈鸿溪     最近,局办公室的几个年轻人手头有点紧,本不宽裕的工资,除了各种还贷,好几桩婚宴.面宴的份子钱,谁的兜里比脸都干净. 这天中午即将下班,小张提议:&quo ...

  • 【河南·卫辉】陈鸿溪丨厨师三哥

      厨师三哥   作者/陈鸿溪     三表哥是厨师,却没有接受过"专业训练".何以称为"厨师"?他年轻时曾到新乡,焦作等地饭店做过几年学徒工,留心,细心让他的 ...

  • 【河南·卫辉】陈鸿溪丨石磙印记

    石磙印记   作者/陈鸿溪     几年前,看到农村街道边遗落的石磙,青年时代,"三夏"期间石磙蹍场的画面瞬间喷涌脑海. 八十年代,只有个别村有铲麦机,农民心疼那几元的收割费,收麦 ...

  • 【总第1260期】【河南·卫辉】陈鸿溪丨轮回(小小说)

      小小说:   轮回   作者/陈鸿溪     李家三媳妇彩云都快五十岁了,女儿已出嫁,儿子在省城落户,说到三媳妇对城里儿子和媳妇的好,可是在小村里非常有名. 几亩薄地的收入,除了留下三两千零花,其 ...

  • 【河南·卫辉】陈鸿溪丨加班

    加班   文/陈鸿溪     农忙时节将至,这几天,农丰机械厂的订单多了好几笔,且一笔比一笔催的急,可把厂长老尹高兴坏了.可咱是乡镇企业,这几十号人马大都是本地农民,都有几亩薄地,请假者日益增多,老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