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高赞丨2021思维升级必读!提升逻辑和思维层次的10本好书
关注我,一起学习!
读书是我已养成的习惯之一,至今保持着每周看1-2本书的阅读节奏,今年阅读的方向主要为思维认识、人文社科类,读过的书已有40多本,以下10本是我强烈推荐的:
不管我们是一帆风顺,步步高升,还是举步维艰,江河日下,我们都难以摆脱对身份的焦虑。
因为身份的高低决定了人情冷暖,当我们身居高位时,他人会笑颜逢迎,而一旦我们跌落谷底,很多时候只能落得人走茶凉。
为何会存在这种现象,本书的作者从爱、势利、期望等多个角度进行深入分析,探究最深层次的原因,并针对性地给出解决方法,在一个快节奏时代,读这本书,我们能够更加深入理解社会中很多关于人性的现象背后所隐藏的本质。
“我们每天都会遇到许多不平等的对待,但我们并不会因此而妒恨每一个比我们优越的人,这就是嫉妒的特别之处。有些人的生活胜过我们千倍万倍,但我们能心安无事;而另一些人一丁点的成功却能让我们耿耿于怀,寝食不安。我们妒嫉的只是和我们处在同一层次的人,即我们的比照群体。世上最难忍受的大概就是我们最亲近的朋友比我们成功。”
人生就是一场修行、求真的过程,当你经历过迷茫、痛苦、绝望、重生,你就更能体会到这一点。这本书我将其归类为哲学入门书籍,阅读黑塞的这本《悉达多》与其说是看主人公悉达多的故事,倒不如说是思考属于自己的人生。
作者黑塞深厚的文字功底足以把我们带入到内心深处的场景中,促使我们去思考关于人生的更深层次的东西。
从这本书中,我学习到并希望为之付诸行动的是悉达多的三大本领:“思索、斋戒、耐心”,在我看来,这三大本领是每个人都应该主动去习得的。思索寓指深层次的思考,透过现象发掘事物本质;斋戒要求的是克制,不懂得克制欲望的人,难以成事;而耐心则是着眼于未来的重要法宝。
“当某个人探索的时候,”悉达多回答说,“事情看来很容易,因为他眼睛里只看见这件他所追寻的东西,但是他什么也找不到,什么都不能够进入他的内心,因为他脑子里永远只想着这件东西,因为他只见到一个目标,因为他被自己的目标支配了。探索应该称为:我有一个目标。寻找则应该称为:自由自在,独立存在,漫无目的。你,可尊敬的人,也许事实上是一个探索者,因此你努力追求你的目标,却看不见某些眼前的事物。”
这个世界上什么是最难的?我认为,最难的是心怀最大的善意在荆棘中穿行。即使被刺伤,亦不改初衷。
陶勇,一位出色、负责的医生,却被患者所“伤”,万幸的是捡回了一条命,不幸的是,本来可以用来拯救更多患者的手,再也回不到从前,很多等待他手术的患者和家属只能失望而归。
对于想杀他的患者,陶勇医生不选择原谅,但也没有太多的恨,而对于发生在他身上的灾难,他选择以乐观的态度应对。这本书更多的是他对人生的反思,读这本书,我们可以感受到什么是大爱,人生的至恶与至善;以及如何面对人生的苦难,度过当前认为难以度过的困境。
人的天性中藏有一种“恶”,就是攻击与歧视少数群体,人会用这种对比优势去获得自身的认同感,于是就会导致各种各样的歧视问题,也会对少数群体造成伤害。
实则,每个人都有可能在某一领域沦为少数,对此就会有相应的恐慌。最典型的心理开场就会说,别人都怎么怎么样,我怎么不一样。追根究底,实则就是自我认同的问题。如果一个人自我认同的水平足够高,那么他在这种情况下会有更加客观与适当的方式去处理面临的问题;如果自我认同的水平不足,那么这种阴影也许会影响他的一生。
下面2条水平线,哪一条会更长?
我们视觉上看到的,所感受到的,是下面的那一条水平线会比上面的线要长一些。
但事实上,真实测量的数字表明,它们一样长。
日常生活中,我们常说“眼见为实”,但眼见真的一定是真实的吗?
答案是未必如此,其中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我们的大脑一些思维本能会“欺骗”了我们。比如负面思维会令我们觉得世界一直在变得糟糕;一分为二思维让我们心存偏见;规模错觉让我们忽略整体;情急生乱会妨碍我们正常思考……
这本书作者列举了常见的10大思维本能,并且给出了应对方法,而事实上,这些关于思维本能的见解和应对方法是我们真正地理解这个世界所必需的。
当今社会的信息发达程度是史无前例的,我们可以获取关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的数据。然而,由于我们情绪化的思维本能,以及媒体必须利用我们的情绪化本能来捕获我们的注意力,我们一直拥有一种过度情绪化的世界观。
读完这本书,我特别苦恼,苦恼的是没有早点看这本书。我想:如果在高中时,或者刚上大学时读这本书并按书中方法实践,我的人生将与现在极大的不同。我认为这是一本可以改变一个人人生的书。
这本书从科学的角度去教导我们如何高效学习和记忆。我认为,这应该也是每个老师都必读并教导给学生的书。
努力学习会改变大脑,为大脑建立新的连接,扩展你的能力。我们的智力水平并非天生已定,而在很大程度上由我们自己发展。对于那些唠唠叨叨,总是问“为什么要费这种事”的人来说,这个事实就是一记响亮的耳光。我们之所以努力,是因为努力本身能拓展我们的能力。你所做的事情决定了你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决定了你有能力做什么。你做的事情越多,你能做的事情也就越多。只要保持一种成长心态,你就可以接受这个道理,终身受益。
杜克大学研究表明:“人每天有40%的行为并不是真正由决定促成的,而是出于习惯。”
对于每个人而言,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大到一个好习惯足以让一个人终身受益,获得巨大的成功,而一个坏习惯足以毁掉了一个人的一生。
查尔斯·都希格的《习惯的力量》这本书,我觉得特别有趣!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他并不是一味地讲理论和教你改掉坏习惯和养成好习惯。这本书通过现实世界的商业案例给我们分析企业是如何利用人们的习惯来促成销售的,比如在很多年前每天使用牙膏刷牙并不是一个常见的行为,而一位广告人通过培养习惯的方法让这一行为变得全民化。又比如宝洁集团利用消费者的习惯性欲望,把一种叫纺必适的喷雾剂变成了一桩价值数十亿美元的生意。一个戒酒的组织通过纠正人的习惯帮助用户实现戒酒,改变酒鬼们的人生。美国财政部长保罗·亨利·奥尼尔在当上财政部部长之前,曾通过聚焦关键习惯,让一家挣扎于生死存亡边缘的铝业公司在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公司中拔得头筹的。
习惯的力量到底有多大?如何利用习惯去成事?如何培养良好的习惯、戒掉坏习惯?在这本书中,我们都能找到答案。
读完这本书,我对它的评价是:这是一本教育小孩身心成长的好书,值得再三阅读。
(我的读书摘录笔记,简要评价~)
如何教育好小孩?这是每一位为人父母,或即将为人父母所必须思考的问题,因为这将决定了小孩的一生,包括性格、未来的成就、人生观、世界观等。
这本书指出了一个特别常见的现象,即“焦虑育儿”,一方面,家长平时的待人接物和行为会“传染”给小孩,比如没有耐心、焦虑、脾气暴躁等不好的一面会潜移默化对他们施予影响。另一方面,相较于信任孩子所做出的决定,许多家长都坚持一手操办孩子的一切,无论是作业,还是交友,亦或是未来的职业选择等等,而这会使得他们失去“控制感”,会变得叛逆,或者长大之后控制欲很强,又或者变得懦弱无主见……甚至对他们来说,很多人会觉得他们只是父母的“工具”,而产生逃避、抑郁等心理问题。
这本书我建议每一位家长最好都认真读一读!!!
“父母的不焦虑状态,对孩子而言是最好的环境,而不焦虑这种状态还不能伪装。”
其实在某种程度上,你可能早就明白这个道理。正因如此,你在开始一项艰巨的工作前,会先把桌子整理干净;大多数人觉得开车要比乘飞机更加安全(实际上恰恰相反),因为他们认为在开车时更具控制感;我们平时碰上交通堵塞,感觉到压力大的原因之一,也是我们对此无能为力。
自我控制感——一种我们可以通过自身努力引导生活进程的信念,会带来很多健康的表现:更好的身体状况、更少地摄入毒品和酒精、寿命更长、压力更小、更积极的情绪感受、更高水平的内驱力、更强大的自控力、更好的学习成绩,而且还能增强职业成就。就像运动和睡眠一样,自我控制感似乎对任何事情都有好处,这大概是因为,它代表了人类的某种深层需求。
幸福源自于内心的秩序!
相信很多人都体验过这样的状态,就是当我们有目标,有计划,沉浸于做某件事情的时候,似乎时间会过得很快,在做事情的过程中我们还能感受到某种愉悦感。而一旦心烦意乱或者突然某一天要做很多零散的事情,会特别容易累,而这种累并不仅仅体现在身体体力上,还体现在精神上的疲倦。
其实这就是有无“秩序”的区别。
心理学家米哈里在《心流:最优体验心理学》这本书中引用了物理学上的概念——“熵增”来解释这种现象。
简单来讲,熵增指的是一个系统的混乱程度增加,越混乱,熵值越高,反之,一个系统内部越有规律,结构越清晰,熵值就越低。
而如果人的大脑中的念头,没有节制,时刻万马奔腾,比如特别多的资讯冲击着大脑时,就会导致内心失去秩序,这就是一种精神熵增加的过程。
那么,如何克服这种混乱的状态,让内心和生活更有秩序呢?如何从工作或生活中找到乐趣,体会到幸福感?
米哈里给出的建议是,进入“心流状态”。
作者认为,心流是一种最优体验,指的是一个人完全沉浸在某种活动中,无视其他事物的存在的状态,这种体验的本身可以带来莫大的喜悦,而处于这种状态时,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我们都是最高效的。
那么,如何更频繁进入“心流”状态呢?这本书给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只要遵循以下5个基本步骤,我们就能产生心流,高效工作和学习,并且觉得乐趣无穷:
(1)确立一个总的目标,并尽可能包含多个实际可行的子目标;当然这个目标是我们愿意为之付出努力的,并能将你的注意力集中起来;
(2)找出评估目标进度的方法;这一步的意义在于能够帮助我们拥有即时的反馈;
(3)保持精神集中于所做的事情上,并且对活动涉及的挑战进行越来越精细的区分:因为你的全神贯注、注意力集中,所以日常的烦恼琐事也暂时被遗忘和屏蔽。自然而然,进而达到了一种忘我的状态;
(4)培养随机应变所需的技巧:没有人会喜欢自己做不好的事情,如果目标所需要的技能远超出我们当前的能力范围,我们就会感到沮丧,也慢慢地失去动力;但如果我们能轻而易举地完成目标,毫无挑战性,我们就会变得无聊,对周围的一切变得“无感”。
(5)在活动变得令人厌倦时,随时提高挑战的难度。
以不变应万变是在一个快速发展和变化的时代的“生存之道”,甚至是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得以突围的有效策略。那么,什么是“不变”的呢?那些“不变”才是最重要的?
答案是“第一性原理”。
任何事物都存在第一性原理,亚里士多德讲:“任何一个系统都有自己的第一性原理,它是一个根基性命题或假设,不能被缺省,也不能被违反。”
怎样理解这句话呢?
其实我们可以将事物的第一性原理理解为树木的根基,没有人会看到枝繁叶茂下的树根,但它却决定了树的一切。
举个典型的例子,欧氏平面几何体系的建立是基于五条公设:
1.任意两个点可以通过一条直线连接;
2.任意线段能无限延伸成一条直线;
3.给定任意线段,可以以其一个端点作为圆心,该线段作为半径作一个圆;
4.所有直角都全等;
5.若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相交,并且在同一边的内角之和小于两个直角,则这两条直线在这一边必定相交。
如今我们所学习到的几乎所有的几何知识都是由这五条公设推导而来的。因此,我们也可以认为,这五条公设是欧氏平面几何体系的第一性原理。
又比如牛顿经典力学体系的建立,得益于它的第一性原理惯性假设和引力假设。爱因斯坦提出的狭义相对论,它的第一性原理是光速不变和相对性原理。经济学中的第一性原理之一为“无形的手”,生物学中的第一性原理之一为“进化论”……
从第一性原理出发去思考,我们就能透过事物的现象看到最深层次的本质,帮助我们打破认知壁垒,想得更远,更深。
读这本书,我的触动特别大!生命到底有什么意义呢?这个问题我想了很久,这两年我有意无意地读过很多相关的书籍,比如史铁生的《我与地坛》、日本作家日野原重明的《活好:我这样活到105岁》、赫尔曼·黑塞的《悉达多》和《德米安:彷徨少年时》、渡边一史的《三更半夜居然要吃香蕉》等,我第一次真正意识到生命并没有什么真正的意义,或者说“活着的本身就是意义”。
听到这个答案,或许我们都很失望,但其实“活着的本身就是意义”这个结论并不悲观,也不是厌世之语,这句话的另一种意思也就是:意义需要我们每个人自己去寻求,去发掘,没有人能给你真正的答案。这也是著名的心理学家维克多·弗兰克尔在《活出生命的意义》这本书中想告诉我们的,作为一位曾遭受纳粹暴行迫害,曾在如奥斯维辛集中营等3个集中营被关押过的犯人,也作为一名为数万名心理问题的“病人”提供过帮助的心理学家,我想没有人比维克多更有资格去剖析及解答这个问题。
那么,如何尽可能找寻到生命的意义呢?作者给出了3个可行的途径:从工作中,做有意义的事情去找寻生命的意义;从关爱他人或感受他人的关爱中找寻生命的意义;从克服难以避免的困难中去找寻生命的意义。尤其是第三个途径:
找到生命之意义有三个主要途径。第一是创造或从事某种工作。第二是经历某种事情或者面对某个人,换句话说,不仅能从工作中也能从爱中找到意义。
不过,最重要的是第三个途径:即使是处于绝境的无助受害人,面对无法改变的厄运,仍能自我超越,并且以此改变自己。他能够把个人悲剧转化为胜利。
这是不是说,要发现生命的意义,痛苦是不可或缺的呢?不是。我只是坚持一点:尽管痛苦是存在的,甚至说可以通过痛苦找到意义,条件是痛苦难以避免。如果它是能够避免的,那么消除它的原因才是有意义的事,因为遭受不必要的痛苦与其说是英雄行为,不如说是自虐。另一方面,如果你不能改变造成你痛苦的处境,那你仍然可以选择采取何种态度。
PS:最近我整理了一份个人成长书单,领域主要为高效学习和记忆、思维认知、心理学、商业思维,都是精挑细选,我读过和即将要阅读的书,如果想要看书但不知道哪些书值得看的朋友,可以翻看我以前的文章收藏,或者关注我的公众号“锴哥的世界”,发送“书单”获取。
我是@小锴,专注于心理学、认知思维和心智成长,每周不定期分享,与你一起探索和实践有用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式。喜欢的朋友欢迎关注我!我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