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宁静,文字的魅力

宁静、文字的魅力

文|吴启桂

离家三年了。

以往这个时节,在那清幽的小院,落日的余晖下,我常常坐在书房靠窗的桌旁,一部电脑,一杯红枣泡水,再从书柜里取下一本书,经历尘世一天的奔波劳顿后,这里能给你心灵的淡泊与宁静.....

人过半百,我也没什么喜好,不抽烟,不喝酒,不喝茶,不下棋,只是爱好翻阅几本书,或偶尔在指间轻轻敲击几行苍白的文字。

祖上虽不是书香门第,身为一方乡绅却一直崇文尚学。在那疯狂的六、七十年代,雕有龙凤图案的物件都要被砸烂,可家中却珍藏着一些线装古籍(遗憾的是,最终还是毁于一炬)。几年级的孩子,自然看不懂那些繁文竖版,只能闻着古版中浅浅的清香,窥视书中弄玉吹箫的仕女插图。

我读的第一部小说,是一本厚厚的没有封面的旧书,油污已让许多章页看不清楚。四十多年了,我对这部小说里的人物、情节一直有着深刻的记忆。书中描述了上世纪初,科尔沁草原牧民的苦难生活和抗争历程,主人公巴图吉拉嘎热和乌云琪琪格策马奔腾在辽阔的草原上,高吭《嘎达梅林之歌》。我网上查过,多次去图书馆找过,终究不得知这本小说的名字。

小的时候,每家都有一套《毛泽东选集》,我们三、四年级的学生,合班挤在一间昏暗的民房里上课,老师经常让我给同学们诵读《毛泽东选集》里的文章,十岁出头的孩子,谁能融会他老人家经典著作的博大精深?我更喜欢阅读每篇文章的注释,正是《毛泽东选集》数以 千万条的文后注解,让我从中领略了许多历史文化和人物事件。

也许是看的书多些,中学时代,老师经常在课堂上读评我的作文,望着老师赞许的目光、女生羡慕的眼神,心里很是受益。一篇《反击右倾翻案风》,张贴在教室的<学习园地>最前面,堂前课后没人的时候,我独自欣赏着自己的“佳作”,仿佛听到了祖国的召唤,就要去做“又红又专”的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了!

那时期,我阅读许多关于青春、理想的书籍,《青春之歌》、《复活》、《少年维特之烦恼》等书,填补了青春时光的空白,慰藉了人生成长里的孤寂和烦闷!

高考落榜后,我被聘为语文代课教师,可阴差阳错从事了金融工作。走进了银行的大门,似乎离文学越来越远了,只是闲瑕之余,翻阅一下尘封已久的书刊,记录一下自己的心情,还有那些简朴生活中的人和事物。

八十年代的工资,每月就几十块钱,养家教子、人情往来就已掣襟肘见,再买书就是一件很糜费的事情了,逛地摊、旧书店,成了每次出差、学习时的一大奢趣。南京的夫子庙旁,滁州的天长西路,合肥的南淝河畔,都是我经常淘书的地方。尊经阁下,买过古旧的《诗经译注》;银屏街角,购过民国出版的《鲁迅全集》......

后来,住上了别墅,也有了简陋的书房,书柜里也堆满了各种书籍。也许是繁杂琐碎的事情过多,也许是心浮气躁、惰性的使然,看书写字倒没以前多了,这些书籍的摆放,似有附庸风雅之嫌,可始终觉得,释放压力的途径,只有读书和文字的记载。

这几年,生活的艰辛,矿业的投资,让我从喧嚣的城市,来到这荒漠深处的戈壁,来时一行人生拉活扯挤进了火车,万里之遥谁也不愿多带一件东西,我在装满衣物的皮箱里,硬是塞进了几本余秋雨先生的文集。

五月,读着忧伤,乌鲁木齐还是飘雪的日子。在这暮春仲夏的季节,我会将我的经历、我的故事,收集在记忆的空间,在四季轮回的闲瑕里,去细细品味生命的苍茫......

这就是文字的魅力!

作者简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