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原始社会,信仰、崇拜、祭祀、宗教是如何产生的?

当你一个人身处黑暗时,最怕碰到什么?

无论你在害怕什么,黑暗的环境会让大多数人都会不自觉地“恐惧”,

内心也往往渴望出现一片光明,

如果能理解自己为什么“怕黑”,可能就更容易理解本文所说的内容。

在人类漫长的历史中,黑暗只是恐惧的一个来源而已,人类从思维能力低下到开始学会思考,

面对变幻莫测的自然界,

他们逐渐意识到自身的弱小,

黑暗、未知、以及他们无法理解的各种自然现象,都会为他们带来困惑和恐惧,

在复杂的幻想中,他们认为周围的一切事物都很神秘未知,

而这些又直接影响和支配着他们的生活,他们无法解释白天和黑夜的交替,

也无法理解刮风下雨、电闪雷鸣、山洪暴发诸如此类的自然现象,

这一切让他们感到头昏目眩,却又无力抗争,

他们从中感受到了威胁、恐惧,却又不知道带来这些压迫感的对象究竟是什么,

不知自己所怕的又是什么,

久而久之,他们变的什么都怕,并用自身类比的方法,将他们好奇或恐惧的未知力量人格化,

认为世上万物都有“灵”,这就有了“信仰”,

平日里劳动的收获,都来自“灵”的恩赐,倘若一无所获,则是“灵”的惩罚,

而在对未知力量的恐惧中,人们发现了有些“灵”是来帮助人类的,

比如太阳和火,这就有了“崇拜”,

但是它们也是“阴晴不定”的,

在驱散黑暗、减轻恐惧、带来温暖的同时,它们还会带来炎热、干旱和火灾,

为了祈求这些“神灵”的保护,

他们就采取一定的形式来讨好它们,这就有了“祭祀”,

久而久之,人们越发依赖这些“神灵”,又试图通过祭祀的方式,去支配这种未知力量,

这就有了最原始的“宗教”。

不言而喻,远古先民将生活的一切都与“神灵”联系在一起,

形形色色的占卜、祭祀、宗教仪式和巫术,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占据着人类生活的主旋律,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

原始先民的祭祀对象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总体来说,是先后产生了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生育崇拜等多种形式的祭祀,

下面我们就一一了解一下。

01自然崇拜

阿勒泰市敦德布拉克彩绘岩画

原始人眼中的世界,不仅仅是花花绿绿的,由于思维能力还比较微弱,他们尚不足以将人与自然的关系了解透彻,

他们经常注意的是,大自然的变幻莫测、运动不息,

而自身却要受到自然界的来支配,

他们觉得日月星辰、天地山川、江河湖海、鸟兽鱼虫、花草树木等等,尤其是那些与人类生存息息相关的万物,背后都存在着鬼神掌控一切,

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里,

人们产生了五花八门的祭祀活动,

他们贡献牺牲、舞蹈、在器物上刻画图案,拿出所有他们认为好的东西,

来取悦“神灵”,或求丰收,或求避祸,

对他们来说这是生活中一件“大事”。

由于原始社会时期地广人稀,原始居民散落居住,他们所崇拜的“神灵”往往与居住环境密切相关。

比如,沿海地区的人们崇拜“海神”,河流两岸的人们崇拜“河神”,山林的人们崇拜“山神”,

这就造成《礼记》所说的“有天下者祭百神”的现象,也产生了诸多神话故事,

比如盘古开天辟地、夸父逐日、嫦娥奔月,

当人类对自然界的认知有所提高后,这些神话就变了味道,比如后羿射日、愚公移山之类,

说明人们意识到通过人力也可以与自然界进行对抗,这可能来自人工取火的启示,

当然这是后话。

原始先民崇拜的对象,在他们的岩画中也有所体现,

他们刻绘、标记下对自然事物的观察、经验,有天体、动物、人物,不同组合的画面叙述着不同的故事,

除了狩猎,他们在绘画中频繁出现了祭祀活动,其中有拜日、祭天、祈求丰年的活动场面。

画面中,有装扮形象特别的“巫师”指挥某种操作,

而“人”与“人”则手牵着手群舞,这是原始崇仰仪式中“以舞通神”的仪式场景;

手臂上扬,代表着崇尚光明;手臂下垂则意味着驱逐邪恶。

除了对各种自然现象的崇拜以外,

原始人对动物的崇拜也是一种普遍的现象,尤其是在农业还没出现前,

古代神话故事中,有“玄鸟生商”的故事,

大多源于人类与动物漫长的接触,动物是早期人类生活的来源,

前面讲过,没有工具的时候,人类的祖先都是通过追逐来捕获动物的,他们羡慕动物奔跑、飞翔的能力,

同时又对猛兽攻击的力量有所恐惧,所以他们也将这些力量“神”化,

并将它们赋予了虚构的“神”形象中的一部分,比如人类不会飞,但“神”会,因为他们有翅膀,

这也就是神话故事中神“半人半兽”形象的最初模型,

即使后来发明了工具,在没进入耕种时代前,动物与人类的物质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考古发掘中,出土的大量的动物陶塑造型,就是人们对动物崇拜最真实的反映。

从原始人的各种自然崇拜现象,我们不难感受,

尚且弱小的人类,并没有屈服于大自然,

他们在通过各种方式来表达自己征服自然的愿望和渴求。

02图腾崇拜

图腾,通俗来说,就是原始先民把某种崇拜对象当作自己氏族保护神,而形成的氏族标志或图徽。

那么,图腾崇拜怎样形成的呢?

其实这个形成过程比较复杂,

每一个聚落都有与自己最密切、最亲近的一两个崇拜对象,

它们主要起到保护自己氏族的作用,神圣不可侵犯,

所以人们将它们挑选出来,放在特定的位置、采用特殊的仪式进行专门崇拜。

而认定这一标准也来自原始先民对祖先,以及对自身与其他氏族的认知,

他们也会思考祖先是谁,

只不过现代人类在追寻灵长类动物的进化过程,

而原始居民却认为不同的动物孕育了不同的氏族,

古籍中记载的凤鸟氏、玄鸟氏、青鸟氏、潜龙氏、居龙氏、降龙氏等,无疑反映了他们最初的观念,

在出土的早期文物中,陶器上有各种不同的纹路,像鱼纹、鸟纹,联系前面所说的动物崇拜,

这就有了图腾崇拜。

简单来说就是,从广泛的自然崇拜中,挑出一两个特定对象进行有目的的专门崇拜。

在所有图腾中,

让我们至今都很有情怀的,是我们共有的“龙图腾”。

龙图腾是怎么来的,至今也有各种说法,但是从龙的形象上来说,

它头似驼,角似鹿, 眼似兔,耳似牛,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鲤,爪似鹰,掌似虎,

总之,并不是某种单一动物形象,却是集合了各种动物的特征于一体,

龙图腾,其实是远古部落融合的图腾,

所以,对我们来说,唯有龙图腾在我们心中扎了根,

而我们对龙的崇拜,世代相传,祭祀不断。

当然,其他动物图腾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在文化艺术上,

而且百家姓中的不少姓氏也是从图腾崇拜中演变来的,比如马、牛、熊等等。

03祖先崇拜

其实祖先崇拜与图腾崇拜类似,

只不过前者崇拜的是逝去的人,而后者则是动植物或其他。

祖先崇拜的产生,其实是很有意义的,

在这之前,人们对自然界的万物都感到自卑,但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

人们不仅发明了农业,也能圈养和驱使动物,

这时的人类,自信心提高了一大截,而崇拜对象也转变为带领族人改善生活的先人上,

比如,神农氏创造了农业、燧人氏钻木取火、伏羲氏 结绳为网等等,

他们取代了氏族图腾的特殊地位,

被人们加以崇拜。

当然,人们崇拜的是祖先的“灵魂”,

至于人类什么时候有了“灵魂不死”的观念,是不可追寻的了,

但在考古发掘中,山顶洞人对死去的氏族成员已经有了有意识的埋葬,

他们会为死者随葬装饰品,身上及周围会撒上赤铁矿粉,

红色的赤铁矿,一般被认为是象征着“血液”和“生命”,他们这种埋葬方式,

意味着他们看待死亡以及对死后的世界都有了概念,

他们希望通过这种“补血”的方式,让死者在另一个世界里“重生”,

或许,这就是早期的“灵魂不死”概念。

起初先民们对祖先的崇拜,主要表现在丧葬、祭祀等方面,

像直肢葬、屈肢葬、俯身葬、二次葬等等,

姿势上要么像人出生时的样子,要么像人睡觉时的样子,一般认为,这种埋葬方式是为了让死者安心长眠的意思。

还有死者的头向,尤其是氏族集体墓葬中,整齐一致,这可能指向死者该要前往的方向,也可能意味着他们重生的方向。

到了父系时代,又有了相应的仪式,这时候的崇拜已经不单纯了,

祖先崇拜得以加强,从一定程度上来说,

是让死者的权威和影响力得以延续,活人想从中取得利益,达到让祖先的灵魂为活人服务的目的。

后期我们会讲到夏商周祭祀的对象有什么不同。

祖先崇拜,自原始社会起,至今经久不衰,灵魂观念也不断被赋予各种含义。

灵魂,如今被我们称之为“鬼魂”,古往今来,鬼魂的概念也是相当复杂的,

比如“三魂七魄”之类,而且还分出了各种类型的,比如水鬼,

而且鬼也有非凡的能力,迷信的成分相当大,

在春秋时期,墨子还阐释了“鬼”的另一个作用——“神”比较忙,没有闲暇时间时,就由“鬼”来监督世人,

有句俗话叫“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这种鬼神观念流传至今,多少也有些从道德上约束世人的缘故。

在原始社会还有生育崇拜,这里就不细说了。

04迷信和占卜

当灵魂不死的观念产生后,先民们也开始思考丧葬、仪式是否令“祖先”们满意,

他们觉得如果不能好好安葬死者,那么死者就会产生“怨气”,不会去往另一个世界,

而是留在这个世界里为祸作祟。

因此,人们为了“安慰”死者,往往要陪葬死者生前喜爱的物品、生活用品,以及一些贵重的物品,

但他们仍然不知道死者是否满意,于是要举行占卜活动。

其实在很早之前,占卜已经成为人类社会很流行的一种活动了,

无论崇拜自然还是图腾,又或者崇拜祖先、鬼神,这一切让人们感到敬畏的事物,

人们希望通过某种物体和方式,与它们进行“沟通”,

沟通的目的,说白了就是我祭祀于你,你得回报我什么,

回报的方式就是,我向你求助询问某件事吉凶祸福,你就得告诉我结果。

而懂得与“神鬼”沟通的人,便被称为巫,每个朝代叫法不同,这部分人是在整个部落里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伴随着原始崇拜,以及占卜活动,

产生了祭祀。

05祭祀陋习

说起祭祀,不同于现代社会,原始社会的祭祀是十分野蛮的,人殉、人祭的陋习很普遍,夏、商、周也继承了这种野蛮文化。

人祭也称人牲,是指用活人做牺牲,用来祭祀神灵和祖先,

我们从殷商遗址出土的甲骨文片中,可知当时人们不仅用大小牲畜来作祭品,

而且还要以人为祭品,他们认为这才是对鬼神的最大敬意,

由此可见,在夏商之前的原始社会里,这种现象只会更多,

人祭的方法有多种,如俎、伐、沈等。

俎——是指用全人做祭品;

伐——是被砍头的人牲都叫做伐;

沉——是指在祭祀河神时,将人牲沉水的活动,

其他还有诸如火烧、风干等方法,这里不再一一叙述,

甲骨文所见人牲,只是反映了商代后期的部分祭祀情况,实际上应较此更为触目惊心。

原始崇拜,虽然是一种意识形态,但却历史进程中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同时对夏、商、周及其以后的宗教发展,也产生着巨大的影响。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