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云周小四:我的愿望是活到 75 岁,有一天倒在办公桌上|TGO专访
周小四,青云科技容器平台事业部负责人、多云与边缘计算平台资深研发总监,TGO 鲲鹏会学员;
资深云计算专家,北京市朝阳区“凤凰计划”海外高层次人才,美国佛罗里达州国际大学计算机与 MBA 双硕士。曾在 IBM、高德从事软件研发,2014 年加入青云科技,主导了青云多款产品的研发,是 KubeSphere 容器平台、OpenPitrix 多云应用平台创始人、曾任AppCenter 首席架构师。
和往常一样,周小四打开电视让画面和声音放着,他习惯于用这种方式来放空自己的大脑。
“忙”是周小四最近状态的关键词。2017 年被公司(青云科技)从北京总部外派到上海后,他逐渐从产品线转向商业线,成为容器平台商业化的负责人,今年基本上在北京、深圳、上海、成都、武汉几地来回跑,接受采访时他正在成都出差。
他说自己其实是一个习惯于安静思考的人,不喜欢频繁地出差,但工作需要没有办法。他现在精力几乎全都放在工作上,生活空间所剩无几。
「创业公司压力非常大。一是要考虑如何生存下去,二是要实现我们的目标——成为世界一流的 ICT 平台。」
而要做到这些,并不容易。
KubeSphere 是 2018 年开始打造的开源容器平台,前期投入主要在开源社区的品牌建设,今年是 KubeSphere 产品商业化的第一年。2020 年周小四带领研发团队发布了 KubeSphere 3.0 版本,目前正致力于 4.0 的架构升级。
我为什么在青云待了7年
之所以加入青云,与 CEO 黄允松颇有渊源。十一年前,周小四从美国回来进入 IBM(北京)工作,期间认识了黄允松,两人在同一个实验室的不同项目组,黄允松创业之后找到周小四,周小四当时觉得他「很有野心」,便决定加入。
参加工作二十多年,“7 年”是周小四在一家公司就职的最长时间。他在美国和 IBM 分别待了 4 年多,在青云待满 7 年在他意料之外。
周小四中间也受到过各种外界诱惑,被巨头挖、拉他创业,还有人劝周小四专职写书。
周小四都拒绝了。「年轻人跳槽很多时候想的是待遇更高一些,平台更大一些。」
他在意的并不是这些,他想做自己感兴趣的,并能最大化实现价值的事情。
「中国的 IT 软件产品还没有真正走出国门,我想做一款全球知名的软件产品,做一个典范出来,软件产品能解决企业的问题,企业又能辐射到用户,这样作用会成几何倍增长。」
周小四经常和黄允松开玩笑说,他的愿望是「活到 75 岁,然后有一天倒在办公桌上,这是最好的结局。」
可能一个人找到自己热爱的事业后,就不会把工作当做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
周小四在美国留学和工作多年,回国最主要的原因是觉得自己「整天做事没有意义」。在美国这样高度发达的国家,一天上班 4 个小时就将所有事情做完了,剩下时间都是自由的,他不知道自己是为了什么而工作,这样的茫然促使他决定改变。
青云给周小四带来最大的不同是角色转换。他虽然不是青云创始人,却是最早一批加入的员工,以前在其他公司,他觉得自己大多时候只是个员工,不了解公司的发展方向,但在青云,他体会到了创业者的艰辛,在参与打理一家公司,规划的产品影响青云未来的发展。
在青云七年时光,于周小四而言「有甜蜜,更多的是一种艰难和苦涩」。
他印象最深刻的是主导的容器产品 KubeSphere 差点流产,那是他事业上的一个转折点。
KubeSphere 差点流产
刚进入青云时,周小四作为一个技术人员,只专注于技术的完美和架构的优雅。2017 年,中国公有云服务整体市场规模(IaaS/PaaS/SaaS)首次超过 40 亿美金,其中 IaaS 市场再创新高,增速达到 72%,各大厂商市场份额竞争激烈。
周小四思考着让青云突出重围,在新的领域再提高一个层次。在这个过程中,他的思维发生了转变,不仅考虑技术层面,还要研究市场和竞争对手。他花了一年多时间做市场调研,当时容器 K8s、云原生慢慢火起来,他发现托管服务是用户的一个需求,但不是核心需求,用户使用 K8s 的核心痛点是使用复杂度与存储、网络、安全等问题。
他认为青云擅长云计算,必须抓住这个机会。就这样 KubeSphere 诞生了。随后周小四带领团队用了三年时间就将产品做到了同行业世界前列。周小四回忆到,「虽然现在看来这个产品很成功,但当时却差点就错失机会」。
2017 年 7 月,周小四构想了 KubeSphere 后,但 内部并没有达成一致。周小四很沮丧,他认为自己已经看得非常清晰,成功的希望很大。虽然青云公有云也有 K8s 托管服务,但与他想要的不一样,他想做的是分布式操作系统,就像 OpenShift 一样,不依赖青云,可以完全独立。
如果公司不同意,就没办法投钱投人做事。所幸的是过完春节,2018 年 3 月,黄允松给他打了个电话,督促项目启动,周小四立马组建新团队,抽调一拨人,东拼西凑六七个人就开始干了。
对周小四来说,「他需要一个平台放手让他去做事情,青云就是这样一个平台。」
这可能是他在青云坚守 7 年的原因。
KubeSphere 研发团队,周小四坐在右边第二位。
最佩服的人是毛泽东
周小四最佩服的人是毛泽东,在他眼里,毛泽东才是一个真正的创业者。
“农村包围城市”理论对他很有启发。周小四认为,中国共产党在没有攻打城市的能力情况下,选择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这一点特别适合创业公司。
“ KubeSphere 上线之初并没有条件高举高打,像大公司那样投大量财力、人力走上层路线,或在 CNCF 项目里争席位和钻石赞助商,也没有机会拿下大客户,因为那时很多人并不知道青云有容器产品。”
周小四想从“农村包围城市”中找到突破口。中国的中小互联网企业就是他的“农村”,因为这些人乐于试用免费、开源的产品。
「先占领中小企业,再去包围城市(大客户)。」
事实证明这个战术策略是成功的,如今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光大银行也都是 KubeSphere 的标杆客户。
“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也是周小四认为值得借鉴的思想。
「搞技术的人很容易陷入一种误区,觉得自己是最厉害的,其他人我都不相信,也不愿跟他们合作,我就按照我的方式去交付给客户。」
但他却认为,技术人不能这么干,一定要团结所有能团结的人,包括竞争对手。
在这种想法驱使下,KubeSphere 成功和云厂商竞争对手 AWS、Azure、Digital Ocean、华为等达成了合作。
目前 KubeSphere 社区用户达 6 万,2021 年 3 月,青云科技在科创板上市,成为了国内混合云第一股。青云再一次用前瞻性,证明了进入混合云领导力象限的实力。
有着开放思维的周小四,与自带软件产品基因的青云气场相符、一拍即合,相信这样的相遇,实现“世界一流 ICT 平台”的愿景指日可待,未来在更高处相见吧!
周小四: 不同的团队规模大小和人员,其管理模式不同。小规模是放养式的管理,规模大了就需要制定一些规章制度,管理一段时间成熟后,可能又要采取放养和放权了。我 不提倡 996,某些工作性质决定不能采取 996。比如设计师、研发人员等,这类工作性质需要思考问题,需要创造性的,你让他 996,就会失去创造性。研发人员如果在做架构设计、技术选型,也不能让他过于疲劳。等他真正想好所有的东西,再开始写代码是可以适当加班。记得在做 KubeSphere 第一个版本时,我带头和大家一起 996 搞了三四个月,最后发现自己吃不消,年轻人虽然说身体比我强一些,但能强多少呢?我觉得 996 不是个好事情,适当加班是可以的,但我觉得要根据不同人的工作性质,去决定到底是不是要加班。
周小四: 每一种云都有优缺点。和美国拥抱公有云不同,中国特色决定存在很多私有云,最近出现的国资云会进一步削弱国内公有云厂商的份额。私有云最大的好处是控制权和隐私数据安全性能得到保障,国资云的一个优势就是考虑到数据的安全性。公有云的优势是可以无限地弹性伸缩,但私有云的规模做不到那么大,对于互联网应用如抢购、秒杀等,有瞬间大流量需求的客户,就需要很强的弹性伸缩,这种业务合适放到公有云。所以,数据的安全性保障需要私有云来做,弹性伸缩的互联网应用需要公有云去支撑,如此一来,混合云的场景出来了。多云是另外一个概念。多云方式是多个云厂商提供云服务,这么做是因为要避免单一厂商绑定。如果所有业务都在一家云厂商,就会有绑定的风险。国内客户是比较忌讳厂商绑定的。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很多客户就会和多个云厂商合作,未来必然会成为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