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辨证百字心法要诀【一点资讯】
辨证,是中医临床中极关键的一环。上连人体的生理、病理和诊断,下接中药、方剂和内科。对于希望学中医的爱好者来说,掌握了辨证的方法,面对一个具体案例时,心里就可以形成一个相对清晰的印象。面对各种貌似杂乱无章的症状,也就可以找到治疗的切入点。那么,辨证都需要学什么?该怎么学呢?
辨证的主旨,是根据望闻问切,这四种诊法得到的信息,对疾病的位置、性质、原因和预后做出判断。对中医来说,判断病位和病性,是其中最为关键的部分。通过辨证,我们可以判断出患者当前的疾病是虚是实,哪种虚,哪种实;病变的位置是脏是腑,哪一脏,哪一腑。无疾在十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一套,方便初学者理解和掌握的脏腑辨证教学方法,可以通过一百个字,将中医辨证的要领,归纳其中。现在介绍给各位中医爱好者朋友,先看病性。
一 辨病性
疾病的性质,大体可以分为虚实两大类。虚,是正气不足。实,是邪气有余。
正气的不足,主要体现在气血阴阳四个方面,出现气虚、血虚、阴虚、阳虚,这四种基本的虚证。当然这些虚证也可以相兼出现,常见的情况有:气血虚、阳气虚、阴血虚以及阴阳两虚等。
无论从外来,还是从内生,邪气总不外乎寒、热、风、湿,气滞、血瘀、痰饮、食积这8种。同样的,这些实邪也可相兼出现。常见的如:风寒、湿热、痰瘀、气血郁滞等。
中医辨证,首要的任务,就是要辨别出,患者当前的状况,究竟是虚证,还是实证,或者虚实夹杂?虚证,究竟是气虚,血虚还是阳虚?实证,究竟是痰湿,是寒、是热、还是气滞血瘀?下面无疾将上述各种虚证实证中,最常出现的,最具有代表性的症状列在下面,供大家在实践过程中参考来用。
虚证:
气虚:乏力、疲倦、懒言、自汗,脉弱无力。
血虚:失眠(多梦)、目干涩痛、女性月经量少色淡,脉细弱。
阴虚:潮热、盗汗、五心烦热,舌红瘦小、少津液,脉细。
阳虚:畏寒喜暖、四肢清冷、大便溏稀、小便清长、舌淡、多津液、脉沉弱无力。
这些症状,是我们进行临床辨证的基础知识。为了帮助大家尽快的掌握这些知识,无疾特意编写了几句歌诀。希望有意学习中医的朋友可以加以背诵,相信对培养自己识证的能力有些帮助。以下的实证、五脏证,无疾同样采用编歌诀的形式,帮助大家记忆。不再赘述。
歌曰:
气虚无力倦懒言,血虚目涩多梦浅;
阴虚细小热盗汗,阳虚清冷无力寒。
实证:
寒证:形寒肢冷、常年不温、冷痛,舌淡苔白,脉弦紧。
热证:面赤、身热、心烦,舌红苔黄,脉滑数。
痰湿证:肥胖、头重如裹、四肢困重、大便粘腻,舌苔腻。
燥证:口渴咽干、大便干燥、皮肤干燥,舌少津。
风证:震颤、歪斜、走窜。
气滞:胸闷、腹胀、肋下胀满、喜叹气,脉弦。
血瘀:口唇色紫暗,舌有瘀点或瘀斑,舌下静脉青紫粗大。
歌曰:
热红黄数寒清寒,痰湿困重舌便粘;
风动歪斜善走窜,气滞胀满瘀紫暗。
二 辨病位
中医将整个人体看作是一个整体,而这个整体的核心就是五脏。所以人身绝大部分的疾病,最终都可以通过各种途径,与五脏发生联系。如六腑中胃肠的问题,我们常常责之于脾脏;荨麻疹、鼻炎等问题,往往与肺脏有关;腰膝酸软无力是虚在肾;等等。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中医将病位最终归结到五脏,核心的标准是什么。
肺:咳、喘、痰。
心:心悸(心慌)、失眠、心痛。
脾:纳呆(食欲不振)、腹胀、腹痛、腹泻、便秘。
肝:郁郁寡欢、易怒、易紧张、喜叹气、两胁(肋下)胀,脉弦。
肾:腰膝酸软无力、小便异常、性功能方面异常。
歌曰:
肺病不外咳痰喘,心病心悸痛失眠;
脾病消化食欲减,腹胀腹痛大便难;
肝怒脉弦胁胀满,肾病腰膝小便艰。
以上7句98字,把判断病位、病性,最关键的症状,以及舌象、脉象表现,囊括其中。如此,将病性与病位相结合,就可以对患者的情况,有一个比较深入的认识了。
1、表寒证:伤寒恶寒身发热,鼻塞无汗浮紧咳。中分恶风脉浮缓,头项强痛自汗出。
2、表热证:表热热重恶寒轻,微渴有汗咽肿红。咳痰粘稠脉浮数,舌红苔黄银翘灵。
3、里热实证:里热实证高热狂,烦谵口渴喜饮凉。腹痛拒按尿赤少,沉数有力舌苔黄。
4、里寒虚证:里寒虚症腹痛满,呕吐清水气息短。纳少便溏利清谷,舌淡苔白脉沉缓。
5、寒证:寒证面白畏寒冷,蜷卧口淡尿长清。便溏舌淡脉迟弱,阴盛外寒阳虚生。
6、实热证:实热高热面目红,汗出烦渴喜冷冰。登高而歌或谵语,舌绛脉洪和神昏。
7、虚热证:虚热骨蒸五心烦,盗汗乏力悸失眠。头晕眼花腰酸痛,气短咽干痰少粘。颧红无苔脉细数,育阴潜阳治可愈。
8、寒热错杂(上热下寒):上热下寒错杂证,胸中烦热咳痰粘。口舌生疮咽肿痛。腹痛便溏紧相连。
9、上寒下热:上寒胃脘拘急痛,呕吐清水哕逆机急。下热下腹胀闷痛,尿痛色黄尿意频。
10、里寒表热:里寒素有浮肿病,畏寒便溏四肢凉。复感表热渴咽痛,发热解表当助阳。
11、里热表寒:里热表寒素有热,烦躁便秘渴咽干。复感寒邪身躯痛,继而发热恶风寒。
12、真热假寒:真热假寒阳不伸,面色苍白手足冰。恶热烦渴喜冷饮,舌绛苔黄神不清。
13、真寒假热:身寒假热阳气虚,舌淡尿清便溏稀。真热口渴脉虚大,甘温除热好时机。
14、虚证:虚症形瘦无精神,心悸气短汗淋淋。阴虚可见五心热,阳虚面白肢不温。舌光无苔脉细弱,大便溏泻小便频。
15、实证:实证气郁精神狂,胁脘腹胀痰浊黄。便难里急尿涩痛,舌红苔厚脉弦长。
16、上实下虚:上实喘嗽壅胜痰,胸脘腹胀卧则难。下虚浮肿吸气少,形寒肢冷腰膝酸。
17、上虚下实:上虚心肺不足证,下实大肠湿热凝。心悸怔中气息短,里急后重脓血行。
里实表虚风热壅,郁在三焦表里中。腹满据按二便闭,发热汗出痛恶风。
18、里虚表实:里虚表实食欲减,便溏食后腹胀满。恶寒发热头身痛,素体阳虚又外感。
19、真实假虚:内有真实外假虚,体瘦神疲冷身肢。里急后重或症癖,大实赢状补益疾。
20、真虚假实:真虚假实腹胀满,痛喜揉按而和缓。舌质胖嫩虚弦脉,反泻含冤重危险。
21、阴阳
阴证面白冷四肢,神疲乏力语声低。
尿清便溏口不渴,舌淡苔白脉沉迟。
阳证神旺语声粗,面目红赤呼吸粗。
高热尿黄大便秘,舌红苔黄脉洪浮。
阴虚内热颧唇红,盗汗少寐梦遗精。
五心烦热脉细数,舌红无苔卧不宁。
阳虚外寒面唇白,自汗欲寐虚弱脉。
身倦畏寒尿频数,阳痿带稀体无泽。
失血脱水成之阴,口干喜冷汗多粘。
舌红干燥脉虚数,面色潮红畏热烦。
亡阳病变阳虚脱,手足厥冷汗出多。
脉微欲绝舌淡润,渴喜热饮息微弱。
22、气虚:气虚五脏功能弱,呼吸气促语低微。身疲肢倦食纳少,心悸筋缓目发黑。头晕眼花腰酸痛,自汗脱肛内脏重。
23、气滞证:气滞主证胀闷痛,胀疼发作时重轻,窜痛嗳气矢气减,兼证五脏各有型。脘闷纳呆胁胀满,咳喘胸憋腰脊痛。
24、气逆:气逆病本肺胃肝,咳嗽喘息肺逆先。呕恶嗳气呃逆胃,肿逆昏厥头晕眩。
25、血虚证:面唇舌甲无光华,心悸失眠手足麻,经少衍期脉虚细,头眩乏力眼昏花。
26、血热证:身热夜甚烦不眠,目红鼻衄发疹斑。舌质红绛脉细数,月经先期崩漏连。
27、血瘀:肿胀刺痛有定点,日轻夜重面色暗。口唇舌质青紫暗,舌边尖部瘀点斑。口干嗽水不欲咽,肢体麻木或痉挛。脉沉细涩为要点,部位不同随政见。
28、气滞血淤:气滞血淤肝郁成,太息易怒胁胀痛。月经不调胁痞块,舌紫脉虚诊可凭。
29、气血两虚:气血两虚头晕眩,少气乏力懒语言。面白色淡脉细弱,自汗心悸兼失眠。
30、气虚失血:气虚失血属内伤,倦怠少气面萎黄。肌衄便血成崩漏,舌淡脉弱归脾汤。
干祖望教授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从教第一个学生起,就取用了自己摸索出来的“逐项分析,综合取舍”法来教会他们去辨证,这样则言之有物,摸得到,看得着,也易使初学者付诸实践操作,而且易教、易懂,易学,方便准确,误差很小。
具体方法如下:
(1)先在脑子里拟订一份表格,如表1所示。
(2)把在五诊(望闻问切查)中得到的信息,逐项填入“症状”一格里。
(3)选择(特别强调“选择”两字)适合的各种理论根据来源,包括《内经》各家学说、常规定律以及个人的心得见解,也逐项填入表内“理论根据”一格里。
为什么一定要强调“选择”?因为同样一个症状,可以由不同性质的“证”来造成的。
例如同为腹痛,《素问·举痛论》中谓“寒客于小肠,故后泄腹痛矣”,而《素问·六气正纪大论》则称“火郁之发,民病腹中暴痛”。
再举一个脓肿的例子,《灵枢》在同一篇“痈疽”中,既谓“寒气客于经络之中,则血泣……故痈肿”,但同时又说“大热不止,热胜则肉腐,肉腐则为脓”。
两个截然不同的寒和热,同样可以适用于同一个疾病或同一个症状,当然,“证”是不同的。
就拿上面脓肿感染来说,凡是冷性脓肿(阴疽),自然有它冷性之证,那么应该选择前一句。
一般感染如疖肿﹑痈(阳痈),当然也有它热性之证,就选择后面一句了。
这就是要选择以及为什么要选择。
(4)对每一个症状,根据“理论根据”来分析,将得到的初步结论就填写在“印象”项中。
(5)然后把全部的印象汇集起来,再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方法来突出主证。
(6)许多印象,不可能趋于一致,也有自相矛盾的,那么再来一“取本舍末”的手段来取其“本”而舍去其“假象”。古人的“舍脉从证”和“舍证从脉”,就是这个手段。
(7)最后,作出判断,是什么“证”。填表方式如表2~7所示。
在这里有两点要加以说明。
其一,这里的“表格”“逻辑”“填写”等,是在脑子里想的,古人称为腹稿。
其二,理论根据,不一定真正去找出典。可以取用常规的、常用的及自己的心得体会就够了。不必一定要找到经典出处。
“六经为纲,阴阳为本,主辨方证,经方活用”。临证主以《伤寒论》六经为纲,方证思辨,活用经方,不论是外感病证,还是内伤杂病,以及急、慢性疑难病证和重症,法依《伤寒杂病论》,药遵《神农本草经》,善抓主证,首选经方,所治病证皆圆机活法应用经方原方或合方,方证对应,不仅见效快,而且疗效好。
要想达到辨证准确的目的,就要学好《伤寒论》的六经辨证之法,辨方证,抓主证,活用经方,方证对应,遣方用药要精当,重在解决主要矛盾。经方用药的特点就是方药精当,出神入化,效如桴鼓。经方方证的作用靶点很明确,如果辨准了,确能出手的。
病案分析
喘证(重度慢性持续期的支气管哮喘):李某某,女,反复发作喘息、气短伴胸胁部满闷不适伴咳嗽、咳痰1年余,2010-02-21初诊。
患者素体虚弱,且属于过敏性体质,怕寒冷,易感冒。1年前因感冒治之失当而出现喘息气短,咳嗽咳痰,此后即反复发作,常年如此,走约50米就喘息、胸闷难耐,干轻微家务都很困难,且感冒频繁,每次感冒即加重病情,曾于2009年9月22日在某大学附属医院住院半月,出院后病情如故,平日里靠吸入舒利迭喷雾剂(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缓解病情,来诊时神疲乏力,嗜卧欲寐,喘息、气短、胸胁满闷,咳嗽频发,咳出黄白相兼粘液痰,量较多,不时干呕,畏冷,口苦,咽干,口渴不欲饮,无汗,纳可,二便调,唇暗,舌淡暗嫩,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苔白腻中微罩黄滑,脉沉弦数。胸部CT示:1.肺气肿征象。2.双下肺感染。
六经方证辨析:咳嗽,咳痰,畏冷,无汗,口渴欲饮热水,唇暗,舌淡暗嫩,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苔腻滑,脉数为太阳伤寒表实兼挟痰饮。
胸胁满闷,口苦,咽干,干呕,脉弦为少阳病。神疲乏力,嗜卧欲寐,脉沉为少阴里寒饮重。
四诊合参,辨证为太阳、少阳、少阴合病兼挟痰饮,治宜解表平喘,调达枢机,温化痰饮。方拟小青龙汤、小柴胡汤、四逆汤合方加味:柴胡45g,炮附子(先煎1h)、法半夏、茯苓、生姜各30g,党参、炙甘草、麻黄、桂枝、干姜、白芍、五味子、细辛各18g,红枣12枚(掰开)。7剂,日1剂水煎分3次服。
二诊:诉胸闷气短、咳嗽、咳痰明显减轻,走路有力了,舒利选喷雾剂药前每天要喷2次,现在2天喷一次,口苦,咽干,干呕消失,仍有喘息,咳嗽、咳痰、痰量已经减少,唇暗,舌淡暗嫩,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苔腻滑,脉细,少阳证罢,仍有太阳、少阴寒饮兼瘀,方拟四逆汤、小青龙汤、桂枝茯苓丸化裁:炮附子(先煎1h)、法半夏、茯苓各30g,党参、炙甘草、麻黄、桂枝、干姜、白芍、五味子、细辛、丹皮、桃仁各20g。7剂,日1剂水煎分3次服。
三诊:精神转佳,走2、3里地也不喘息了,可正常干家务,又在上方基础上据证加减服药35剂,诸症悉除,这期间,因为久病少阴虚寒较甚,炮附子量用至60g。
体会:对于顽固的咳嗽、咳痰喘息患者,往往久病虚寒较甚,又加之病久瘀血、痰饮积伏于体内,乃本虚标实之证,一遇外感或七情理化等因素即引起发病。该案患者素体虚弱,病久损及少阴元阳,根本不固则气失摄纳,逆气上奔而为喘。诊时又有外感表证未解,邪犯少阳。经气不利而胸胁满闷,少阳热郁上扰则口苦咽干。标实乃久病痰饮瘀血互阻,既有外邪内饮,又有瘀血在里,瘀血潜伏于体内,一旦遇外感等诱使瘀血与痰饮相互搏结,阻塞上焦致使肺气上逆而发为哮喘。
一诊治则主要是温经扶阳,和解少阳,兼以化痰蠲饮,故方以小青龙汤辛温散寒,化痰涤饮而疗咳喘、咳痰。合以小柴胡汤寒温并用,升降协调,疏利三焦而畅达气机使邪去病解。合以四逆汤非常重要,一是在于振奋少阴根本之阳以助纳气归元,二是温中化饮以助痰消咳止。
二诊少阳已罢,病久瘀血、痰饮互结,化瘀亦为愈病的重要方面,故桂枝茯苓丸方祛瘀活血,渗湿化痰,以加强治疗痰饮气逆,咳嗽气喘之证。
一般来说,哮喘经久不愈者,多有瘀血为患,所以加用桂枝茯苓丸方,疗效颇佳,胡希恕教授最善于应用该方治疗各种瘀血为患,认为,哮喘的主因为痰饮瘀血,即所谓宿根,诱因是外感物理化学七情等因素,常常以该方相合治疗哮喘,往往应手取效。有是证则用是方,方证对应,这个比较顽固棘手的病纯服中药治愈,患者对中医的疗效非常赞叹。
所谓经方
《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的经方,是历代济世救人的秘方、良方、高效方,要想当一个好中医,要想实实在在地为病人解除痛苦,非掌握和会用经方不可,清代医家陈修园有一句名言:“儒者不能舍圣贤之书而求道,医者岂能外仲景之书以治疗?”。确实,儒家修身、处世、齐家治国,言必称孔孟,行则遵《论语》,我们中医治病舍弃了医圣张仲景《伤寒》经方,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疗效会打折扣。
中医界所指的“经方”,主要是指《伤寒论》《金匮要略》上所载的方子,即《伤寒论》的113方和《金匮要略》的262方,张仲景历经临证实践,“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既保留了一部分佚失古籍如《伊尹汤液经法》中的经验方之精华,也创制了一部分疗效确凿的名方,《伤寒杂病论》被后世医家称之为“方书之祖”,是当之无愧的,其中的经方,法度谨严,药少而精,出神入化,疗效肯定,可重复性强而被历代医家公认为最能体现中医药学价值的精华,因此,学好、用好经方,是提高中医临床水平的关键。
清代医家俞根初曾说,《伤寒论》是“以六经钤百病”,《伤寒》经方不仅可辨治外感,更重要的是可以超出伤寒的范围,以病机而统百病,一切杂病皆可辨治。应用经方的要点实际上就是以病机统病,不拘病名,见病知源,方证对应。也就是说,应用经方辨治,可不考虑西医病名或中医病名,一切以三阴三阳六经为纲,这种六经辨治之法,能使我们洞悉病源,统病机而执万病之牛耳,析证侯以明病机,有是证则用是方,有是症则加是药,病变治亦变,证变方亦变,精辨方证,活用经方,不论急、慢性病证以及危重难症,皆可收到显著疗效。笔者临证经方的使用率是100%,不仅见效快,而且疗效好。
关于辨方证
方证就是经方的适应证。辨方证就是辨六经之病证而准确地选用某方的指征和证据,活用经方的首要条件就是要会辨方证,可以说方证就是药物作用的靶点,临床疗效的关键在于方证是否对应。
经方大师胡希恕教授有句名言:“方证是六经八纲辨证的继续,亦即辨证的尖端”,并特别强调:“中医治病有无疗效,其主要关键就在于方证辨得是否准确”,这充分说明了用《伤寒》经方治病辨方证的重要性。在辨方证上,胡老的研究最为透彻,其通过长期的临床实践,逐渐体会到不论是脏腑、经络、八纲辨证,还是六经辨证,最终都要落实在方证上,开创性地提出了辨证论治的具体实施方法:辨六经—析八纲—再辨方证,简要来说就是首辨病位,再辨病性,最终再辨方证,这种辨方证的方法是在八纲辨证基础上的进一步深化和细化,也就是说,《伤寒论》虽然有辨六经的方法,但具体辨别出不同的方证,才是其中最根本的辨证方法,才是真正掌握住了经方活用的精髓,所以说,辨方证而论治是一种由博返约、大道至简的辨治方法,也是一个十分严谨的,有科学性、规范性,可重复性很强的中医学术。
张仲景是最早提出方证相应的观点的,《伤寒论》第317条少阴病通脉四逆汤证条文中说的“病皆与方相应者,乃服之”,就已经直接点出了“方证相应”的主旨,那就是所辨病证与某方相符合,就是某方的应用指征,就可以服用某方。
后世不少医家在学习应用《伤寒杂病论》时,对于经方辨治的方证相应多有体悟,如清代医家陈修园临证就特别重视病证与方药相应,如其在《长沙方歌括》中指出:“大抵入手工夫,……有此病必用此方,用此方必用此药,其义精,其法严,毫厘千里之判,无一不了然于心,而后从心变化而不穷”,说明其对经方方证相应的理解是非常深刻的。
当代经方大家冯世纶教授、黄煌教授等各位老师学术思想的精髓也是辨方证,并且造诣很深,救治了不少的疑难重症,信誉很高。
俗话说,不读张仲景,辨证无要领;不读《伤寒论》,下手没分寸;不读《本草经》,用药总不应。我在长期的临证实践中总结了活用经方的要诀:明辨六经,顾及兼证,重视两本,方证对应,据机合方,药参神农。
明辨六经:辨方证首先要明辨六经,太阳病——表阳证,阳明病——里阳证,少阳病——半表半里阳证;少阴病——表阴证,太阴病——里阴证,厥阴病——半表半里阴证。临床辨证时,遇见一个病,不论其多么错综复杂,首先要明辨六经阴阳属性,辨清属于六经中哪一经的病证,或哪几经合病、并病,确定病位,即确定病变现阶段证候所在的位置,如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在表、在里、或在半表半里。然后分辨病性(病证的性质),即区分基本病性:阴阳盛衰所表现的寒、热、虚、实病性为主。
顾及兼证:而人之病症是复杂多变的,辨六经,辨方证,还要注意顾及病证所挟杂的兼症。在病变过程中,水、湿、痰、饮、郁、瘀、积、痞这八个兼证是非常普遍的,既是发病因素,又是病理产物。然后据证选方用药,治疗主证的同时,顾及兼症,通盘考虑,全面调治。
重视两本:经方辨治,还要重视正气,一部《伤寒论》全书共12卷,22篇,397法,扶正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伤寒论》主旨就是扶阳气、存津液、保胃气,扶正亦是这三大法。扶正重在两本:先天之本元阳和后天之本中阳(胃气),活用经方时重视扶元阳(先天之本),保胃气(后天之本)是至关重要的。
据机合方:临床所见病症复杂,合病、并病较多,故使用合方的机会也较多。经方不加减,固守一方而无变化,是不对的,根据病机变化而加减活用,才能有效。中医治病有无疗效就是看方证是否对应,辨证是否准确,加减是否得当。
药参神农:用经方必须学习《神农本草经》,经方加减,应当在《本经》药理上加减,效果才好。《本经》是秦汉时期众多医家总结、搜集、整理当时药学经验的专著。《伤寒杂病论》与《本经》的成书年代基本相同,《伤寒杂病论》中所用药物的绝大多数是本于《本经》的,《本经》中记述的药物分类、四气五味及君臣佐使的配伍原则,是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组方用药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