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中秋节,一个自带 BGM 的传统节日
@bilibil-金色天空';
原曲:十五的月亮-董文华
视频画面:不能说的秘密-周杰伦
又是一年中秋节,
又听熟悉的BGM响起……
十五的月亮 音乐: 董文华
“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
据史籍记载,古代帝王祭月的节期为农历八月十五,时日恰逢三秋之半,故名“中秋节”。
海上生明月,
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
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
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
还寝梦佳期。
中秋节是传统大节,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
哪怕到了现在,中秋节依旧是节味最浓的传统节日之一。
在保留众多古俗的潮汕地区,对中秋节的重视不亚于春节。
月饼、糕点、茶叶、柚、杨桃、香蕉、梨、石榴、油柑、菠萝、林檎、芋头等琳琅满目的时鲜果品;流光溢彩争奇斗艳的各式手工祭品:用金色银纸折叠而成的各式元宝,用食物雕刻、堆砌而成的各式“采青”,用带枝叶的油柑扎成的孔雀,用小茶包或豆条堆砌而成的茶塔等等应节食品,在赏月的桌子上,代代相传。
每张祭桌都有自己的特色 , 各家主妇的巧思与创意一起陈列于月光下,有一比高下,让众人评判之意,因此,也称“赛桌”。
清顺治《潮州府志》云:“中秋玩月儿童燃塔为乐。”
清光绪《潮阳县志》曰:“(中秋)儿童则聚瓦片结小塔燃之。”
潮汕过中秋,烧塔是不可或缺的仪式之一。
火塔多用瓦片、砖头砌于旷野之地,大小不拘,小的高仅数尺,大的可达数丈。塔中央插一根粗木条为塔心,下留“灶口”,中间用柴草填实,有的还设有喷油装置。火塔点燃之后,烈火从砖瓦的缝隙窜出,直冲上天。
这时,将松香、食盐、硫磺和鞭炮丢进火里,伴随着噼啪、噼啪巨响,烈火喷发而出,极为壮观。据老者言,过去炮台还有烧竹塔之俗,塔高数丈,燃烧时全塔通红,光照数里,骇人心目。
在众多贡品中,月糕是相当重要的角色。
月糕用糯米、白砂糖、猪油和芝麻等原料制作而成,形如满月,色泽洁白,晶莹透亮,清香嫩滑,甜而不腻,再是应节不过。
中秋时节,也是潮汕著名特产——揭东玉湖东寮槟榔芋的成熟季节。“东寮芋”以肉质结构细密、味美香酥可口而饮誉中外,久负盛名。
中秋食芋头,寓意辟邪消灾,并有表示不信邪之意。清乾隆《潮州府志》曰:“中秋玩月,剥芋头食之,谓之剥鬼皮”。剥鬼而食之,大有钟馗驱鬼的气概。
潮式月饼又称朥饼,是潮汕地区汉族糕类名点,属酥皮类饼食。
常见的潮式月饼的主要特点是皮酥馅细,油不肥舌,甜不腻口,其按内馅种类可分绿豆、乌豆、水晶、紫芋等种类。
老字号的潮汕朥饼有意溪大朥饼、贵屿朥饼和苏南朥饼等品种。
潮汕的许多老式糖饼铺,都有制作朥饼。
在潮汕人的心目中,
潮式月饼——朥饼的地位是无法替代的。
以前物资紧缺,朥饼的最大作用是填饱肚子。因为用料便宜,大部分家庭都负担得起,于是,朥饼便成为那个时候人们解除饥饿最好的食物。
对于潮汕人来说,
朥饼是一种特殊情结的体现。
尽管人类登上月球已半个世纪,人们也早知月球不过是绕地球旋转的死寂卫星而已,但潮人依然对其寄托无穷的愿望。
中秋佳节代表着团圆,那一轮明月和祭月仪式,在某程度上,凝聚了潮汕人对于团圆的渴望和企盼,更代表着一个潮汕人对家乡的热爱与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