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古代的一夫一妻多妾制度

看过《鹿鼎记》的朋友都知道韦小宝有七个老婆,韦小宝虽然“浑”,但是他聪明机智,凭借自己的聪明硬是赚了七个老婆,而且这七个人最后都心甘情愿的服侍他。我们广大朋友们可能就羡慕韦小宝了,如果自己有七个老婆那该多好。那么我国古代的妻妾制度是怎样的呢?借着韦小宝这件事我就跟大家一起共享一下我国古代的妻妾制度。

韦小宝和他的七个老婆

今天的社会,一个适龄男子只能娶一个老婆,其实在我国古代一个男子也只能娶一个老婆,这个老婆就叫做妻也就是正房,如果这个男子还有其他的女子,那么其他的这些个女子只能是妾,这种其实就叫一夫一妻多妾制。众所周知,努尔哈赤一生有16位妻妾,先后有四位大妃即妻(分别是元妃佟佳氏、衮代、孟古哲哲和阿巴亥)。我们熟知的商纣王之所以能够成为商朝最后一位王正是由于纣王出生的时候他的母亲已经是王后,即老王的妻子,在那个子以母贵的社会,纣王理所应当的越过两个哥哥(尽管是一母所生的,但是他两个哥哥在出生的时候他们的母亲还不是王后)成为王。那么我国古代的这种夫妻制度起源于何时,又有怎样的渊源以及妻妾制度造成的影响。

努尔哈赤元妃佟佳氏

中国的妻妾制度作为一种有大量史实确切记载的婚姻制度,最早开始于春秋时期。那时候叫滕妾制度,滕和妾是嫡妻之外的庶妻的统称。滕的本义是“送”,后来引申为送嫁、随嫁及随嫁的人。妾最早是在古代可供买卖的女奴和罪人妻女的一种称呼,妾的本义是“接”,后来引申为以卑贱身份被丈夫接见的庶妻或非正妻。其实妻和妾还有一个非常明显的差别即妻是明媒正娶来的,妾是非明媒正娶的,还有一种叫做“奔”就是我们常说的“私奔”即男女结合不经正式聘娶婚姻仪式者。史上最著名的私奔恐怕就属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私奔了。作为男子非正式的妻子,妾在古代也有很多其他的称谓,如:小妾、小夫人、如夫人、偏房、偏室、姨娘。姨太太等。

卓文君与司马相如

春秋时期的滕妾制度主要表现为侄娣制度即姊妹姑侄同嫁一人,不过那时候有较为严格的礼法规定,即诸侯之间的来滕的必须是同姓诸侯才合乎礼法,若是异性则非礼;娣与正妻虽是姊妹关系但是如果不是一母所生也需要严格区分嫡庶之别。历史上姑侄或姊妹同嫁一人的例子有很多,如清朝皇太极后宫中的正宫皇后哲哲(姑姑)和永福宫庄妃大玉儿(孝庄,侄女)就是姑侄关系。大名鼎鼎的康熙皇帝后宫竟然有四对姐妹花分别是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与平妃(领侍卫内大臣噶布喇之女)、孝懿仁皇后佟佳氏和她的妹妹悫惠(佟国维的女儿)、孝昭仁皇后钮钴禄氏和温僖贵妃(遏必隆的女儿)、宜妃郭络罗氏和贵人郭络罗氏。

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

秦朝以后,皇帝后宫的妻妾们也各自有了品级。如唐朝时期,后宫设皇后一人,皇后之下有贵妃。淑妃、德妃、贤妃各一人,为夫人,正一品;昭仪、昭容、昭媛、修仪、修容、修媛、充仪、充容各一人,为九嫔,正二品;婕妤九人,正三品;美人九人,正四品;才人九人,正五品;宝林二十七人,正六品;御女二十七人,正七品,采女二十七人,正八品。历朝历代后宫的人数也各有不同,据说历史上后宫人数最多的是晋武帝司马炎了,司马炎的后宫本来就有5000多人,在灭掉吴国后又把孙皓的后宫5000多人照单全收,加起来得有10000多人了。“驾羊车游幸”说的就是司马炎宠幸后宫选妃的故事。然而皇帝只有一个,妻妾却成群,皇帝不可能每一个都宠幸,因此这就会导致很多青春少女深居宫闱,一辈子得不到宠幸。残酷的后宫制度使很多后宫女子丧失了过正常女人生活的自由和权利,也扼杀了很多年轻美丽女子的青春。

德妃

除皇帝外,一般的士大夫、官僚、商人、地主乃至庶民都可以纳滕纳妾,而且的来源主要是通过贫家女子的买卖而获得。礼法上规定身份地位等级不同的人,可以纳的妾也不相同。一般是地位越高的人纳的妾就越多。先秦时期有“诸侯一娶九女”,“卿大夫一妻二妾”、“士一妻一妾”的说法。

陈圆圆

这种一夫一妻多妾制度虽然满足了帝王、富豪、士大夫、地主等人的私欲,但是在社会上必然会导致男女婚配比例的失调,导致一部分人失去正常的家庭生活和性爱生活。诚如《韩非子·外储说右下》中描述的“宫中有怨女,则民无妻”。这种一夫一妻多妾制形成的严格的嫡庶之别在家族内部和皇权下也会产生深刻的影响。也正是如此,李世民的皇位只能优先从三个嫡生的儿子里面选结果长子李承乾造反被废、四子李泰争储失败,皇位顺延成九子李治的了,就连李世民一直认为像自己的蜀王李恪也得靠边站。朱元璋制定严格的嫡长子继承制度,大力培养皇太子朱标,结果朱标还英年早逝,皇位成了朱棣的了;康熙两度废黜嫡长子胤礽的太子之位,形成了康熙晚年的九王夺嫡事件。

李师师

所以说我国古代的这种一夫一妻多妾制度及其所衍生出来的嫡庶之别对我国古代的社会产生着深刻的影响。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