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策略II 兴之所起,诵之入心
兴之所起,诵之入心
——浅论小学生朗读兴趣的培养
北京亦庄实验小学 马澜兮
说起书声琅琅,我们头脑中想到的画面是什么样?朝阳初升,一间教室,学生手捧书本,投入地朗读着,清朗而响亮……这本应是再正常不过的场景,但现实未必如此。系统化、自主化的朗读学习并未出现。
一、现状及问题
基于前期关于E时代下培养小学生朗读能力策略的课题研究,发现在实际朗读教学中存在以下现象:
(一)学生习惯欠缺
学生没有晨起而诵的意识,特别是有些班级学生来得早,你会看到他们在廊道里躲藏游戏,却鲜少见到放下书包,坐在座位上静心读书的身影;学生的朗读词不成句、句不成段、磕磕绊绊,声音毫无起伏、了无生气。课堂朗读中有些学生对文本内容理解得还不够深入,简单模仿范读中的语音语调,缺少自己的主观感受。长此以往,学生无法形成良好的朗读习惯。
(二)教师重视不够
一线教师普遍把朗读看作是课堂教学的一个过渡环节,缺少系统研究,教学方法和评价手段单一;平时忙于日常教育教学工作,对学生朗读的过程性材料收集和数据分析,鲜有时间和精力去处理;自身朗读水平有限,缺乏专业的朗读培训及实操,不能够给于学生有效指导。长此以往,学生愈发对朗读失去兴趣,难以获得提升。
朗读是多感官共同作用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语感、积累语言素材,获得情感体验的重要途径,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其语言综合能力。如何做才能让学生爱上朗读、形成习惯、提升能力,从而获得长久的受益?
二、朗读兴趣的培养
朗读是一门艺术,是读者与文本沟通的桥梁,是对文本的理解与再创造。但朗读又是一件高难度的事情,相比于默读遇到不会的字,可以跳过去不影响对内容的了解,而朗读却需要注意字正腔圆、富有韵律、适当停顿、声情并茂等要求。这就需要我们研究行之有效的策略,让学生摒除畏难心理、尝试朗读、掌握方法、长期坚持、形成习惯,进而爱上朗读。本文拟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一)内容的选择
好奇是动机的原动力,动机诱发行动,关注学情,激发兴趣。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绘本因其图画精美,富有内涵,激发学生想象与创造;语言句式结构清晰、明快,便于学生理解。相比一般纯文本更能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从中获得乐趣。儿童小说因文本贴近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与其生活相关联,自然能引起他们的兴趣。诗词歌谣因句式短小精悍、节奏韵律感较强、易于记忆,对认知能力尚浅的小学生来说,诵读起来更加朗朗上口,也是朗读的好材料。
教学中建议先由老师带头朗读,一方面起到示范的作用,另一方面是符合孩子爱听故事的天性。每个人能在同时间内“听”完一本书,避免有些孩子因为自身识字量少,阅读能力薄弱等因素导致半途而废。读的过程中注意声调的变换(语速的快慢、高低音的运用、声音的轻柔与响亮、善用停顿)一开头就要扣人心弦,吸引听众的注意,让他们舍不得离开。
(二)环境的营造
给孩子一个安全、舒适的环境,研究表明当人们对周围环境感到安全时,能更好地投入做事,更快地进入状态。我们可以利用班级晨诵、午读时间,或小组结伴朗读或教师示范朗读。组内、班群之间分享朗读、交流、互评。同时在朗读过程中营造仪式感,让孩子觉得每一次的朗读都如同一场盛宴。比如,我们在诵读古诗文时可以为孩子准备一些有时代感的小道具,帽子、折扇、杯盏、毛笔等等皆可让他们有身临其境之感。我们有责任帮助他们参与其中,帮助他们成为一名合格的朗读者和听众。用声音传递文字,用积极的反馈表达感受,让学生体验朗读,感受朗读的魅力。实现人人会朗读,人人爱朗读,兴之所起,诵之入心......
——(详见《小学语文教学》人物版2020年第11期“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