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覃怀及对覃氏祖源的几点再认识—— 覃凌波

如您手中有覃氏相关的资料,敬请提供给我们,这些将是我们追根溯源的重要依据。

声明:图文如有侵权,敬请告知删除!

探访覃怀及对覃氏祖源的几点再认识
覃凌波
今年国庆假期,为考察覃氏祖源,我们一行4人去了一趟河南覃怀地。
转眼,回到石门已一个月了,我一直在犹豫,要不要向大家讲讲我的所见所思,比如此行有什么实际意义?想了想,觉得还是有必要跟大家交流交流,谈点收获,谈点认识。
对于覃氏起源于覃怀,一些前辈贤达经过研究考证,已下定论。对此说,有人质疑。这不足为怪,几千年前的事,谁也无法还原,若无有力证据,何以叫人信服?其实,我也是存疑者之一。
还是先从行程谈起。
能成此行,缘起于第六届中华家谱展评大会适时在郑州召开。
约在9月中旬,《中华覃氏志》主编之一覃修斌邀约我参加10月4号、5号在郑州举行的第六届中华家谱展评大会,对此我兴趣不大,家谱各有所写、各有所长,但编纂形式终归大同小异。修斌主编又说,家谱展评大会既在郑州举行,覃氏祖源地覃怀就在这一带,我们可以顺便寻根。这倒抓住了我内心深处的那根神经,决定参与,实地考察。
于是,发起者覃修斌(家住湖北赤壁),同行者覃晓明(家在广西桂林)、覃振芳(老家河南浚县,在郑州工作),加上我(家居湖南石门县),天南地北、有心于此的4个人,一拍即合,就有了这次探访覃怀之旅。
经费怎么办?自费,除此别无它法。
10月3号,我们各从居住地出发,或高铁,或普客火车,先后到达郑州五月时尚酒店。我最晚,4号凌晨两点多到达郑州,打的赶到酒店已是凌晨三点多。酒店客满,我只好在前台大厅沙发上坐等天亮,修斌主编从他所住房间拿来一床棉被让我御寒。在酒店坐等天亮,我这还是头一遭,也不着恼,反觉有味,算体验了一把吧。
10月4号、5号举行的第六届中华家谱展评大会给了我们惊喜,《中华覃氏志》从参展的2196部家谱中脱颖而出,荣获“最佳内容一等奖”。这是全国首部以志书体例修撰的家谱,开了由“修谱”到“修志”的先河,也算是个创新吧。这是我们覃家人的骄傲,实乃可庆可贺!
这里特别要提一下的,是修斌主编一人私款交付了我们4个人的会务费共计2000元。
这次参会,除了获奖,自然还有其它收获:一是开阔了眼界,二是学到了知识,三是找到了差距,四是激励了我们为挖掘、弘扬民族文化、乡土文化、姓氏文化奉献余热的信心和力量。
我们4人在中华家谱馆前
我们4人在第六届中华家谱展评大会会场
会后,我们就开始实施“探访覃怀”计划。
覃修斌主编动用他的人脉资源,对所去各处做了安排,行程中,他和覃振芳2人掏腰包承担了大家几天来的住宿费和饭费。
全部行程都是覃振芳开着他的私家车,无偿地载着我们东奔西跑。
所谓覃怀,其区域大致为明清时期的怀庆府辖地,包括今河南省焦作市行政区(今焦作市辖孟州、修武、武陟、沁阳、温县共5市县)、独立建制的河南省济源市(省辖市)、隶属于河南省新乡市的原阳县;其中心区域是今焦作市所属的武陟县、沁阳市(县级市)、温县。也就是说,在地理上,覃怀主体分布区主要在太行山以南、王屋山以东和黄河北岸的夹角之内(相对应的黄河南岸是郑州市区、洛阳市区等)。这一带,夏为冀州所辖,称覃怀地,曾为夏首邑(战国时魏国史书今本《竹书纪年》云:“少康归于夏邑,十八年迁于原”。又据古本《竹书纪年》载:“帝杼居原”“自原迁于老丘”。据考古结果,夏首邑“原城”在今河南济源市城西北约2公里的庙街村);商属京畿地(京畿地:都城周围由王室直接统辖的行政区域),商王祖乙曾迁都于邢丘(今温县北平皋村);西周分属雍、邘、温、鄘、邢、卫、原、单等若干诸侯小国,东周春秋时为郑地、晋地,战国时分属魏、卫、韩、秦等国;秦属三川郡;从汉至唐均属河内郡;唐后期、五代、北宋置怀州;金分属怀州、孟州、郑州、开封府;元属怀庆路、孟州、汴梁路;明清置怀庆府。所以,覃怀,不仅具有夏商以来的历史意义,也属同一地理区域。
从5号下午到7号,两天半时间,我们跑了两市(开封市、焦作市)三县(沁阳市、武陟县、温县),时间非常紧凑。我们也非常节俭,除了早餐或油条,或馒头,其余各餐都是一人一碗面条。

邢国都城、商朝时都城遗址,都在北平皋村

具体行程是:
10月5日下午,考察开封市示范区杏花营农场班村方志文化产业园(馆)。该馆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备,全国各地送来的方志图书,放满七、八间大屋,堆积如山,几乎可以顶着天花板。但该馆还在筹办之中,方志书籍没有清理上架,无法查阅。遗憾中我们连夜回到郑州,夜宿郑州。
10月6日上午,考察沁阳市义庄遗址。我们先到该遗址的发现者、沁阳市考古专家邓世礼先生家中,把邓老师接请到了现场。邓老师今已81岁。他介绍说,该遗址目前没有正式挖掘,但在初步的考古中,这里发现了夏文化的标志物——大口尊(一种开口较大的陶坛),还有夏代陶器、蚌器(用蚌壳制作的蚌镰、蚌刀之类的生产工具)等,学术界已肯定该遗址为夏文化遗存(对应龙山文化),并认定这里是大禹治水时的伯益所居之地。1987年1月7日,沁阳市公布该遗址为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
沁阳义庄遗址标示牌
我们一行4人在沁阳市义庄遗址
地名传承着历史文化,义庄本名“益庄”,约在唐宋时,河内县(今沁阳)贤明人士据《史记》记载的伯益后人伯夷、叔齐两兄弟“互相让位”的故事,为使这种不争权夺利、谦功让位的美德世代传承,发扬光大,把“益庄”改名为“义庄”。
邓老师还介绍说,在义庄村东约4公里左右的邘邰村东,就是“邘邰故城”。商纣王时封鄂侯于邘(盂),称鄂侯国。西周时,鄂侯南迁,周武王封子邘术于此,始为邘国。邘邰故城与义庄遗址相隔如此之近,表明了覃怀古文化遗址的密集程度。

在沁阳市考古专家邓世礼老师家中,老人是邓世礼

邓老师又说,在50个带“侯”字的甲骨文中,就有“覃侯”,说明有个方国即“覃国”。
10月6日下午,我们来到沁阳市文物保护管理中心,本想看看义庄遗址的出土文物,但值班保卫人员说,文物保护有严格规定,要看文物,须有上一级文物主管部门的文字审批手续,须有两把钥匙(由两人分别保管)同时开启库门,才能进入,由于在假期,这两个条件你们都无法达到。无奈,我们又一次遗憾地离开。
现在覃怀书院遗址上已建一茶楼,在它后院有这块匾,这可能是以前的老匾
武陟县新建的覃怀中学
武陟县新建的覃怀中学里面
然后,去寻访沁阳市覃怀中学、覃怀书院旧址。沁阳覃怀中学开办于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原在覃怀书院内;清宣统二年(1910年)移到现址,已有110年的历史,今尚存部分,也是文物保护单位。覃怀书院创办于清乾隆年间(1778年知府康基田创建),今则没了任何遗迹,旧址上新盖了一家茶店,但在大门上方及大门中间却冠上了“覃怀书院”的名头,有点不伦不类,不过,在里面品茗,还有点清雅之气,倒也不算辱没斯文。
接着,赶到武陟县,在县城边意外发现这里竟然也有一座“覃怀中学”。一问,他们皆不知“覃怀”之名因何而来。学校负责人说这是2012年8月才建成开课的一所县级实验初中,建议我们去焦作师专“覃怀文化研究院”了解“覃怀”。再往前行,居然还有“覃怀公园”。由于天色已晚,当晚夜宿武陟。
10月7日一早,我们再次来到覃怀公园一睹芳容。公园显然建成不久,树木葱茏,格调疏朗、开放、自然、清新,规模也不算小,有4万多平米。看来武陟县的城市建设发展相当不错。
当日上午,赶到焦作市,在焦作师专找到了覃怀文化研究院负责人程峰教授。程教授引经据典,述说“覃怀”地名来历及覃怀历史文化,并送给我们一些资料、书籍。下午去温县,考察北平皋村遗址和该村的明清旧宅。然后回到郑州,入住酒店。
晚上,我坐22点多的火车回返石门。覃修斌、覃晓明则于第二天一早各自启程回家。
探访行程到此结束。
这次在覃怀大地行走(今焦作市范围),直观地感觉是夏商周古文化遗址相当多,星星点点到处分布着这个时期的小诸侯国都城。周时,覃怀地区更是封国相望,城邑密布,呈现出“土地小狭民人众,都国诸侯所聚会”(《史记·货殖列传》)的繁荣景象。
在水系上,覃怀地乃是济水、少水(即沁水)入河(黄河)之处,黄河由此北折而东北流。黄河北岸有大伾山。大伾山是太行山余脉,平地突起一山,阻止河水北上,故此处当是河水最集中、最易泛滥的地方。盖因如此,大禹才在这个关键部位治水,使河水畅通北流。
仅从截止到2004年前的考古成果看,覃怀地区大约在8000年前的母系氏族公社时期就有人类部落;单是已正式发掘且具相当规模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就有60余处:裴李岗文化遗址1处(距今约8500年—7000年),仰韶文化遗址10处(距今约7000—5000年),龙山文化遗址18处(距今约4000—5000年,对应新石器晚期、夏文化早期)),含仰韶、龙山、二里头(对应夏文化中晚期)等混合文化类型的遗址13处,属于新石器时代文化但未确定为何种文化类型遗址10余处。我们这次专门前去的温县北平皋遗址,就属于仰韶、龙山、二里头三者合一型的文化遗址。
覃怀区域内的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龙山文化→二里头文化→二里岗文化(商文化)……发展序列连环不断,为研究夏商周时期文化的发展和演变提供了重要物证。
经过实地考察、专家介绍,及收集的一些资料,特别是有关考古资料,让我对我们平时经常讨论、或者说有争论的某些问题,有了进一步的理解,故在此谈谈我对祖源地的几点粗浅再认识,但本文不是专门的研究论文,没有充分展开,只是说出来供大家商榷。
一、“覃怀”二字是整体作为地名,不是“覃”修饰地名“怀”
覃字本身,有深远、平旷、广大、长味之意,那么,“覃怀”一词,是“覃”作为形容词修饰地名“怀”,还是“覃怀”二字整体作为地名?目前尚有争议。
我们先看在甲骨文上的发现。
商时,覃怀是京畿要地。商王好田猎,甲骨卜辞记有商王大量的田猎活动,有些地方则是商王经常的田猎场所,如覃怀地区就是商王的主要田猎区,在殷商甲骨文中,就有“覃”的地名。
覃地是商王来往和重要的田猎地,卜辞所记甚多。如“甲申卜:翌……王其达(实际为走之旁上面一个“戈”字,电脑打不出,字典无此字)于覃……”(《合集》28921);“甲辰卜:翌日乙,王其达(辶+ 戈)于覃无灾?吉”(《屯南》4301)。而且,雍与覃为同版地名:“丁亥卜:贞王田于雍往来无灾?吉。□戌卜:贞□田覃□来无”(《合集》37652)。
余(实为木旁+余,电脑打不出,字典无此字)地,也是商王经常来往的地方,卜辞所记商王在此地的田猎活动也很多,是商王主要田猎地之一。余(木+余)地和覃地也见于同版卜辞,辞云:“丁未王卜:贞田覃往来无灾?王占曰:‘吉’。戊申王卜:贞田余(木+余)往来无灾?王占曰:‘吉’。兹御。获□二”(《合集》37511)。“丁未”与“戊申”为相连的两日,两地间隔一日路程,应当相近。
“覃”所在,专家认定在今河南沁阳市区,学界又命名为“沁阳田猎区”。
专家们据古文献记载,确定焦作市中站区府城村的“府城遗址”即是“雍”地,雍地与覃地相距仅30余公里;余(木+余)地即徐地,就是温县北数里的徐堡,徐地与覃地相距仅15公里左右。相隔如此之近,几天内,在雍地与覃地,或徐地与覃地,轮换打猎是可能的。
商离夏只有几百年的距离,其甲骨文记载的覃地,应该可信。
至于“怀”,先从商朝迁都说起。
约在春秋战国时期成书的《世本》载:(商王)“祖乙迁于邢”(秦嘉谟《辑补本》据《史记》补);西汉《史记·殷本纪》:“祖乙迁于邢”。西汉韩婴《韩诗外传》云:“武王伐纣,至邢丘,勒兵于宁,更名邢丘曰怀,宁曰修武”。邢,即邢丘,考古结论在今温县北平皋村。这说明,怀与邢丘本为一地,怀由邢丘转变而来。此后,怀与邢丘又存在互称。
如西晋司马彪撰《续汉书·郡国志》(即《后汉书》中的“郡国志”部分,作者是司马彪,并入了范晔所著的《后汉书》)河内郡下云:“平皋有邢丘,故邢国,周公子所封。”说明周时,邢丘改名“怀”后,老地名“邢丘”也仍在使用。
就是在这个温县北平皋村的“邢丘故城”遗址,出土了仰韶、龙山、二里头文化的许多文物;在某一处出土大量陶片,说明这里是个制陶作坊;也出土了大量春秋时期物品,在一些豆、盆上,还有“邢公”或“公”的戳印陶文。这些有戳印的器物,是研究古邢丘的重要收获。《春秋·鲁襄公八年》载:“季孙宿会晋侯、郑伯、齐人、宋人、卫人、邾人于邢丘。”诸侯在邢丘会盟,说明邢丘不仅是经济中心,也是政治中心之一,表明春秋时期邢国的都城就在邢丘,而不是邢台。
也是春秋战国时期,鲁国史官编撰的《左传》又载:“赤狄伐晋,围怀及邢丘”。东汉许慎撰著的《说文解字》说:“邢,周公子所封,地近河内怀”(西汉时,已将覃地、怀地一带置为河内郡)。也许是地域区划的演变,在春秋某时段,怀地又一分为二,分成邢丘与怀两个城邑。即便如此,两者也相距甚近。
同在春秋战国时期成书的《尚书·禹贡》,则将覃、怀(含邢丘)合为一体,写成“既修太原,至于岳阳;覃怀底绩,至于衡漳”(“衡”即“横”。后半句意思是说:在覃怀一带的治理取得了成效,这个地方治理的范围,到了横流入河<黄河>的的漳水那里)。覃、怀(含邢丘)两地紧邻,将地名合写成“覃怀”,是说得过去的。
西汉司马迁的《史记·夏本纪》沿袭这种说法,记道:“既修太原,至于岳阳;覃怀致功,至于衡漳。”
于是,先有覃,后有覃、邢丘,后又将邢丘改名怀,再后又从怀分出邢丘,最后,合称“覃怀”。
合称“覃怀”,我认为是非常智慧的。治水,不仅仅是治理某一点,而是点和流域的结合。“覃怀”地名,不仅囊括了整个这一自然地理单元,也包含了这一带地名演变的历史。不仅具“地域”的概念,更具历史的概念。《尚书》的记载,也就成为“覃怀”二字整体作为地名的最早依据。焦作地区古代也就以“覃怀”闻名于世,有“覃怀古郡,河朔名邦”之誉。
古代学者也认可“覃怀”二字是整体作为地名的。颜师古(隋唐时人)注《尚书》:“覃怀,近河地名。底,致也。绩,功也。衡漳,谓漳水横流而入河(指黄河)也。言于覃怀致功,以致衡漳也”。孔颖达(隋唐时人)疏曰:“河内郡怀县,在河之北,盖覃怀二字共于一地,故云近河地名”。唐代宰相李吉甫修撰《元和郡县志》(一部讲述全国范围的地理总志)曰:“禹贡冀州之域,覃怀之地”。南宋蔡沈注《尚书·尧典》:“覃怀平地也,当在孟津之东,太行之西”。又说:“方洪水怀山襄陵之时,而平地致功为难,故曰‘底绩’。”南宋金履祥《尚书注》载:“覃,大也。怀,地名。田皆腴美,俗谓小江南。古所谓覃怀也,即今怀州”。这里的“覃,大也”,是讲“覃”的本意是“大”,后面“古所谓覃怀也”,是把“覃怀”整体作为地名。
文人墨客的笔下写“覃怀”的也很多,仅举几例。唐朝岑参《送怀州吴别驾》云:“覃怀人总喜,别驾得王祥”。元朝耶律楚材《过沁园有感》云:“羞对覃怀昔时月,多情依旧照行人。”明朝李濂《游王屋山记》:“……翌日宿武陟,丁丑宿覃怀,宿济源……皆行山上。”清朝范泰恒《圣驾巡幸明月山宝光寺记》载:“……恭奉皇太后巡狩觐岳,道覃怀而临幸明月山宝光寺。”清乾隆帝《清化镇》云:“清化近覃怀,沟渠引丹水。”
二、一些前辈贤达关于覃氏起源于覃怀的结论应予肯定,覃怀至少是一支覃氏的起源地
姓的起源,有“图腾说”“地名说”。既有覃地、覃怀地,根据上古先民通常以地名为姓氏、或以姓氏为地名的做法,学术界认为,上古覃地,即沁阳一带,可能有一个覃部落,或者说,因有覃部落,才有覃地之名。清代陈廷炜编撰的《姓氏考略》也持这种观点:“夏有地名覃怀,居者以地为氏为覃氏。”
前面已述,早在8000年前,这一地区就有先民生息。到5000多年前,炎帝神农带领部落成员从山西的羊头山南出太行,就在这里发展农业耕作。到4000多年前的原始社会末期,擅长养殖业的雍族,自河南北渡黄河,定居于太行山南麓的焦作府城一带;擅长种植小麦的麦族,也迁居到沁阳一带;有邰部族使用精制的石犁、石铲、石耜等石器进行耕作,收获的粮食有了剩余。
人们从储藏粮食的过程中发现了自然的“酒”,进而又学会了酿造酒,还烧造陶质的盛酒器具。这种盛酒的器具敞口、细脖、鼓肚、半球形底,或尖底(便于插入地下固定),名为“覃”(音tán )。上古时候,覃(tán)与罐、坛相通。覃人当以酿酒和制造储藏酒的坛子有关。甲骨文和金文中的“覃”字,上部都是囊形的盖子,下部是尖底的坛子,“覃”字当是从酒覃(tán)的形状演化而成。
久而久之,以此职业作为部落的象征,称覃(tán)部落,居住地亦称覃地,并以此命名氏族,出现覃姓,进而创制族徽,最终发展成相应的国家。甲骨文中有“覃侯”,也是对覃部落、覃地、覃国的一个印证。
故“覃”字既是部落名称、地方名称、方国名称,又是酒器名称、陶器名称。覃部落的活动范围,考古专家认定在覃地,即今沁阳市及周边地区,广义上也就是覃怀地区。
关于覃部落、覃国的聚落遗址,期待以后有新的发现。举个旁证吧。倗国,历史上无文献记载,2006年01月15日,考古学家在清理山西绛县横水西周墓1、2号墓出土的器物时,在8件青铜器中发现了刻有“倗伯”和“倗伯乍毕姬宝旅鼎(盘、簋)”铭文。“侯”“伯”“公”在上古时期为诸侯国国君级别。专家确认,这两座古墓的主人是距今约3000年前西周古国倗国的国君“倗伯”及其夫人。这个发现轰动了考古界。
不管后面覃氏怎么迁徙、发展,起源地在覃怀应予肯定,至少是一支覃氏的发源地。
2004年,考古专家邓世礼老师接受中央电视台4频道记者采访,录制了一档“覃姓祖根在河南沁阳”的电视节目。
三、覃姓之覃读qin音,与覃姓起源地“沁阳”“沁水”之“沁”字读“qin”音没有连带关系。
覃,在覃怀,读音为tán。
我们在覃怀,一出口,总是将“覃”读qín;而覃怀本地人,不论是谁,用到“覃”字,一出口,依然读tán,与古读音一致,如覃(tán)怀中学、覃(tán)怀书院、覃(tán)怀公园、覃(tán)怀街道、覃(tán)怀文化等。5000年的文化传承,在覃氏起源地,“覃”读tán音没有改变。
《中华覃氏志》载,覃姓将“覃”读qín,来源于上古覃怀地,古覃怀地的“覃”,与“沁阳”“沁水”的“沁”字,在读音上有直接连带关系,覃的原始读音就是“qín”。广西贤达覃圣敏老师的《广西覃氏祖源辩证》一文、湖北贤达覃发扬老师《中华覃氏的发祥地考证》一文也持这种观点。
我认为实际情况不是这样。
首先,此说与覃怀地区从古至今一直将“覃”读tán音的实际情况不符。
其次,沁阳、沁水在古代不是这个名称。查“沁阳”地,古属覃怀地区,夏商时名覃(音tán)地,商时有鄂侯国,西周为邘国地,从春秋到隋初,称野王邑,或野王县,从隋到清,称河内县,直到民国二年,才改名沁阳县,1989年设沁阳市。
沁阳市有沁河,是黄河支流。沁河春秋时名少水,西汉始名沁水,也称洎(jì)水,近代始称沁河。
综上,沁阳、沁河之名,并不古老,“沁”字读音,与覃姓将“覃”读qín音没有直接连带关系。
对此,我也特地问过覃怀的考古专家及学者,他们也均说“覃、沁”二字,在读音相同这个问题上,目前没有证据表明有连带关系。
至于说覃读tán到读qn,是语音上的演变,这个我还真不知是如何演变的。
也许,把“覃、沁”二字的读音相关联,是一种美好的企望,是为了让覃氏起源于覃怀之说更圆满吧。
同样,我们现今在覃怀大地看到的有些书院、学校、公园、街道等,冠以“覃怀”名头,也不过是当地对历史文化的一种传扬,用文化搭台,唱经济大戏,更与我们覃姓没有关系。
另外,有宗亲产生联想,邢丘既与覃怀为同一地,邢丘之“邢”,读音为xíng,与覃姓之“覃”读音qín 、xún、xín基本一致,那么,覃与邢二字读音可能有连带关系。其实不然,古邢丘地之“邢”,读音为gěng(音耿),与我们把“覃”读qín音也没有连带关系。
四、覃氏起源不是单一的,应是多源一体
既然覃姓之“覃”与“沁”在读音上没有关联,那么“覃”字何以从tán音变成qín音了呢?
“覃”读qín音,主要是在南方,以武陵地区和两广为核心。我认为,“巴人五姓”中的“瞫”姓,当是来源之一。“瞫”读“shěn”,卷舌音,不卷舌头,读平舌音时,正好就是qín、xún、xín音。三音有细微不同,不过是方言的差异。比如石门方言,就将“寻找”,读成xín找、xín东西。读qín音的多,还有普通话推广的功劳。
另有一种来源,有些少数民族本没有姓,只有名,后来,与汉文化融合,或者其它原因,也给自己加个姓,就选择姓“覃”(qín)。这种情况,许多少数民族地区都存在。
或由谭姓、覃(音tán)姓改覃(音qín、xún、xín)姓。比如,起源于覃怀地的那支覃氏去哪里了?如果现在还有写作“覃”,但读音为tán的,那就是他们了;如果没有,那这支覃氏也应该是辗转迁徙到了南方,融入南方的覃(qín)氏之中了。当然,后来也有支系重又迁回到北方,不过,那已经是覃(qín)氏大家族中的一份子了。
由其他姓改姓“覃”(qín)的也不少。
或许还有另外的来源。
总之,覃姓来源不是单一的,应是多源的。多源一体,组成了如今的覃氏。
五、可以尊崇伯益为覃氏的人文始祖
关于伯益,仍从考古说起。
伯益因助禹治水有功,舜“赐姓赢”。是赐伯益姓赢,还是
把赢姓地赐给伯益?学界一直有争论。2008年才得到的一批战国竹简(现存于清华大学,取名清华简,研究成果今已发布九辑,研究还未结束),彻底解开了这个谜团:是把赢地及其地居民封赏给伯益。
伯益不是覃怀人,是东夷人首领,领地在今山东一带,得赢地(今山东济南市莱芜区)后,地盘扩大,但仍在今山东境内。覃怀,是伯益带领覃民治水时居住和生活的地方。治水结束后,伯益并未担任覃怀地或覃部落的首领,也没有随覃姓迁移,应该是除了佐禹行政,就住在他的封地吧。
伯益也不姓覃,若随父系姓(炎帝系),姓姜;若随母系(黄帝系)姓,姓姬;若随所赐封地姓,姓赢(伯益的儿孙确实随封地姓赢)。
综上,伯益与覃姓没有直接的血缘关系是肯定的,不是覃姓的血缘始祖。
关键的问题,在于伯益是不是“皇覃氏”。族谱认为,“皇覃氏”为覃姓始祖,并把伯益认作皇覃氏。
汉代《春秋命历序》一书,把远古分为十纪,自开天辟地之后,从人皇至春秋鲁哀公十四年,共276万年,每纪27.6万年,其中第八纪为因提纪,在因提纪的13氏中有皇覃氏,皇覃氏传7世。从这里看出,皇覃氏远在伯益之前不知有几千几万年。
宋代罗泌著《路史》,载有皇覃氏,但没有说皇覃氏就是伯益。也没有其它历史文献记载伯益是皇覃氏的后裔,或者说伯益自诩皇覃氏。
但伯益确实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如繁育鸟兽、凿井以饮、佐禹治水、教民种稻等。尤其是治水,大禹治水13年,伯益也佐禹治水13年。伯益率领覃民治水,与覃民一起并肩战斗、生活了很长一段时间,耗尽心血与体力,终于完成了治水的大业。因此,我们尊崇伯益为覃姓的人文始祖也未尝不可,跟我们自认是炎黄子孙,是一个道理。
这次的覃怀行,重点就在考古上了。特别是能在甲骨文上有所发现,已经相当不错了。信史从甲骨文始,此前只能是传说。有些传说就是历史,历史最先也从传说中产生。

点击

快速关注覃氏文化平台

编辑整理:覃业书  覃氏文化研究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