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孩子的教育,作为兄长的我,动笔写了两封家书
各位家长、朋友们,
王飞来自XXX,是班上王乾同学的兄长,毕业于某高校,现就职于上海。
和各位家长朋友一样,我一直都在关注孩子们的成长。当然,成长包括品格和学习。
首先,非常感恩老师们的辛苦付出。我知道咱们这个班级是“尖子班”,是咱们学校的一张名片,因此相较其他班级,咱们班的老师们更为辛苦,付出的更多。
我也是咱们学校毕业的,我二弟也是从这里毕业的,他现在就读于某高校,也是咱们班彭老师、余老师的学生。
我们都是从这里出来的,所以非常能体会老师们对学生的殷切期盼,更能体会到各位家长对孩子的那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急切心情。
我父亲患病多年,母亲也体弱多病,不识字。所以,我们兄弟的知识全部都是得益于学校老师们的辛苦付出。
与此同时,父母也给了我们很多无言的教育。
比如母亲常对我们说的一句话就是“只要你们读得书,我就算去要饭也要送你们读书。”
母亲为家庭的付出,我们都看在眼里,疼在心里。所以我们心里也会暗自发誓,就如毛主席当年“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那样发奋学习,将来好好回报父母,为父母争口气。
大家也看到了,我小弟目前的成绩很不理想,但我们又相隔这么远,不会有很多时间时时陪伴、监督。
和很多家长外出打工一样。都是为了更好的生活,孩子有个更好的环境。
前面那么多,不是为了自我吹嘘,而是想引入一个重要的话题:
孩子的教育,不是老师们一个人的事,而是家长、老师、社会共同完成的。
将心比心,老师们每天六点多就来到学校,这个时候很多家长恐怕都还没起,特别是寒冷的冬天。老师们也有自己的家庭,有需要照顾的老父母、需要养护、陪伴的孩子。
所以,营造孩子们这个学习成长的环境,家长们的榜样力量不应该缺席。
就如前面杨颖颖同学的姐姐说的,“作为家长是担负着更重要的监管和引导责任,孩子现在又处于叛逆期,一味指责、辱骂、数落孩子绝非最好的方式。”
除了给予孩子以鼓励、支持,看到他们的优点外,家长们还应该做出自己榜样的力量。
比如,想要孩子多看点书,多学习,那么有时间陪伴在孩子身边的家长就应该尽可能地放下手机,看点书,多和孩子说一些心里话,让孩子相信你、接纳你,能够和你说他们的心里话,分享他内心的秘密。
这才是有意义的陪伴。
相反,如果家长每天抱着手机刷抖音、快手等短视频,说话像吵架一样大声,对孩子不是打就是骂,不问为什么,也不说为什么,这样给孩子营造的这个氛围就不好,而孩子的性格,绝大部分是环境的产物。
可想而知,孩子还能学好吗?
此外,对于孩子的批评、责罚以及鼓励、赞美,要有根据,让他们知道缘由。
具体操作方法,可以根据下面的原则:
鼓励、赞美孩子不是表面,而是事出有因;
批评、责罚孩子不是威胁,而是事出有因。
举个例子,孩子今天帮助你打扫卫生/洗碗了,那你就可以夸他/她很懂事,懂得帮父母分担家务,能体恤父母的辛劳;比如孩子今天帮你看店算账了,你可以夸孩子学有所用等等
同样的道理,孩子今天考试很差,不要动怒,可以让孩子自己说说自己错在什么地方,哪些地方出问题了,让孩子知道自己错在什么地方,比你凶、吼、甚至打他/她的效果好得多得多。
就如做选择题一样,A、B、C、D四个选项,经常出现不会、不确定(也是不会)的选项,那蒙答案啊,如果是单选题,对的概率都还有25%。
但是,选择题对了,不等于会了。但选错了,有心人一定会去弄懂为什么错了。这才是失败、挫折以及错误所给到他们的启发。
根据脑科学家以及心理学家的实验结论:人总是对不好的事情记忆犹新。所以我们要利用好这一天性。这可以作为常说那句“失败是成功之母”的诠释。
这就是我前面说的“不问为什么,不说为什么”的补充说明,也就是说:孩子的对、错真的没有那么重要,更为重要的是父母要让孩子知道他/她自己对、错在那里,具体一些,慢慢的孩子就知道哪些能做,哪些不能做。
大人都经常犯错,更何况是孩子呢?
是吧?
By/王飞
2021年10月14日星期四于上海。
附上前一次的家书。
致吾弟林、乾:
乾,每每听到“你不拿钱来我就不读书”这样的论调我就很痛心,在你这样的年纪,我都已经在工地上干过不少活了,哪还有全部自由的时间来学习?而如今你却觉得是在"为他们读书",听到真是痛心之至。
母亲为了我们,长年累月在强灯光下作业,眼睛几乎都瞎了,娴熟的针线都已拿不准。她没有那么多的坚持,只为你我兄弟三人能多识几个字、多读几本书,她希望自己的孩子出息、幸福。
在外求学工作这些年,我深切地体会到一个人经济上的贫困还有得救,但要是思想的贫瘠和眼界的短视,那一辈子恐怕就很难有所作为了。
在现有资源极度稀缺的时代,逆袭已经是不可能的,那么你我努力的目的何在呢?
让你自己尽可能地上升一点,这样你的下一代一出生就可以从你现在的高度往上走,而不是像你我一样从头再来。
影视中、朋友圈看到的都是人们展现出的美好一面,被美化后的生活,不值得信,也不是所该追求的飘渺之物。
请永远记得,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说的是要“Charity begins athome”(慈善,从家做起)。
倘若当你看着自己的家人在病痛中苦熬,或者说”拖一段时间就好了”,那是医疗支出在你的账户中占了绝大比例,或者说,治病就没钱吃饭。
这时候,你还觉得自由是随心所欲吗?
今后你自己也要成为孩子的父亲。这时候,你还觉得一切都是理所当然吗?
今天是你开学报名的日子,当在写这封家书时,我又想起了方圆几十里地满山跑挖药材卖的自己、想到了工地上挑砖上三楼的自己、想到了高速路上拉线的自己、想到了周末来回背米提菜的自己......
那个时候,我和现在的你一样大。
家庭经济上的贫困不应该成为逃避的借口,反而,它应该是你我内心的原动力!
改变,从心开始!而非外界。
改变,方能遇见更好的自己、以及他人!
2021年8月30日于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