邪不伤形

​邪不伤形:

故邪不能

伤其形体

“毒”的启示:

“毒”

是一个

很突出

的概念

什么是毒

古人

没有给出

明确定义

但这并未妨碍

他们使用“毒”

说明一些问题

我们只好按照

前人使用情况

分析它的含义

药就是毒:

最早的时候

古人用“毒”

来说明药性

《周礼·医师》:

聚毒药,供医事

将毒与药并称

把二者看成是:

紧密相连的关系

《素问·异法方宜论》:

故邪不能

伤其形体

其病生于内

其治宜毒药

故毒药者

从西方来

这一段经文之中

也是毒与药并称

联系上下文来看:

东方砭石

南方九针

北方艾灸

中原导引按摩

西方治病

尽管经常

使用“毒药”

也是毒与药不分

二者可以

相提并论

如有区别

勉强解释:

毒是猛烈的意思

“毒药”也即就是

药性猛烈的药物

《素问·移精变气论》

讨论“毒药”起源的论述

可以为上述的

“毒药不分”

的观点作注解

黄帝问曰:

古之治病

移精变气

祝由而己

今世治病

毒药治内

针石治外

或愈或不

岐伯对曰:

往古人

居禽兽之间

动作以避寒

阴居以避暑

内无眷慕之累

外无伸官之形

此恬淡之世

邪不能深入

毒药不能治其内

针石不能治其外

可移精祝由而己

上古治病

不用毒药

保健锻炼

心理调整

就可达到

治病目的

后来这些

措施不能

完全满足

临床需要

也就发明

“毒药”治病

早期药物

治疗阶段

由于服药

经常中毒

所以“毒药”并称

也是毒与药不分

“毒药并称”

暗指慎用药物

告诫人们不要

轻易使用药物

“毒药不分”的例子还有很多

说明古人对药物的慎重态度

药气太盛即是毒

药有两面性:

有可能伤人

利人、救人

就看人们

如何使用

随着实践的深入

用药经验和理论

逐渐丰富了起来

大多数人

服药之后

不仅祛除了

疾病的痛苦

而且可以

健壮体魄

安定神志

愉悦精神

美颜色

益气力

因此

“毒药并称”的局面

逐渐发生了改变

“毒性”在淡化

“药性”在强化

实践之中

掌握规律

控制药物

毒副作用

“化毒为药”、

“化害为利”

成了中医学

奉献给人类

的独特贡献

砒霜有毒

尽人皆知

然而,在今天

医学家的手里

借鉴古人经验

已把砒霜

有毒成分

治白血病

古为今用的成果

与“化毒为药”的

思想完全一致

六淫太过则成毒:

毒危害人体

危害人体的

都可称为毒

根据危害的,程度不同

可以划分为,不同毒性

风是

自然界里

最普遍的

客观存在

《易经》用巽:

代表风,代表春

代表万物的生机

张仲景:

人禀五常

因风气

而生长

虽能生万物

亦能害万物

水能浮舟

亦能覆舟

害万物的风,肯定是,太过的风

这太过的风,即就是,属于六淫的风

“淫”即太过分

太过分

就是邪

就是害

《左传》:

天生六气

淫生六疾

自然界的

阴阳、风雨、晦明

都可以因为太过

而成致病的六淫

六气太甚

产生毒气

《素问·五常政大论》

论述得

最系统:

寒热燥湿

不同其化

少阳在泉

寒毒不生

其味辛

其治苦酸

其谷苍丹

阳明在泉

湿毒不生

其味酸

其气湿

其治辛苦甘

其谷丹素

寒毒、

湿毒、热毒、

清毒、燥毒

概念指明了:

“五毒”皆从

寒热燥湿

转化而来

对于六气

转化而来

的“五毒”

的治法

补上下者从之

治上下者逆之

以所在

寒热盛衰

而调之

上取下取

内取外取

以求其过

能毒者,以厚药

不胜毒者,以薄药

此之谓也

不难看出,治疗“五毒”

不仅可用,针刺治疗

而且可用,药物调治

调治原则:

气味较足的药物

治疗

五毒较甚的病情

气味比较淡薄的药物

只能用来治疗

五毒比较轻浅的病证

毒害

延伸出

预防思想:

既然五毒

是由六淫

转化而来

那么,避免

毒气的伤害

也就是避免:

过分暴露于

六气、六淫

之中

《灵枢·九宫八风》:

谨候虚风而避之

避虚邪之道

如避矢石

邪弗能害

这是一般的

避免六淫的

伤害

同样的道理

传染病的传播

也由邪气引起

也是需要尽量

避免直接接触

“伯牛有疾”:

孔夫子老师

希望去探望

又怕被他的

疾病所传染

两全其美即:

在窗户看看

孔夫子

不仅看见了

他的学生伯牛

且还“执其手”:

斯人有斯疾

治疗过程

简称为毒

辩证地说:

药物即毒物

药物的治疗过程

可称“以毒攻毒”

那么,“毒”也就可以代指治疗

妇人重身

毒之何如

“重身”即怀孕

对于孕妇

现在强调

尽量不用药

以免药物,会引起

对于胎儿,的伤害

古人

不会把药物

推荐给孕妇

《内经》

把对孕妇的治疗

说是“毒之何如”

可见,古人

对孕妇用药

很格外小心

《内经》

对毒的研究

很不遗余力

也非常深入

黄帝与岐伯

讨论了多次

帝曰:

非调气而得者,治之奈何?

有毒无毒,何先何后?

愿闻其道

岐伯曰:

有毒无毒

所治为主

适大小为制

帝曰:请言其制

岐伯曰:

君一臣二

制之小也

君一臣三佐五,制之中也

君一臣三佐九,制之大也

针刺可以伤人

因此讲求针道

药物有,毒性的一面

所以要,深入地研究

实践之中,发现

复方可以,减缓

有毒药物的毒性

可以避免,副作用

可以增加治疗作用

也就是说

按一定原则

组合起来的

“组合效应”

胜过使用

单味药的

“个体疗效”

安全有效

使用药物

开辟道路

无论是

“制之”小与大

都有君与臣

是一个有序

的组合

治疗痛苦

古人可把

这个过程

称为“毒之”

用“毒”的理念治疗疾病

正是中医善于

“化毒为药”的

大智慧之所在

(0)

相关推荐

  • 母亲是伟大的,为何“毒”里却有个“母”字?这两字究竟有何关联

    汉字的产生是人类由野蛮的时代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汉字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几千年漫长的演变中,汉字经过一系列的创新.蜕变.延伸.简化,从而形成如今华夏民族所使用的文字.汉字中有不少外形结构相似 ...

  • “以毒攻毒”有科学依据吗?你需要先搞清楚“以毒攻毒”的含义

    所谓"以毒攻毒",真实的含义不过是"用药治病" 跟现在语境下的毒没有半毛钱关系 "以毒攻毒"有科学依据吗? 且不谈"以毒攻毒&qu ...

  • 第22章 附三 郭谦亨教授医话录

    一.经络.经筋古今谈 癸亥仲冬,因公去沪,有一位已毕业的研究生来看我.谈起他对经络的研究时,我勉励他深入求索,以期有成. 科学研究,一是要顽强的意志,二是要求实的精神.研究古人的论说,应对其所处的社会 ...

  • 是药三分毒,长期吃中药会有害健康吗?

    在门诊常常听到病人这样说: "医生啊,是药三分毒,我都吃了半个月药了,要不要停下呢?" "中药吃多了很伤肝肾的吧?" "我有个肝囊肿,肾也虚--喝中药 ...

  • 毒五月到来,你知道该如何保护自己和家人吗?

    今天是农历五月初一,农历五月自古被称为"毒五月"."五毒月"."恶月"."毒月",因为这个月是阴阳之气相争.阴阳转化的关 ...

  • 19:30直播丨喜怒伤气,寒暑伤形

    今天 清艾轩中医讲堂,每周一讲,传统中医唐略,依据临床实践,同时结合其个人的生活阅历和和海量阅读经验,带您细读<黄帝内经>.  今天所讲的原文内容是: 天有四时五行,以生长收藏,以生寒暑燥 ...

  • 扁鹊81难经译文注解(7): 第四十九难 正经自病与五邪所伤

    第四十九难 正经自病与五邪所伤 [原文一]       难曰:有正经自病①,有五邪所伤,何以别之?       然:经言忧愁思虑则伤心;形寒饮食则伤肺;恚(hui) 怒气逆,上而不下则伤肝;饮食劳倦则 ...

  • 寒暑伤形

    ​寒暑伤形: 体表最怕寒和热 所以要调整衣服 "二八月乱穿衣" 依照自己体质 调整穿着衣服 "五劳七伤" "五劳": 久视伤血, 久卧伤气, ...

  • 气伤形

    ​气伤形: 阳主热 阴主寒 阴盛则寒 阴阳之间 相互制约 阴胜阳病 阳胜阴病 此消彼长 一定条件 之下转化 物极必反 重寒则热 重热则寒 寒为阴邪 伤人形体 损伤津液 和 热伤气 相对应 热为阳邪 伤 ...

  • 寒伤形

    ​寒伤形: 寒邪能够 伤人形体 (金昔) 寒为阴邪,其性凝滞收缩 外感寒邪,阳气不得宣泄 则会出现: 头痛.恶寒.无汗. 肢体疼痛.脉浮紧等 形体受寒邪 所伤的症状 寒伤形,热伤气 正确理解<内 ...

  • 味伤形

    ​味伤形: 味-形-气-精-化 是有形到无形 逐渐变化过程 地位依次上升 味是食物分解后的营养物质 形是形体肌肉皮肤骨骼这些 气是这一些形体相应的功能 精是气的精华,调节气来着 化即无形,决定状态.寿 ...

  • 04邪氣藏府病形第四

    04邪氣藏府病形第四

  • 倒春寒,三大方法预防伤肺的寒邪,振奋阳气,驱散寒湿之邪!

    春初天气变化快,容易出现昼夜温差大的倒春寒情况,要想抵御寒邪外闭.内则郁热等寒热错杂情况,还需多做做舒张运动.                                             ...

  • 倒春寒,三大方法预防伤肺的寒邪!振奋阳气,驱散寒湿之邪!

    春初天气变化快,容易出现昼夜温差大的倒春寒情况,要想抵御寒邪外闭,内则郁热等寒热错杂情况,还需多做做舒张运动. 以下给大家分享三大方面预防伤肺的寒邪,供大家参考.   乍暖还寒时候.防寒保暖仍是要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