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州记忆·地名]樟树潭:从未变更的百年地名

编者按:衢州地名,作为本地历史文化积淀和传播的一个载体,从山川、街巷、村落,到桥梁、寺庙,它们无不饱蘸着浓烈的文化气息,不仅守护着城市的回忆与温度,也印刻着衢州人民崇尚人文的价值取向与和谐智慧的人生哲学。随着现代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的活动空间迅速扩大、社会交往日益频繁。地名作为人们在社会交往中使用最频繁、用途最广泛的工具之一,其社会价值和社会地位不断提高,这也对地名文化建设与保护以及地名管理的规范化、标准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今天起,衢州记忆栏目推出“地名篇”,在呼唤乡愁情感与文化传统的当下,期望通过地名背后的故事,加强地名文化保护,留住其中的历史文化记忆。

作者:林玉祥 徐芳芳 责任编辑:吾献红 2016年07月18日

    

  夕阳下的衢江水。资料图片

  樟树潭,位于衢州市东城区,属于衢江区樟潭街道。人们习惯将这里的上埠头、中埠头、下埠头统称为樟树潭。

  樟树潭,这个名字从哪时开始叫的,已不得而知了,但樟树潭的名字,显然得益于流经此地的衢江边那几株很早就有的古老而粗实的樟树,以及江水下那一处处无可预测的深潭。

  清水与大鱼

  樟树潭古埠遗址。资料图片

  樟树潭最具有生命力的时期开始,衢江水日夜不停地流淌,水色碧绿,却不见底。江水也时而发黄浑浊,在每年闷热的雨季,水面泛起汹涌波涛,如果突然间雨停了,阳光出来,一股脑涌向江面,波光粼粼,闪烁不止,像有不计其数的大鱼随江水上下游曳,蔚为壮观。

  清晨的江边热闹非凡,女人们一边盥洗一边说笑。江面上,渔夫张开胳膊撒网打鱼,渡轮不定时地往来,将人们载到对面的村庄,挑夫和放排工人忙碌地在埠头作业。青石板铺就的老街,将樟树潭一分为二——临江的一面,大多数是商铺、渔家和客栈。夜晚,江边巨大的樟树将阴影投在河滩上,老街的灯光温暖地覆盖着它们。星月寂寥,人们闻见江水上飘来鱼腥味,却看不见江水之下大鱼的游动。

  江水之鱼,潜于最深处,天清气朗时,偶有跃出,身形惊鸿一瞥,使人联想。相传,江面上有位渔夫每天驾着小而窄的鸬鹚船,像武士一样站立在船上,带着鸬鹚,发出高吭的吆喝声,引来了许多人在岸上观看。他的父辈们都在这里打鱼,熟悉这面江水,知道光皇殿门前的这片水潭是最深的,常有大鱼出没,他是个技术精湛、业绩优秀的渔夫。

  随着渔夫一声尖利的口哨声,鸬鹚们快速地跃起,像一枚枚利剑插入江中,上蹿下钻地捉鱼,一会儿工夫,船上就堆满了鱼。渔夫悠闲地享受着岸上看客们的羡慕和赞叹,他还不知道这一天之于他的意义,不知道他将因这世世代代传承的捕鱼事业而遭受他的祖上未曾经历过的磨难,并因此在这个地方留下神奇的一切。

  渔夫与龙珠

  江边的古樟树。 资料图片

  一切起源于鸬鹚。那日,鸬鹚没有像平时一样全体回到船上。一只高大灵敏捕鱼最快的鸬鹚,在最后一次沉入江面后,就再也没有上来。渔夫果断地跳入水中。

  江水刺啦啦地划开,淹没了渔夫的身影,似乎无人可以阻挡。渔夫越游越深,渐渐的,黑暗隐去,水流轻缓,越接近潭底越亮,水也越来越少,到达潭底的时候,竟然一点水也没有了!

  眼前是一座金碧辉煌的房子。渔夫压抑住心中的疑惑和激动,走进房子,只见里面家具齐全。房子正中摆放一张八仙桌,桌上趴着一位白发老翁。老翁正在睡觉,面前放着一颗金光四射的珠子,晃得渔夫眼冒金星、心慌不已。渔夫轻脚轻手地走上前,拿了珠子,返回岸上。

  事情很快传遍了四邻八方,人们议论纷纷,众口一词说那是一颗龙珠,那位睡着的老翁就是住在潭里的老龙。樟树潭的潭竟然有这么深!

  樟树潭陷入了一片诡异的气氛中,没人知道那几天渔夫是怎么度过的。当衢州府派人找到渔夫,给他10两银子命他立即将龙珠还回潭里去的时候,渔夫二话不说就跳入了水潭。

  时间仿佛又回到了原点,房子还在,家具照旧,老翁趴在八仙桌上,还没睡醒……渔夫回到岸上,将还珠的经过告诉县官,县官听完后,还是将渔夫杀了。县官说,一来为了警示其他人不能去拿珠;二来怕渔夫贪念再犯,再去把珠拿上来;三怕老翁(老龙)醒了,发现龙珠不见而发怒。

  时间过去几百年,这个传说也流传至今。现在,虽然古埠头早已废弃,但樟树潭的名字,从未变过。

  1920年,浙江省政府正式批准樟潭为建制镇。1949年衢县解放后,衢县县政府曾从衢州市区迁入樟树潭办公达一年多时间,继而成为镇、区双重治所。2001年国务院批准撤销衢县设立衢江区,区政府驻樟潭镇,樟树潭从此又成为区(县级)政府所在地。

(0)

相关推荐

  • 散文|泊心龙门额

    Poxin lonmene 我不知道龙门额如今到底还有多少人会唱渔歌,但我确信以前的龙门额人都会唱渔歌,打渔归来,他们一脸满足地唱着渔歌从水烟中渐渐显露,接着,在岸边久候的妻儿踮起了脚尖,朝着渐近的渔 ...

  • 屈原:最伟大的诗人,投江而死

    文 / 子玉 江水之滨,一个颜色憔悴形容枯槁的人在漫无目的地游走飘荡,他光脚披发,他眼窝深邃,他眼中血色和泪水共舞. 你以为他是一个精神病患者,你以为他是一个无业游民,但他眼中迸发出来的愤怒和无奈告诉 ...

  • 衢州古城历代地名浅考

    江西地名研究 作者:杨思炯 来源:<绿色中国>文摘2018年第10期 选稿:甄艺涵 编辑:陈庭玉 校对:刘优华 责任编辑:汪晨云 展开 下载今日头条阅读剩余100%内容

  • 黑白画 | 三月春水

    首先进行构图分析.既然是山水,那怎么安排山和水的关系呢?我考虑南方的水系多蜿蜒曲折,所以把山按照之字形进行排布,画面正中是渔夫和鸬鹚,为了与远景做对比,又在画面最前方画了一只鸬鹚的剪影.为体现春天江水 ...

  • 鸬鹚捕鱼图

    不用鱼钩,不用渔网,借用鱼的天敌鸬鹚来捕鱼,这是古人的一大发明. 以物克物,古人的智慧. 如今,捕鱼工具越来越多,鸬鹚捕鱼,渐成绝唱. 在桂林阳朔,曾见过.匆匆,未曾细察. 有点好奇. 这次,在白洋淀 ...

  • [衢州记忆·地名]马蹄声碎现浮石

    近日,衢江市区段水浅,位衢城北门外1公里处,那两块久负盛名的江上浮石,更显突兀,平时只露头顶,这回尽显腰身.江北岸的岩崖滩涂,整片现出水面,被水流切割成一块块大小各异的岩石上,除偶有钟乳石外,更多的是 ...

  • 开国十大元帅!其中九人都曾改过名字,只有他一名到底,从未变更

    开国十大元帅!其中九人都曾改过名字,只有他一名到底,从未变更

  • [衢州记忆·建筑]“三槐堂”探源

    来源:衢州新闻网-衢州晚报 2017-06-22 09:43 统筹:许彤 策划:沈庆文 执行:衢报传媒集团文化新闻中心 徐金渭 龙游县横山镇天池村有国家级文保单位"三槐堂",其上厅 ...

  • [衢州记忆·技 艺]江山麦秆扇:织出一片情怀,摇来缕缕清风

    来源:衢州新闻网-衢州晚报 2017-05-25 08:57 编者按:说起半个世纪以前的夏令必备之物,引风的扇子肯定是其中之一.扇子种类颇多,不同用处的扇子也有不同的讲究.清王廷鼎<杖扇新录&g ...

  • [衢州记忆·古建筑]志棠营造谁人解

    来源:衢州新闻网-衢州晚报 2016-12-01 11:19 余怀根/文立早/摄 古人云,历史文化村落,要有经典的堪舆布局,有合理的聚落结构,有巧妙的排水系统,也有优美的自然景观.如此等等,才有今天的 ...

  • [衢州记忆·传 说]八面山:一面金锣的传说

    来源:衢州新闻网-衢州晚报 2016-09-08 15:50 刘艳萍 八面山,常山县第二高峰.位于常山县新昌乡,因山体独立,四周八面各有村落,形成一种独特的地形山势.古时曾因该山高大宽广而名" ...

  • [衢州记忆·地 名]伯基湾和朱元璋的故事

    来源:衢州新闻网-衢州日报 2016-09-05 09:46 姜子望 吴菊英 伯基湾是开化县古田山自然保护区动植物荟萃之地.上至青尖顶,下至白石岔,南接荣湾,北依大小平头,占地3800余亩,原名叫&q ...

  • [衢州记忆·传 说]百年古碑的故事

    来源:衢州新闻网-衢州晚报 2016-08-25 16:44 舒萍 陈雷 开化的矿藏资源比较丰富,据勘察发现的矿产有煤.石灰石.硅石.铅锌.硫铁.石英矿.锡.铜.银.金矿等20多种.由于开化的山体多数 ...

  • [衢州记忆·人物]汤贻汾:龙山深处觅琴台

    来源:衢州新闻网-衢州日报 2016-08-22 11:24 在常山辉埠镇境内,有一座山叫龙山,又称严谷山.山虽不高,名气极大,现存此山的名人诗文有80余篇,有名有典的人文遗迹达30多处.山中的&q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