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单分享》:15本经典必读的自我提升类书籍

心理学家乔纳森·海特在《象与骑象人》中将我们的感性面比作大象,而理性面比作骑象人。

骑象人懂得分析,更为高瞻远瞩,他会对大象下达行为的命令。

而我们的感性面,像大象一样庞大,而且“听不懂人话”,骑象人无法一直对其有很好的控制权。

这就是人类的矛盾:感性面经常流露贪图安逸的本能,而理性面则一直在对抗本能,努力提升生存能力。

在漫长的演化过程中,我们一直在与自己的本能对抗。

野生动物想要生存,就不得不改掉慵懒的本能,让自己跑起来,去躲避天敌或者猎取食物。

如果一个人不能克制自己的本能、提升自己的生存能力,那么他在水平进化中将处于劣势,也就更容易被社会淘汰。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错误地以为看短视频、刷微博就是获取知识,其实这不过是多巴胺分泌带来的“奶头乐”

其实提升自己成本最低的方式,就是读书

今天,分享15本提升思维能力、拓宽见识格局的书单。

望诸君开卷有益。

1.人类简史

十万年前,地球上至少有六个人种,为何今天却只剩下了我们自己?

我们如何从非洲角落一个毫不起眼的族群,登上生物链的顶端,最终成为地球的主宰?

尤瓦尔·赫拉利从宏观的上帝视角,俯瞰了智人乃至整个人类社会的来龙去脉。
这本关于人类做出全方位的考察和预测,足以颠覆我们的传统思维认知。

2.活出生命的意义

作者弗兰克尔是著名心理学家。

作为犹太人,纳粹时期,他的全家被关进了奥斯威辛集中营,父母、妻子、哥哥全都死于毒气室中,只有他和妹妹幸存。

知道为什么而活的人,便能生存。

书中,他很少谈及自己在集中营里忍受的常人无法想象的艰辛、苦难与摧残,而是更多地谈论那些让人坚强地活下去的勇气。

人们活着是为了像弗兰克尔一样寻找生命的意义,这也是人们一生中被赋予的最艰巨的使命。

3.了凡四训

《了凡四训》为明代袁了凡先生训导袁氏后人的家书。
袁了凡自幼丧父,少时弃文学医,偶遇精通占卜的易学异人预言他能够通达仕途,于是重燃读书考取功名的想法。
之后袁了凡的人生境遇与所测算的命运毫厘不差,由此他更加坚信命由天定,终日消极懈怠。
后来,在栖霞山拜访云谷禅师,深受的启发,开始广布恩施、积德行善。
自此求子得子,求福得福。
了凡先生在家书中,通过传授立命之学、改过之法、积善之方、谦德之效,教我们如何悟得“命由我作,福自己求”的改命哲学。
4.自控力

大多数人都觉得自己意志力薄弱,难以自控;

还有一些人觉得自己总是被情绪和欲望支配,总是作出非理性的冲动选择;

即便是自控力很强的人,也觉得掌控生活是件很累的事。

作者作为斯坦福大学医学教授,通过多年的观察发现,大多数人采取的方法不仅毫无效果,反而会适得其反,甚至会导致自毁或失控。

因此,她决定开设“意志力科学”课程,告诉人们如何改变旧习惯、培养健康的新习惯、克服拖延、抓住重点、管理压力。

这门课程就是《自控力》一书的基础。

5.亲密关系

亲密关系是人类经验的核心。

处理得好能给人带来极大的快乐,处理得不好则会造成重大创伤。

《亲密关系》几乎能解答你关于爱情90%以上的疑惑。

当我们以为了解亲密的另一半时,其实这很可能只是一种自以为是的了解。

只有学会包容,才是亲密关系的充分必要条件。

读完本书,你将对吸引、爱情、婚姻、承诺、友谊、激情、沟通等方方面面的亲密关系有全新的认识。

你将真正了解如何爱人与自爱。

6.被讨厌的勇气


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心理学领域也是如此。
 
打开《被讨厌的勇气》,你一定会被颠覆常识的阿德勒个体心理学所震撼。
 
这本书不是心灵鸡汤,而是苦涩良药。
或许你会被作者“犀利的三观”颠覆三观、心生不爽,但这正是承担自由责任,所需要正视内心的无畏勇气。
我们终归都要长大,但成长就意味着独立。
在面对独立的人生、独立的自我之时,以往的各种存在焦虑可能涌现而出,甚至会孽生出厌世的阴霾。
人生意义是自己赋予自己的,如果你对自己的人生感到茫然。
请你一定不要错过《被讨厌的勇气》。
 

7.《小狗钱钱》

德国人博多·舍费尔的《小狗钱钱》,被视为理财入门级科普读物。
用作者的话说,《小狗钱钱》原本是写给孩子们的理财启蒙读物,但是却让越来越多的成年人找到了实现财务自由的大门。
《小狗钱钱》,其实更像是一本矫正人生财富观、提高我们财商的书。
对于面临结婚、买房、生娃、养老等诸多问题的人来说,与其在繁杂的信息中寻找暴富的生财之道,不如先花半天时间,静下心来,读一读这本简单但深刻的理财入门读物。

8.如何阅读一本书

在阅读的时候如何保持清醒,而不是昏昏欲睡?

如何不是“被动地”接受书中的内容,而是“主动地”去参与阅读?

对于刚刚喜欢上阅读的人来说,读这本书可以少走冤枉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每本书的封面之下,都有一套自己的骨架。

作为一个分析阅读的读者,责任就是要找出这个骨架

读者只有用一双X光般的透视眼来看这本书,才能了解一本书、掌握其骨架。

《如何阅读一本书》,就是教会我们如何拥有这样一双X光般的透视眼。

9.拖延心理学

刷抖音、追网剧、玩游戏……带来的虚拟快感和铺天盖地的信息流量,已经越来越多地充斥着我们的时间。
快节奏的工作和碎片化的时间,让我们逐渐陷入了拖延的泥沼。
平时,我们以为拖延只是一个被冠以懒惰的“小毛病”。
《拖延心理学》告诉我们:拖延并不是时间管理问题,也不是道德问题,而是复杂的心理问题。
但是,“焦虑、拖延,更焦虑、再拖延”的恶性循环,不由自主地把我们带入强烈自责情绪之中,无法自拔。
如果你想跳出拖延的泥淖,说明你尚未病入膏肓,那就立刻马上迅速开始阅读《拖延心理学》吧。
10.小岛经济学

经济学本身并不复杂,只是经济学家们的解释太复杂了。
《小岛经济学》以一个原始小岛上发生的一系列有趣的小故事为背景,把一个个原本深奥枯燥的经济学原理轻松体现在故事之中,帮助我们化繁为简、回归常识
随着故事层层引入,作者还把故事与现实中的经济现象进行链接剖析,幽默风趣的揭示了通货膨胀、量化宽松政策等当下经济现象的原因。
作者不只是让我们这些非专业人士读懂经济学,更启发了我们经济学的思维方式,让我们可以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与生活

11.平凡的世界

百尺竿头须进步,十方世界是全身。
每一个平凡的我们,都是这十方世界的主角。
路遥的《平凡的世界》没有华丽的词藻,没有跌宕的情节,它甚至是用残酷的语言在书写平凡人的无助。
但是正是这样,它让我们在无助中看到希望,在孤独中感到温暖,在平凡世界中体味平凡人生的朴实感人。
当你读完《平凡的世界》后,一定赞叹那些小人物为冲破沉重生活的禁锢,而自强不息、脚踏实地、勇往直前。

12.乌合之众

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面临缤纷复杂多元文化的影响和浸染。
一不小心,我们就会失去独立判断和思考的能力,变成随波逐流的浮萍,陷入“乌合之众”的流量裹挟
在人人都是麦克风的自媒体时代,一个热点事件接着一个热点事件,但紧接其后的经常是一个反转接着一个反转。
媒体传播煽动情感、强化偏见造成了不正常的舆论生态,产生的影响已经大大超过了客观事实对人们的影响。
《乌合之众》中说:群体不善推理,却急于采取行动
我们每个人,都是有判断力、有控制力且独立思考的个体。
如果融入群体中,我们尚能依然如此,我们便是真正的自己。

13.《乡土中国》

为什么中国人死后讲究叶落归根?
为什么中国人办事热衷于找熟人?
为什么“各人自扫门前雪”的私德观念根深蒂固?
这些疑问,我们都会在书中找到答案。
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提出了“差序格局”的概念:在社会关系网络中,每个网都是以“自己”为中心,像水波纹一样,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
这个自内而外、区分亲疏远近的差序格局,构成了我们沿袭数千年的传统“熟人”社会。
乡土中国的所有故事,都基于此而发生。

14.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我们的工作环境越来越信息化、碎片化,工作内容越来越效率化、复杂化。
复杂的问题,难道只能靠复杂的方法解决吗?
高手都喜欢“化繁为简”,一定有某种规律和原则在那里,找到的人将不再迷茫、疲惫。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就是帮助我们化繁为简、提高效率、精进人生的利器。
生活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我们必须学会自我教育、自我投资。
只有把身体、精神、心智都保持在健康状态,这样我们才能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
15.《稀缺:我们是如何陷入贫困与忙碌的》
为什么穷困之人一直捉襟见肘?
为什么忙碌之人总是焦头烂额?
如果你没时间静下心来读一读《稀缺》这本书,你可能也会陷入贫困和忙碌的“围城”。
稀缺是一种永远无法被满足的感觉。
当它俘获我们的注意力时,就会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影响我们的决策和行为方式,甚至还会降低我们的认知力和控制力。

过度专注于“稀缺之事”,会让我们变得分心、爱忘事、缺乏冲动控制能力,让我们看起来“智力下降”。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