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解放战争十大经典战役-宜川战役10
十大经典战役”第十名:宜川战役。
宜川战役是西北野战军由内线防御转入外线作战后,于1948年春在宜川城和瓦子街地区进行的一次围城打援战役。此役历时10天,共歼灭国民党军胡宗南集团2.9万余人,取得了在全国范围内首次歼灭敌一个整编军的重大胜利,一举扭转西北战局。中央军委通报此役“为西北战场第一大捷,我向渭北、陇南进军之门户,业已洞开”,西北野战军向国民党军大举进攻的序幕由此揭开。
战役时间:1948年2月下旬至3月初。
参战双方:西北野战军第1、2、3、4、6五个纵队;国民党军整编第29军之整编第27、90师及宜川守敌一个旅。
歼敌数量:全歼敌整编第29军军部、两个整编师师部、五个旅共2.9万余人,击毙敌29军军长刘戡。
入选理由:宜川战役是彭德怀指挥的西北野战军经过近一年的艰苦防御作战,而转入外线作战后的一次“围城打援”的成功战例。集中优势兵力首先打援、而后攻城。歼敌援军数量远多于守敌数量,也是彭德怀解放战争以来对胡宗南主力所取得的最大一次胜利,并一举扭转了西北战场的局势。
1948年初,西北野战军已发展到7.5万人,并且在战略上开始掌握主动。遵照中共中央军委关于以主力转向外线,建立渭北根据地的指示,确定了春季作战方针,即南下陕中,威胁西安,大量歼灭胡宗南主力,配合中原部队作战,打通与晋南解放区的联系。
胡宗南集团为确保延安、洛川、宜川各据点,阻止人民解放军南进,采取“重点机动防御”方针,在战略上转为守势。将国民党军整编第29军的两个师置于洛川、黄陵、宜川地区机动,以整编第17师等部防守延安,以整编第76师的第24旅主力防守宜川,一部于韩城及禹门口,控制黄河渡口。
1948年春,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北野战军经过新式整军运动后,以主力5个纵队转入外线作战。
1948年2月24日,以一部兵力突然包围宜川城,主力隐蔽在宜川西南地区,准备歼灭敌人的增援部队。24日,完成对宜川的包围;西北野战军的另一部同时进入瓦子街以北地区待机打援。胡宗南为救援宜川守军,急令整编第29军军长刘戡率部沿洛(川)宜(川)公路轻装驰援。等到27日到达后再调整部署已经晚了。西北野战军随即调整部署,集中了9个旅的兵力迅速占领瓦子街至铁龙湾两侧高地设伏,并以一部兵力采取机动防御诱敌深入,将援军一部引入宜川西南预设阵地后,即转入坚守防御;同时经过激烈肉搏争夺,占领瓦子街以南高地,完全截断了援军回窜路线。刘戡发现陷入合围之后,决定分路突围。26日,国民党军整编第二十九军(两个整编师)由洛川、宜君一线向宜川驰援。28日,当敌军到达宣川晒南的瓦子街地区时,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北野战军从四面发起猛攻,3月1日上午,西北野战军发起总攻,激战至下午5时许,将国民党军第二十九军全部歼灭,并毙敌军长刘戡。
1948年3月3日,攻克宜川城,取得宜川战役大捷。又歼敌整编第二十七师师部、整编第九十师师部及其所属的第三十一旅、第四十六旅、第五十三旅、第六十一旅等共2.9万人,从根本上改变了西北战场的形势
综合点评:严格意义上讲,宜川战役不能入选“十大经典战役”,甚至会落选“十大候补经典战役”。但考虑到西北我军兵力薄弱,彭德怀危难时刻主动请缨,以区区2.6万余人的野战兵力(仅有1、2纵)与胡宗南二十多万大军周旋九个多月,还屡有斩获,相继取得青、羊、蟠战役的胜利,实属不易。后来晋绥军区3、4纵划归彭德怀后又取得较大的沙家店、延庆战役胜利。宜川战役是在西北野战军进行“新式整军”后,在兵力占优的情况下进行的第一次大战役,此时西野主力已达7.5万人。其后的西府战役虽然收复了延安,但打得非常艰苦,自身伤亡很大,荔北战役可圈可点。1949年3月彭德怀奉命接替生病的徐向前,指挥了总攻太原的战役。之后华北第18、19兵团统归一野,彭德怀部兵力已近40万,又相继发动了陕中、榆林、扶郿战役等,虽然重创了胡宗南,但战役组织和结果并不太理想。兰州、宁夏战役主要是消灭“二马”。相比之下,宜川战役应该算是彭德怀解放战争时期的代表作,冠名“十大”实为荣誉当选。
战役评分:难度指数7分,技术指数8分,人气指数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