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故事:鬼差锁魂遇阻,只因将死之人躲在自己叔父府上

很多年前,京城有一个叫郑三和的人,他官拜礼部侍郎,为人谦和、公正,是位不折不扣的好官,深受百姓爱戴。

有一日,一个叫郑友的年轻人拿了一本族谱来到郑三和府上,求见郑三和。

郑三和为官以来最讨厌有人自称郑氏族人上门攀亲戚,奈何这个叫郑友的还带来了族谱。

郑三和看到郑友,发现郑友与以往的亲戚不同,郑友不论穿着和谈吐都与以前那些“亲戚”不一样。

郑友举止得体,衣着光鲜,明显是大户人家出身。

这种亲戚明显不是为钱来,那一定是为名而来,恐怕是想要向郑三和求个一官半职。

郑三和突然就变了脸,厉声问道:“你来找我所为何事,如果是想求得一官半职就免言。”

郑友向郑三和施了一礼道:“侄儿此次来见叔父,一不为财、二不为名、三不为利!”

郑友的话倒是让郑三和有些震惊,不知道郑友这是唱哪出,郑三和的口气缓和了很多。

“那贤侄来我府上所为何事?”

“在老家侄儿听说过叔父贤名,想要成为与叔父一样贤德的人。”郑友说完跪下向郑三和磕头。

郑三和将郑友扶起,对他很是欣赏,没想到本家还有如此谦逊的晚辈,当即决定收留他,让他先住在府上读书,如果自己有时间便为他指点一二。

郑友就这样住进了郑三和的府上,郑三和始终觉得奇怪,便派人偷偷回到老家打听郑友的为人。

家仆回来之后,将打听到的事告诉了郑三和,郑三和听完后大吃一惊。

让郑三和没想到的是,家仆口中的郑友和自己见到的郑友完全判若两人。

郑友在家乡也算是名人,标准的纨绔子弟,仗着家里有点钱做了很多伤天害理的事,在老家一提到郑友的名字,可以说是怨声载道。

郑三和不解为何郑友突然要到自己这来“受罪”,他决定好好观察一番。

郑三和发现郑友自从来到家中从不外出,但问他读了什么书,他又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郑三和找郑友好好聊了一次,如果郑友不能好好读书考取功名,就要把他赶回老家去。

郑友听说回家,立马吓得惊慌失措,向郑三和保证,今后一定好好读书,只希望郑三和不要赶他回家。

郑三和看到郑友反常的举动,第一反应就是郑友一定是不敢回家,很有可能是在躲什么人,或者是身上背负命案,如果真是这样,郑三和就成了包庇嫌犯的同谋。

郑三和再次派人返回家乡,调查郑友身上是否背负了命案。

几日之后家仆返回,告知郑三和,郑友并没有犯案,虽然口碑不怎么样,但确实是清白之身。

又过几日,郑三和来到郑友房中,考他读书的成果,郑三和发现郑友很有读书的天赋,才短短几日就把书上的内容记的滚瓜烂熟,比自己当年还要快。

郑三和拿了几本书给郑友,让他读熟。

半月之后,郑三和再次来到郑友房中考他,没想到郑友在短短的时间内,竟然可以对答如流,郑三和大喜,没想到家族之中还有如此人才,要是好好培养假以时日定能成为可造之才,郑三和认为郑友现在可以很轻松地考中秀才,就算考中举人估计也不是难事。

可是郑友一听说要参加科考马上拒绝,不管郑三和如何说,郑友执意不肯参加科考,不惜跪在地上恳求,郑三和只好作罢。

有一日,京城的智云大师来到郑三和府上做客,郑三和无意中提及郑友之事,智云大师也觉得事有蹊跷,便来到郑友屋外查看,没多久便发现了端倪。

智云大师发现郑友的阴气很重,有大限之兆,觉得他不肯参加科考可能跟此事有关。

智云大师询问郑三和道:“可曾见过令侄出门?”

郑三和这才发现郑友来自己家中一年有余,竟然从未出过门。

智云大师点点头道:“我知道原因了。”

原来,郑友不是不愿意参加科考,而是不敢离开郑三和的家,因为一旦离开他就会死去。

郑友在老家时,做了很多坏事,郑友的父亲认识一位老道士,有一日老道士来到郑友家中,发现郑友将不久于人世,郑友非常害怕,求老道士救命。

老道士告诉郑友只要呆在阳气旺盛的地方,鬼差则无法勾魂,郑友便不会死去。

郑友作恶太多,如果现在死去难逃阴司重罚,如果想要免去重罚则要趁此机会改过自新,将来就算被鬼差勾魂,起码还能再世为人。

郑友的父亲这才想起郑三和这个远房的堂弟,让郑友在大限之前去见郑三和,躲在他的府上,只要不出门,鬼差便奈何不了他。

在郑三和的询问下,郑友说出了实话,郑三和一向大公无私,他立即决定大义灭亲,郑友看了一年多时间的书,明白了很多道理,觉得有些事始终要自己面对,答应随郑三和离开郑府,接受阴司的惩罚。

郑三和很喜欢现在的郑友,恳求智云道人让他见一下勾魂的鬼差,智云道人答应了郑三和的请求。

郑三和带着郑友来到离郑府很远的地方,没多久便看到身着官服的牛头和马面从远处走来,看到郑友厉声道:“犯人郑友,你躲在至阳之地一年有余,逃避阴司律法罪加一等,现在就带你去阴司受刑。”牛头说完拿出勾魂钩准备将郑友的魂魄勾出。

只见站在郑友一旁的郑三和向前几步,向牛头施礼道:“二位鬼差大人,可否听老夫一言?老夫为官多年,向来大公无私,今日带爱侄前来也是因为如此,但今日我要向二位鬼差大人求情,希望能对爱侄从轻发落,这一年他变化很大,再无作恶!”

马面忙向郑三和回礼道:“郑大人留步,你为官清廉阳气太盛,我兄弟二人不能离你太近,还望见谅。”

“郑大人,定罪之事乃是阎王老爷定夺,我二人一定将郑大人的话带到。”牛头也向郑三和施礼道。

郑三和点点头,看着身边的郑友道:“贤侄莫怕,你本该是国之栋梁,只可惜误入歧途,叔父不能徇私救你,望你下一世能有一番作为。”

郑友向郑三和施礼,答谢他的教导之恩,然后便跟着两位鬼差向远方走去。

郑友的魂魄离开后,肉身便倒在地上,郑三和搂着郑友大声哭泣,将郑友的尸身拖回家中,郑三和在自己府上搭设灵堂,祭奠自己的爱侄。

第三日,只见郑友突然从棺木中坐起,所有宾客都被此景吓坏,只有郑三和大喜着迎了上去。

郑友从棺木中出来,跪在郑三和面前说道:“阎王老爷见我一年多未做任何坏事,而且文采出众认为我是可造之才,再加上叔父替我说情,特开恩让我还阳为国尽忠,为百姓造福。”

“好,好!”郑三和热泪盈眶。

此后,郑友接连考中秀才和举人,几年后又考中了进士,然后入朝为官,和他的叔父郑三和一心造福百姓,成就了一段佳话。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