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悬解》少阴脏病,是用滋阴泻火补水,还是用扶阳泻水补火

少阴三

少阴病,得之二三日,麻黄附子甘草汤微发汗,以二三日无里证,故微发汗也。

1 少阴病,得之二三日,麻黄附子甘草汤“微发汗”,以二三日无里证,故微发汗也。麻黄发太阳之表寒,附子温少阴之内寒,甘草建中培土。

2 重点;少阴禁汗,此微发汗者,以二三日内,尚无少阴之里证,故微发汗也。此推原上章之义,无里证,何以知为少阴?是必脉已见沉。沉为在里,何以宜汗?是必发热也。

3 外有表寒之束,又不得不解,发汗解表,又有亡阳之危,故一定要抓住证候重点,脏病连经,始得之,二三日,发热脉沉,无里证,而微发汗也。太阳之表闭,可郁其六经,外有表闭,又不得不解,总因少阴脏寒,本气之虚。

按;少阴禁汗,因少阴皆言脏病。三阳误汗,还可救逆,少阴误汗,则更坏事,故不可犯禁。

少阴四

少阴病,脉细沉数,病为在里,不可发汗。

1 少阴病,脉沉细数者,病已入脏,此为在里,不可发汗。自此条已下,皆为脏病,并无一字言经病者,故不可发汗。少阴脏病提纲,有禁汗之条。脏寒水动,乃可曰少阴病,若五日经传少阴,未入肾脏,少阴诸里证丝毫未现,而其时三阳太阴经证俱在,则不为少阴病乎;曰少阴病者,少阴盛极,独自为病也。阳明,太阴,厥阴,俱同此论。

2 少阴病,脉细者,阴阳俱虚,沉为在里,此是脏寒,数为中虚,此是亡阳火逆;阴阳俱虚,脏寒而火逆,此为在里,不是表证,故不可汗。病已入里,在汗之以泻阴中丝微之阳根,则纯阴无阳,大事坏矣,故不可汗。细沉之数,不见土缓,细沉阴盛,数为中虚,火不根水,极虚之脉。

论;自此条以下皆是脏病,皆遵不可发法之禁忌。现代普通的感冒,都没有用中医治疗的,若是发汗,人人畏之,何谈少阴病,经脏双解,余也不敢用,科学化的今天谁都害怕出现医疗事故,治每一个急证或大病,都如临生死局,没有保障,中医只能自保,与其冒险,不如直接不用,这也是中医的现状与困局,个人都愿意冒险。即使你相信中医,由于理论系统性缺失,它也不能真正的发挥治病之功。也只是看缘分治病。今天的中医急诊阵地已经丢了,现在就干点治小病养生的活。在正确的中医理论支持和有效的法律保护下,中医才能取得大的进步,二者缺一不可。不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也就只能随波遂流。

先师书名,为什么叫《伤寒论》,从此思得;一为太阳伤外感之寒(经阳),天之气也,二为少阴伤水旺之寒(肾脏寒),人之气也,天气人气,皆伤水寒。足太阳膀胱,以寒水主气,病必外感伤寒也,足少阴肾脏,寒水之气从手少阴君火,化气为温,病必还其本原。寒者,水之气,太阳与少阴,互为表里,病必伤寒。太阳经伤外寒,少阴脏伤内寒。内外双感,脏病连经。天人之气,表里皆寒,故先师经典著作,名曰《伤寒论》。

少阴五

少阴病,脉沉者,急温之,宜四逆汤。

1 少阴病,脉沉者,沉为在里,水寒无阳,是为脏寒,急当温之,此为一定之理,四逆汤,扶阳建中,温燥脾肾之阴寒。

2 阳消阴长则人衰,阳虚阴旺则人病,阳绝阴孤则人死。阳盛于火,阴盛于水,火性浮而水性沉,少阴水脏,病见脉沉,则经阳卸事,脏阴司权,死机攸伏法当急温,宜用四逆,尺则水动寒作,死证蜂生,温之无及矣。“太阴篇”,大凡少厥之死证,皆由脾阳之颓败,少阴厥阴之生证,在脾阳之来复,太阴一脏,是存亡生死之关。

附:少阴脏病,是用芒硝泻火补水,还是用附子泻水补火

论;中医的传承中,理论本身就有精华与糟粕,更多的是糟粕理论,让后学者分不清对错,久学苦读,也不能入仲景医门,只能用前人之方套用患者之病,不知深研仲景,反承诸家药方,迷失在理论丛林里,分不清谁对谁错。中医也变成了武林大会,如滋阴派,脾胃派,扶阳派,伤寒派,温病派,今天又出来学院派,咋一听象武侠小说。而中医正统理论,一脉相承,唯有黄元御,仲景之后,继承四圣,唯此一人,《伤寒金匮》,两本书形成一个完整的中医医疗体系,足够和众多理论药理设备组成的西医体系相对论,并且胜于西医。而今天中医毁在中国人自已手里,成了保健养生,调理亚健康的行当了,沦为了西医的附属品,可有可无的替代品。不学仲景,不为中医,深学仲景,则知今天的中医跑偏了。今天的中医为何治病不行,中医又为何分科,答:经典学偏了,黄元御依然没有受到重视,黄元御就在那里摆着,只是没人研究了,学了各种偏差错误的理论,迷失在理论的丛林中,再回头看黄元御,正确的理论也辩别不出来了,失去了辩别能力,此最是可悲。体制教育考什么,就让学生学什么,中医必然走上西医的管理模式。理论体系不对,就不可能培养出优秀的中医。放弃了仲景,中医永无出头之日。中医自身的问题多,理论的错误是限制中医发展的最根本问题。

论;下面就用黄师的理论,在对比一个相反例子

  肾水有泻而无补,凡人之死,死于水寒之盛也,仲景《伤寒》,少阴但有泻水补火之法,而无泻火补水之方。其余六经,以及《金匮》杂证,泻火则有之,补水则未有。后世庸愚妄缪,乃有泻火补水之法。俗子腐生,群而效之,著作纷纭,以为天下万世祸。今日遂成海内恶风,江河日下,不可挽也。

  凡人之死,死于寒气之盛也,此为一定之理。(故足少阴而化气于手少阴君火之温也)肾水有泄而无补,此也是定理。以前有个中医叫胡万林,也是悟到这一点,认识到百病皆生于水旺,偏偏在治法上出现了失误,走反了方向,于是就认为可用芒硝大泄肾水,于是越泄则病越严重,有的还出现了死亡。胡万林知肾为水脏,病即水旺,但不知六气,水气为寒,又不知足少阴之寒水从手少阴君火,化气为温,更不知扶阳补火,即是泄寒水之旺,还不知五行之理,温阳燥土,即是退水之义,更不知芒硝之寒,伤中败土,加速死亡。此即成了芒硝泄寒水,越泄越旺,此即是了黄师所言的泻火补水,名是芒硝泄水,实成了泻火补水。此理可以参看黄师的黄连药解,黄连清热,越清越热。黄师泻水补火者,用四逆汤,附子汤,真武汤,茯苓四逆汤等,温其阳燥其土,是为泄水之义,水温则不旺,土燥则水暖。

胡万林,因治疗患者有死亡,被判刑进监狱坐牢。他也想不明白,自是水旺之病,为何泄水而不愈,反而至死。本来是治病救人,反被判刑,这样的结果,就是中医错误的理论,导致的他治疗失误。理论不对,医患俱是受害者,胡万林只是众多受害者之中的一个。中医治病,成生死局,后医更是畏惧坐牢,从而小心谨慎,不能出半点差错,芒硝不用,附子,半夏,细辛,大黄等力大之药,一律不用,也能混日子,像茯苓,白术,甘草,生姜,大枣,吃了也没事的药,也是最小剂量,还能美名曰,调理脾胃。中医走上了中庸的道路,中庸之法治病,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谁也不想从自已手里治出事,于是以后就几乎没有治坏的情况了,也没有治愈了,中医整体的疗效越来越差,中医治不了病的现实也加剧了,于是相声段子里就有一句话来形容当下的中医治病“放心吧,吃不死人,吃死了我给你送锦旗,吃死了那就不是中医了”。中庸文化,最是有毒,事实证明,中庸之路,也是死路。

购书加好友,进群加好友

点击看,感谢分享,读黄元御,学古中医

自学中医,只读黄师,不走弯路,快速入门

自学仲景,只读黄师,四圣一脉,医家准绳

(0)

相关推荐

  • 医圣张仲景治疗疾病,就从来不用五行,这是为何

    中医理论体系中,包括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人体脏腑的具体功能,如心脏主血脉运行.肝脏主藏血及疏泻,肾脏主生殖等等:第二部分,是认识中医及分析中医时需要的工具,如气理论.阴阳理论.五行理论,甚至易经理论 ...

  • 用八纲理论解释伤寒论六经体系

    学习中医的人都知道,要学习中医经典,尤其是医圣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是经典的重中之重,甚至可以说:不读伤寒,难以成中医大家! 我是南方医科大学2006年本科中医学专业,在学校系统学习了中 ...

  • (四)大承气汤——阳明腑实重症,阳明悍热,阳实伤阴,

    6腑实燥结--杜雨茂医案 王某,女,13岁.初诊(1973年6月14日):患儿于六日前病外感,次日发烧,最高烧至39℃,经用西药治疗,至第六日烧才退,大便自发烧之日起至今五日未解,曾用过果导等缓泻西药 ...

  • 《伤寒悬解》脏病阴厥——阳回不死,热复太过症,白头翁汤,小承气汤、栀子豉汤

    厥阴阳回不死,热复太过症 厥阴四十六 热利下重者,白头翁汤主之. 阳回热过,肝气郁陷,泄利未止,而益以后重,宜白头翁汤,清其郁热. 1 热当利之,此是一定之理.热利下重者,此是热过伤阴.肝脾郁陷,肛门 ...

  • 《伤寒悬解》脏病连经——麻黄附子细辛汤与医案

    少阴二 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附子细辛汤主之. 1 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热为太阳之经,沉为少阴之脏,此为少阴,脏病连经也.表阳外伤,则见经热,沉为在里,是为脏寒,脉沉发表,必 ...

  • 《伤寒悬解》脏病连经——麻黄附子细辛汤,麻黄甘草汤

    少阴二 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附子细辛汤主之. 1 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热为太阳之经病,沉为少阴之脏寒,此为少阴病,脏病连经也.经阳伤寒,则见发热,脏寒里虚,则见脉沉.脉沉发 ...

  • 《伤寒悬解》少阴脏病之便血——桃花汤

    少阴二十七 少阴病,下利便脓血者,桃花汤主之. 少阴水脏,下利而便脓血,总是湿寒,万无湿热之理.桃花汤实为主方,不可易也. 1 少阴脏寒,下利者,脾虚下陷:便脓血者,下焦滑脱,气陷血瘀,风木疏泄也.桃 ...

  • 《伤寒悬解》少阴脏病——四逆汤,白通汤,桃花汤

    少阴二十三 少阴病,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手足厥逆,脉微欲绝,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色赤,或腹痛,或干呕,或咽痛,或利止脉不出者,通脉四逆汤主之.其脉即出者愈. 1 少阴病,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手足厥逆,脉 ...

  • 《伤寒悬解》少阴脏病——猪肤汤、四逆汤、吴茱萸汤

    少阴十五 少阴病,下利咽痛,胸满心烦者,猪肤汤主之. 1 少阴病,脏寒则下利,亡阳火逆则咽痛,肺气不降则胸满,火逆离根则心烦.猪肤汤, 猪肤.白蜜,清金而止痛,润燥而除烦,白粉收泄利而涩滑溏也. 2 ...

  • 《伤寒悬解》少阴脏病——附子汤

    少阴六 少阴病,身体疼,手足寒,骨节痛,脉沉者,附子汤主之. 1 少阴病,木郁血寒,筋脉不舒,则身体疼:脾胃湿寒,四肢失秉,故手足寒:阴凝气滞,故骨节疼.水寒木陷,生气欲绝,故脉沉细:附子汤主之,附子 ...

  • 《伤寒悬解》——暑病理论

    暍病三章 暍者,夏月而伤风寒,郁其表热.表热盛则内气虚,故不可汗下.以寒则伤形,故外闭而为实,热则伤气,故外泻而为虚.当内度本气之虚实,不宜外泥时令之热寒.汗.下.温针之法,所以伐正而扶邪,不可轻犯也 ...

  • 《伤寒悬解》——坏病提纲两条

    太阳百三十三 伤寒,吐下后,发汗,虚烦,脉甚微,八九日,心下痞硬,胁下痛,气上冲咽喉,眩冒,经脉动惕者,久而成痿. 1 伤寒,吐下后,而又发汗,阳虚生烦,脉甚微弱,至八九日,心下痞硬,胁下疼痛,缘阳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