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 七大证据表明,薛宝钗的前世是女娲娘娘

林黛玉的前世是灵河岸边绛珠草修成的绛珠仙子,这是书中明确描述的,然而,作为与林黛玉并举的薛宝钗,作者却没有说明她的来历,于是引发了读者的各种猜测。

那么,薛宝钗有没有和黛玉一样可追溯的前世?如果有,她的前世是什么来历?其实,作者在书中已有写明,不过需要读者用心去研讨,才能看清。从原著中透露的信息,至少有七大证据可以证明,薛宝钗的前世是女娲娘娘

证据一、阆苑仙葩

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这是太虚幻境演奏的十二首《红楼梦》曲第二首“枉凝眉”的开头两句。我曾在《〈枉凝眉〉中的阆苑仙葩和美玉无瑕分别指的谁?》中分析过,“阆苑仙葩”指的是薛宝钗,“美玉无瑕”指的是林黛玉,《枉凝眉》这支曲子,说的是宝钗黛玉二人因遇到了宝玉,而落得薄命的结局

为什么说“阆苑仙葩”指的是薛宝钗?而且指向女娲娘娘?

”的意思是门高的样子,“”的意思是帝王居住的宫殿。“阆苑”合起来,就是帝王居住的有着高门大院的宫殿,在神话传说里,专指神仙居住的地方,而且是帝王级别的神仙才能够住进阆苑。

薛宝钗在大观园的居所叫“蘅芜苑”,她本人则被称为“蘅芜君”,“苑”和“君”都不是普通人能拥有的,都指向帝王。而薛宝钗是女性,女子能被称为帝王的,神话传说中只有女娲娘娘,即娲皇,是远古三皇之一。

这是第一个证据,证明薛宝钗的前世是娲皇。

证据二、女娲炼石已荒唐,又向荒唐演大荒

女娲炼石已荒唐,又向荒唐演大荒”,这两句诗出现在第七回宝钗宝玉“比通灵”的情节中。

宝钗进府,作者没有正面描写,直到第七回的“比通灵”,才开始写宝钗的正传。当宝钗细细观赏贾宝玉的通灵宝玉时,作者插入了一首诗:

女娲炼石已荒唐,

又向荒唐演大荒。

失去幽灵真境界,

幻来亲就臭皮囊。

好知运败金无彩,

堪叹时乖玉不光。

白骨如山忘姓氏,

无非公子与红妆。

这首诗分上下两部分,第一部分表明宝钗和宝玉的来历。

女娲炼石已荒唐,又向荒唐演大荒。”红楼以女娲炼石补天开篇,从补天引出顽石。在此之后,书中再没出现过女娲了,只在这句诗里提到了。这句诗说明,女娲并没有补完天就完事了,她还在补天之后,演了一出“大荒”戏。怎么演的?“失去幽灵真境界”,去除了女娲作为娲皇的神仙境界,“幻来亲就臭皮囊”,幻化成一个亲近臭皮囊的人。这个臭皮囊,就是由顽石幻化而成的贾宝玉。

第二部分,描写的则是宝钗和宝玉此生的经历,“金无彩”,“玉不光”,女娲和顽石都已是凡人,没有神通。“白骨如山忘姓氏,无非公子与红妆”,他们将在人间上演平常男女的爱恨纠缠(关于女娲为什么要幻化成宝钗来与宝玉产生纠葛,将另文分析)。

这是第二个证据,作者用一首诗,表明了宝钗和宝玉的前世分别是女娲和顽石。

证据三、宝钗完美无缺的人设

宝钗被很多读者强加罪名,主要是因为她太完美了。世间没有完美的人,如果表现得太完美,那就一定是在装,这是普遍的认知。在这种认知之下,宝钗被安上了各种无法罪名。

对此,我也深深怀疑过。

红楼中有这么多人物,每个人物都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缺点,只有薛宝钗,即使用放大镜,都找不到她身上缺点。作者赋予她的与生俱来的“热毒”病,也只是为了引出“冷香丸”,这一点稍后再说。

那么,为什么这么多人物,唯独薛宝钗的人设是完美无缺的?我们可以从两方面来分析:其一是女娲娘娘本身是完美的;其二是作者曹雪芹先生对女娲娘娘深为敬重,不敢对她有丝毫的亵渎

这就是第三个证据,作者赋予宝钗完美的人设,其原因就是她是女娲娘娘的化身。

证据四、珍重芳姿

自尊自爱,是大家闺秀的基本素养,大观园的姑娘,都是接受过良好教育的世家女子。然而,作者却强调薛宝钗“珍重芳姿”,比其他姑娘更注重自尊自爱,绝不给人任何亵渎的机会。

在《封神演义》里,醉酒的纣王看到女娲娘娘的美貌圣像,题诗亵渎,引得女娲大怒,于是派轩辕坟中千年狐狸精等三个妖物入纣王宫,通过惑乱君心来毁灭纣王的天下,这才有了后面的封神故事。

《红楼梦》中,贾宝玉说宝钗“体丰怯热”,同样引得宝钗大怒

为什么一句“体丰怯热”就能引得宝钗大怒?因为女孩的身体不容许被男人议论,否则就是亵渎。女娲娘娘对此尤为看重,所以作者通过宝钗的《咏海棠》,表明她“珍重芳姿。”

这是第四个证据,女娲娘娘是天下女子的表率,所以更加注重自律。

证据五、坚强独立、迎难而上的人物形象

在男尊女卑的父系社会,女人是无从谈独立的,总要找一个依附才能活下去。在远古神话中,那些呼风唤雨的领袖,都是以男人的形象出现。女娲是唯一的例外,她能以帝王的身份与男领袖们平起平坐,而且不靠任何人的扶助,是最为彻底的独立女性。

女娲为什么要炼石补天?因为“共工氏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折天柱,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百川水潦归焉。”(《列子.汤问》)天要塌了,无人支撑,如若不奋力去补,天下百姓就要遭难。

薛宝钗为什么要放下读书写字的轻省日子去做艰难付出的当家人?因为父亲突然去世,哥哥太不懂事,相当于薛家的天要塌了。如果宝钗不站出来支撑,薛家就要遭难。

女娲补天是迎难而上,宝钗当家也是迎难而上。正是这种迎难而上的精神,让宝钗磨练成了坚强独立的蘅芜君,“虽离别亦自能安”,不需要依靠任何人,都能活下去。

两千年封建社会的文学作品中,诞生了无数巾帼英雄、可歌可泣的优秀女子,但多多少少都带有男权的烙印,很少有像薛宝钗这样的人物形象,以独立面世。

这是第五个证据,宝钗有着和女娲娘娘一样的补天之能与坚强独立的品性。

证据六、对贾宝玉的三次点化

癞头和尚想度走英莲和黛玉,却送给宝钗“冷香丸”和“金玉良姻”,助她入世,这是读者对薛宝钗的第三个质疑之处。

为什么薛宝钗如此特殊?因为她不是来历劫的,而是来帮助贾宝玉历劫的,用她的博学和智慧,点化冥顽不灵的贾宝玉。

薛宝钗对贾宝玉有三次点化。

第一次是第二十二回的“听曲文宝玉悟禅机”,宝钗用一支《寄生草》,让宝玉有所悟。

第二次是第六十三回,“寿怡红群芳开夜宴”,在占花名时,宝钗花签中的“任是无情也动人”和她要芳官唱的《赏花时》,让宝玉难得地在热闹中陷入沉思,反复咀嚼诗词和唱词的含义。

第三次在八十回后,来自脂砚斋先生的剧透:“薛宝钗借词含讽谏。”根据情节发展,应该是在宝玉与宝钗婚后,一次偶然读词或填词的机会,宝钗以讽代谏,让宝玉彻底醒悟,从而完成了历劫,以出家的形式,被茫茫大士和渺渺真人带回了青埂峰。

这正是女娲娘娘下凡幻化为薛宝钗的主要目的:点化贾宝玉,帮助贾宝玉历劫

因此,宝钗需要借助“冷香丸”来迅速成长为博学多才、稳重成熟的姐姐,同时“冷香丸”又能让她心无旁骛,专注于点化宝玉这个目标

另外,因为宝玉太过顽固(顽石的本性),想要点化很不容易,所以,宝钗需要由远及近,一步步走近宝玉,“金玉良姻”就是起到最终走近宝玉的作用。宝钗是拥有“停机德”的人,只有以妻子的身份劝谏丈夫,才能最终让宝玉醒悟。

这就是第六个证据,宝钗是带着使命入世的女娲娘娘。

证据七、济世情怀

女娲娘娘被后世广为传颂和敬重,主要是因为她有着不求回报、无个人目的的济世情怀。

点化宝玉、助宝玉历劫是宝钗此行的主要使命,但因为天生拥有济世情怀,她在点化宝玉的同时,还随手救济了几个需要救济的人:林黛玉、史湘云、贾探春、邢岫烟

这些需要救济的人,也根据自身的执着程度而难易不同。最容易的是邢岫烟,一点就通;最难的是林黛玉,经历了把宝钗当敌人到把宝钗当金兰姐姐的过程,因为黛玉的执念最深。

在这样的救济过程中,宝钗既像母亲,无限包容,又像姐姐,可以倾吐心声。她用不厌其烦的耐心,抚慰着一个个孤独的灵魂。正如女娲娘娘的精神感召,如清泉暖流般,浸润着每一个华夏儿女的心田。

世间没有完美的人,但有完美的神。以上七大证据,足以表明宝钗不是普通人,而是女娲娘娘的化身。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