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南到北中轴线72
前门大街上的老字号
本节目为北京广播电视网络视听发展基金扶持项目
前门大街在中轴线上是个神奇的存在。我们之前说过,前门大街也叫八字街,因为东西两侧伸展出很多斜街。而前门大街实际由三条街构成,除了前门大街正街,东西各有一条南北向的街道。东侧由肉市、布巷子和瓜子店、果子市构成,而西侧,则是珠宝市街、粮食店街构成,近年来很火的,还夹杂着一条门框胡同。与前门大街相交,大致东西向的胡同也有很多,那您知道都有什么吗?
与前门大街相关的胡同有不少是著名的商业街,在前门大街东侧,有西打磨厂街、鲜鱼口和大江胡同;在前门大街西侧,有前门西河沿街、廊坊头条胡同、廊坊二条胡同、廊坊三条胡同和大栅栏等等。这些商业街纵横交错,形成了前门大街地区独特的商业网络,其中老字号云集,并且涵盖吃喝穿用、银行金店戏楼戏园子等等,在老北京人心目中占有极高的地位。
鲜鱼口街形成于明朝,在《京城五城坊巷胡同集》中的名字叫鲜鱼巷,是因附近的渔民在前门东南的泄水河,也就是三里河打鱼,到这里来卖,形成了专卖活鱼的市场而得名。清朝和民国时把这里叫做鲜鱼口。值得一提的还有两个小胡同,一个叫小桥胡同,它的前身是一座泄水河上的过河桥,是渔民从河的北面到鲜鱼口来的必经之路,清乾隆以后就不存在了,只留下了小桥胡同的名字。另一个小胡同叫梯子胡同,在小桥的东面,因这段路原来是河堤,由东向西逐渐增高,走在这里就像上梯子一样,故得此名。在1965年北京市整顿街巷路名时,这两条小胡同加上梯子胡同东头的新者柏胡同都并入鲜鱼口,统称为鲜鱼口街。关于这条街,还有这样一个传说故事,大家都知道,以前串胡同叫卖的很多。清代的时候,有一个提着竹蓝卖麻酱烧饼和咸鱼的老头在鲜鱼口里边走边叫卖,“咸(鲜)鱼大火烧”,结果,第二天鲜鱼口就着了一把大火,烧了半条街。人们便说,这场火是那个卖咸鱼火烧的老头喊出来的。当然这只是调侃。早年鲜鱼口的名声比对面的大栅栏要响。因为漕运的关系,这里曾是货物往来的集散地。人们都说有水的地方就是兴旺之地,所以鲜鱼口街从明代开始到清中晚期,就已经发展成店铺连着店铺的繁华商业街了,而且形成了以鞋帽业为主的商业特色。据1949年前的统计,这条街上有九家鞋店,7家帽店,最著名的要数杨小泉创建的黑猴儿帽店。这“黑猴儿”的来历还有一段故事,山西人杨小泉带着一个黑猴儿来到京城,在鲜鱼口内开了一家帽店。杨小泉将黑猴整理的干干净净,让它在店内出入,迎接客人。忙的时候,杨小泉只要对黑猴喊一声“去,把门打开。”黑猴便乖乖地走到店门口,拉开店门,然后等客人进门后,它才离开。这使京城的人感到惊奇,干脆就把杨小泉的帽店称为黑猴儿帽店了。
除了鞋帽,鲜鱼口里的吃也是出了名儿的,您要吃地道的北京风味炒肝,就一定得到这里的会仙居来,那口感是别地儿没法比的。您要吃大餐可以品尝便宜坊的焖炉烤鸭。这种做法是由南方传入的,《帝京岁时纪胜》中记载的“南炉鸭,烧小猪,挂炉肉”,其中的“南炉鸭”指的就是便宜坊的焖炉烤鸭。鲜鱼口里的药店也是出了名儿的。1933年,一种中国人研制的闻药取代了日货宝丹而独占鳌头,它就是位于鲜鱼口长巷头条北口,坐西朝东的小药铺长春堂研制的避瘟散。当时流传着这样的顺口溜:“三伏热,您别慌,快买闻药长春堂,抹进鼻子里通肺腑,消暑祛火保安康”。鲜鱼口是咱北京的一条重要街巷,诸多的老字号里蕴含着浓厚的商贾文化。因此,1999年这条街被北京市政府列入第一批历史文化保护街区。
其实当年的鲜鱼口并没有这么长,从前门大街一直到是崇文门大街的这条路可不是都叫鲜鱼口,一共有八个地名——由西头说起,鲜鱼口、小桥、新者柏、梯子胡同、崇真观、西兴隆街、东兴隆街、木厂胡同。不过三里长街的八个地名在1965年时撤销了五个,于是就把鲜鱼口延长了,只保留了东兴隆街和西兴隆街了。不过当年这三华里的长路两旁胡同有很多也很繁华。北面的第一条胡同是肉市街,第二条是北孝顺胡同,再往东有长巷头条至长巷四条,大施兴胡同、南深沟、洪福寺、贾家花园、新开路、北官园、细米巷、翟家口等将近20条胡同,都是通往打磨厂的。
南面更多,由西往东第一条胡同是布巷子,第二条是南孝顺胡同和北孝顺胡同相对,再往东和北面相对的还叫长巷头条至四条,另有一条叫长巷五条,可是它在庆云巷口内,另外,草厂头条至十条、戴家庄、南官园、阎王庙前街、阎王庙后街、北五老胡同等,共有20条以上。这些胡同都是通往大蒋家胡同、北芦草园、薛家湾、茶食胡同等地。
其实,当年叫鲜鱼口的地方并不长,由西口到第二条胡同北孝顺胡同,也就是大约200米上下。虽然再往东不叫鲜鱼口了,可当时还是繁华的商业街,有华乐大戏院,现在早已拆除,还有光绪年间开业的祥聚公糕点铺,是一家前店后厂专门制作点心的,在门市上销售。1956年改为公私合营第三糕点厂制作车间,撤销了门市。
还有一家中药店——长春堂,除经营丸、散、膏、丹、汤剂外,有特色的是避瘟散和无极丹,特别是在1945年前这两种药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价格不贵,疗效好,抗拒了当时流行传染的霍乱病毒。
粮店、油盐店、干果店、棉花铺、修自行车铺、烧饼铺、肉铺,这一带也不少,居民日用品应有尽有。
南深沟路口附近,路北是基督教堂,门口常年有一支乐队在吹打乐器,解放后改为了小学生活动场所。路南是一家电料行,由此往东,兴隆街上一样是很热闹。
过了兴隆街最后是木厂胡同,仍然还是商业较多的街道。路北有一座小洋楼,还带有半地下室,这座建筑物比其他房屋就特殊了,当时是华论大药房。还有专门经营花素布匹及中档绸缎的谦益隆布店,路南是一座四合院,传说以前是清朝的大太监李莲英的外宅,解放后做了北京药材公司,现在是北京同仁堂公司的办公总部。
各式各样的小门市部在这儿也相当多,如粮店、油盐店、百货店、成衣铺,修理钟表的、理发的都有。到东口一家是专做铜器的,既在门市上出售,也可来料加工各种勺、盆、壶、锅等,有青铜、黄铜、红铜,各种规格都很齐全,还可定做或来料加工非标准型的各种铜器。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