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青龙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 张芸旗 王恒坤 广州中医药大学 梁雪 安徽中医药大学
安徽中医药大学主任中医师、南京中医药大学师承博士生导师、安徽省国医名师、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张杰,擅用仲景方治疗各种内科杂症,现将其运用小青龙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经验整理如下。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呼吸系统常见的气道高反应性疾病,以进行性加重的气流受限为特点,常在呼吸道感染、吸烟、接触有毒颗粒等因素刺激下急性发作,以咳嗽咳痰、气短或呼吸困难、喘息胸闷乏力等为主要表现。随着病程进展,可引起气道结构破坏、气道重塑、肺功能下降等病理改变,严重者可累及心功能,引起肺源性心脏病而增加死亡风险。
西医尚无特效药物可完全治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多以吸氧、祛痰、解痉平喘、控制感染等常规治疗为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属于中医学“肺胀”“喘证”范畴,《灵枢·胀论》曰:“肺胀者,虚满而喘咳。”《金匮要略·肺萎肺痈咳嗽上气病》篇指出本病的主症为“咳而上气,此为肺胀,其人喘,目如脱状”。
小青龙汤在《伤寒论》第40、41条以及《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篇》《金匮要略·妇人杂病篇》都有提及,用以治疗外寒内饮证、溢饮、支饮咳逆以及妇人吐涎沫。张杰主以本方温化痰饮,直捣巢穴,方中麻黄、桂枝、细辛、干姜散寒宣肺,温化寒饮;炒白芍养血和营;五味子敛肺止咳;姜半夏、橘红健脾化痰;三子养亲汤(苏子、白芥子、莱菔子)温肺化痰,降气行滞;杏仁、厚朴降气平喘;当归、丹参、川芎、红景天益气活血化瘀;太子参、麦冬合五味子取生脉散之意,益气养阴补脏腑虚损;熟地补肾强腰。全方肺脾心肾四脏共治,气血痰同调,使气降血行痰化,故而咳喘得平。
痰饮是导致多数肺系疾病关键的病理因素,贯穿于肺系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过程中,临床辨治当以“温药和之”的总则为中心,突出温法,并注意痰饮转化和兼证灵活运用,同时不忘顺应肺性,散收相合,重视调养,缓则治本,以控制疾病进展,预防发作。
患者某,男,74岁。2019年5月26日初诊,原罹慢阻肺,肺大泡,伴冠心病(已放支架),心功能Ⅲ级。刻下症见咳嗽,痰多色白质黏不爽,咽痒,气短乏力,动则喘甚,心悸,腰酸,舌暗红,舌苔薄黄腻,脉弦滑。西医诊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冠心病、心功能不全。中医诊断:肺胀,证属气虚血瘀,痰饮郁肺。
处方:炙麻黄6克,干姜10克,桂枝15克,炒白芍15克,细辛3克,五味子10克,姜半夏15克,橘红15克,紫苏子10克,白芥子10克,莱菔子10克,杏仁10克,厚朴10克,当归15克,丹参30克,川芎15克,红景天10克,太子参30克,麦冬30克,熟地20克。14剂,每日1剂,水煎服,早中晚温服。
2019年6月9日二诊:药中病机,咳嗽气喘皆轻,前方加沙棘30克、金荞麦15克。14剂,服法同前。2019年6月23日三诊药后咳嗽,咯痰,心悸气短皆轻,原方加枳壳10克、陈皮10克。14剂,服法同前。2019年7月13日四诊:药后褚症皆轻,原方巩固,再进14剂。2019年8月4日因胃部不适前来就诊,诉咳喘等肺系症状已控制平稳。
本案患者年高脏腑虚损,肺气亏虚,痰饮郁肺,故见咳嗽、痰多色白质黏不爽、咽痒;肺气虚弱,复加气因痰阻,故见短气、动则喘甚;肺病及心,心气虚弱,无力行血,故见乏力心慌;肾虚腰府失养,故见腰酸;舌暗红,舌苔薄白腻,脉弦滑为痰浊内蕴,心血瘀阻之象。
临床治疗肺系疾病当辨病和辨证相结合,辨病不仅指辨中医病名,也指西医疾病,目的在于掌握疾病发生发展的规律,并与相关疾病鉴别诊断。中医辨证论治的优势不言而喻,但面对久治不愈,或者疗效不佳的复杂疾病,尤其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结节、肺癌一类,诊疗理念要开阔,以辨病为先,辨证为主,参考现代诊断检查结果,这样更有助于全面地把握病机与治疗,给患者提供最优的治疗方案,以免误诊失治,耽搁病情。中医师当潜心钻研经典,立足临床,勤学活用张仲景组方用药之理法,恪守辨证论治的精神,同时也要积极学习现代医药知识,以更好地服务中医临床,提高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