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感】淮安人的礼数||申卫华
作者:申卫华
上月,小孙女参加同学十岁生日宴,让爷爷我将她送至市里的人和大酒店。
当我问她,你送啥生日礼物时,小孙女则是一脸茫然的说道:“爸爸可没有交代啊!”看来如此礼节,应该让孙女掌握知晓了:“同学过生日,邀请好朋友参加,必须准备一份礼物送给他,这是对同学的尊重!”“那爷爷你得赶快帮我买呀!”
当小孙女到达酒店,将一款高档乐高玩具,呈现在要好的同学面前时,竟赢得了家长的交口称赞。小孙女在开心之际,瞬间便融入一帮孩子的玩耍之中。应该说,这礼节的传输和教育,必须从娃娃抓起,可现如今的年轻人,往往忽略其礼节的重要。
而在出礼的礼数中,尤以婚礼为大。而我们这代人的婚礼,是在上个世纪的八十年。要说那时的工资,差不多也就三十多元,至于亲朋好友出礼,跟如今比天壤之别。有的亲戚买一个水瓶;有的邻居送一只痰盂;有的同事拿一套茶杯。至于现金的礼数,都是在五六元之间。
应该说上述的礼数,是咱们当初的淮安,改革开放之初的标准。而随着老百姓生活的越来越好,这礼数肯定也水涨船高。印象中到上世纪末,其出礼的数额,已经上升至五十到一百。这礼数十倍二十倍的上涨,从另一角度则说明改革开放,提高了老百姓的消费标准及幸福指数。
作者简介
申卫华,祖籍江苏南通。原淮安市公安局警察一名,现淮安市作家协会一员。闲暇之余,喜爱码字、爬格、上网,也有小作偶见有关媒体。回望写作历程,不求成名成家,只图自赏自乐!
▼▼▼
面条情结
送 红 包
逢年洗被话曾经
泡澡漫谈
漫话创创
淮安的饭局
楼前那条清安河
尴尬的稿费
沙干稀饭
遭遇肩周炎
我是清江兵
外祖父的长袍马褂
码字的经历,坎坷并快乐着
石码头大街
家门口的吆喝
船缘
行在运河话酒风
寻稿记
运河文韵
采春的希望
撷秋的欢喜
捡运河文字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