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乾隆年间,苏州浒墅关有一个陈一元,弃...
清代乾隆年间,苏州浒墅关有一个陈一元,弃家学道。他买了一间精舍,在里面打坐,房门反锁。一开始辟谷,不吃粥饭,继而连水果、蔬菜也不吃了,只喝石湖之水。陈一元让儿子每月供水一壶,次月儿子去探视,看到水壶依然在门外,而水都干了,于是又装满一壶水再放到门口。
孙敬斋秀才听说后十分仰慕,就写了一张纸条,贴到水壶盖上,问能否会见,如果可以,请问日期,孙秀才十分忐忑,生怕陈一元不见他。
第二个月孙秀才去探视,在水壶上纸条的末尾写了几个字:“二月初七日,可来相见。”孙秀才大喜,到了二月初七,和陈一元的儿子一起去拜访陈一元。
孙秀才一看陈一元,好像只有四十多岁,而陈一元的儿子倒像一个老头子。
孙秀才请教:“修道从何下手?”
陈一元说:你先静坐片刻,自己数着你想到的事情。
孙秀才静坐了很久。
陈一元问:你刚刚起了多少个念头?
孙秀才说:有七十二个念头。
陈一元笑着说:心无寄托,求静反动,理之常情。你一个时辰起了七十二个念头,其实不算多,你有学道的根基。
于是陈一元教他饮水修行的方法,说:“人生本自虚空而来,因吃了太多食物,所以身体沉重,腹中秽虫丛起,易生痰滞。所以学道者先清其口,再清其肠。要先饿死诸虫以荡涤之,水是先天第一真气。天地刚刚开辟时,未有五行先有水,故饮水实为修仙要诀。但是城里的水浑浊,对修道不利。所以一定要去山中至清之水,徐徐吞下,喉咙里喀喀有响,然后水的甜味才出来。一勺水,可度一昼夜。就这样一百二十年,身渐轻清,就连水也可以不喝了。可以服气御风而行。”
孙秀才好奇地问:您的老师是哪位仙长?
陈一元说:我三十年前去泰山烧香,遇到一个少年,相貌清隽,能预知阴晴,所以和他同行。少年背着一个锦匣,每次到了旅店,一定要向匣子里说几句话,然后安寝。我看了心里惊疑不定,凿壁偷窥。看到少年把匣子放到桌子上,整理衣冠再拜,有一个老人从匣子里笑着坐起来,双目炯炯,白须飘然。两人亲切交谈,但是内容听不懂。只听到“有窃道者、有道窃者”八个字而已。
到了三更天,少年对老人说:先生可以休息了吗?
老人点头称是,少年就把老人像纸人绢人一样折叠起来,然后放入匣子里。第二天,少年知道我已经偷窥了,所以来告诉我来历,把我收为弟子,传道术给我。
孙秀才去试着把陈一元抱起来,连陈一元坐的椅子,加起来也就三十斤。
孙秀才因为有两个女儿还没出嫁,所以请假回去料理,然后再回去学习道术。
乾隆戊申二月初十日,我在震泽张知县县衙中,遇到了孙秀才,这是他亲口给我讲的。
本文选自《子不语》,作者清代袁枚。
每天写故事,这是周四的第二篇。
如果喜欢,请关注@陈健讲故事,或者点击#陈健每天讲故事#,可以查看几百个故事。
#我要上头条##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