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响10】七月,在鹭岛遇见更好的自己

彼此陪伴,相互成全

刀哥跟你看教育

刘茜:  “叙事者”团队成员,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乌龙中学一位草根教师。只想踏踏实实做人,快快乐乐教书,做孩子们心中的老师妈妈,家长们可信赖的朋友。闲暇时间喜欢读书和写作,有文章发表于《中国教师报》、《教育文摘周报》、《德育报》等,坚信:努力就有改变,用心就有收获!

七月,在鹭岛遇见更好的自己

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乌龙中心学校  刘茜

“破产”的“阴谋”

每次遇到困境或困惑,我总喜欢请教我读写梦想的燃灯人王维审老师,他总会说:“出去走走吧!你可以参加一些杂志或民间团体组织的学习,去开开眼界!”走?往哪去?怎么去?一颗沉睡已久的心被唤醒。这个假期我一定要出去见见世面,就这样种下了行走的执念!后来的学习中,我的目光一直在搜寻着暑期活动的信息。

因常在朋友圈听说1+1博客、知行社,还有刀哥和文质老师的大名,就开始关注了教育行走的公众号,也开始了自己的“阴谋”计划——无论如何都要参加教育行走的活动。

后来看到参加教育行走的夏令营活动的条件是必须要写一篇征文,而且阅读量要排当月第一才能是核心营员。看到大家投递的都是读文质老师的书的读后感,我不免有些担心——我最怕写读后感。这下行走的计划会不会泡汤?“一定要争取!反正距离征文截止还有时间,我决定把手上已买的文质老师的书《教育是慢的艺术》和《奶蜜盐》再读两遍,必须通过征文去参加活动!”我心里不停地对自己说。

那段时间,我已读完了刀哥的《阅读照亮教育》和《不“乖”教师的正能量》,因为喜欢刀哥的文字,雪梅姐说她也喜欢刀哥的文字,她打算写篇读后感发给刀哥,鼓励我也写一篇。就这样,我的读后感被热心的雪梅姐转交给了刀哥。让我意外的是刀哥的公众号居然选用了我的文章!这,对我来说,是个极大的鼓励!更让我意外的是刀哥居然让我添加他的微信!这便有了后来的交流中刀哥看到我读书的认真,给了我一个意外的奖励——特批我成为核心营员!

我的“阴谋”被刀哥的特批意外宣告破产——终于不用担心征文的事和能不能参加教育行走的活动了。虽不用为参加行走活动的资格担忧,但后来在刀哥的鼓励下,我还是向教育行走投了两篇征文,也算了却我一桩心愿,让自己第一次这么“功利”的“阴谋”得逞!这一切的背后,缘于我的执念——营造一个属于我的班级的局部的春天。学习,提升自己的能力自然成了一切理想的根源!

管它三七二十一

不管三七二十一,我来了,冒着七月的酷暑,我义无反顾地来到了美丽的鹭岛。没参加过这样的活动,何为破冰,我不知道。激动、兴奋、期待,就像小时候去生产队看电影一样,怀揣久违的渴盼,早早地来到会场。经过茶歇,碰见刀哥和文质老师在为吃互相调侃,像两个可爱的小朋友。看到他们灿烂的笑容洋溢脸庞,顿消了紧张感。随后刀哥问起辩论赛的准备情况,我如实回答。谈了会话,趁刀哥去忙了,最怕照相的我与刀嫂合了张影。因为我更喜欢这个成功男人背后的伟大的开朗、热情、风趣的刀嫂!

走进会场,不论是陌生的,还是熟悉的,大家似乎都一见如故,置身这样一个温暖的场中,就这么被一群人的热情感染着、浸润着,我很庆幸我来到了这里。呈现在眼前的是一张张洋溢着幸福的面孔,一双双澄澈的眼睛、一幅幅灵动的交流图,让你忘记了职业倦怠的呆板的千篇一律的脸孔!

随着音乐的响起,一曲美妙的天籁之音顿时让会场静了下来。一曲终了,主持人面带微笑,款款走来,开场白之后,是刀哥登台,没想到写得一手好文章的刀哥民歌也唱得那么棒,台下喝彩阵阵。刀哥和文质老师他们俩总是那么默契。看过文质老师的《教育是慢的艺术》,常听“上班路上听听张文质”,一直以为那些录音是经过剪辑的,没想到一篇篇文字稿都是即兴演讲,为文质老师的才气折服!

晚会中,大屏幕上一直出现的两段文字,我很喜欢。

期望通过这样的方式,引领教师“发现内心需要,重振教学勇气,更新职业理念,提高专业技能。”

心中跃动着美好愿景的人总是能走到一起,人生之妙即在于一次次地再出发。

我为什么而出发?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时时叩问,找寻出发的意义!

在这里,我看到了更多的热爱教育的人和这些人的精彩人生,第一次见到了北京雨竹紫轩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叶欣,并聆听她美妙的歌声,见到了用诗歌给学生写评语的卜庆振老师和传说中写歌的韩敏老师……

最后的破冰则是请上六位志愿者上台依次介绍自己,而且还要加上很多修饰语,与普通介绍不同的是下一个人介绍自己时要先把前面人的自我介绍也说出来,这样的介绍越往后越难,但在大家的团结协作下,终于完成,坐在台下的我们早被这种有趣的接龙式介绍笑的前仰后合。

“行走拓宽世界,读写重建心灵。”这一行走的意义在破冰之旅中已初见端倪。

精神盛宴ABC

A、“教育需要独唱,教师需要合唱;教育需要静守,教师需要行走。”这样的合唱与行走,一定会让我们重新焕发生命的热情与激情!所以更喜欢文质老师的说法:教育的幸福、人生的幸福,至少要包含三个要素:最重要的一个是健康;第二,一定要快乐;第三要长命。刘华良教授的主题讲座《教师如何是好》,讲到新三好老师的要求:身体好、性格好、学习好。刘教授的讲座很有意思,用文质老师的话说“他会一本正经地、非常冷峻地说出一些非常荒谬,但是非常有道理的见解,只有在他那里才能听得到。”看来文质老师和刘华良教授都是有趣、生动而且有深邃思考的人!

明霞老师的《我这样当老师》使我明白了一个好老师的意义究竟有多大;李晓蓉老师《从“精彩一群”到“人间四月”》的讲座非常精彩,让我看到了一群为梦想拼搏的人:想成长,总有办法!从心出发,会走的更远;查建渝老师的《爱飞翔公益研修与教师成长》的主题讲座,让我感受到了一个公益人的教育情怀与赤子之情;吕云萍校长《爱心润泽生命,智慧创造英才》的主题交流,让我们进一步解读了英才学校的成功!

B、7月23日这一天,对我来说,是不同寻常的一天,因为上午要参加两个活动,晨诵和辩论。或许,对于一个优秀的人来说,这不算什么。可是,于我,哪怕上台一分钟,都是挑战,因为台下除了名师,还有专家,生怕自己丟了面子,好在晨诵时有两个姐姐和我一起上台。

晨诵过后,杨虹萍老师的TED演讲《从一厘米开始,营造局部的春天》和陈香吟老师的主题讲座《思辨如何教育?》,对我触动很大。杨老师说一厘米,细微到可以忽略不计,但恰恰是它,往往使许多事情的因果发生了惊人的变化。《教育的细节》中说与其企盼外在强有力的制度变革来改变一切,不如向内求和向外做,秉持一厘米之变的信念和行动。坚持一厘米之变,即从能改变的地方开始,一厘米一厘米地努力去改变。杨老师的一厘米之变的实践有力地证明了三尺讲台虽小,但仍有无限可能。就像刀哥说的,我们可以营造局部的春天。

而来自台湾的香吟老师更是让我们脑洞大开,听她的课特别有趣,好玩。她的课还会让你一直在愉快地参与其中思考。她还教会我们如何观察现象,如何提出描述,如何厘清措辞,如何发掘假设,如何核实证据,如何评估结论,如何设计思考等等,互动环节,我们全员参与,让我见识了不一样的教育。

关于辩论,则是令我最紧张的时刻,可能也是这次行走中我印象最深刻的部分。对于辛格的认识我的矛盾与辩论前后我的思考也都一一呈现在另一篇文章《烧脑辩论留下了什么》中了,文章的结尾我是这样写的:

而我心里一直不愿意单向的去看辛格。辛格,无论是教练,还是爸爸,都有争议的地方。因为我更赞同的是一个人的改变是需要多方努力的,正如一颗种子的成长不仅需要泥土,阳光,也需要雨水。就像霍雷对他儿子所说:“太阳太强烈,会把五谷晒焦;雨水太猛,也会淹死庄稼。”而我们在教育孩子时,更要权衡轻重,拿捏分寸,更要因材施教!我在承认辛格成功的同时,更愿意去思考:假如现实生活中,辛格没有成功,女儿所经受的这一切到底值不值得?无论是家长还是父母,我们到底该怎样教育我们的孩子?摸索中,我们尽管有这样那样的不足,我们又该怎样减少并减小我们无意中的伤害,让孩子拥有一个快乐的童年,长大后有一个幸福的人生?我们又该如何定义我们的成功?……太多的问号在我头脑中打旋,这应该也算是辩论所带来的疯狂吧?

经过这场辩论,我更喜欢刀哥说的两个词“变态”(改变常态)和思辨(思考和辨别)。

生活中的很多事并不是非黑即白那么简单,有时我们因一件事想不通,必然要换个角度想;一条路走不通,我们要换条路走。而无论是换角度还是换条路,我们都要改变常态并思考辨别,然后再做出合理而又正确的选择。就像我走上读写的道路上一样。有人说:“你教好书,干好自己本职工作就好了,何必自讨苦吃,让自己读书、写作,活的那么累,没事时打打麻将、跳跳舞不是很好吗?”也有人说:“你天天写文章不累吗?写再多,能当饭吃吗?评职称有优先吗?轻松地活着挺好,干嘛跟自己过不去,找罪受!”还有人说:“自己掏腰包去学习,疯了吧?贴钱找麻烦,真傻!”

我也常常问自己:“我到底要什么?我书教的好好的,既定的轨道也行的好好的,干嘛要让自己归零,重新选择一条陌生的路,重新学习?”每当这些问题在我的脑海中闪现,我就会更加清晰地告诉自己:我不想一辈子只做一个搬运工,当个教书匠,我想让自己的教育更幸福一些,让自己的教室更润泽一些,让那些鲜活的生命更灵动一些,让孩子们爱书本比爱打游戏更多一些……或许这一切的获得都需要我改变常态,用思辨的思维去考量,去选择。但我想无论是教育还是生活,学会思辨应该比赢得一场辩论赛更重要,这也应该是我参加这场辩而不赛最大的收获!

此外特别感谢文质老师给我们辩论赛小组的八位成员送来签名赠书——《生命化教育的责任与梦想》作为奖赏,很喜欢文质老师的那句口号:生命不息,送书不止。我想套用一句:生命不息,对美好教育的追求不止!

晚上我参加了沙龙:寻找和发现未知的自己。先是自我介绍,然后是主持人问谁愿意分享自己为什么会选择这个沙龙。我的脑海里立即浮现出了一幕幕往事,追忆了这一路走来的点点滴滴,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去,这些问题也是我们一辈子在追寻的,正是因为未来不可知,所以我们才越发想去寻找那个未知的自己,或许我们享受的是发现的过程。不知哪里来的勇气,我竟第一个站起来分享了自己的成长小故事,这过程,应该也是一种发现。

C、钟杰老师的主题讲座《我和孩子们的美好生活》更是让我眼前一亮。在这个人人都感叹教育越来越难,孩子越来越难教的唏嘘声中,钟杰老师却分享她与孩子们的美好生活。开头设疑,她说我和学生的生活真的很美好吗?容我三思……痛苦→逃离,乏味→困守,不甘→折腾,ppt上出现了这样的幻灯片,钟老师折腾出了活力与激情,方向与方法,理想与情怀,走出了困境。她的折腾不仅有方向,而且有方法,重要的是还有趣!折腾也让钟杰老师和学生的生命状态都呈现出健康的模样。老师的生命状态——身心愉悦、无忧无惧、情绪稳定;脑子灵活、好奇心强、内心强大;拥有理想、理性落实、充满智慧。学生的生命状态——自信、阳光、大胆、有表现欲;积极、上进、肯干、有执行力;温润、阳刚、亭亭、有生命力;看见、回应、配合、有人情味。这样的师生生命状态相遇,必然会酿造出美好的生活来。身为一线教师,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呢?钟老师对教师自身发展提出了要求:我们首先要把自己编成一本有料,有趣,有人味,有温度、有修养,有学识的教材;其次要开发出适合学生生命成长的教材。比如她开发的青春课程:

第一部分初级课程认识自我

第二部分中级课程经营自我

第三部分高级课程超越自我



三个部分,51课,而且每一课后面有备注适合给男生上还是给女生上。随后,钟杰老师并以这套青春的课程为例,生动并深入浅出、绘声绘色而又具体地告诉我们她为何要开发这套课程:1、教育的真正意义就是要让孩子的成长可持续;2、校园里,男生越来越弱势,女生越来越强势;3、外部管理越来越到位,生命的自觉性越来越差;4、培养优秀的父亲和母亲才能推动家庭教育。而后,钟杰老师就课程的针对性、有效性、系统性、差异性、丰富性分别进行了阐述。最后,她以初级课程认识自我里的第4节“把女孩惯成神”为例,生动风趣的讲解,让我们在愉悦的氛围中找到了男女生该如何相处的密码。这样的分享于我是有极大的启发和现实的指导意义的。

文质老师的讲座《教师如何写一本书》,这个问题特别能吸引听众,凡是写文的人,都渴望自己早日出一本自己的书。文质老师似乎是天生的演说家,没有讲稿,没有PPT,而他又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用自己的语言,一直说下去,而后每一场这样的看似随意的演讲又都是一篇极佳的演讲稿,真的令人佩服!《教育是慢的艺术》应该就是类似这样的演讲而得。我不得不感叹:天才就是天才!

不是尾声的尾声

紧张的学习即将进入尾声,7月24日晚的“厦门飞歌”晚会现场更有料,我喜欢小尘老师对晚会的这段描写:这哪是教育人的聚会?简直是名流社会的家庭聚会嘛。舞台虽是临时搭建,但简约又不失高贵。用刀哥的话说就是“华丽丽的舞台”。为了有始有终地体验一把行走的“疯狂”,在姐妹们的“怂恿”下,我成了我们几姐妹的外交代表,参加了晚会的表演——清唱一曲。正在为演唱的效果担心时,刀哥拍手大叫一声“好!”,算是对我最大的肯定与鼓励吧!

由于个人有些自己的安排,美丽厦门一日游活动我们几姐妹便没有参加,留下了遗憾。但鹭岛之美,英才之美,行走之美,一群热爱教育的人之美……所有美好的一切都了然于胸,印刻在心!我想,这些美好一定会化为我前行的力量,时时给我警醒,促我成长!有点遗憾的是我因刀哥的馈赠而参加行走,而未聆听到更多刀哥的讲座,喜欢他的独特的文字和别样的解词,只好把遗憾放在心里,回去以后从刀哥的书中再次找寻……最后我还要特别感谢我读写路上认识的几位挚友,好姐姐,是她们对我无微不致的关心和爱护,成全了我第一次的行走。从买票、同行、一日三餐的关心到每一次我上台前的鼓励,我时时被她们的爱所包围,真的特别特别感谢!我只想默默地对她们说:“雪梅姐、毕寒姐、银芳姐、晶晶姐,我爱你们!明年,咱们再一起行走吧!”

五天的鹭岛之约结束了,学习活动结束了,但行走的热情不减,学习的热情未退!新朋旧友,彼此祝福,互相鼓励,无论是教育行走群,还是厦门行走群,时时有人讨论,有人链接文字,各自用自己的方式述说着自己的感受,罗列着自己的收获!

这场教育行走于我,是一个里程碑!在这之前,我是一个几乎与外界隔绝的人。在这次行走中,我也经历了人生中许多的第一次。比如,第一次离家这么远,第一次坐飞机,第一次面对这么多可爱的老师朗诵,第一次参加辩论赛,第一次在露天舞台唱歌,第一次看到海,第一次见那么多网友,第一次主动跟陌生的朋友合影,第一次参加沙龙并分享自己的故事……但更重要的,应该是对教育的认识与思考的改变!

细数一颗颗行走的珍珠,我用记忆的线轻轻串起,每一粒都有动人的故事,绚丽的画面,灵动的生命跳跃其间,我感受到的是生命的律动,梦想的狂欢!行走拓宽世界,读写重建心灵,走宽的是心,重建的是人,是每一个更美好的自己!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