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所有的需求都该市场化
不是所有的需求都该市场化
2020年高考已结束大半个月,各省将陆续公布高考成绩。“志愿填得好,胜过高考考得好”,民间流传的这句俗语或许正说明了填一个好志愿的重要性。有人就打起了高考填志愿的主意。据黑龙江电视台报道,绥化市望奎县一中的3名毕业班老师近期就搞起了高考志愿填报的付费咨询服务,收费1500元。而这已经算是望奎县“最低价了”,“别的地方都2000”。为了让更多考生到他们那儿咨询,当事老师还特意印出了宣传单。从媒体披露的宣传单可以看出,这份宣传单的写法颇有讲究。例如,宣传单在第一段写到“由于在填报志愿时疏忽大意或不明真相……导致考生'高分低录’'低分不录’甚至遭遇退档”,退档还特意用下划线着重标出。宣传单指出填报志愿需要注意一些问题,暗示不注意这些问题就有上述的风险。之后,便用大字号表明自己的专业性,例如有专业团队,是“毕业班的把关教师”等。
学生在中小学读书期间有学习文化知识的需求,高考结束后有生涯规划、志愿填报指导的需求,高校毕业后有就业指导等诸多需求,这些都离不开教师相关专业知识和多年参与指导积累的职业经验。发挥专业优势、职业优势,为学生提供贴心、周到的指导服务,虽非教师必做的分内事务,但对于学生未来人生走向和职业发展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甚至会决定学生的人生格局。
在需要的时候,以专业技能之长为学生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是值得肯定和赞美的,但若因此携能自重,视学生需求为可以大赚特赚的商机,恃才敛财,将自己混同为唯利是图的世俗之流,趁机捞取“服务费”,明目张胆揩学生、家长的油,则多有不妥。
师者,当为谦谦君子,而“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教师也食人间烟火,也需要一定生活用度,但如今政府为确保其能够有尊严的生活,一再提高教师待遇,教师的工资薪金已足以养家糊口,不必再“为五斗米折腰”。即使为进一步增加收入,改善生活,也应当在不违背社会公序良俗的基础上,在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容许的范围内,在与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及自己教书育人岗位之外,通过诚实勤奋的劳动获取合法收益,再不济,也不该打学生的主意,不该以学生乃至家长为牟利对象。因为,任何与学生及学生身后的家长相关的有偿教育服务,都涉嫌利用职务之便谋取利益。
有需求就有市场,有市场就该抓住机遇求利益,且要极尽其能追求成本最小化、利益最大化,这是永远颠覆不破的商界真理。可教育是个良心活,是为社会大众提供教育服务的、带有显著公益色彩的职业,教育当追求甘为人梯的牺牲精神,崇尚成就学生、成就家庭、成就社会的奉献精神。教育执业人如果有太多商业利益谋求,很容易让教育走样、变形甚至变味,陷入世俗的功利主义。
尽管我们不再推崇那句很煽情的“选择了教育就选择了清贫”,同样不希望也不能苛求教师固守清贫,但我们更希望,在追金逐利的滔滔浑流中,教育人能够坚守教育这块净土,不忘教书初心,笃守育人本职,能够淡泊明志,宁静致远,以自己无可挑剔的行动引领孩子们不断向上向善,行稳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