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邵慧宁身上得到的启发
「首先,先来介绍一下这个故事。」
邵慧宁的工作是一个快时尚品牌的服装销售,2015年底,她空降到一家店当店长。这家店位于武汉最繁华的汉街上,是一家5年老店,但是业绩在全国排名倒数。员工每天按部就班地干活,这种工作状态,没有奔头,也看不到希望。
这店长咋当,怎么办呢?
常规的操作方法,给员工搞培训加压力。慧宁也是这么干的。结果,搞了几场以后,收到的不是掌声,而是骂声。
同事在朋友圈吐槽:“我们每个月拿着最低的工资做着最无聊的事生活在最贵的地区,还要被最傻的领导逼着上课交作业。”
那段时间每周都有人提离职,店铺业绩也下滑了20-30%。每次老板进店,慧宁都很忐忑,感觉下一秒就要把她踢走。
那后来的逆转是怎么发生的呢?
一天,她注意到同事吃午饭的时候在玩一个手游,叫“大家来找茬”。就是对比两张差不多的照片,找有哪些不一样。邵慧宁发现,这个跟零售店现场的工作很像,也是对照一个标准,不停的找问题,比如叠衣服、烫衣服,但这个过程会让员工感到乏味无聊。同样都是重复简单的小动作,为什么找茬让人上瘾了呢?因为它有目标,有反馈,有掌控感。那能不能用这个找茬的方式让大家在工作中也上瘾,再学点东西呢?
于是,邵慧宁就开始带着同事上班时间来“找茬”了。她每天把同事安排在各个岗位以后,就给大家布置找茬任务,比如一边整理卖场一边找出10个茬,然后改进它。找到的小伙伴,大家给点赞,被找茬的小伙伴们也不会有什么负面情绪,因为这就是个游戏。
开始大家找到的是一些表层问题,然后游戏开始升级。邵慧宁要求大家对以前熟悉的工作流程找找茬。
比如,收银台能找出什么茬?有人提出来,购物袋的摆放位置不对。现在最小号的购物袋放在收银台的最下一层,这意味着如果是用小购物袋,收银员要蹲下来翻找。收银员因为怕麻烦都会用最顺手的大袋子。每个大袋子贵2毛钱,一天多用100个袋子,一家店就是20块钱,全公司300家店就是6000块钱,改变这么一个流程,堵住这么一个小小的漏洞,全年就能节省出200多万。
那这个找茬游戏,让邵慧宁和她的团队收获到了什么呢?
这家陷入绝境的老店在半年后就实现了逆袭,销售业绩从全国倒数提升到全国第三。
之前每个月离职4个人,后来半年时间没有一个人离职。晋升率也从10%提升到100%,这家店从以前的人才黑洞,变成了华中地区的人才输出中心和培训学校,培养出了很多优秀的店长和班组长。邵慧宁自己也在5年时间内从一名店长晋升到了区域负责人,最近又晋升到了大区经理。
目前,邵慧宁带着伙伴们找茬已经超过1800天。在找了超过100000个茬以后,她开始把找到的茬和解决这些茬的方法沉淀成一整套线下零售场景的解决方案。
上面就是一个邵慧宁面对难题,找到一套激发员工们工作热情的方法,并带领员工们取得丰厚业绩的故事。这个故事听起来很老套,但我们细细的品,从中还是能够受到一些启发。
「下面就跟大家唠唠我感受到的三点启发」。
启发1:借鉴游戏中的套路,来激发学习者的热情。
游戏的套路是什么呢?
游戏就是一个“遇到挑战 - 付出努力 - 获得反馈 - 克服挑战/获得奖赏”的行为循环,每一次循环(过关)之后都会带来全新、更大的挑战,继续激活这个行为循环,在奖赏的驱动下冲击最后的目标。不间断地为玩家带来心流体验,让玩家欲罢不能。
而邵慧宁所作的就是把日常的经营行为游戏化,让员工们有更加明确的目标、更加及时的反馈以及更大的成就感。这样对员工来说就不再只是做简单重复的劳动,而是每天都在进行一场升级打怪的游戏。在游戏的过程中,员工们更容易发挥自己的能动性,也更加受到客户以及店长的关注,自然而然就会获得成长,店铺的业绩就能产生起色。
我们所作的组队学习(Datawahle)也同样利用了游戏化的设计思路,把每一门开源内容都设计成任务的形式,把每一次任务的学习打卡作为挑战。打卡结束后,我们会筛选出优秀作业,在学习群内号召大家学习,有时候也会邀请优秀作业的作者给学习者进行直播分享。当所有任务结束后,我们会评选出优秀学习者给予奖励。通过借鉴游戏中的套路,去激发学习者的热情,坚持把整个开源内容学完。
前面的20期组队学习已经过去,目前正在进行第21期,从学习者的反馈来看他们都觉得受益良多。
有关Datawhale的开源内容任务设计可以查看网页:https://github.com/datawhalechina/team-learning
启发2:借鉴游戏中的套路,来培养自己孩子的技能。
生活中,大量的行为,无论是学一门技能,还是坚持一个习惯,往往都要非常久才能看到效果。培养孩子,评估他们的成长更是如此。借鉴游戏中的套路该如何设计对孩子的培养呢?
在培养孩子技能的时候,先要抛出问题作为对孩子的挑战,从问题出发,去辅助孩子寻找知识点,用这些知识去解决问题,成功之后给予奖励,这是行为循环。之后再给新的问题,激活这个循环,辅助孩子把所学过的知识点连接起来,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法论,学会知识的迁移。在整个过程中家长们要记录孩子的成长,让孩子的学习过程类似升级打怪,充满满足感。
启发3:把等级测评和比赛作为任务,进行升级打怪。
培养孩子技能的方法论有了,但如何评价孩子的水平呢?
现在是一个看成果的社会,小升初的时候,重点中学的老师们看重的依然是孩子取得的成果。所以,我想以电子协会举办的青少年软件编程等级考试为挑战,带着自己的孩子来升级打怪,以蓝桥杯青少年创意编程大赛获得一等奖为目标来培养孩子的编程技能。
以上,就是我从邵慧宁身上得到的启发,把邵慧宁通过游戏设计激活员工的方法,以及我们组队学习激活学习者学完开源内容的方法,运用在培养自己孩子的编程技能上,带着他升级打怪,争取3年后小升初的时候能够拿出靓丽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