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铜于山,聚沙成塔 ——《江标集》评介

晚清经历了“数千年未有之巨劫奇变”,这一时期无疑是屈辱的、动荡的,然而这一时期也因中国人民特别是先进分子寻求民族独立、强国富民之路而充满激情,呈现出了中西文化激烈碰撞、新思潮层出不穷、杰出人物接踵而至的景象。中国似乎自古如此,越是深重的苦难,越能激发出无穷的潜力,越会彰显“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著名官员江标正是晚清积极探索救国救民之路的一位杰出人物。

江标(1860~1899),字建霞,号师鄦,江苏元和(今苏州)人。他生长的家庭也是一个较早接触西方文化的士大夫家庭。时代和家庭双重影响,使他早早就接触进步思想,一生中学西学皆有涉猎,并力图改革强国。1898年9月戊戌变法失败后,江标被诬“庇护奸党”,被清廷革职永不叙用,次年便病卒。

江标一生突出的业绩体现在他1894~1897年任湖南学政期间的所思所为。他整改校经学堂,创办校经学会,改革考试,整肃考场风气,创立《湘学报》,湖南学风因之骤变,各种思潮、文化齐集湖南,人才辈出,使湖南“风气之开,几为各行省冠”。江标也被称为晚清湖南维新运动“开路之先锋”。江标还是学者、收藏家、书画篆刻家、出版家、诗文才子。其著述、文章、诗词,及其中体现出的政治理念、学术思想,影响了一代湘人。

对于江标这样一位晚清颇具影响的人物,研究者历来因资料匮乏而多有局限,例如考察其在晚清政治、教育、新闻方面的成就,多用《湘报》《万国公报》、叶昌炽《江建霞事实》、唐才常《清前四品京堂湖南学政江君传》;论其学术成就,多谈及《黄荛圃先生年谱》《宋元行格表》;研究其藏书情况,多据叶昌炽的《藏书纪事诗》;至于对其出版、金石收藏、诗词文章等方面探究,只能偶见一二。而目前对其著作的整理,仅有黄政《江标日记》,但事实上,江标的著作并非不多,仅是因为过于分散,而无法进行系统搜索,导致运用困难。《江标集》的出版解决了研究资料难寻之困。

本书作者黄政,致力于研究江标十余年,搜集、整理了方方面面涉及江标的作品资料,聚集于本书。书中的各种零散资料,不仅为研究江标的生平、学术、教育等方面的研究打下坚实的原始资料基础,而且对推动当代江标研究进程有很大帮助,并且通过这些资料的整合,折射出了时代巨变中以江标为窗口的众多知识分子的社会担当。纵观全书,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搜罗广泛,时间跨度广

本书最大程度地搜集了江标成书著作外的作品。除《申报》《湘报》《字林沪报》等这些常用的资料外,作者特别深挖国内各图书馆、档案馆等的收藏,将录有江标文章、诗词的报刊等尽可能全面地网罗进书中。比如奏议部分的资料,散见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档案馆、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台北“故宫博物院”;藏书题跋部分的资料,来源于上海图书馆、苏州图书馆、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复旦大学图书馆、台北“国家图书馆”等。这无疑解决了学者使用这些散见资料困难的问题。

并且书中收录了部分稀见资料,有些资料为首次整理。这类资料多来自私家珍藏、拍卖会、国外收藏等,若非整理者的广泛搜集整理,恐怕想睹其详貌甚是困难。如《致李盛铎》的一至十三通信札是私人收藏,《致孙传凤》的三通信札是江标后人陆建初先生的惠赐;《跋吴大澂临黄易山水册》的题跋来自海外图书馆的收藏,现藏于美国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致俞樾》的第二通信札、《为璧月盦主题倪墨耕<弄玉吹箫图>》《跋焦循批校本<大戴礼记>》等二十余种资料来自各大国际、国内拍卖会预展,如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荣宝斋(上海)拍卖有限公司、西泠印社拍卖有限公司等的拍卖会预展。这些信札、序跋、题跋,对研究江标的交游圈、收藏活动、政治活动,以及清末时代巨变中文人、官员的心态颇具意义。

再者,这些资料可考的最早时间是1882年,最晚的是1899年,大多集中于1893~1898年间,几乎囊括了江标的主要人生活跃阶段,反映了其各个阶段的精神面貌,从中亦能看到在时代巨变中知识分子所承担的责任。《甲午治日议》写于甲午战争刚刚爆发,他拟陈四条抗敌之策,并对存在的问题予以斥责“数十年来忽和忽战”“养海军十余年来,徒糜千万之饷,未济一日之用”;在他创办的《湘学新报》(后改名《湘学报》)序和例言中,他说“变法其宜哉”,“讲求中西有用诸学,争自濯磨,以明教养,以图富强,以存遗种,以维宙合”,述及洋务运动的意图,力图将洋务运动推行到迟迟未能接受洗礼的湖南;江标在给友人李盛铎的信中曾写道“昨日又度拿问,事更蔓延”“还望速告宰公,勿再有牵涉”,让人们看到了戊戌变法失败后,维新派人士所遭受的牵连。种种历史细节,在他的作品中俯拾即是。

二、以类相从,整合零散资料

本书将江标各种零散文章、诗词整合起来,分作十六类,每类中以时间为序,共分奏议(9篇)、公牍(23篇)、湖南学政观风题(1篇)、信札(200通)、电稿(2通)、考卷(22篇)、报论(10篇)、序跋(33篇)、书画碑拓题跋(28篇)、藏书题跋(16篇)、杂传(7篇)、札记拾零(18篇)、怀珠阁卮言(13篇)、灵鹣阁诗(196种)、灵鹣阁词(28首)、联语(4联)等。

这种整理首先有利于对江标教育理念、诗词创作等范畴整体性的把握。例如报论部分,《格致源流说》《富强策》《变学论》等多篇文章都是围绕教育改革、培养人才而发表的,且发表时间均在其作湖南学政之前,从中既可发现其思想发展过程,也可见其对强国之出路不懈的思考,于今亦有借鉴之效。再者,这种整理具有辑佚之功。江标曾有《灵鹣阁稿》,是其诗集,但已毁于火灾。本书作者根据《笘誃日记》中所存诗歌往往首尾有符号标示,推断是诗歌成集过程中的遗留痕迹,因此将1884~1896年《日记》中这些诗歌全部单独辑出,例如《题时妆仕女图》《题唱酬诗册十二首》《东坡生日偶成四绝句》等。此外还兼收了近三十种文献中留存的诗歌,包括《三藉庐赘谭》《申报》《字林沪报》《忍盦诗存》《来蝶仙堂诗画册》《花团锦簇楼诗辑》《留月簃诗话》,等等,从而辑成了新的《灵鹣阁诗》。这可作为研究江标诗文才情一面的有力资料。并且其诗极具时代气息,常有忧时之作,亦可见其深沉爱国之思。

三、资料原始信息精要著录

为了更好地方便研究者使用,大大提高相关研究的效率与效果,作者在整理时会对原始资料的各种信息,以“案语”形式精要著录,多则百余字,少则十来字。主要介绍资料来源,交代原稿情况,若有多处来源则一一列出,并说明整理依据。若来源于日记、《申报》《湘学新报》等,尽量注明年份、日期、卷数等信息,便于查找;若来源于馆藏的稿本、抄本,则尽量注明馆藏、版本信息,可以追本溯源。

一些案语还兼考证,内容多是与其他资料的互证,如书画碑拓题跋之《吴兰仙小兰花韵图叙》,整理据《字林沪报》,案语中又引《笘誃日记》《三藉庐赘谭》相关记载予以佐证。或是兼校不同资料版本,如公牍之《批浏阳生员罗棠等拟改书院章程》案语:“采自谭嗣同《浏阳兴算记》。底稿见《笘誃日记》……‘董理经费’后原有‘慎选儒师,严精考核’语。”或为考资料时间,如信札之《致叶昌炽》第八通案语:“据札中初到湖北语及后札‘标到省有十七八日’语,知此札作于光绪九年正月十八日。”或考相关史实,如公牍之《谕衡州府清泉学官》,案语云:“清泉,即今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县。”

四、附录与正文相映成趣

书中附录部分的资料,占全书比重较大,本书附录一至三分为他人题赠、传记和其他相关记载,均是他人对江标的赠予、评论、记述。最后一部分是江标的儿子江小鹣的资料收集。这些资料往往互相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以《湘学报》为例,书中正文和附录的资料可以将创办者、推广者、读者圈互相关联、印证。创办前,在光绪二十二年(1896)十月给汪康年的信札中,江标曾写道:“并欲开立《湘学新报》。日来已请旨拨给学租余银……虽时事不易挽回,亦聊尽斯职耳。”创办初,皮锡瑞在光绪二十三年六月的日记中提到“《湘学报》销未畅”。但不久便因其独树一帜,得到各方支持,张之洞光绪二十三年六、七月的两通电稿中一方面夸赞“《湘学报》宏通切实”,承诺“当勉劝楚人多看”,另一方面又惧“其说过奇”,劝诫其不要刊载素王改制之说。《湘学报》的创立、发展,以及相关报人、官员、学者为其所做的努力,依此可见概貌。

诸多资料鲜活体现了围绕在江标周围同时代的知识分子的风貌,他们或志同道合,或意见相左、争辩不休,但他们都同样以爱国、救国、强国为理想,不懈努力。鲁迅曾说“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它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正是有无数像江标一样具有着中华“民魂”的人们,才使得中华民族始终生生不息,并不断前进。

总而言之,《江标集》是对江标散见作品较为全面、系统的发现和整理,以此深化对江标的研究并深入其交游圈,对晚清的知识分子群体,乃至政治、教育、新闻、出版等方面的变革有进一步的挖掘。以史为镜,以人为鉴,发现历史上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担当,激励今之青年人,为今之继续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努力奋斗。

(《江标集》,凤凰出版社2018年12月出版,定价98元)

古籍新书报

中国出版协会古籍出版工作委员会(简称“古工委”)于2008年9月22日由民政部正式批准成立,为中国出版协会下属的二级组织。现有理事单位40家。

“古籍新书报”是目前国内唯一集中反映古籍整理与研究成果和古籍出版信息的公众号,已成为业内众多专家学者的必读之物。

(0)

相关推荐

  • 【文氏族谱】江右九修文氏统谱——文昌来题跋

    天下文氏一家亲  wsyjq8 亲们,无论您身在世界哪个位置,您只要点击上面蓝色字体 "天下文氏一家亲" 关注,即能加入咱们这个大家庭.让我们一起分享最新资讯.弘扬中华美德.传承优 ...

  • 【】清代张学洪行书《题跋春江行舟图》

    【】清代张学洪行书《题跋春江行舟图》

  • 《西游记》读书会——金兜山(上集)

    本文作者周俊胜,辽宁大学文学院大三的学生.是一位好学深思的同学,文献检索能力强,跟孩子们的沟通能力强,如果未来能做老师,一定是一位非常优秀的老师.昨天的读书会是周同学带着孩子们完成的,记录的任务也是由 ...

  • 词话特刊·上栗县第十二届网络诗词研讨会暨斑竹山探春雅集活动

    词话特刊·上栗县第十二届网络诗词研讨会暨斑竹山探春雅集活动 雅集迎宾 丁酉2017·探春雅集折腰体迎宾诗 文/小石源 清明时节坐销魂,破寂思邀客到门. 夜雨乱红溪畔路,蚁醅初绿石源村. 俗事岂能拘尔我 ...

  • 宜兴铜官山之巅

    今天是在宜兴陪伴你的第2640天 (♬ 点上方绿标收听音频) 宜兴是一座有文化.有故事.有温度的江南小城,走进<在宜兴>有声内容,听不一样的宜兴故事. 宜兴,是一座有山有水的城市,流传的关 ...

  • 王蒙《铜官山图》作品赏析

    文/杨振 王蒙<铜官山图>,设色纸本立轴,规格 104cmx61cm 王蒙(1308-1385),字叔明,晚年居黄鹤山,自号黄鹤山樵,又自称香光居士.浙江湖州(今吴兴)人.元代杰出画家.外 ...

  • ​神仙居兮去不祥:满城汉墓错金铜博山炉欣赏

    神仙居兮去不祥 西汉满城汉墓错金铜博山炉欣赏 刘胜与满城汉墓 50年前,在河北保定满城区发现了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及其王后窦绾的陵墓,成为20世纪中国重大考古发现之一.两座墓形制类似,依山崖开凿,共出土了 ...

  • 陈尧山诞辰122周年纪念展开幕式暨《陈尧山书画印集》首发

    陈尧山诞辰122周年纪念展开幕式暨<陈尧山书画印集>首发 骑驴看客 2020-05-20 金华市博物馆外景图片 金华市博物馆一角. 陈尧山诞辰122周年纪念展开幕式暨<婺上百年--陈 ...

  • 散文天地‖《我眼中的“铜官山1978”文创园》文/沈宏胜

    我眼中的"铜官山1978"文创园         沈宏胜 因我原住地住房拆迁,举家搬至离铜陵市东方红小学较近的解放新村居住.闲暇之时,我约好友幸才徒步到"大铜官山公园&q ...

  • 在第五批集采前,这些省已经开始集采了

    专栏作者/曹典君 一本正经吐槽的医药行业君,擅长于将产业分析与鸡血狗血一同乱炖成一篇篇杂文. 传闻7月1日前第五批集采要结束,并且进入集采的产品数量要超过80个,以作为对党妈的生日献礼.然而在第五批集 ...

  • 林志猛:尼采的苏格拉底问题 | 西东合集

    在尼采的处女作<悲剧的诞生>[1]中,苏格拉底被判定为悲剧之死的罪魁祸首.苏格拉底用理性否定本能,其"理论乐观主义"杀死了悲剧.苏格拉底作为"科学秘教的传播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