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元书斋思
这里是《三坔夜话》,李老师在这里跟你说故事,聊语文,话庄道巷,谈古论今,吟哦娱笔,抒怀述志,点情碰心......
"上元设供蜡高烧,厨房去看煮元宵。"昨日是上元,本该要热热闹闹的,闹元宵,闹元宵,就是要闹的嘛!不错,噼里啪啦的一片炮竹声的确有了一点喧闹的气氛,但似乎也就是喧闹,热闹却并没感觉出来,而且一阵喧闹过后,即归于了平静,于是便只剩下了在乡村还保留着的一点习俗——敬祭神祖和煮元宵、吃元宵了。
吃过元宵,我颇无聊,院内稍作转悠,遂踱进书斋,抽了本《宣和遗事》看了起来,不料却被书里的一段词林“佳话”所吸引。这段词林“佳话”正是记述的上元之事,大意是:
宣和间,上元张灯,许士女纵观,各赐酒一杯。一女子窃所饮金杯,卫士见之,押至御前。女诵《鹧鸪天》云:“月满蓬壶灿烂灯,与郎携手至端门。贪观鹤降笙箫举,不觉鸳鸯失却群。 天渐晓,感皇恩,传宣赐酒脸生春。归家切恐公婆责,乞赐金杯作照凭。”徽宗大喜,以金杯赐之,令卫士送归。
一个普通女子能走进皇宫端门闹元宵,并能即兴为词,同时还能得到皇帝的赏赐,这未免写得有些夸张,但却多少可以说明当时元宵的热闹与人们雅乐喜词和官民同乐的社会风气。
由此我不由想到儿时闹元宵的情景,彼时虽然物质生活并不好,但人们的精神生活却挺充实,传统节日过得热热闹闹。每年元宵节我都要一手拉着父亲给我做的兔子灯,一手拎着以芦杆作骨架用彩纸糊成的六角灯和也拎着、拉着各种灯笼的小伙伴们一起满庄上跑,满庄上显摆呼朋引伴,只一会队伍就壮大起来而形成了一条欢腾的金色长龙。大人们则去放洋灯,放河灯,背大鹞子。其实差不多从正月十三就闹起来了,一直闹到正月十八落灯。这期间,还有舞龙灯、舞狮子、跑高跷,几个村文娱队的文娱大联欢巡演在各村土台上演出等,更是将元宵节闹得高潮迭起。
想到这些,我则又再次想到八十年代初中期由政府倡导举办的大型元宵灯会、灯展,那时家乡各企事业单位、各乡村制作的灯车、灯船、灯篮、灯花、灯塔,于上元晚伴着踩高跷、狮子舞、龙舞、腰鼓,绕着内环城大街一路向前,缓缓推进,可谓五彩缤纷,热闹非凡,十分壮观。那时每到元宵,城里是万人空巷,住在城郊的我则早早就赶进城,爬到大庆路北侧的城北粮管所二楼上占据最佳位置,为的就是能一饱眼福,享受到元宵节的欢乐。
此时,想到这些,我便情不自禁地怀念起那个年代。我以为,既然是过传统节日,就应该过出传统节日真正的味道来,否则就失去了它应有的意义,传统文化也就不可能从实质上得到传承。所以,既然是闹元宵,闹个快快乐乐又何妨?以节日的快乐去激发工作劳动的更大热情,这不是更好吗?
由《宣和遗事》中的词林“佳话”,我又想到央视的“诗词大会”和新近的“经典咏流传”等节目。我以为这是颇令人欣慰的。这是寓教于乐,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好举措,真希望能一花引来百花发,引来一个万紫千红春满园的传统文化的真正春天!
作者简介
杏园挂鞭人李长贯,昵称杏园秋雨。职业与兴趣使然,为全国农村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会员,江苏省写作协会会员。昔教余喜涂鸦,著有长篇小说《杏雨烛泪》,亦常有短文小诗散见于报端杂志;今赋闲书斋,借微信平台,于“杏园乡轩听秋雨”,聊天说地,结远朋近友,快慰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