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方剂』 祛痰剂 : 温胆汤的服药反应与处理(传统医学)
温胆汤是临床常用的方剂,被广泛使用在内科、儿科和妇科的许多病证中。《难病奇方温胆汤》以洋洋二十余万言专论一方,可见此方重要性之一斑。本人从医二十年来,每诊几乎必用此方,深叹此方之妙。唯此方服药后常见一些反应,可能引起患者的误解,以致自行停药,影响疗效,殊为可惜。今不揣浅陋,欲以此文就教于同道中喜用、善用此方者,庶几使此方使用更臻完善。
一、药后胸脘气机走窜、胀闷疼痛
服药后,随着药液入胃,胃脘即觉气机走窜,胀闷疼痛,持续数分钟至半小时,最长者可达一小时。这是此方使用中最常见的不适反应,有以下三个特点:(1)服药后数分钟至半小时,自觉脘腹部气机走窜、胀闷、疼痛,待反应过后反觉得胃脘气机较前顺畅,原有的胃脘不适症状减轻。(2)大多数患者服药的第1-3剂反应明显(也见少量患者反应时间持至第7剂),第4剂后反应消失,胃痛较前改善。(3)走窜、胀闷、疼痛的部位以胃脘最为常见,亦可以见于胸腹部。产生这一反应的原因是服用温胆汤后,药气走窜,气血运行加速,遇气滞血瘀痰阻之患处,药气激荡?quot;不通则痛",故见局部胀闷、疼痛;药气走窜于经络脏腑,行气化痰,通络化瘀,故服药后自觉胸脘腹部气机走窜,而数剂后症状减轻。
处理方法:(1)不对处方进行变化,原方再进。多数患者在连续服用3-7剂之后,诸症自解。(2)如果反应剧烈,患者不堪忍受,可以减少枳实、陈皮、半夏的药量,将枳实、陈皮的药量减至3克,半夏的药量减至6克。但是一般由于药量的减少,药效亦有所减少。
病案举例:
陈某,男,38岁,某研究所科研人员,诊于1987年7月。
3年来经常胃脘胀闷不适,入眠困难,睡眠浅而易醒,时有恶心,咽中有异物感,口干口苦,喜叹息,大便干溏不调。舌尖红有瘀点,苔黄腻,脉细弦。
辨证:气滞痰阻,胆胃失和,痰火扰心
治法:行气化痰,疏胆和胃,清心安神
处方:温胆汤加味
茯苓12克、制半夏15克、陈皮6克、甘草6克、枳实6克、竹茹12克、合欢皮15克、丹参15克、黄连6克。3剂。日1剂,水煎服。
二诊:
第一剂药后,胸闷痛,以为是药及病所,药气激荡所致,故坚持服药;第二剂药后胸闷痛更甚,遂自击胸部以求缓解,检查胸部瘀斑累累,均系自击所致;第三剂自觉胸部豁然开朗,诸症大减。自云:十年来胸闷不畅,久而久之,见怪不怪,竟不以为苦,就诊时亦不再诉。今日胸部气机得通,大为快事,始知十余年来一直存在胸闷。遂以上方再服10剂,诸症告愈。
二、药后口干
有个别患者原无口干或口干不甚,服温胆汤后口干较甚,这是方中理气化痰药温燥伤津所致。
处理办法:(1)温胆汤证原有口干,主要是痰湿阻络,津液不能上承所致。虽然理气化痰药在一定程度上会伤津,但是毕竟有助于祛除阻络之痰,消除气滞痰阻的病变,对整体治疗有利,因而应当坚持服用,一般在连服1-3剂后,随着痰湿渐化,津液输布逐渐畅通,则口干也逐渐减轻。个别口干较甚者,可以嘱其少量多次饮温水,以润其口咽,但不应饮水太多以助痰湿,且以饮温水为好,以痰湿得温则易化。不能因出现口干,而以为原来的辨证错误,改弦更张,投以大队滋阴,反而腻滞痰湿,加重病情。(2)有些患者的舌苔腻而干,说明津液确实受伤,可以在方中加上天花粉、淡竹叶、芦根、白茅根等既可生津,又不会助长湿邪的药物,或可以天花粉易半夏。
病案举例:
董某,女,37岁,职员,首诊于2001年5月。
患者以"左乳外上部乳腺增生"、"双侧卵巢巧克力囊肿"、痛经,要求就诊。
患者3-4年来月经前一周则乳房胀痛,经前3天双侧少腹胀痛,经血色黑成块状。今逢经前,所苦亦同。平时入眠困难,恶梦纷纷,胸胁闷痛,头晕,偏头痛,腰膝酸软,大便困难,小便短赤。舌尖红,舌尖两侧均有黄豆大小的瘀斑,舌苔黄厚腻,脉象细弦。
辨证:肝胆失疏,气郁化火,痰阻血瘀
治法:活血化痰,行气散结,清泄肝胆
处方:温胆汤加味
夏枯草30克、三棱15克、莪术15克、茯苓12克、制半夏15克、陈皮6克、泽泻30克、甘草6克、竹茹12克、合欢皮15克、白芍9克、淮牛膝15克、浙贝15克、夜交藤15克。共7剂。日1剂,水煎服。
二诊:乳房和少腹胀痛均较前明显减轻;唯口干喜饮明显,舌质较前淡但仍属红舌,舌苔较前薄但仍黄腻而干;脉仍细弦。拟不更方,上方加白茅根15克,续服。再诊口干已除。
三、食欲增加
有些患者服药后食欲大开,食量增加,颇为惊讶,有些人担心因此增加体重,这种担心多见于爱美女性。需要服用温胆汤的患者多数存在不同程度的脾胃运化失常,但是可能由于症状不严重,患者不以为苦,甚至以较少的食量为正常的食量。温胆汤有较强的理气健脾和胃之功,患者服药之后,胃腑受纳水谷和脾脏运化水谷的功能趋于正常,大多食欲和食量恢复正常,以致食欲大开,食量增加。此反应实属佳象,有助于痰湿的祛除。"胖人多湿",凡病理性肥胖之属于痰湿内停者,完全没有导致肥胖之虑,倒是服用温胆汤有利于痰湿的消除,而使身轻体健。温胆汤加泽泻、荷叶等药是治疗痰湿型肥胖的良方。
病案举例:
蔡某,女,27岁,诊于2001年11月。
半个月来经常阵发心悸,伴时发胸闷、气短、多梦、纳少、恶心,舌尖红苔薄黄腻,脉弦细数,身体较为肥胖。
辨证:胆郁痰扰,热邪扰心
治法:清热化痰,宁心安神
处方:黄连9克、茯苓12克、制半夏15克、甘草6克、枳壳6克、竹茹12克、陈皮6克、珍珠母45克。共7剂,日1剂,水煎服。
二诊:
药后诸症大减,但问曰:药后胃口大开,会否因此增肥?余答曰:但服勿怕,此方令您胃口较好,并不增肥,如果您需要我还可以再在方中加入一些减肥药。遂加入泽泻25克、荷叶9克。再服15剂,诸症除,且体型臃肿之象较前改善,体重减轻。
四、睡眠时间延长
临床上可见一些患者长期睡眠时间偏少,如每天只睡5-6小时,并且多梦。当这类患者因其他症状而服用温胆汤之后,睡眠时间增长了,患者往往不解,常问:"觉得这些天特别贪睡,是否是一种病理表现?"有些患者于服药的第1-3天间,睡眠时间可长至9-10小时,这是以前睡眠不足,药后身体自动补偿的现象,数天后睡眠时间即转为正常的7-8小时。这是病情好转的表现之一,由于温胆汤有理气化痰作用,服用之后,气顺痰消,心神
安宁,因而睡眠较佳。只要辨证施治无误,并无导致嗜睡之虑。相反由于其有行气化痰的作用,对痰湿蒙蔽清窍导致头目不清、昏昏欲睡者,也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处理方法:向患者解释机理,不必更方。
病案举例:
尤某,女,35岁,香港公司职员,首诊于2002年3月。
患者工作繁多、紧张,感情生活又不顺心,遂致2年多来经常心悸,胸闷,太阳穴头痛,精神时常恍惚,多梦,胃脘时常胀痛,舌淡红嫩苔薄黄腻,脉弦细。
辨证:气滞痰阻,肝气上逆,兼有心气虚
治法:疏肝降气化痰,益气养心安神
处方:太子参15克、珍珠母40克、麦冬9克、五味子6克、茯苓12克、陈皮6克、甘草6克、瓜蒌皮30克、枳壳6克、竹茹12克、泽泻30克、僵蚕12克、白芍9克、当归9克、淮牛膝12克。共4剂,日1剂,水煎服。
二诊:诸症均大减,唯称:历来睡5小时足矣,自服药以来,每天睡8小时仍然想睡,如何是好?我告之道理,原方再进10剂,诸症失,睡眠每天7小时左右,且质量好。
五、大便变溏、次数增多
有些患者服用温胆汤之后,出现类似泄泻的反应,大便稀溏或软不成型,次数增多,每日2-7次不等。这种情况第一剂最为常见,以后大便逐渐变硬,次数逐渐减少,通常第3-7剂后,大便恢复正常。
温胆汤方中的枳实具有理气消积、化痰除痞的作用,其理气作用具有促进气机下降的特点。《高等中医院校教学参考丛书·中药学》?quot;从实验结果来看,枳实和枳壳既有降低肠管平滑肌张力和解痉作用,又能兴奋胃肠,增强蠕动;即由于机体机能状态、药物浓度和实验动物的不同而呈现双重作用,对病理状态下肠胃功能失调的恢复是有利的。"导致大便变溏、次数增多是温胆汤诸药综合作用的结果,但是枳实增强肠胃蠕动、下气消积的作用是主要原因。只要减少枳实的药量或不用枳实,此反应则明显减少。
虽然多数患者对此反应感到不安,但是这是一种正反应,对畅通气机、祛除痰湿病邪十分有利。有此反应的患者多感觉到胃肠气机畅通、舒服,舌苔也明显变薄。
处理方法:(1)向患者解释发生的原因,说明预后转归。(2)枳实换成枳壳,且只用少量的枳壳(3克)。(3)减去枳实。
病案举例:
陈某,男,56岁,作家,首诊于2001年7月。
患者长期以来睡眠较晚,经常写作到凌晨。近年来自觉十分疲劳,白昼嗜睡,精神不振,入夜则入睡困难,睡眠浅,似睡非睡,大腹时常胀闷,纳呆,小便黄,大便不畅,舌淡红,苔淡黄腻厚,脉弦细。
辨证:湿热挟痰阻滞三焦
治法:宣通三焦,化痰祛湿
处方:茯苓12克、制半夏15克、陈皮6克、甘草6克、枳壳6克、竹茹12克、薏苡仁30克、滑石18克、神曲12克、大腹皮12克。
上药服3剂后,大便日3次,质地溏软。嘱续服30剂后,诸症大减。服药中大便由溏软渐渐变硬,由不畅而正常畅通。(厦大海外教育学院 王彦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