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型子弹曝光 狙击手能"手撕坦克"不再是梦想

一直一来狙击手都是战场上,效率最高的人。在现代战争中要杀死一名士兵平均需要消耗弹药将近三十万发子弹,而相比之下一名狙击手消灭一名士兵平均消耗的子弹数量仅为1.08发,如此悬殊的对比,也可以看出狙击手不愧是战场上的高效杀人机器。

珠海航展展示的国产大口径狙击步枪

随着,战场形态的变化,装甲目标大量的出现在战场上,轻型装甲车辆能够免疫大多数轻武器的攻击,这让很多的中小口狙击步枪都爱莫能助。虽然在枪界并不是把“口径即正义”的说法奉为颠簸不破的真理,可面对这样的状况还是要“傻大黑粗”的家伙出面才行。

湖南轻武器研究所展示了多款由自家研制的12.7毫米高精度狙击步枪,这类大口径狙击步枪有着不俗的杀伤力,主要用于远程反器材使用,主要用来攻击敌方的轻型装甲目标和无防护的软目标。可以精确打击1500米距离内的轻型装甲车、指挥车、雷达、油库、弹药库、停机坪上的飞机等重要目标,可对1500米内的有防护的有生目标实施精确杀伤。

不过,以上所述只是一些形容大口径狙击步枪的一些通用术语,正如近年来的每一次珠海航展都有惊喜,今年随大口径狙击步枪一同亮相还有一款12.7mm口径反装甲弹药,今年的珠海航展成了它的处女秀。

说到现在的反器材狙击步枪,我们就不得不从它的前身反坦克枪说起。万物很多都是相生相克的。自从坦克诞生的那天起,人们就在琢磨对付它的办法,尤其是在战场上用血肉之躯跑路的步兵。

反坦克枪诞生于一战时期,二战初期,曾大量装备过苏联,德国,英国等国家,也取得一定的战果,但是,随着坦克装甲技术的发展和火箭筒等型反坦克武器的出现,反坦克枪一度从战场上销声匿迹了。直到上世纪80年代,随着特种作战的需要和轻型装甲车辆目标的增多,各国又重新重视起这种步枪。

二战中使用反坦克枪的苏军士兵

目前,各国装备的反器材步枪仅能对付“薄皮大馅”的轻型装甲目标,对于坦克还是无计可施。而中国这款新型反装甲弹药的问世,很有可能改变这种局面。让狙击手“手撕坦克”不再是梦想。

据相关资料显示,这种新型反装甲弹药采用了钨质弹芯,钨是一种质地坚硬而且熔点很高的金属,是制造穿甲类弹药的最佳选择。

大口径反装甲弹药

这种弹药,采用了类似脱壳穿甲弹的原理,弹头初速高,飞行时间短、

同时弹道低伸保证了命中精度、穿甲威力甚至超过了口径20毫米的穿甲炮弹。

现代坦克常用的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

不过用这款弹药去打击坦克防护力最强的前脸并不现实,因此在面对敌方重型穿甲目标时,使用这种大口径穿甲狙击弹的狙击手需要利用地形优势攻击敌方重型装甲目标的薄弱环节,比如炮塔顶部装甲,侧后部装甲,效果还是不错的。

在电影中曾出现过狙击手“手撕坦克”的一幕,不过用莫辛纳甘有点不太现实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