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古代君王谱】朝鲜王朝(十八):朝鲜正祖
朝鲜王朝(十八):朝鲜正祖
30.朝鲜正祖
朝鲜正祖(朝鲜语:조선 정조/朝鮮正祖 Joseon Jeongjo;1752年10月28日(农历9月22日)-1800年8月18日(农历6月28日)),名讳李祘(朝鲜语:이산/李祘 Yi San),朝鲜王朝的第22代君主,1776年至1800年在位。他的父亲是朝鲜英祖的次子庄献世子(高宗追尊为庄祖),生母是惠庆宫洪氏(高宗追尊为献敬王后、献敬懿皇后)。
(1)生平
1752年(英祖二十八年)九月二十二日生于昌庆宫景春殿。1759年(英祖三十五年)获册封为王世孙。1762年(英祖三十八年)发生“壬午祸变”,1764年(英祖四十年)二月二十日,英祖命李祘承孝章世子之嗣,次年命其代理政务。1776年(英祖五十二年)三月十日即位于西内庆熙宫之崇政门。
后世认为正祖是极为仁孝的君王,因为朝鲜的礼法制度,他没有办法尊母亲惠庆宫洪氏为王大妃,但对其相当的孝顺,为其屡上尊号,最终在朝鲜高宗朝追尊为献敬王后。正祖在十一岁那年目睹了父亲庄献世子的惨死,即位后除了追尊宗法父亲孝章世子为真宗外,对亲生父亲的追慕活动也无休无止,先是将垂恩墓升格为永祐园,祠堂垂恩庙升格为景慕宫,并为其屡次加上尊号。正祖十三年,决定将永祐园迁至风水吉地——京畿道水原郡华山脚下,仿照世祖的光陵加以扩建,并更名为显隆园。正祖十八年在水原八达山麓开工建设水原华城和水原行宫。正祖计划将华城修建为农、工、商兼备的城市,从南方拱卫汉城。
1800年(正祖二十四年)六月二十八日,正祖去世于昌庆宫迎春轩。在位二十四年,终年四十九岁。葬于杨州健陵。关于正祖之死,老论派散布的“毒杀”之说在岭南的南人党之间广泛流传,丁若镛的《与犹堂全书》对此也有相同记载。在正祖去世前18天,即六月十日,他告诉众大臣,自己身上长出脓疮,并开始涂药去脓。之后病情逐渐恶化。六月十四日医官开了夹纸膏与杏仁膏,并制作加减逍遥散。但正祖将脓包自行诊断为心里的火气病,并饮用了两服白虎汤,之后全身开始出现滚热的症状。六月十六日正祖命令呈上四顺清凉饮、金莲茶与五颗牛黄,之后又服用了乳粉托里散和三仁田螺膏、贝母膏、香薷调中汤。六月二十五日服用了龙脑安神丸和牛黄清心丸,六月二十六日服用了琼玉膏、八物汤,吃了五钱人参。六月二十八日服用了三钱人参,之后在昌庆宫永春轩接见左承旨金祖淳时病情突然恶化,以致说不出话来。此时贞纯王后命人送去藿香正气散,正祖服用后不久就在酉时(晚上6时)停止了呼吸。正祖死后,贞纯王后垂帘听政,解散了正祖创设的壮勇营,大举镇压天主教徒。
正祖的庙号原为正宗,谥号明道洪德显谟文成武烈圣仁庄孝大王(清朝赐谥恭宣大王)。1899年(光武三年),高宗建立大韩帝国后,追尊太祖及继统的四世先祖(庄献世子/庄宗为庄祖,正宗为正祖,纯祖庙号不变,孝明世子/翼宗为文祖),将正宗追尊为正祖(정조)宣皇帝。
(2)成就
正祖被誉为继朝鲜世宗之后的又一明君,他容许学术自由,提倡科学技术,试图吸收一切有益因素改善朝鲜的政治面貌。他倡导不分党色任用人才,广泛启用少论、南人、庶子出身的有才能的官吏,促进商业自由,废除“禁乱廛权”,推行了著名的“辛亥通共”,发扬儒家文化的同时鼓励民本主义色彩的实学的发展,推动和中国的贸易和文化交流,给西学以传播环境,他还立法限制奴婢推刷,推动废奴改革,建设水原华城,拓展削弱大地主和贵族的势力,给予平民生存的空间.。
正祖改善国计民生的宏愿,与当时的实学学者的济世思想不谋而合。诸如朴趾源、朴齐家、丁若镛等提倡实学思想的在野名士,受到正祖的破格擢用,虽然这些人屈居卑官散职,但是实学思想已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正祖的政治路线。
为了将进步学者纳入朝廷,正祖设置了学术机构奎章阁,奎章阁名义上是为王家保管历代文献的机构,而实际上则是一个不分党派背景收容人才的地方,这里就如同世宗时代的集贤殿。
奎章阁是反对保守势力的阵地,朴趾源、朴齐家等人先后进入奎章阁任职,他们主张打破“北伐论”全面否定中国现状的思想,转而提倡“北学”,主动吸收清朝文化以及清朝国内的西方文明。
“北学”意味着向北方的清朝学习,典出孟子中陈良者北学中国之句。自胡乱以来,朝鲜朝野将清朝视为文化落后的夷狄之国,一直认为“胡人无百年之运”,不断居高临下地蔑视这个现实中的上国。实学者朴齐家曾作为使臣三次远赴燕京,在数千里的使行路上亲眼目睹所谓“夷狄之国”的殷富强盛,对比起朝鲜国内贫困破败的现状,内心感受到莫大的震动——当年的清朝尚且被视为先进,可见自诩文明之邦的朝鲜是落后到什么程度。朴齐家将“向清朝学习”的思想撰写成《北学议》,大声疾呼抛弃陈腐的“华夷观”,学习清朝的农业、畜牧、营造、水利等科技,后来,他将这本利用厚生的著作呈献正祖。朴趾源也有类似的著作《热河日记》,在当时掀起一翻北学热。
另一位著名实学者丁若镛,则已经预感到“西势东渐”,将研究的重点放在西方学问上,他与西方教会过从甚密,但是他真正感兴趣的是西洋的天文、历法、数学、机械等科学技术。丁若镛也受到正祖的登用,历任弘文馆修撰、暗行御史、兵曹参议等职务,丁若镛因思想前卫而受到僻派大臣的攻击,正祖时时加以庇护。
正祖的登场,是朝鲜王朝末年的一抹余辉。朝鲜王国的臣民得以最后一次享受世宗大王时代以民为本的仁政。正祖强化了一种称为“暗行御史”的制度。暗行御史就是便衣的监察官。这种监察官由正祖秘密任命,穿着破烂衣裳流浪于各地,暗中检举官吏贵族的不法行为。这项德政在历史上非常著名,并为文艺作家提供了不少故事的素材。此外,正祖还宣布接受百姓的申诉。在国王乘舆行列的路上,百姓有权敲打锣鼓鸣冤,只要正祖听见锣鼓的声音,就会停下来听取冤情。正祖种种别出心裁的爱民措施,对百姓而言好比及时之雨,对于权贵而言却犹如烈日秋霜。
31.朝鲜纯祖
朝鲜纯祖(朝鲜语:조선 순조/朝鮮純祖 Joseon Sunjo;1790年7月29日-1834年12月3日),名李玜(朝鲜语:이공/李玜 Yi Gong),是朝鲜王朝的第23代君主,1800年8月18日至1834年12月3日在位。
(1)政治
朝鲜正祖死后,由绥嫔朴氏所生的年仅11岁的儿子纯祖即位。正祖遗命兵曹兼吏曹判书金祖淳辅政,由王大妃金氏(贞纯王后)垂帘听政。第二年,金祖淳就把女儿嫁给了纯祖,成为了纯元王妃。而金祖淳以“国丈”兼国王“义父”的身份控制了朝政大权。朝鲜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安东金氏六十年的势道政治就此开始了。纯祖名义上是国王,实际上由安东金氏家族摆布。金祖淳和朴宗庆专权致使朝政腐败,引发了洪景来领导的大规模农民起义。
(2)外交
纯祖在位之时,朝鲜已经从过去的反清尊明转变为心甘情愿地作清朝的藩属国,不再敌视清朝。这时的朝鲜在尊崇明朝的同时仍然“尊王攘夷”,不过此时的夷已经从“满夷”变成了“洋夷”。
纯祖朝已经是朝鲜王朝最后的一段宁静时光。西方传教士对这个“隐士之国”的描述传到了欧洲,引起了更多的好奇和关注。1832年,一艘英国商船来到忠清道洪州海面,要求呈文进行交易。这是西方国家最早向朝鲜提出的贸易要求。朝鲜恪守“藩臣无外交”的规定,“恪遵法度,正言拒绝”。 [1] 清朝道光帝嘉奖其忠,赐予布匹等物。除了面临西方的贸易要求外,天主教势力也在不断地向朝鲜发展。纯祖即位的次年,朝鲜便发生了有名的“辛酉邪狱”。包括来自中国的传教士周文谟,以及朝鲜教徒李承薰、洪乐敏、金建淳等人被处死,甚至王室宗亲如正祖的弟弟、纯祖的亲叔叔恩彦君李裀(朝鲜哲宗之祖父)亦受牵连而死。纯祖以及两班士大夫认为对朝鲜威胁最大的,便是被视为邪教的天主教。在这种迫害下,朝鲜天主教被迫向偏远地区发展。
(3)经济
纯祖时期正值中国的嘉庆道光朝,中国经济延续康乾盛世的繁荣,购买力旺盛,对朝鲜的高档特产如人参、高丽纸、裘皮、海产干货的需求十分巨大。所以朝鲜和中国的贸易仍然繁荣兴旺。汉城、义州和开城的廛贡商人(京商、湾商、松商——义州古称“龙湾”,开城古称“松都”)每年可以给朝鲜关于带来九百八十多万两的巨额白银输入(朝鲜本土少产金银,多依赖外界输入,原先大宗从日本输入,日本锁国后改从清朝输入)。很多近代朝鲜的商业巨子便是从开城和京城的对华贸易商行发展起来的,比如大昌贸易会社、东洋物产、永信社、开城电器会社等等,其前身都是经销清鲜货物贸易的商人。义州等有商业传统的边境城镇也因使团贸易和走私贸易而更加繁荣。由于乾隆时期中国崇尚奢靡、华丽、享乐的风气,所以当时中国的手工业高度发达,各种产品品种丰富,质量极高,朝鲜从宫廷内府到两班贵族,乃至民间百姓,无不依赖中国进口的奢侈品或日常生活用品。据统计,从朝鲜输送到清朝的商品包括马匹;貂、水獭、青鼠、豹等毛皮;海参、鲍鱼、虾、鱼、海带等海产干货;金、银、铜、豆锡、生铁、钢铁等金属;白纸、壮纸、桑皮纸等纸张;人参、胡椒、白矾、干姜等药材;丹木、槐花等染料;梨、苹果、柿、栗等干鲜果品。从清朝输入朝鲜的有牛、羊、骡、驴、等牲畜;剪刀、镊子、针、床炉、釜、皮箱、马鞍、雨伞、木箸、算盘、梳子、纽扣、烟袋、眼镜、瓷器、毛绵纸、斗方纸、火石、火镰、笔、墨、砚、铜壶、锡壶、指南针等日用杂货;各种金属制品如铲、犁、铧、锯等工具;金、银、铜制钱等通货;棉花、棉纱、生丝等纺织原料;各种棉布;各种锦缎绫绸;各种男女成衣、帽子、鞋袜;各种染料;各种食品;各种药材;各种书籍;乃至于进口珠宝玉石、漆器牙雕、家具古董、钗环首饰、自鸣钟、自鸣琴等西洋玩好、猫狗鹦鹉等珍禽异兽。此外还有清朝严禁出口的天文、历法、地理、历史类书籍,以及牛角、火药、硝石、硫磺等军用品,米、豆、麦等谷物,以及生丝铜铁等物,主要是由使团私带和走私进口。
这种面临失控的民间贸易引起了朝鲜政府的焦虑,纯祖时期三令五申对使用“唐物”(中国进口商品)的禁令,以宫中停用唐物为榜样,这些做法抑制了对丝绸、珠宝等奢侈品的进口。但是其他商品的进口数额仍然没有下降。因为百姓要生活,必须农具、工具和日杂用品。在朝鲜本土制造手艺低下的情况下,只能仰仗从中国进口。
(4)民乱
在位时曾因朝政衰乱而导致民乱(尤其以纯祖十一年(1811年),洪景来在平安道与黄海道引发的“两西大乱”最著名;乱事维持数月,而洪景来最后在定州城战死而告乱平),亦曾破例提拔商贾为官员(湾商大房林尚沃曾提供粮食接济在定州与洪景来之叛乱军对峙的政府军,加上先前亦曾广发救荒盐予饥民,纯祖遂决定力排众议破例提拔商贾林尚沃为地方官员)。
(5)死亡
1834年甲午(道光十四年)十一月十三日,纯祖大王去世于庆熙宫之会祥殿。在位三十四年,春秋四十五。清朝赐谥宣恪。初葬交河,哲宗七年移葬于广州献仁陵〔献仁陵是朝鲜王朝的君主太宗和纯祖的陵墓,位于首尔特别市瑞草区内谷洞的大母山。献仁陵的特色是陵园内有很多不同的石像〕。庙号纯宗。朝鲜高宗称帝后追上四代先王帝号,为纯祖肃皇帝。